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5/22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百病當真起於寒?12個不可不知的體寒觀念

圖片出處: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2664
圖片出處: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2664
淑嫻過了三十歲之後,發現自己經常手腳冰冷、腰酸背痛,而且經期紊亂、經痛嚴重,睡眠品質變差,肚子動不動就脹氣,不時還會便祕,只好三天兩頭地跑醫院打針吃藥,讓她疲於奔命又不知如何是好。
直到有一次,她下腹部悶痛了一個多禮拜,到大醫院做檢查,醫生胃鏡、大腸鏡都幫她照了,還是查不出原因,只好開給她胃藥和止痛藥,外加一劑營養針。
淑嫻吃了藥後,腹痛雖然稍停,人卻覺得非常疲憊,胃口奇差又好幾天無法排便,簡直苦不堪言。後來在同事的介紹下改看中醫,中醫師開給她潤腸、提氣的藥。她吃了藥以後,第二天肚子就不痛了,第三天後就能排便了。
後來回診時醫師才告訴她,她是因體內寒氣過盛導致腸胃虛弱,這次可能是吃到生冷之物,腸胃無力排出寒氣,才整個悶在體內。後來淑嫻在醫生的建議下開始排寒,調養身體,一年多後,她手腳不再冰冷,經痛、頻尿等毛病也都不見了。
相信很多人對淑嫻的遭遇並不陌生,像她這樣大小毛病不斷,看醫生也查不出什麼具體的病因,後來被中醫師診斷出是體質偏寒或身體寒氣過重的人,更是所在多有。那麼「寒氣」到底什麼是東西?對身體又有什麼影響?以下的問與答或許能讓你對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有更深入的認識!
圖片出處:https://www.cw.com.tw/index.php/article/5005172?from=search

1.身體溫度對人體的重要性?

雖說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健康的認識明顯加深,衡量健康的指標也日益增多,但許多人還是忽略了「體溫」這項指標。事實上,體溫不僅與人體免疫力關係匪淺,更與自律神經、新陳代謝息息相關,其重要性遠遠超乎你我想像。
日本醫學博士石原結實曾在其著作中指出,體溫低是疾病的成因之一,長期體溫低可能導致肺炎、糖尿病、腦梗塞、心肌梗塞、癌症以及各種慢性病,若想遠離這些疾病,就得先提高自己的體溫。
但所謂的「體溫高」並不是發燒後的體溫升高,而是指在正常的體溫範圍內偏高的水平,這種高體溫對人體有諸多好處──
(1)活化體內酵素,提高身體免疫力:高體溫能使內臟機能變得活躍,還能活化人體內對內臟有益的酵素,例如消化酵素活躍的話,就能預防胃脹氣、頻尿、便祕等症狀。體溫升高後,能增加白血球抵抗外來病毒、細菌的戰鬥力,提高免疫力,使得身體更健康。
(2)提高新陳代謝率:高體溫能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只要體溫升高1度,脈搏每分鐘的跳動就會增加10次,將更多氧氣送入體內,使得細胞的新陳代謝率提高12%。
(3)促進血液循環:高體溫能使血管變得更柔軟,就能順利將氧氣和養分送到器官和細胞,也就使血液循環狀況良好。
(4)安定自律神經:體溫過低容易產生輕度疾病,導致控制自律神經和激素分泌的腦下視丘喪失部分功能,引起自律神經失調、激素分泌失衡,使人頭痛暈眩、手腳冰冷、肩膀僵硬等。若能保持較高且平穩的體溫,自律神經功能及激素的分泌便不易受外在環境影響,而能穩定發揮正常機能。
改善氣血循環,平補更勝溫補 / 圖片出處: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2664

2.什麼是體寒?造成體寒的原因又是什麼?

