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1/10閱讀時間約 27 分鐘

15) 超級思維 Super Thinking

    超級思維:跨界、跨域、跨能,突破思考盲點,提升解決能力的心智模式大全 Super Thinking: The Big Book of Mental Models
    作者:蓋布瑞.溫伯格 Gabriel Weinberg, 蘿倫.麥肯 Lauren McCann 分類:自我成長(思維建立)
    書說什麼?
    序言 活用跨領域的心智模式,成為超級思維者
    -想減少錯誤,我們必須更客觀,或是站在他人角度思考,以降低偏誤影響。 -看似無法預期的事件,其實都有可以依循的模式,如果擁有正確的心智模式,就能預測和處理這些狀況,避免風險發生。 -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我們必須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 -想要適應變化,我們可以利用慣性及內在動機,幫助我們克服困難,保持靈活與彈性。 -統計資料與數據於現今社會扮演重要的分析角色,我們常會透過數據做出判斷。 -生活中無時無刻都需要作出決策,找出解決方法,如何經由評估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案。 -當我們在面對競爭對手,或是處於衝突的環境下,該如何應對並做出最好的判斷? -工作需要靠大家的合作與幫忙,身為帶領團隊的人,我們該如何發現成員優點,成功帶領團隊、激發大家的潛力。 -想要更具市場競爭力,必須思考經營的策略。
    第1章 減少出錯,做出好決策 (P.17) 反向思考(inverse thinking)反向,永遠反向思考。從反向的角度思考問題,可以開啟新的解答與策略。對的比較多,反向就是錯誤少一點。 非受迫性失誤(unforced error):其發生不是因為另一個選手產生失誤,而是選手自己判斷錯誤或產生失誤造成。 反脆弱(anti-fragile):有些事情會因衝擊得到好處,當這些事情處再不穩定、隨機性、失序、壓力源、風險和不確定性時,會茁壯成長。然而,即使這些現象無所不在,卻沒有精確的字詞形容脆弱的相反意義,其為反脆弱。超越彈性或堅強,彈性會抵抗衝擊並維持相同狀態,反脆弱則會變得更好。 從底層往上思考 4. 從第一原理開始論證(arguing from first principles):從底層往上思考,第一原理是一套不證自明的假設,是你構成結論時仰賴的基礎。必須知道如何導出公式的重要性。 去風險化(de-risking):如果你有一個或多個的假設是錯的,就會有風險,所得到的結論也會不正確。實際去測試這些假設,證明或推翻它們,然後妥善調整你的策略。 過早最佳化(premature optimization):指太快過早調整或完成程式碼或演算法最佳化,如果到頭來假設是錯誤的,你就得丟掉所有的成品,最後浪費時間。 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e):只為了可用或可行性,只開發具備夠用的功能和最小數量的產品讓真人測試。有助快速測試,快速評估你的假設,如果你的第一個產品不會讓你感到尷尬,那麼你就是太晚開始了。 奧坎簡化論(Ockham;s razor):盡可能用最簡單的假設來解釋現象,就是一個最好的原則。應該盡量讓每件事變簡單,而不是比較簡單。當你有比較簡單的選項要探討時,沒有理由先跳到複雜的解釋。 聯集謬誤(conjunction fallacy):如果沒有簡化你的假設,可能會掉入陷阱,聚焦在不必要的假設。 過度配適(over-fitting):有比較簡單的解釋時,卻使用複雜的解釋,就會發生過度配適。 站在旁觀者角度,客觀思考 參考架構(frame of reference):生活中,你用你的觀點看待事情,你的觀點會依據你的特殊生活經驗和目前處境而有很大的差異。假如你認為你沒有充分了解某個狀況,你就必須積極地從各種不同參考架構來檢視,以便看見全貌。 架構(framing):你對一個狀況的呈現或解釋的方式。 推力(nudging):你可能因為某個微妙字詞的選用或其他環境的暗示,而被經推到某個方向。 定錨(anchoring):指做決定時過於依賴第一印象的傾向。 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其發生是由於你最近得到的訊息,讓偏見或謬誤不知不覺影響你對現實的主觀看法。過度依賴你參考架構的近期經驗,而失去整個大方向。 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可以呈現的東西太多,過濾掉他們認為你不可能的點擊。