【個人知識管理系列】4步驟整理讀書筆記,讓筆記內容能夠重複利用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自己的筆記庫中主要有 “名詞筆記” 與 “觀念筆記”,分別記錄「關鍵詞」和「我對某個關鍵詞的理解」。在讀書的時候,我會透過4個步驟將筆記內容分別做成這兩種筆記,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詳細的方法。

步驟一:寫筆記,閱讀時使用 HQ&A 筆記法

我在許多篇文章都分享過這種筆記方法。¹
前陣子看到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把它成為「一問一答法」,我覺得這樣稱呼更好。
「一問一答法」不困難,如果你平常看書就有畫線的習慣,那麼只要增加「自問自答」這個步驟就好。例如我看到「冥想對身心有益健康」,我只要寫下問題問自己…
  • 問:我如何應用這個概念?
  • 答:下一步我應該先去看影片學習基本冥想技巧
問題會活絡我們的腦袋,回答會刺激我們的思考,多一個步驟讀書會記得更牢。而且你會發現,這種筆記方式就算你下次再回來看,還是能記得之前讀到的內容。
「一問一答法」就像是遊戲中的存檔功能,下次看到就能讀取上次讀書的記憶。

步驟二:做卡片,使用「答案+案例+小結」格式

我們常說:「若要理解,必須用自己的話重述知識。」
仔細一想,「一問一答法」的答案不就是自己重述過的話嗎?但這樣還不夠,我們還必須補充例子,印象才能更深刻。
例子可以是故事、數據、個人生活經驗,訣竅是從自己的腦中挖掘,想想有沒有什麼事情跟「答案」有關。例如看到「冥想」,我想到一次吃飯和同事聊到冥想App盛行,現在學習冥想變得容易許多。把這段「個人生活經驗」補充到剛才的答案之下,再做個小結,一個完整的內容段落不就寫出來了嗎?
開啟一則新筆記檔案,把「答案+案例+小結」放進去,這樣就是一則「觀念筆記」的檔案了 (可以加上 From 「書名」,提醒自己是哪裡得到這個想法的)。
我還會把這段內容 Po到Facebook上,「學習+社交」,一舉兩得呀!

步驟三:排卡片,將觀念筆記串連起來形成長文章

「答案+案例+小結」就是一張觀念筆記,我也稱作「卡片」。
觀念筆記 (卡片) 就像是一個化學原子,獨立看可以自成一體、當然也可以「原子 + 原子」形成分子,被任意的連接與拼裝。
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作者通常會講到同主題的不同面向。例如:
  • 某個主題是什麼?
  • 為什麼我要寫這個主題
  • 這個主題應該如何實踐?
  • …等 我們一邊順著書籍讀下來、一邊製作觀念筆記,這樣就能涵蓋多個面向。例如「冥想能夠減緩焦慮、提升睡眠品質」是目的類的內容 ;「冥想也稱為禪修,是一種身心合一的修練。」屬於原因類的內容 ; 「看影片學習冥想技巧」屬於實踐類的內容。
將「目的類 + 實踐類+原因類 」的內容組合起來,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就能充實許多,這也符合Simon Sinek 在「黃金圈理論」中體提到的「 Why -> How -> What」價值溝通順序。
單張筆記是一個知識點的學習,組合起來看是一個架構的學習。完成上述步驟後,我們已經可以發表成一篇讀書心得的長文了。
關於「數位卡片」的定義,參考這一篇文章:《【卡片盒筆記法系列】在筆記軟體中,一張卡片到底指的是什麼?