在中醫理論中,「體寒」又名「虛寒」,也就是體內寒氣過剩、體質既虛且寒,即一般人俗稱的「冷底」(台語)。例如有人口乾舌燥時喝到涼水,就會開始拉肚子,或白帶變多,身體受不了寒性食品;其口乾舌燥的原因不是所謂的「火氣大」,而是身體虛到連唾液都分泌不出來。還有,若排便時雖可排出,但糞便卻稀稀糊糊不成形,都是體寒的表現。其輕重程度分有以下三種──
(1) 輕度體寒:有下列3項或以上症狀,即為輕度體寒者。
a.臉色暗淡,無血色光澤。
b.淺眠易醒,睡眠短品質差。
c.經痛嚴重,且腹部有垂墜感。
d.畏寒怕冷,手腳經常很冰涼。
e.容易疲勞,關節部位容易酸痛。
f.容易感冒,感冒的恢復期總是拖得很長。
(2)中度體寒:有下列3項或以上症狀,即為中度體寒者。
a.皮膚乾燥、容易乾裂。
b.喜歡吃水果、冰品等生冷食物。
c.口腔內經常發炎,且容易長口瘡。
d.經常便秘,老是覺得肚子漲漲的。
e.腳部血液循環差,腳後跟容易乾裂。
f.生理期紊亂,天冷時經期容易延後或量少。
(3)重度體寒:有下列3項或以上症狀,即為重度體寒者。
a.胃部經常脹氣。
b.下半身水腫嚴重。
c.早上起床時手腳發麻。
d.頻尿,但尿液又不易排出。
e.即使睡了一夜,起床時手腳仍是冰冷的。
f.容易感到疲倦,沒有精神體力,四肢容易發酸。
會造成這麼多問題的體寒,又是怎麼來的?可能原因如下──
(1)身體循環出現障礙:人體循環會出現障礙多半是因為
a.心臟衰弱:導致血液無法供應到身體末梢部位。
b.貧血:血量因而不足,或紅血球與血紅素偏低。
c.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能力減弱,使得血液循環不暢。
(2)肝臟受損導致陽氣不足:中醫認為,肝臟受損時,造血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導致腎臟陽氣不足,此時四肢就會變得涼冷,手腳因而發紅或發白。
(3)月經和生育引起的荷爾蒙變化:女性生理期或生育時,身體的荷爾蒙會產生變化,影響神經系統,使得皮下血管收縮、血液流量減少,最終導致體寒。
(4)疾病造成:患有肢端血管痙攣症、多發性大動脈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或貧血者,都容易有體寒現象。
(5)精神壓力造成:經常壓力過大、心理過於敏感、容易焦慮不安的人,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導致血管收縮,血液循環因而受阻,長期如此就會使體溫低下,進而造成體寒。
(6)生活習慣不良:平時冷氣吹太多、習慣穿著單薄、喜歡吃生冷食物或飲品、經常熬夜導致睡眠不足等,都容易造成體寒。
(7)幽靈血管的產生:肢體末梢的微血管若有受損,使得血液長期流不過去,造成有血管無血液的情況,久而久之,微血管甚至可能不見了,養分熱能無法到達四肢,手腳就會變得冰冷。
(8)骨盆歪斜:人的骨盆在白天時是閉合的,可使交感神經正常運作,體溫自然能夠升高。但若身體長期姿勢不良,造成骨盆歪斜,就會影響交感神經的運作,進而形成了體寒。
雜糧蔬果補能量,禦寒提振精神/圖片出處: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2664

3.寒氣對人體的傷害有哪些?