量身打造的並非客觀的排行結果。 回聲室(echo chambers):指相同的想法似乎在同一群人之間回應,回聲重複相互連結的過濾氣泡形成的集體房間裡。接觸到愈來愈少的不同觀點,又由於可得性偏差,而持續高估相同意見者的比例。 了解不同觀點,做出正確判斷 第三個故事(third story):即第三個公正觀察者所敘述的故事。學習描述你和其他人故事之間的隔閡和差異,無論你認為和感受到是什麼,至少可以同意你和其他人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最尊重解釋(most respectful interpretation):盡可能用最尊重的方式去解釋另一方的行為,暫且相信對方。並非要求放棄自己的觀點,而是從尊重的角度看待某個狀況,先對其他解釋持開放態度和不批判。 漢隆剃刀(Hanlon's razor):如果可以用不小心來解釋時,就不要歸咎別人是惡意的。 基本偏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這個謬誤指的是經常將他人的行為歸因為內在或基本動機,而非外在因素。(自利偏誤與觀察者偏誤) 無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主張思考社會的樣貌時,想像自己對自己在這個世界的特定位置是無知的,即為原始立場。 出生樂透(birth lottery):因為沒有這些弱勢處境,我們都是那些贏得樂透的人。 公平世界假設(just world hypothesis):指許多人寧願相信世界是公平和可預測的,光憑他們的行為,無論好壞,沒有考慮隨機性,其為種什麼因,得什麼果。譴責被害者(victim-blame) 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隨著時間過去,而習慣困難環境,而不再嘗試逃離困境。 在應用時,其實是嘗試進一步理解人們實際的環境與動機,試著盡你所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固守舊信念,容易陷入偏見 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科學是隨著每一次的死亡而往前邁進。 賽麥爾維斯反射(Semmelweis reflex)提出的解釋不符合當時的傳統想法,而被這些科學家反射性地拒絕。 驗證性偏誤(confirmation bias)個人在面對看起來無法抵擋的證據時依然固守舊理論。人類傾向以偏誤的方式收集和解釋新資訊,來驗證先前存在的信念。 逆火效應(backfire effect):當人們嘗試用事實和數據改變你的想法時,通常會放出逆火,使你產生相反效應,你會變得更堅持原來不正確的立場。 不驗證性偏誤(disconfirmation bias)當你對不願意相信的想法賦予較強的舉證責任時,而去固守不正確的信念。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同時抱持兩個矛盾,不一致信念的壓力。科學家實際上把認知失調和大腦內部幫助避免反感結果的區域做連結,與其面對實際上我們可能是錯的,我們會採取簡單的脫身方式並合理化相互衝突的訊息,這是生存的本能。 灰色思維(thinking gray):你可能會用黑和白來思考問題,但是真相是介於兩者之間。在聽到所有相關的事實和論點之前,或者直到環境逼迫你在欠缺所有事實下產生意見之前,對重要的事不要有意見。一流心智取決於是否在行事之餘還保有兩種相反想法的能力。 魔鬼代言人(Devil's advocate position):在一項爭議中要站在反對的一方,即使是自己不同意的立場。對於對方的任何論點,我如果沒有比他們更清楚,就不會允許我有自己的見解。 了解事情的真正成因,避免錯誤的直覺誤導你 直覺(intuition):你的潛意識自動地憑本能和已編碼的知識,讓你已直覺行事。 近因(proximate cause):立即造成它發生的事情。 根本原因(root cause):某件事真正發生的原因。 事後檢討(postmortem):任何對先前狀況的檢查,以了解事情的發生以及下一次要如何改進。 五個為什麼(5 whys):不斷提問為什麼會發生直到找到根本的原因。 樂觀的可能性偏誤(optimistic probability bias):有時候你可能會非常希望某件事是真的,而欺騙你自己去相信它可能是真的。對於成功的可能性太樂觀。你不可以欺騙自己,而你是最容易受騙的人。
