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來咒罵老人,是相當缺德的;如果用來咒罵年老親人的話,簡直無人性。但,這句話就偏偏出自孔子的口,是不是匪夷所思?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憲問46】
原壤見孔子來,他卻攤平而坐地在那兒等待。孔子說:「你小的時候就不曉得遜讓尊長,長大後又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活了這一大把年紀還不死,你真是一個傷倫敗俗的賊呀。」孔子以手杖輕輕地敲了他的小腿。
事緣孔子的一個從小就一起跑街搵食的老死原壤,他媽媽剛過身,孔子念在幾十年的交情,也知道他經濟條件不好,長期弔兒郎當,故而帶著幾個學生前往協助治喪。誰知見原壤若無其事,攤開雙腳而坐,既無傷痛,也無悽戚,於是便以半教訓半斥責的語氣,說了原壤幾句。其後,孔子便親自抹擦棺木,準備把他母親入殮。而原壤呢,不但沒有親自辦理後事,而是敲著棺材而歌,一點悲傷之情也沒有。其後有學生對孔子說:「像他這樣的人,是不是可以絕交呢?」孔子說:「丘聽聞有句話: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既然大家都是幾十年的老死,就不應該放棄這幾十年的交情呀。(以上情節,是根據《禮記·檀弓下》的記載而轉述。)
孔子這句「老而不死」,只是對著原壤這個老死說的,而不是泛指所有老人。粵語說「唔死都冇用」,通常都是愛之深而斥之切,難道死了才有用嗎?
那麼,孔子當時是不是咒罵故友,自行判斷啦!
(寫於2022年5月15日)
下一講:關於白居易的「易」的粵語讀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