中醫認為人體內的寒氣是萬病的根源,那麼寒氣會對人體造成哪些疾病與傷害呢?
(1)手腳冰冷:有人每到冬天便手腳冰冷,即使是炎炎夏日,只要一進到冷氣房,身體就不自覺發冷,皆因寒氣入侵身體,造成血管收縮,血液循環因而變慢變差,使得血液難以到達末稍部位,於是出現手腳冰冷的現象。
(2)筋骨酸痛:寒氣入侵時,肌肉容易變得緊繃,甚至形成筋結,或集結於關節,都會使筋骨酸痛不已。
(3)脾胃受損:脾胃如果受寒,會影響消化、吸收和水分代謝功能,而使人出現腸胃脹氣、胃食道逆流、便祕或腹瀉等病症;而脂肪與水分也容易積存於體內,造成肥胖或水腫。
(4)免疫力下降:人體體溫每下降1度,代謝率便會降低12%,免疫力也會減少30%。
(5)影響體內酵素正常運作:人體內有許多不可或缺的重要酵素,例如幫助胰島素的生成、促成能量代謝、細胞合成與分解等酵素。而體內酵素在體溫為攝氏36.5~37度時運作得最活躍,有些酵素只要體溫下降1度,作用力就降到50%以下,甚至在低體溫下完全無法運作,例如胰島素無法充分生成,就可能導致糖尿病等代謝方面疾病。
(6)經痛及婦科疾病:寒氣入侵子宮時會阻滯經脈,使得氣血運行不順,造成月經來潮時疼痛、腰酸腹脹、血塊過多,或白帶等分泌物過多。子宮若長期受寒,甚至還會影響卵巢排卵及孕育功能。另外,男性若體寒還容易引發性功能障礙。
圖片出處:https://health.tvbs.com.tw/regimen/319815

4.明明不覺得冷,中醫怎麼會說我有虛寒體質?

有不少人到中醫診所看病,聽到醫師宣判他有虛寒體質時,都會發出「我明明不覺得冷,中醫怎麼會說我有虛寒體質?」這樣的疑問。其實不覺得冷的人也可能有虛寒體質,「虛寒體質」並非與「怕冷」劃上等號,即使沒有什麼疾病的自覺症狀,但體質其實已經虛寒的人也很多。
那麼,如何判斷不怕冷的人究竟是身體健康還是體質虛寒呢?只要有以下表徵,就可能是體質虛寒者:
(1)腹部寒涼:中醫視腹部為身體的中心,所以就算是手腳溫暖的人,只要腹部是冰冷的,就是身體虛寒者。
(2)肚臍以下的下半身體溫偏低:這類人下半身的不適經常會往上半身衝,而有經常打嗝、感到焦躁、面部潮紅的現象;且因大腸的運作能力變弱,熱能就會往上衝,造成口內炎(嘴破)。也就是體寒類型之一的「上熱下寒症」。
(3)容易流汗:有些人夜晚會冒一身沒有鹹味的虛汗,白天稍微動一下就直冒汗,這種現象不是新陳代謝好,而是身體在排除多餘的水分,好讓身體溫暖起來;就像人在過度緊張時會冒冷汗,是在排出水分使體溫上升,以對抗壓力。
(4)經常水腫:容易水腫的人,正是因為體內囤積了過多的水分。若是置之不理,沒能將水分排出,身體虛寒的狀況就可能愈來愈嚴重。
圖片出處:https://kknews.cc/health/peken4j.html

5.受寒與虛寒體質有何不同?

在中醫理論中,「受寒」是身體為外來的陰邪寒氣入侵,寒氣多半會從人體的頭部、背部、口鼻、肚臍、毛孔、腳底以及前後二陰進入身體,身體便因而「受寒」了。而人體為了保持恆溫,會設法排寒氣,例如打噴嚏、流鼻水等反應就是利用體液將寒氣帶出體外。
但若寒氣過重,人體拚命排除時會導致身體發熱,所以中醫認為「四肢發熱」就是寒氣入侵的證據之一;若身體經常發熱潮紅,就表示體內寒氣過重了。
身體強健的人能抵禦寒氣入侵,即使寒氣進入體內,也能很快將其排出體外,但身體較差或長期處於寒冷環境的人,沒有能力排除寒氣,只能任其滯留體內。而寒氣會逐漸往人體內部移動,先是進入經絡,再由經絡進入腑臟。
這些積存於體內的寒氣,會阻礙經絡的運行,影響各個臟器的機能,造成身體不適和各種問題,例如寒氣積存於膽經,會使膽功能下降,影響食物的分解,營養的吸收變差,造血的材料減少,氣血便會不足;或在血管中形成淤塊,導致氣血嚴重淤滯,就更難驅除寒氣了。凡此種種長期下來,便使人逐漸有了虛寒體質。
圖片出處: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95371

6.吃太飽會讓身體變冷?斷食有助於改善身體寒氣和促進身體代謝?