    (P.59) 本章重點 1. 為了避免心理陷阱,你必須要客觀的思考。嘗試從第一原理論證,找到根本原因,尋找第三個故事從第一原理開始論證(arguing from first principles):從底層往上思考,第一原理是一套不證自明的假設,是你構成結論時仰賴的基礎。必須知道如何導出公式的重要性。 根本原因(root cause):某件事真正發生的原因。 第三個故事(third story):即第三個公正觀察者所敘述的故事。學習描述你和其他人故事之間的隔閡和差異,無論你認為和感受到是什麼,至少可以同意你和其他人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2. 基於可得性偏差基本歸因謬誤樂觀的可能性偏誤,以及其他解釋常見錯誤的心智模式,你用直覺理性的世界,通常可能是錯誤的。 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其發生是由於你最近得到的訊息,讓偏見或謬誤不知不覺影響你對現實的主觀看法。過度依賴你參考架構的近期經驗,而失去整個大方向。 基本偏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這個謬誤指的是經常將他人的行為歸因為內在或基本動機,而非外在因素。(自利偏誤與觀察者偏誤) 樂觀的可能性偏誤(optimistic probability bias):有時候你可能會非常希望某件事是真的,而欺騙你自己去相信它可能是真的。對於成功的可能性太樂觀。你不可以欺騙自己,而你是最容易受騙的人。
    3. 一開始先利用奧坎簡化論漢隆的剃刀來調查最簡單的客觀解釋,然後對你的假設進行去風險化,測試你的理論,避免過早最佳化奧坎簡化論(Ockham;s razor):盡可能用最簡單的假設來解釋現象,就是一個最好的原則。應該盡量讓每件事變簡單,而不是比較簡單。當你有比較簡單的選項要探討時,沒有理由先跳到複雜的解釋。 漢隆剃刀(Hanlon's razor):如果可以用不小心來解釋時,就不要歸咎別人是惡意的。 去風險化(de-risking):如果你有一個或多個的假設是錯的,就會有風險,所得到的結論也會不正確。實際去測試這些假設,證明或推翻它們,然後妥善調整你的策略。 過早最佳化(premature optimization):指太快過早調整或完成程式碼或演算法最佳化,如果到頭來假設是錯誤的,你就得丟掉所有的成品,最後浪費時間。
    4. 嘗試灰色思維,努力避免驗證性偏誤 灰色思維(thinking gray):你可能會用黑和白來思考問題,但是真相是介於兩者之間。在聽到所有相關的事實和論點之前,或者直到環境逼迫你在欠缺所有事實下產生意見之前,對重要的事不要有意見。一流心智取決於是否在行事之餘還保有兩種相反想法的能力。 驗證性偏誤(confirmation bias)個人在面對看起來無法抵擋的證據時依然固守舊理論。人類傾向以偏誤的方式收集和解釋新資訊,來驗證先前存在的信念。
    5. 納入魔鬼代言人和迴避過濾氣泡,積極尋求其他觀點。想一想人如其食這句諺語:要成為健康的人,需要攝取各式各樣的食物;同樣的,吸收各種觀點將會幫助你成為超級思考者。 魔鬼代言人(Devil's advocate position):在一項爭議中要站在反對的一方,即使是自己不同意的立場。對於對方的任何論點,我如果沒有比他們更清楚,就不會允許我有自己的見解。 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可以呈現的東西太多,過濾掉他們認為你不可能的點擊。量身打造的並非客觀的排行結果。
    第2章 預先防範,管控「不如預期」(P.61) 重大的損失,常源自微小的決定 有一個非預期後果的類型是,當很多人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事,但決定的總和卻創造出對每一個人都較差的結果。 當報酬大於風險,風險就容易被忽視 誘因設置不當,將會倒果為因 缺乏長遠計畫,容易做出短視近利的決定 過多選項,反而對決策無益
    (P.99) 本章重點 1. 在任何你可以看見外溢效果的狀況下,要尋找潛伏在附近的外部性。矯正它將需要藉由法令或是依據寇斯定理制定市場制度(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的介入。 外部性(externalities):從外部對個體造成的影響,不論是好是壞。每當有外溢效果時,就會產生外部性,就是指一個活動的效果外溢到核心之外。 內在化(internalizing):處理負外部性的問題通常是指它們內在化,指的是要求造成負外部性的單位支付代價。高昂的代價可以在一開始就阻止傷害的發生。 寇斯定理(Coase theeorem ):指中立的市場可以如何內在化負外部性。清楚定義的財產權、理性的行為者、低交易成本。 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cap-and-trade):透過許可的程序,財產權被清楚的定義.公司理性採取讓他們利益最大化的行動,而公開市場則提供了低交易成本。
