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追求現實感的歷史學第一講:走入歷史

是什麼樣的動機能夠致使一個人願意突破自己最直接的記憶,通向那由無數自己所無法直接體會的時空所構成的歷史世界?
有的人認為人類追求歷史知識是一種本能,就好像古代原始民族就已經能透過壁畫的方式將野獸的移動和遷徙記錄下來一樣,歷史不過是紀錄記憶的延伸而已。但如果我們對歷史這一門學問有比較深刻的體會便會發現,歷史不同於單純的記憶般指是紀錄下某個當下的行為、言語或事件的凝結圖像,歷史所要追求一個由關於「過去」(past)的各個元素所組合而成的「世界」(times),這個世界與人們在當下所面對的那個世界一樣,充滿著各種模糊的邊界,但卻又將進入其中的人們包覆起來,變成像天空和地平線一樣無法穿透的意象。一個現代的台灣人可以知道至少在東亞範圍內比較詳細的大小事件,但他卻沒有辦法非常清楚的掌握美國與東歐或中亞區域政治打交道的具體過程,他只能透過自己在東亞對美國與全球的理解來推測美國與世界各角落互動的大致情形,此時這位台灣人正是活在一個可知是由美國和各大區域政治勢力相互交涉的東亞世界裡,這時的世界不只有東亞的存在,至少也包括美國和其他可以大致認知的政治實體或文化的存在,這些存在用他的模糊的形象融匯成的世界,超越了地理意義上的東亞。同樣的,當我們試著回顧大唐帝國的歷史時,除了那些具體的歷史人物、事件和遺跡外,在過程中我們也重現了當時大唐帝國的世界圖像,即使我們無法完全指出當時存在於外伊朗的每一個部落民族,但卻可以堅信當時的大唐帝國與內亞文化間的交流是相當頻繁的,那是由具體的歷史事實(fact)向歷史世界的空白畫布所投射出來的模糊邊界所融會出來,歷史不是對某人、某事或某物的具體紀錄,歷史是一段關於過去的世界,是超越記憶的想像,是人們探索未知以滿足自身不安的活動。
就和過去原始民族為了要獵捕某個獵場的野獸所做的事前準備一樣,他們必須從自己的狩獵經驗當中去尋找能夠成功獵捕野獸的方法來應付即將到來充滿未知變數的狩獵。人們追求歷史知識也是為了要面對一個在他們當下看來是充滿謎團、難以把握的巨大世界,這樣的世界有個超越一個人生命所能體會的所有時空,以至於當人們越是能透過將這個世界的部分面貌呈現出來就越能放心的與這個世界融合為一體,這樣的融合不代表克服了未知的整體,但是卻能讓人在某個當下滿足於緩解未知所帶來的不安。例如我們突然之間想要理解自己百年前祖先的故事時,是為了要緩解我們對百年前祖先未知的不安,但當我們從祖先的故事中得到滿足以後,不論我們是否真的理解百年前的祖先是怎麼具體的過他們一天的生活,但在滿足的這個當下我們確實已經承認了祖先的故事乃是確確實實填補了我們的未知世界的一大塊,過去的世界與當下的世界模糊的融會在了一起,成為一全新的當下世界。
所以我們可以如此看待人類追求歷史知識的活動:人類之所以要追求歷史就如同追求其他知識一樣,都是為了探索未知,但與其他知識追求所不同的是,歷史是為了將一段我們認為是過去的世界融匯到我們當下的世界當中,不論那個歷史世界與我們當下的世界的關係看起來是緊密還是疏遠,但當歷史融匯到當下的這個時刻,我們便會認定歷史即是當下這個世界真實的一部份,而我們似乎又像那廣大無邊的未知獲取一點小小的勝利。因此,歷史不同於記憶,歷史是一門意識上主觀的活動,需要人們自行探索發掘,但記憶卻是人的本能,它無時無刻都在喚醒人們曾經感受過的某事、某物或某人。即便記憶可能影像人們對歷史探索的結果,但記憶始終不是歷史,歷史不可能隨時隨地提醒人們要記得它,除非人陷入了未知的不安以至於需要喚醒(探索)某一段歷史,否則歷史對一個沒有意識到它的人來說就是死的。另外,探索歷史是否是為了預見未來,這是不一定的,因為我們在追求歷史知識時不一定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要預知哪方面的未來,而如果將過去、現代和未來都當成是一個未知的整體反而更能顯現人類想要填補未知的慾望,即便那只是往大海裡頭丟石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