生物體內都有一種長壽基因,具有預防老化、強化肌力、抑制癌症等功能,而活化這種基因的關鍵就是「少量的食物」。一般人都認為「不吃東西,體溫就會下降」,其實正好相反,吃得過飽很容易使手腳冰冷、體溫下降。
人一旦吃得太飽,血液中的白血球也跟著吃得很撐,此時若有病菌入侵,白血球就吞不下病菌,人體免疫力自然就下降了。
其次,人體的熱能有四成是肌肉在日常活動時產生的,會跟著血液循環擴散至全身,身體也就因此溫暖起來。但如果經常吃太飽,身體為了消化食物,會將大量血液集中到腸胃,肌肉得到的血液相對減少許多,一旦產出的熱量下降,身體就會變冷。
還有,人只要一吃東西,就會啟動消化和吸收功能,排泄功能也就相對降低,一旦東西吃太多,身體來不及排出去,便會囤積在體內。而未消化的醣類或脂肪也容易積存在血液中,增加尿酸或乳酸等老廢物質,阻礙血液的流暢性,使得血液循環不佳而形成體寒。
加上消化不良的人容易有貧血缺鋅的問題,而貧血缺鋅都會使身體怕冷。因此,想改善體寒狀況,讓身體溫暖起來,就要避免吃得過飽。最好每餐能吃個七、八分飽,並保持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不但有益健康,還能避免寒氣入侵。
中醫有「餓治百病」的說法,想讓身體更健康,也可以適當選擇斷食。人一旦停止進食,身體便只能燃燒之前囤積的脂肪,並在燃脂過程中,釋放累積於細胞中的有毒物質,活化細胞功能,提高器官自癒力和大腦的作用。
也因消化吸收功能暫停,排泄功能及代謝能力得以提高,而能排出血液中的毒素、老廢物質、過多的水分,血液循環獲得改善,身體就會變得暖和,所以,適度的斷食的確能幫助身體排寒,並促進新陳代謝。
圖片出處: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1420

7.腸道不健康容易造成體寒?

中醫理論提及腸道時說:「欲無病,腸無渣;欲長壽,腸常清。」大腸是人體可能罹患最多疾病的器官,因為它的主要工作是清理和排泄人體代謝後的廢物,如果無法有效將廢物排出體外,這些廢物就會在大腸中發酵腐敗,使得大腸出現各種病變,還會增加肝臟、腎臟、肺、皮膚和淋巴等代謝器官的負擔,使得入侵體的寒氣更難排出體外。
尤其是生活或飲食習慣不佳的人,腸道很容易出問題,使得腸道功能大受影響,包括無法正常分泌「血清素」,這時候體寒症就很容易上身了。血清素是一種能使人頭腦清醒、心情平靜愉悅的神經傳導物質,還能減輕疼痛、控制自律神經。而95%的血清素就是由腸道黏膜分泌的,只要腸道不健康,血清素的分泌就會減少,人的情緒就容易不穩定,睡眠品質也會下降,自律神經便會慢慢失調,加上腸道無法排出的毒素進入血液,使得血液循環變得更差,最終導致畏寒症狀擴及至全身。所以,若想擺脫體寒,就請先照顧好自己的腸道吧!
圖片出處: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1930

8.穿得過多身體反而愈冷?

體寒的人本來就怕冷,到了冬天更是包得密不透風,殊不知厚重的衣服加身,反而使身體更冷。因為即使寒冬冷颼颼,衣服穿得太多還是會悶出一身汗來,體溫也就跟著流失了。
加上很多人為了禦寒,會穿一堆貼身的緊身衣、束腹或褲襪,或是緊身牛仔褲、貼腳的高筒靴等,影響了身體血管的擴張,反而增加了散熱機會,體溫也因此下降。而過多、過厚、過緊的衣物會使全身血液不流通,阻礙體內正常的熱能運送,身體就更冷了。
其實,人穿上衣服之後,只要身體與衣服間的空氣層厚度增加,保暖性也會隨之增加,但衣服的空氣層總厚度若超過1.5公分,衣服內的空氣對流變大,反而會使身體變冷。所以,正確的穿衣方式應是:配合自己的體感溫度,適時適當調整穿著,才能真正達到保暖效果。
圖片出處: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2664

9.吃過多西藥會妨礙身體自然排寒機制?