    2. 公共財特別容易經由搭便車問題,而受到公有地悲劇的影響。 搭便車問題(free rider problem):沒有付費就搭便車使用資源的人。 公共財(public goods)公有地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隨著愈來愈多人做出相同的決定,共享資源被集體耗盡,也就降低未來每個人從中受益的能力。任何共享資源或公有地都容易到這種悲劇影響。
    3. 要注意資訊不對稱的狀況,因為他們可能造成委託人-代理人問題資訊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交易的一方擁有的資訊和另一方不同,獲得的資訊沒有對稱地散佈。 委託人-代理人問題(principal-agent-problem):指在各式各樣的情況當中,代理人的私利可能導致委託人獲得次佳結果。
    4. 當報酬的給予是基於可測量的目標時要小心,因為你可能會引起無預期和令人討厭的後果(葛哈德法則)。 葛哈德法則(goodhart's law):當方法變成目標時,就不會是一個好方法。依但為了控制目標而施壓,任何觀察的統計規則往往都會瓦解。
    5. 短期主義容易造成技術負債的累積,產生不利的根據依賴現有路徑;要對抗它,要想想保留可能性,並記住預防原則技術負債(technical debt):來自編寫程式碼,假如你把短期的程式修正看得比長期、設計良好的程序還要優先,那個你最後累績的負債,未來得用改寫程式碼和重構作補償。 依賴現有路徑(path dependence):指的是你現在擁有的一系列決定或路徑都是依賴過去的決定。 保留可能性(presevering optionality):概念是所做的選擇保留了未來的可能性。 預防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當一項行動可能會造成未知的重大傷害前,在制定政策之前應極度小心。
    6. 要內在化可逆不可逆決定,不要讓自己屈服於分析癱瘓中。 可逆的決定(reversible descisions)不可逆的決定(inreversible descisions)分析癱瘓(analysis paralysis):指由於過度分析大量可得的資訊,而使決策陷入癱瘓。
    7. 要留心莫非定律莫非定律(Murphy's Low):凡可能會出錯的,一定會出錯。
    第3章 有效運用時間,提升效率 (P.101) 將心力投注在最重要的事上 利用槓桿作用,放大報酬 跳脫無效的舊思維 預先制定計畫,避免浪費時間
    (P.141) 本章重點 1. 根據你的北方之星,挑選能夠達成目標的項目去實行。 北方之星(north star):公司的指導願景。
    2. 一次只把時間專注在一個真正重要的活動,不要多工作業,讓它成為你腦海裡的第一個想法多工作業(multitasking)腦海裡的第一個想法(the top idea in your mind):有一種想法是你不用去嘗試也會出現的思考。
    3. 根據機會成本模式決定選項。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你所做的每個決定都有成本,也就是其他你沒有選擇的最佳機會的價值。
    4. 利用帕雷托法則找出任何事情的80-20法則,並且盡可能增加你的槓桿作用帕雷托法則(pareto principle)槓桿作用(leverage):廣泛應用於情境的心智模式,相對於把力氣用在其他地方,把地方用在能產生放大效果的地方。
    5. 承認你已經遇到報酬遞減,並且要避免負報酬報酬遞減法則(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負報酬(negative returns)
    6. 利用承諾預設效應來避免當前偏差,並且定期評估,以避免損失規避沉沒成本謬誤承諾(commitment)預設值效應(default effect):很多人只會接受預設選項的效應。 當前偏差(present bias):過於高估當前的近期報酬正在逐步趨近長期目標的傾向。 沉沒成本謬誤(sunk-cost fallacy):你已經把資源花在這個計劃上,當你允許這些不能挽回的成本蒙蔽你的決策。 7. 藉由現有的設計模式工具、或聰明的演算法尋找捷徑,思考你是否能夠重新架構問題。 設計模式(design pattern):指的是可以重復用在設計問題的解決辦法。
    第4章 克服慣性,適應各種變化 (P.143) 找出內在動力,有效對抗慣性 掌握事物的連鎖反應,能更快達成目標 增強適應力,將危機變轉機