步驟四、 存卡片,使用原子化的精神來儲存卡片

最後一步,是將「觀念筆記 (卡片)」永久保存。
為了讓筆記在未來被重複使用,我會將筆記存到筆記軟體中。如果上述步驟是用手寫,則會轉成文字再存進筆記軟體中,方便未來好搜索。
是時候把一切的內容做整理了。按照以下順序:
  • 新開一則「以書名命名 」的筆記檔案 (我稱呼為「來源筆記),例如《改變人生的冥想習慣》
  • 把過程中寫下的觀念筆記,用筆記檔案中的「連結」功能,依序放到《改變人生的冥想習慣》的檔案中
  • 打上書籍基本資訊,例如作者、購書連結、出版社…等
如此一來,這則《改變人生的冥想習慣》本身是一則筆記,向外連結了所寫的「觀念筆記」。未來進行內容拼裝時,可以單獨引用「來源筆記」、也可以單獨引用「觀念筆記」,筆記內容不會被綁死在一篇讀書筆記之中了。
只要記住一個原則:
一則筆記,一個觀念。
把筆記拆分出來,就能夠重複被利用,這就是「原子化」的精神。
我在 2022/5/26《創作者的寫作術》會更詳細的解釋寫卡片的技巧,歡迎參加講座了解更多內容。
avatar-img
210會員
129內容數
分享學習相關的技巧、工具與方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朱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時常找不到自己寫下的筆記嗎?這篇文章是我個人研究筆記管理超過 5 年的經驗整理,看完後可以用另一種視角- 「由下至上」的來整理筆記。制定好固定的筆記格式,然後不斷的積累來收納新資訊,到了一定程度時就能形成對一個主題的深入了解。
你時常找不到自己寫下的筆記嗎?這篇文章是我個人研究筆記管理超過 5 年的經驗整理,看完後可以用另一種視角- 「由下至上」的來整理筆記。制定好固定的筆記格式,然後不斷的積累來收納新資訊,到了一定程度時就能形成對一個主題的深入了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地吸收與應用閱讀中的信息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挑戰。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讀書筆記方法,包括局部碎片化的九合一讀書筆記、全局概覽的心智圖筆記及結構內化的閱讀心得文章。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記錄和整理信息,還能促進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習者將知識內化為智慧,提升學習效果和實用能力。
一開始看到“多元思維”這個詞的時候,就想要借這本書來看,想知道如何啟動思考馬達! 作者提出利用提問→搜尋→結論→輸出四個步驟啟動思考馬達,讓我們能加深重要資訊的印象及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以下是我的閱讀心得: A.啟動思考馬達的步驟 •提問 提問是思考的起手式,一個好的問題能帶給人們良性的思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人類腦子的暫存量是有限的,若是將想法、感悟、重要的事情記下來,那就能幫腦袋減少壓力,使人心情放鬆,也在筆記的同時,更能幫助我們釐清更多事情啦! 分享此本書 楚楚妹紙個人覺得超級有用的大腦筆記法! 一.用筆記培養解決問題的思考習慣 作者強調,點子不是靠腦中思考,而是在筆記上思考出來的東西,把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對於那些希望從閱讀中獲得更深刻見解和提升寫作質量的讀者來說,手寫書目卡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技巧。這種方法能高效精選和整理你從閱讀時獲得的想法,同時幫助你更加聚焦於重要的觀點。接下來的內容將揭示如何利用這一預寫作技巧,讓每次閱讀都充滿價值。 步驟1 - 選擇與記錄關鍵想法:當你在閱讀時遇到啟發性的句子或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做筆記和思考的方法,包括條列式書寫、回想老師的話、創造邏輯架構等。文章強調了寫筆記如何幫助思考,並提供了一些萬能筆記法的技巧。
Thumbnail
看見書名,你可能會猜想這本書要介紹的會是一種萬能的筆記方法,讓你在各種場景都適用的筆記術。 坊間已經有許多筆記方法的書籍,其實也脫離不了框架的應用。而這本萬能筆記法強調的不是框架,而是一種筆記思維。 閱讀完這本書之後,整理幾個重點與我的想法,跟你分享~ (手寫派應該會愛這本書XD)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地吸收與應用閱讀中的信息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挑戰。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讀書筆記方法,包括局部碎片化的九合一讀書筆記、全局概覽的心智圖筆記及結構內化的閱讀心得文章。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記錄和整理信息,還能促進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習者將知識內化為智慧,提升學習效果和實用能力。
一開始看到“多元思維”這個詞的時候,就想要借這本書來看,想知道如何啟動思考馬達! 作者提出利用提問→搜尋→結論→輸出四個步驟啟動思考馬達,讓我們能加深重要資訊的印象及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以下是我的閱讀心得: A.啟動思考馬達的步驟 •提問 提問是思考的起手式,一個好的問題能帶給人們良性的思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人類腦子的暫存量是有限的,若是將想法、感悟、重要的事情記下來,那就能幫腦袋減少壓力,使人心情放鬆,也在筆記的同時,更能幫助我們釐清更多事情啦! 分享此本書 楚楚妹紙個人覺得超級有用的大腦筆記法! 一.用筆記培養解決問題的思考習慣 作者強調,點子不是靠腦中思考,而是在筆記上思考出來的東西,把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對於那些希望從閱讀中獲得更深刻見解和提升寫作質量的讀者來說,手寫書目卡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技巧。這種方法能高效精選和整理你從閱讀時獲得的想法,同時幫助你更加聚焦於重要的觀點。接下來的內容將揭示如何利用這一預寫作技巧,讓每次閱讀都充滿價值。 步驟1 - 選擇與記錄關鍵想法:當你在閱讀時遇到啟發性的句子或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做筆記和思考的方法,包括條列式書寫、回想老師的話、創造邏輯架構等。文章強調了寫筆記如何幫助思考,並提供了一些萬能筆記法的技巧。
Thumbnail
看見書名,你可能會猜想這本書要介紹的會是一種萬能的筆記方法,讓你在各種場景都適用的筆記術。 坊間已經有許多筆記方法的書籍,其實也脫離不了框架的應用。而這本萬能筆記法強調的不是框架,而是一種筆記思維。 閱讀完這本書之後,整理幾個重點與我的想法,跟你分享~ (手寫派應該會愛這本書XD)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