根據知名中醫師李璧如的臨床經驗,她認為所有吃進體內的寒氣中,第三寒是常溫水果,第二寒是冰冷飲食,而第一寒恐怕會令許多人跌破眼鏡,那就是──西藥。
她的很多患者在提升體氣之後,都曾排出西藥之毒,包括排出的汗、尿、涕、痰等液體都有西藥味。
每個生病的人都希望能治療方式能有速效,因此只要身體一有異狀,就會立刻看醫生打針吃藥,以快速排除症狀。但其實一般的頭痛、肌肉痛很可能是風寒或濕痹,而畏寒發顫、咳嗽、打噴嚏、流鼻水、出疹等,都是身體自然的排寒機制,應該任其運作,讓身體順利排寒。
然而患者只要一有這些症狀,就會服藥緩解,結果西藥一吃,雖然阻絕了症狀,卻讓身體沒有了轉圜的空間,時間一久,身體的反應機制就很容易僵化。
例如,發燒時服用退燒劑、消炎藥,會使體內寒氣積滯,氣血因而無法上頭,腦袋就變得混亂不安,自然睡不好覺。
而體質較虛的人,很容易因一再地用藥過度而傷了脾腎,影響腸胃消化食物的能力,且會經常拉肚子,吃什麼就如實排出什麼,身體因此吸收不到營養,很難暖和起來。
此外,除了吃進體內的藥物,還有疫苗、針劑、輸液等西藥,也都會在體內留下濕氣,皆不可過度使用。
身體受寒起了反應,本是一種保護機制,我們應該學會信任身體,別讓過多的西藥壓抑身體自然疏通的機轉,才不會使自己受更多寒氣之苦。
圖片出處:https://www.epochtimes.com/b5/22/3/14/n13645878.htm

10.吃過多水果無助解決便秘問題,還易留下體寒病根?

「多吃水果,幫助消化」是很普遍的健康常識,但宣傳多吃水果對身體好的多半是西方人,他們的飲食中以肉類、奶製品為主,蔬菜的食用量很少,因此多吃水果確實能增進他們的身體健康。
但中國人的祖先多半是吃素長大的,只有富貴人家才可能天天大魚大肉,平頭百姓只有逢年過節才吃得到肉,與西方人的飲食方式大不相同,既不適合大量吃肉,也不宜吃過多的水果。
以中醫的標準來說,幾乎所有水果的屬性都是寒性的,即使被認為是熱性水果的龍眼、荔枝、榴槤等,吃多了會上火,上的也是虛火,加上水果通常得入冰箱保存,吃了以後都會增加身體寒氣。長期食用寒性水果,就跟每天喝冷飲一樣,都會使脾胃寒虛,時間久了,還可能傷到腎臟。
脾臟和腎臟都是代謝體內水分的重要臟器,一旦寒氣入侵,陽氣不足,水分代謝能力就會下降。而代謝不掉的水分則形痰濕累積在體內,例如脂肪就是濕氣的一種表現,若腎臟為寒氣所傷,就容易出現手腳冰冷、虛弱無力、腰酸腿軟的現象。
但也毋須因此就對水果退避三舍,只要是當地產、符合時令、符合身體需求的水果,還是可以適量食用。而且水果也不一定要天天吃,可先評估身體是不是真的需要水果的幫助。
此外,糖分多的水果最好早上吃,不僅有益於一天的能量,也讓自己有一天的時間可以代謝掉,晚上睡前則盡量少吃或不吃水果。
圖片出處:http://m.tooopen.com/tag/5b6c3745ebc8b20da818dd64.aspx

11.錯誤的喝水方式會讓身體寒氣愈來愈重?