    (P.180) 本章重點 1. 採取實驗思維,尋找機會進行實驗,並盡可能應用科學方法科學方法(scientific method):進行觀察、規劃假設、驗證假設、分析資料與發展新理論。 2. 尊重慣性,創造或加入健康的飛輪,避免策略障礙與嘗試在高慣性情形進行改變,除非你具有戰術優勢,例如發現催化劑與大量的潛在能量。 慣性(inertia):靜止的物體恆久維持靜止,運動中的物體,除非受到不平衡的外力作用,否則仍將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持續運行。 飛輪(flywheel)策略障礙(strategy tax)催化劑(catalyst): 3. 進行改變時,請深入思考該如何達到臨界質量,以及該如何引導技術性採用生命週期。 4. 使用強迫功能為改變的巨輪潤滑。 5. 積極開拓你的幸運表面積,投入必要的工作,防止自己被吞噬。 幸運表面積(luck surface area):根據幾何學定義的表面積,物體覆蓋的面積。當你像和更多人在不同的場合互動,你的個人幸運表面積就愈大。 熵(entrophy):熵測量系統中無秩序的數量。 6. 面對著看似零和非黑即白的局面時,尋找更多選項,最後達成雙贏零和(zero-sum):群體失去了什麼,別的群體就得到了什麼。收益和損失總和為零。 非黑即白謬論(black and white fallacy)雙贏(win win)
    第5章 從龐大數據中,做出正確解讀 (P.181) 缺乏科學論證的資訊,會造成判斷偏誤 許多偏差,可能從一開始就出現了 要特別小心小數法則,不要片面下定論 當樣本數夠多,就會越接近常態分布 機率會隨額外資訊而改變 太小的樣本數,會使結果失真 檢視實驗結果能否重複驗證
    (P.233) 本章重點 1. 避免屈服於賭徒謬誤基本率謬誤。 2. 你在資料中看到的軼事證據相關性,是很好的假設生成器,但相關不表示因果關係,你仍然需要依賴精心設計的實驗來得到有力的結論。 3. 尋找已試驗並成功顯示出統計顯著性的實驗設計,例如隨機對照實驗A/B測試。 4. 由於中央極限定理常態分佈在實驗分析時特別有用。回想在常態分配中大約68%的數值都會在一個標準差範圍內,而95%則在兩個標準差範圍內。 5. 任何獨立實驗都可能導致偽陽性偽陰性,也可能受到各種偏差的影響,最常見的是選擇偏差無回應偏差倖存者偏差。 6. 複製可以增加對結果的信心,因此在研究一個領域時,先從尋找系統性回顧整合分析開始。 7. 永遠記得在處理不確定性時,你看到的報告數值或自己計算的數值本身是不確定的,你應該找出並報告帶有誤差槓的數值。
    第6章 考量付出成本,找出最佳解決方案 加入評分來衡量成本與效率 把事情化繁為簡 當心事件背後隱藏的風險
    (P.274) 本章重點 1. 當你想使用利弊清單時,可以視情緒,搭配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決策樹。 2. 在進行任何量化評估時,對所有輸入值進行敏感性分析,以發現關鍵驅動因素並了解你可能需要在哪些方面追求更高的假設準確性。特別小心使用折現率。 3. 當心黑天鵝事件未知的未知。使用系統性思考和情境分析能更系統化找出它們並評估它們的影響。 4. 對於複雜的系統或決策空間,考慮使用模擬,以幫助你更準確評估在不同情境可能發生的情況。 5. 注意團體迷思產生的盲點。在與團隊合作時,考慮發散水平思考技巧,包括尋求更多元的觀點。 6. 致力理解系統中的全域最佳解,並尋找能讓你更接近它的決策
    第7章 面對衝突環境,尋求最佳結果 找出能創造雙贏的可能 留意會影響決定的各種暗示 你看事情的角度會影響選擇的結果 追求達標的同時,也要考量方法的正當性 面對衝突時,不一定要正面迎擊 運用策略扭轉賽局,增加勝率 評估結果,思考可行的退場策略
    (P.319) 本章重點 1. 從賽局理論的角度分析衝突情境。檢視你的情境可以比擬這些常見的情況,例如:囚徒困境最後通牒賽局消耗戰。 2. 考慮如何透過使用互惠承諾好感社會認同稀缺性權威等影響模式,來說服他人加入你的行列。特別注意它們如何應用在你的身上,特別是透過黑暗模式時。 3. 思考情境是如何被架構的,以及是否有方法能讓它們更能精確傳達你的觀點,例如社會規範市場規範分配正義程序正義,或是訴諸情感。 4. 盡量避免直接衝突,因為它可能產生不確定的後果。記住,通常都有其他選擇,可以帶來更有效的結果。如果外交手段失敗,考慮使用嚇阻圍堵策略。 5. 如果衝突情況對你不利,試著改變賽局,可能使用游擊戰越級挑戰戰術。 6. 要當心將軍總在打上一場戰爭的情形,並了解你最好的退場策略
    第8章 激發潛能,創造高績效團隊 發掘每個人獨特的能力 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 透過練習,達到專業級表現 幫助團隊發揮最大潛能 建立團隊文化,朝目標邁進
