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書|《失控的轟炸》如何在歷史的借鏡與現今的科技下,來選擇我們心中的那條底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時至今日,追尋二戰過程,進而探討戰後議題的書籍、電影、多到不可勝數,然而作為這個歷史上大家最常改編並引用的主題之一,早已在商業、心理等領域獲得暢銷的作家麥爾坎.葛拉威爾,又是如何能從中找出切入點,說一場精采的故事?

在多數我所閱讀的二戰主題書單中,多半從集中營倖存者、戰時遺族的視角出發,亦有探討戰爭起源的評論。然而葛拉威爾這次將故事拉往兩萬英呎的高空,從指揮官角度俯瞰整個太平洋戰線,亦俯瞰了在當下,人性身在其中卻選擇看不見的那條道德界線。
麥爾坎.葛拉威爾《失控的轟炸》
失控的轟炸》故事從一九四五年初,海伍德.漢賽爾將軍被迫卸下馬里亞納空軍基地的指揮官,並與接替的指揮官柯蒂斯.李梅交接(或稱被洗臉)的那一刻開始。可以想見,正是因為兩人作風的大相逕庭才有可能造就這歷史性的替換,葛拉威爾花了相當大的篇幅來強調兩人的不同。
漢賽爾可以說是位「理想主義者」,他所提出的精準轟炸技術,可以說是看過一戰後慘絕人寰的大規模殺戮後,所堅守的道德。李梅則是位鐵腕作風,就事論事的「實用主義者」,然而並沒有任何一字刻意批判他冷血無情,反倒從多次輔助漢賽爾聲東擊西的空襲下,知曉他堅韌的心理素質,甚至在李梅接替漢賽爾被踢下指揮官位置後,繼續依照前任的作戰方針,弄出一個他的版本,而不是全盤否定,「他必須確認漢賽爾作戰的失敗不是因為漢賽爾這個人。」(頁274)

然而後來我們所知曉的歷史並沒有精準轟炸,一九四五年的東京所經歷的,是如《螢火蟲之墓》那樣滿天降下燒夷彈的大規模無差別轟炸。

是什麼原因讓李梅走到了這一步?


葛拉威爾詳實記載了當時的科技技術要實現精準轟炸的困難,在現今我們有精準的雷達與感應儀器後,再回頭看當時的瞄準技術可視為一種天方夜譚。然而漢賽爾將軍所秉持的人道理想反而拉長了戰事;李梅所說的「速戰速決是軍事將領的職責所在。生靈塗炭的關鍵不在於戰爭用的技術,而在於戰爭進行的長度。」

這些限制所造成的不得不,造就了後續接受無差別轟炸的主因,而士兵們為了要說服自己沒有做錯,接受了日本應該在很多民宅也有工業生產吧這樣的說法。讓我聯想到《2月20日的秘密會議》一書,艾希克維雅焦灼的語氣,書寫領導們為了和平而睜隻眼閉一隻眼的退讓,究竟是不是與魔鬼作了交易?在《失控的轟炸》中,也看見了葛拉威爾提出了詰問。

這不是我第一次耳聞葛拉威爾在多數著作中的巨大成功,但卻是我第一次閱讀他的著作,體會到這位說故事能手的威力。他將原本冷冰冰的數字,沒什麼人味的龐大資料作了精彩調度,知曉人性往往在這些極端面相所展現出灰色的那一面,並讓讀者面對二戰這場最大的人性考驗場。然而在過程中我不斷地去思考,究竟是什麼樣的吸引力,讓這位較關注潮流的暢銷作家動筆寫起二戰故事?翻至前言,果然還是有著童年成長經驗的不自覺,還有那句「當一個主題對你愈重要時,你就愈難找到一個你想說的故事。」於我是心有戚戚焉,即便他還是找到了一個能讓他著迷進而寫下的事實,但我希望故事再更長一點XD



然而在現今反戰聲浪大起之時,葛拉威爾怎能從中去探討究竟有沒有所謂更好的戰爭這種問題?這不符合反戰精神云云,但他不只一次在書中提及了戰爭的荒謬性:「事實上綜觀歷史,人類不是在對彼此趕盡殺絕,就是不眠不休在研究『下一次』可以如何更有效地將彼此趕盡殺絕。仔細想想這還滿不正常的。」(頁181)

今昔非比,他要問的不是你在這些既定條件下究竟要怎麼選邊站,而是深度探討已有這樣的歷史借鏡,身處在更好的科技環境下,我們所秉持的最高道德是否能不被忽視或被移用他處?
我們生活在一個工具與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但這些科技要能為某種高尚的目的服務,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要有一群堅定地信徒堅持不濫用這些科技。而那也正是轟炸機黑手黨想嘗試做到的事情。