許多醫學常識都強調喝水的好處,但很多人對如何喝水都有錯誤的觀念而不自知,使得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缺水狀態。有些錯誤的喝水方式,甚至會讓身體的寒氣愈來愈重,例如:
(1)水喝得愈多愈好:補充水分是重要的健康常識,但多喝水並不等於過量飲水,因為水分過多會使得體溫下降,讓身體的寒氣增加,甚至造成水中毒問題。腎臟在正常狀況下,每天最多只能排出1000~2000毫升的尿量,足以排出水分去除寒氣,但如果飲水過量,腎臟來不及將水分排出,水分便會積存在體內,使得身體變冷。
體溫一旦下降,器官功能便會減退、排泄活動因而停滯,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產出的熱量變少,水分就積蓄得更多,兩者形成了惡性循環,身體就更怕冷了。所以,水分的攝取應配合自己的身體狀況,而非盲目奉行「每天要喝足八杯水」的準則。
(2)運動前後不喝水:許多人認為運動前喝水會影響運動表現,諸如跑步前喝水會引起胃痙攣;以及運動後馬上喝水會造成猝死,因而在運動前後都不喝水。殊不知運動前喝水才能補足水分,幫助血液流動,所以營養師建議,運動前1至2小時最好先喝約500毫升的白開水,運動後也要在1至2小時內,喝至少500毫升的白開水,補充流失的水分。否則身體水分流失過多,也會帶走體內熱量,一旦熱量損失過大,身體就容易變冷。
古印度阿育吠陀醫學認為飲水必須遵守以下原則,方能符合身體的循環狀態:
a.喝水應坐著喝,不要站著喝。
b.喝水應少量慢飲,不要一次喝大量的水。
c.應飲用溫水,避免喝冰冷的水。
d.發現尿液呈深黃色時,就要多補充水分。
e.飯後若想喝水,最好在過個1個半至2小時再喝。
f.進食時可適量飲水,但不可在進食後大量喝水。
g.早晨時喝水有助改善頭痛、高血壓、貧血、肥胖、關節炎等問題。
圖片出處:https://www.xuehua.us/a/5eb932a886ec4d48b7b1bfe1?lang=zh-hk

12.運動不足會造成體寒?

現代人工作忙碌,休息時間都不夠了,能用來運動的時間就更少了,殊不知運動量不足也可能讓體寒找上門,因為──
(1)運動能加速血液循環:人只要一運動,身體就會變熱,體溫便會升高,是排除體內寒氣十分有效的方法之一。反之運動量不足的話,不僅會減少體熱的產生,也會使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身體發冷,尤其是手腳等末梢部位,更是容易變得冰涼。
另外,腳底也被稱為人的「第二個心臟」,運動時腳底的肌肉會收縮、鬆弛交替,使得流回心臟的血液更順暢。一旦血液循環變好,便能促進細胞和組織的新陳代謝,進而使身體的熱能上升,自然就能遠離體寒威脅。
(2)運動能增加肌肉量:人體所需的卡路里有一半是肌肉負責提供的,肌肉量愈少,能產生的熱能也就愈少,而肌肉得靠蛋白質和運動養成,所以必須經常運動鍛鍊身體,才能使肌肉發達。此外,肌肉也是人體最大的發熱源,就是靜止時也能負擔總發熱量的22%,因此肌肉愈發達,發熱率就愈高。但若是運動量不夠,就很難養出肌肉來,造成寒性體質的機率自然就高了。
體寒是萬病根源,千萬不能等閒視之,唯有深入了解體寒,學會如何排寒、照顧自己,才能遠離頑疾重症,享有健康暢快的人生。
歡迎參觀本格其他作品——
我的烏龍鳥事:烏龍事件簿/我的連載小說:《桃花債》/我的奇思異想:包山包海
日光:若你喜歡本文,記得點心心拍個手(要拍五下也行),你的鼓勵是創作者最大的動力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非寫不可,不寫會死?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