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第二 084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4.11.06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曰:
惟人履行,不可以一酬一詰,固能盡知。
蓋口舌辯利者,事或未可信;辭語拙訥者,理或未可窮。
雖窮其辭,恐未窮其理。能服其口,恐未服其心。惟人難知,聖人所病。
況近世衲子,聰明不務通物情,視聽多隻伺過隙。
與眾違欲,與道乖方。相尚以欺,相冒以詐,使佛祖之道靡靡而愈薄。
殆不可救矣。
《答魯直書》

【演蓮法師譯文】
湛堂文准禪師說:要瞭解一個人的品行及見地如何,並不是單憑一問一答便能知道的。
有的人口才好,能言善辯,聽他的話似乎句句在理,值得效法,但他的行事則未必可信。又有些人說話遲鈍笨拙,不善於表達。聽他說話似乎很不順耳,然而他的見地穩當,所闡述的道理相當深刻。
因此拙嘴笨舌的人,有時可以被伶牙俐齒的人追問得答不出話來,但卻不能窮盡他的道理。而口才利便的人,雖然他說的話可以讓人口服,但卻不能讓人由衷佩服他的見地。因此世上知人最難,甚至有時連聖人也會看走了眼。
何況近時代的出家人,雖然見多聞廣,才思敏捷,但往往卻被表層的知識所蒙蔽,反而不肯深刻地去體悟佛理人情。眼所見的,耳所聞的,只是想窺探別人的過錯。不但與眾人的願望相抵觸,也與大道的方向相背離。
竟相欺詐,成為時尚,他們所推崇的,只是看誰的騙術最高明。佛門中有這些人存在,致使佛祖的道風越來越趨於衰敗不振,幾至不可挽救的地步了。
良因贊曰:
現代人多半活在感官世界中,
在網路、手機、電視…等充滿聲光效果的不斷刺激中,
心就像生鏽的刀子,變得越來越遲鈍。
凡是好看的、好聽的聲光刺激,便容易接受;
而其內涵,不再有太多心力去分別了。
唯有多念佛,使心穩定下來,
才能漸漸的跳脫出感官世界的欺誑與束縛,
讓心再次與大自然交流,與真心相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3/3/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寡欲故靜,有主則虛。」 良因曰: 嬰兒的眼睛都靈明清澈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的混濁、甚至呆滯。 因為眼睛是心的窗口,所以這其實也就是內心的顯現。 如同《老子》所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因此只有寡欲,方能安住於自性,
2013/3/16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劉直齋云:存心養性,須要耐煩耐苦,耐驚耐怕,方得純熟。」 良因曰: 不是但於供香、靜坐、品茗、清談中,就能體會道; 而是要將所學,不辭勞苦的,於境界中歷練,般若之智方能純熟。 因此,雖說煩、苦、驚、怕,是人所不欲;但倘若道之所趨,亦唯心之所趨。
《格言別錄》 2013/3/10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一動於欲,欲迷則昏。一任乎氣,氣偏則戾。」 良因曰: 心之所趨,則氣之所趨。 當情昏時則氣動,一點小小境界,往往就能使人心浮氣躁。 所以境界不過是個觸發點,而真正的問題,其實是來自於欲心攪擾。 故情昏氣動,遇事則戾。
《格言別錄》 2013/3/9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 良因曰: 讓心多份空曠而不壅塞,以德行作為操守之標的, 於萬物慈悲心不失,終究會歸不生滅之理體。 在佛法尚未東漸時,孔老等賢聖出世,即為後世大乘佛法作鋪路。 如是相參,勿分河飲水。
2013/3/3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自家有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涵育以養深。 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大。」 良因曰: 每個人都有根深蒂固的習氣,真正修行人對此,唯有念茲在茲; 只有失去慚愧心時,才會誇耀己德,詆毀人失。 《遺教經》:「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格言別錄》 2013/3/2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觀天地生物氣象,學聖賢克己工夫。」 良因曰: 懂得觀察、聆聽,世間就是最好的老師。 由觀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中,體會君子的美德; 及「春觀百花開,秋賭黃葉落」中,感受世間無常,而證辟支弗; 到觀音菩薩於聞聲中,修耳根圓通,而徹證法身… 基礎