莫遺忘,以及觀看我們身處再進步的科技下,心裡所堅持的道德底線,就是歷史能夠不斷地從不同角度被提起的原因。
紀錄最近看完,且好希望讓你們也知道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本書談的不是我們能夠如何拯救樹木。 這本書談的是樹木如何可能拯救我們。 看著蘇珊的人生,彷彿也像看著一株幼苗如何生長成對於人類生態有所保護的巨木,而她將記憶傳承,也如老樹傳遞訊息給周遭幼苗。正如她所言:「森林就是一個互助合作的社會,其實跟人類並無不同。」
我真的非常喜歡跟書有關的書!舉凡場景發生在圖書館、書店,透過紙頁穿梭時間與人生,或看著作家侃侃而談自己對書的態度,甚至自己來做書?!都忍不住想買回來看。 選在世界閱讀日這天,替大家選了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書中書」做特輯。只要是跟「書」有關的各類文本,按照主題性來做分類,來找找看是否有你喜歡的吧~
在山上走久了就會知道,心裡的空間被打開,就會有更多的物事住進來,有時自己不小心走進自己內心裡面,整個人就會變成一座山。
東野圭吾掀開屏幕,盡可能地將社會上不會重視的細節,也極有可能在定案後無人追究正當性的案件化作故事,如同作家吳曉樂在序言中提到,這樣的題材即是「現實愛能莫助,創作綽綽有餘」,也讓故事一再提醒我們單單一個判決並無法解決所有事情,更多是留下來的人們生命中的空缺。 延伸補充
如果要為三月書單下一個關鍵字,應該就是「時間」。科幻元素最愛用的、現代觀點重新審視的、歷史長流所應證的。 透過「腦」這個載體,包裝成「科幻」,這些書吹起我們腦內風暴以外,更省思了時間帶給我們人與人、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
約拿.博格作為一個世界知名的行銷教授,他所著的書本本暢銷,各類行銷人無一不把他的經典奉為圭臬。我們都嚮往跟大師學習,然而就如他在《如何改變一個人》中所說的:「人們要是感到別人在逼迫或試圖說服自己,通常會反抗並堅持己見。」 為什麼有些「大師」講得頭頭是道我們不買單,而約拿.博格卻辦到了?
這本書談的不是我們能夠如何拯救樹木。 這本書談的是樹木如何可能拯救我們。 看著蘇珊的人生,彷彿也像看著一株幼苗如何生長成對於人類生態有所保護的巨木,而她將記憶傳承,也如老樹傳遞訊息給周遭幼苗。正如她所言:「森林就是一個互助合作的社會,其實跟人類並無不同。」
我真的非常喜歡跟書有關的書!舉凡場景發生在圖書館、書店,透過紙頁穿梭時間與人生,或看著作家侃侃而談自己對書的態度,甚至自己來做書?!都忍不住想買回來看。 選在世界閱讀日這天,替大家選了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書中書」做特輯。只要是跟「書」有關的各類文本,按照主題性來做分類,來找找看是否有你喜歡的吧~
在山上走久了就會知道,心裡的空間被打開,就會有更多的物事住進來,有時自己不小心走進自己內心裡面,整個人就會變成一座山。
東野圭吾掀開屏幕,盡可能地將社會上不會重視的細節,也極有可能在定案後無人追究正當性的案件化作故事,如同作家吳曉樂在序言中提到,這樣的題材即是「現實愛能莫助,創作綽綽有餘」,也讓故事一再提醒我們單單一個判決並無法解決所有事情,更多是留下來的人們生命中的空缺。 延伸補充
如果要為三月書單下一個關鍵字,應該就是「時間」。科幻元素最愛用的、現代觀點重新審視的、歷史長流所應證的。 透過「腦」這個載體,包裝成「科幻」,這些書吹起我們腦內風暴以外,更省思了時間帶給我們人與人、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
約拿.博格作為一個世界知名的行銷教授,他所著的書本本暢銷,各類行銷人無一不把他的經典奉為圭臬。我們都嚮往跟大師學習,然而就如他在《如何改變一個人》中所說的:「人們要是感到別人在逼迫或試圖說服自己,通常會反抗並堅持己見。」 為什麼有些「大師」講得頭頭是道我們不買單,而約拿.博格卻辦到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只要談到二戰戰史,就絕不會錯過李德哈特。 李德哈特(Basil Henry Liddell Hart )當過記者,走過兩次世界大戰,和各國軍中的高級將領交往甚篤,他的作品往往交錯著個人經驗、檔案、口述。
發動戰爭的因果(1)    淨空法師講述 在現代這個時代,哪一個國家要是對別的國家發動戰爭,那叫大笨蛋,那叫愚痴到極處。用戰爭手段處理問題的時候,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二次大戰就結束了,往後不可以再用這種方式。為什麼呢?科學技術發達了,特別是傳媒發達了,今天無論世界上發生一點什麼小事,全世
Thumbnail
文創實驗力求每一篇文章故事獨立。退役的飛行員英雄情場失意,終日借酒消愁。新的戰場卻需要他,並且有機會讓他比從前更輝煌。
Thumbnail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記者的中立視角、採用平實的風格敘事,確實規避掉如《現代啟示錄》那樣意在反戰卻浪漫化戰爭的問題,並且有力地提醒大家,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就沒有文明討論意見的空間了,只剩下求生存與殺敵。至於明瞭這點的人們在真實世界裡有沒有辦法阻止戰爭發生?就是個令人傷感的問題了。
Thumbnail