    (P.363) 本章重點 1. 人是不可相互交換的。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性格、優點、目標。要成為最好的管理者,你必須對人進行管理,仔細考慮到每個人的獨特的特質和當前的挑戰。 2. 打造獨特的角色,去增強每個人的優點和動機,避免彼得原理,只把人們提升到他們能夠成功的角色。 3. 使用直接負責人模式,正確描述角色和職責。 4. 人們需要指導才能充分發會他們的潛力,尤其是新的職務上,刻意練習是幫助人們調整新的學習曲線最有效的方法。使用後果信念矩陣來尋找學習機會,並在每周一對一會談中使用徹底坦率態度提供建設性回饋。 5. 嘗試新事物時,當心常見的心理失敗模式,冒牌者症候群鄧寧-克魯格效應。 6. 積極定義團隊文化,並且持續投入贏得人心的行為,以及邁向你想要的文化願景。 7. 如果你能讓人在正確的角色和定義良好的文化中追求成功,那麼你就打造了讓十倍團隊出現的環境。
    第9章 展現你的市場競爭力 找出看似平常,卻有發展性的契機 沒有執行的遠見只是幻覺 打造自己的競爭優勢
    (P.404) 本章重點 1. 找到一個秘密,並圍繞著它建立你的職業或組織,透過客戶開發尋找產品與市場適配,或與你情境相關的另一種適配。 秘密(secret):可以是一個別人沒想到的想法,也可以是一個關於如何實現所有人目前認為是風險的事情。有可能一個想法其實看起來沒這麼危險,透過採取第一原理的方法,可以得到更正確的風險評估。 客戶開發(customer development):客戶開發的目標是透過客戶的快速實驗,應用科學方法幫助找到一個永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建立一個快速回饋循環,以盡可能了解他們的需求,從而形成可重複的過程,來獲得與留住他們。 產品與市場適配(product material fit):只某樣產品適合市場,讓客戶主動要求更多商品狀態。
    2. 在尋找產品與市場適配時,努力成為一個追熱飛彈,靈巧地在想法迷宮中導航。尋找可以達到共振頻率的跡象並進行驗證。 追熱飛彈(heat seeking missile):飛彈發射前瞄準的目標並不重要。成功的企業家會不斷蒐集資料,並尋找更大的目標,必要時調整路線。當他們找到目標時,就鎖定它,不管空間變得多狹窄。 想法迷宮(idea maze)共振頻率(resonant frequency):自然的震盪。
    3. 如果一段時間後,你在所做的事情中找不到任何亮點,就要批判性的思考你的位置並考慮轉型亮點(bright spot)轉型(pivot):策略方向的轉換。
    4. 在你和你的組織周圍築起護城河,創造永續競爭優勢護城河(moat):描述該如何保護自己不被競爭者攻擊,從而創造永續的競爭優勢。 持續性競爭優勢(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5. 不要自滿,牢記唯偏執狂得以倖存,並時刻注意顛覆性創新,特別是那些有很大可能跨越鴻溝的創新。 唯偏執狂得以倖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就算你贏的市場也不代表能一直獲勝。 顛覆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通常會以現有的業務的巨大成本當作代價。 跨越鴻溝(Crossing the chasm):早期使用者和早期多數人之間,存在預期差距,產品必須能解決更多人真正的持續需求。
    結語 內化心智模式,擴大你的能力圈
    我想什麼?
    知道某件事物的名稱,和知道某件事物之間的區別!
    翻閱第一章節,驚訝更驚嘆其資訊量龐大,其論文級別的工具書整合整理更以故事敘事的流暢鋪陳串聯,將大量專業性術語以更貼近生活的角度解釋說明,觸發在想法上帶有更多的工具與思維,於特定環境與狀況,以更近直覺的方式去面對生活與異樣,探討不帶偏見地解決問題,但遺憾的是,演化讓我們掉入許多心理陷阱。
    蒙格先生喜歡引用的一句話:「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
    推薦
    1) 《超級思維》為什麼每個人都該學習「心智模式」?|閱讀前哨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per-thinking/
    2) 如何訓練自己的大腦,用聰明人的思維解決問題 【心智模型】 | 艾爾文 https://youtu.be/TaDckLGkeP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