2013/3/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寡欲故靜,有主則虛。」 良因曰: 嬰兒的眼睛都靈明清澈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的混濁、甚至呆滯。 因為眼睛是心的窗口,所以這其實也就是內心的顯現。 如同《老子》所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因此只有寡欲,方能安住於自性,
2013/3/16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劉直齋云:存心養性,須要耐煩耐苦,耐驚耐怕,方得純熟。」 良因曰: 不是但於供香、靜坐、品茗、清談中,就能體會道; 而是要將所學,不辭勞苦的,於境界中歷練,般若之智方能純熟。 因此,雖說煩、苦、驚、怕,是人所不欲;但倘若道之所趨,亦唯心之所趨。
《格言別錄》 2013/3/10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一動於欲,欲迷則昏。一任乎氣,氣偏則戾。」 良因曰: 心之所趨,則氣之所趨。 當情昏時則氣動,一點小小境界,往往就能使人心浮氣躁。 所以境界不過是個觸發點,而真正的問題,其實是來自於欲心攪擾。 故情昏氣動,遇事則戾。
《格言別錄》 2013/3/9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 良因曰: 讓心多份空曠而不壅塞,以德行作為操守之標的, 於萬物慈悲心不失,終究會歸不生滅之理體。 在佛法尚未東漸時,孔老等賢聖出世,即為後世大乘佛法作鋪路。 如是相參,勿分河飲水。
2013/3/3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自家有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涵育以養深。 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大。」 良因曰: 每個人都有根深蒂固的習氣,真正修行人對此,唯有念茲在茲; 只有失去慚愧心時,才會誇耀己德,詆毀人失。 《遺教經》:「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格言別錄》 2013/3/2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觀天地生物氣象,學聖賢克己工夫。」 良因曰: 懂得觀察、聆聽,世間就是最好的老師。 由觀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中,體會君子的美德; 及「春觀百花開,秋賭黃葉落」中,感受世間無常,而證辟支弗; 到觀音菩薩於聞聲中,修耳根圓通,而徹證法身… 基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很多現在來皈依、來學佛了都還亂講話,「妄語」會消掉平生的福德。邪淫的人要有一個淫緣,找一個對象、對方肯,還要場地,什麼時候....這個邪淫才算成立,「妄語」一下就講出來了!誇大、自我炫耀,講迷惑顛倒的話、吹牛......這一些講多了,福德分分秒秒在流失。何必呢?所以為什麼有的修行人
Thumbnail
○印光大師法語 : ---【修禪者】、宗教【修行者】須要改過行善方為真修道者。 人人都需要正義和正直,國家社會要安定更是需要正直。 正直的標準是什麼呢? 是在個人,還是在社會風俗中? 人人都自認為正直之時,其實卻不是;而社會認為不正直之事,其實卻是真正的正直。 古聖先賢為你說明何謂【正直】的標準!!
Thumbnail
修菩薩道要自利利他,這些德能你不具,就是你很欠缺。有的人說:「我這人講話就是這麼大聲、就是很直接,認識我的人就知道了!他們都不會見怪。」不要再講這種傻話了!為什麼大家都要認識你?為什麼大家都要習慣你、包容你?為什麼大家都要承受你的直接?菩薩善巧、軟言愛語,還有無礙辯才,你都不修了?
Thumbnail
讀《十善業道經》就可以知道,口業要好好修,將來有無礙的辯才。不要說是佛法,辯才好,講一個童話故事,人家都感動得半天。講佛法人家愛聽,聽了以後怎麼樣?銘記不忘;銘記不忘如何?依教奉行;依教奉行怎麼樣?得證佛果、解脫自在。不是講了就算了,講了以後要有這些相續。
Thumbnail
若是不幸依止一位無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是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自己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合理、這不合理。」猶如目盲之人在評論畫作的用色是否得當一樣。
Thumbnail