從小時候他們對我說,父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國捐軀的國家英雄,沒想到他是死於西班牙瘟疫,而非死於戰場,對我來說實在太屈辱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1996年,台海爆發飛彈危機的時刻,我國政權轉移交替之際,當時美國憂心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我國政府高層已經做好萬全準備,要在金門做出最壞打算。當時我國國防安全力量十分微弱,連一顆愛國者飛彈都沒有。李登輝總統急速請中科院把當時未研發完成的小型飛彈加速佈局。當時空軍基地的部署尚未完成。因此,金門與馬祖人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Thumbnail
但是,詩真的是最危險的活動嗎?荷爾德林曾寫道:「從前我能歡呼關於我們周身遭際的一個新真理,一個好觀點;現在我卻擔心,我最終不能勝任,就像古老的坦塔羅斯,他從諸神那裡所獲得的,遠超過了他能消化的。」  
Thumbnail
這是去年就打的觀後心得,由自己的社群媒體轉載過來。 戰爭 就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短短只有20年的間隔來看,人類的確擅長遺忘,但至今已過了七十年卻並未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聽起來雖然諷刺,但結束二戰的原子彈,似乎確實嚇阻了下一場大規模戰爭,那從天而降的死神,帶著不公平的審判與毀滅之光,不僅給予日
Thumbnail
在二戰時期,湧現了許多有名的指揮官將軍,其中,不乏喬治·巴頓、蒙哥馬利、隆美爾和麥克阿瑟這樣的人。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選擇了蒙哥馬利作為最具綜合實力的指揮官將軍。文章對於幾位將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貢獻進行了評述,並對蒙哥馬利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只要談到二戰戰史,就絕不會錯過李德哈特。 李德哈特(Basil Henry Liddell Hart )當過記者,走過兩次世界大戰,和各國軍中的高級將領交往甚篤,他的作品往往交錯著個人經驗、檔案、口述。
發動戰爭的因果(1)    淨空法師講述 在現代這個時代,哪一個國家要是對別的國家發動戰爭,那叫大笨蛋,那叫愚痴到極處。用戰爭手段處理問題的時候,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二次大戰就結束了,往後不可以再用這種方式。為什麼呢?科學技術發達了,特別是傳媒發達了,今天無論世界上發生一點什麼小事,全世
Thumbnail
文創實驗力求每一篇文章故事獨立。退役的飛行員英雄情場失意,終日借酒消愁。新的戰場卻需要他,並且有機會讓他比從前更輝煌。
Thumbnail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記者的中立視角、採用平實的風格敘事,確實規避掉如《現代啟示錄》那樣意在反戰卻浪漫化戰爭的問題,並且有力地提醒大家,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就沒有文明討論意見的空間了,只剩下求生存與殺敵。至於明瞭這點的人們在真實世界裡有沒有辦法阻止戰爭發生?就是個令人傷感的問題了。
Thumbnail
從小時候他們對我說,父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國捐軀的國家英雄,沒想到他是死於西班牙瘟疫,而非死於戰場,對我來說實在太屈辱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1996年,台海爆發飛彈危機的時刻,我國政權轉移交替之際,當時美國憂心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我國政府高層已經做好萬全準備,要在金門做出最壞打算。當時我國國防安全力量十分微弱,連一顆愛國者飛彈都沒有。李登輝總統急速請中科院把當時未研發完成的小型飛彈加速佈局。當時空軍基地的部署尚未完成。因此,金門與馬祖人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Thumbnail
但是,詩真的是最危險的活動嗎?荷爾德林曾寫道:「從前我能歡呼關於我們周身遭際的一個新真理,一個好觀點;現在我卻擔心,我最終不能勝任,就像古老的坦塔羅斯,他從諸神那裡所獲得的,遠超過了他能消化的。」  
Thumbnail
這是去年就打的觀後心得,由自己的社群媒體轉載過來。 戰爭 就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短短只有20年的間隔來看,人類的確擅長遺忘,但至今已過了七十年卻並未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聽起來雖然諷刺,但結束二戰的原子彈,似乎確實嚇阻了下一場大規模戰爭,那從天而降的死神,帶著不公平的審判與毀滅之光,不僅給予日
Thumbnail
在二戰時期,湧現了許多有名的指揮官將軍,其中,不乏喬治·巴頓、蒙哥馬利、隆美爾和麥克阿瑟這樣的人。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選擇了蒙哥馬利作為最具綜合實力的指揮官將軍。文章對於幾位將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貢獻進行了評述,並對蒙哥馬利進行了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