大慧宗杲禪師: 士大夫學此道,多求速效,宗師未開口時,早將心意識領解了也。及乎緩緩地跟著,一似落湯螃蟹,手忙腳亂無討頭處。殊不知閻家老子面前,受鐵棒,吞熱鐵圓者,便是這領解。求速效者更不是別人。所謂希得返失,務精益麤,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聖嚴法師:  這段話指出有些知識份子傾向於急著得到結果,
Thumbnail
蓮花生大士親自開示,嘴巴亂講或者發了誓言又不算數、沒有照做,福報就損失了。很多人發誓就像吃飯、喝水一樣家常便飯,每天都在亂講話,言而無信的人比比皆是。所以「自食其言的增上果,成熟於外相。」常常講話不算話增上果成熟了,會土地貧瘠、食物沒有營養、恆遭四大災難成熟於自身,福德淺薄。
Thumbnail
很多的邪師外道什麼都敢講,有的時候先不要講因果報應,就讓很多的眾生對神佛失去正確的信心,觀感不好,扼殺了很多眾生的趨向正法、趨向善法的因緣,相當可惜。 所以包括許多,還有出家的人毀謗正法,從而捨法的罪業墮入大地獄中,特別對高深的教法 《大圓滿》、《大手印》、《無上瑜伽》,動不動就去評議它,顯教密教
Thumbnail
《經莊嚴論》云:「聞後具智慧,若謗所聞法現種種身相,愚者為何作。」聽聞正法以後會生出智慧,但是你又去謗毀、否定正法,還現種種的身相,這就是真的是愚痴至極的人。我們凡夫眾生,在學佛修行的人要特別小心,不小心沾上這些惡業因果,有的時候長劫都在受報自己都不知道。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很多現在來皈依、來學佛了都還亂講話,「妄語」會消掉平生的福德。邪淫的人要有一個淫緣,找一個對象、對方肯,還要場地,什麼時候....這個邪淫才算成立,「妄語」一下就講出來了!誇大、自我炫耀,講迷惑顛倒的話、吹牛......這一些講多了,福德分分秒秒在流失。何必呢?所以為什麼有的修行人
Thumbnail
○印光大師法語 : ---【修禪者】、宗教【修行者】須要改過行善方為真修道者。 人人都需要正義和正直,國家社會要安定更是需要正直。 正直的標準是什麼呢? 是在個人,還是在社會風俗中? 人人都自認為正直之時,其實卻不是;而社會認為不正直之事,其實卻是真正的正直。 古聖先賢為你說明何謂【正直】的標準!!
Thumbnail
修菩薩道要自利利他,這些德能你不具,就是你很欠缺。有的人說:「我這人講話就是這麼大聲、就是很直接,認識我的人就知道了!他們都不會見怪。」不要再講這種傻話了!為什麼大家都要認識你?為什麼大家都要習慣你、包容你?為什麼大家都要承受你的直接?菩薩善巧、軟言愛語,還有無礙辯才,你都不修了?
Thumbnail
讀《十善業道經》就可以知道,口業要好好修,將來有無礙的辯才。不要說是佛法,辯才好,講一個童話故事,人家都感動得半天。講佛法人家愛聽,聽了以後怎麼樣?銘記不忘;銘記不忘如何?依教奉行;依教奉行怎麼樣?得證佛果、解脫自在。不是講了就算了,講了以後要有這些相續。
Thumbnail
若是不幸依止一位無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是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自己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合理、這不合理。」猶如目盲之人在評論畫作的用色是否得當一樣。
Thumbnail
大慧宗杲禪師: 士大夫學此道,多求速效,宗師未開口時,早將心意識領解了也。及乎緩緩地跟著,一似落湯螃蟹,手忙腳亂無討頭處。殊不知閻家老子面前,受鐵棒,吞熱鐵圓者,便是這領解。求速效者更不是別人。所謂希得返失,務精益麤,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聖嚴法師:  這段話指出有些知識份子傾向於急著得到結果,
Thumbnail
蓮花生大士親自開示,嘴巴亂講或者發了誓言又不算數、沒有照做,福報就損失了。很多人發誓就像吃飯、喝水一樣家常便飯,每天都在亂講話,言而無信的人比比皆是。所以「自食其言的增上果,成熟於外相。」常常講話不算話增上果成熟了,會土地貧瘠、食物沒有營養、恆遭四大災難成熟於自身,福德淺薄。
Thumbnail
很多的邪師外道什麼都敢講,有的時候先不要講因果報應,就讓很多的眾生對神佛失去正確的信心,觀感不好,扼殺了很多眾生的趨向正法、趨向善法的因緣,相當可惜。 所以包括許多,還有出家的人毀謗正法,從而捨法的罪業墮入大地獄中,特別對高深的教法 《大圓滿》、《大手印》、《無上瑜伽》,動不動就去評議它,顯教密教
Thumbnail
《經莊嚴論》云:「聞後具智慧,若謗所聞法現種種身相,愚者為何作。」聽聞正法以後會生出智慧,但是你又去謗毀、否定正法,還現種種的身相,這就是真的是愚痴至極的人。我們凡夫眾生,在學佛修行的人要特別小心,不小心沾上這些惡業因果,有的時候長劫都在受報自己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