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7|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閱讀:設計的精髓、鯨魚在噴水

  之所以會閱讀這兩本書,主要是因為依循胖胖的興趣。不過因為日前外務繁雜(其實是我忙著打電動),整理筆記的當下距離我真正閱讀完畢已經好一段時日了,所以其實我真正記得的不多,只是秉持原則還是努力回憶與整理——這件事情說明果然還是讀完的當下就做筆記事最好的。
  另外由於這兩本書的性質相仿,我閱讀的時間點也相近,因此索性寫作同一篇記錄。
《設計的精髓》
作者: 山中俊治 譯者: 葉韋利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2016/11/05
  本書整理自作者山中俊治 2009~2010 的部落格,每一篇都只有兩、三頁的篇幅,大多是在談論身為一位產品設計師的作者看待各種設計的反思,因此書本的結構鬆散、沒有一概性的主題,看完到現在我其實已經沒有太大印象了(我寫這篇到底是來亂的嗎)。
  書中提及的包含市面上既有的商品設計、以及作者的設計、還有一些作者摘選出的業界相關人士的介紹。透過作者看待這些人事物的眼光,發覺產品設計師的想法跟一般人(或者說是我)很不一樣,可能是閱讀時讓我最衝擊的一點。
  例如作者可能會去思考一個產品從設計開始、直到被使用者使用與淘汰的流程——淘汰時產品應該呈現怎麼樣的面貌(也許涉及環保議題),他都會在設計開始時就納入考量。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作者不斷強調「產品設計師應該從最初就全程參與產品的開發流程」的原因之一。
  書中他有提到一個就連經常旅日的台灣人應該都會很熟悉的案例——東京地鐵的 suica 的自動驗票系統,就是出自於作者之手。當初他在設計此案時,據說進行了一次在規劃上超過兩個月的實驗,最後才得到「感應平面與水平夾角13.5度時,能有最好的感應成功率」的結論。看到這裡,我對這種「要把事情做到好」的主張有點嘆為觀止,也蠻好奇如果是在台灣的話,同樣的商業議題是否也會被如此以高規格來看待呢?
  另一方面,書中有數篇提及作者對尺寸的直覺與概估方法,將這些思考化為日常,我想多少算是一種職業病,而他的血液也確實留著設計師的血吧。有的時候作者也會直接將抽象的思想化為實體,此時他的設計便會成為僅僅是為了具現思考的載體;因此作者收錄在書中的部分作品經常脫離商業與大眾直覺,呈現出一種引人遐思的藝術感。
  不過事實上,從每一篇的照片裡可以發現作者本身就很喜歡把作品以藝術面的方式給表現出來,因此有的照片過分強調光影、局部特寫、特定角度的弧面等等,以至於光透過照片,經常沒辦法讓人能夠完全理解整個作品的全貌——事實上作者有御用的攝影師,每次拍攝作品都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所以我想這就是作者所喜歡的風格吧。既然這本書叫做《設計的精髓》,這些照片所呈現出的樣貌在作者眼中不外互就是所謂的「精髓」;但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這本書的「匠氣」很重的關係——重到讓我沒有到很喜歡的程度。
  不過閱讀不同本位思考的過程確實是蠻有趣的啦。既然我都把這本書的內容忘得差不多了,或許哪天再隨手翻讀,也還是能夠從中獲得樂趣的吧。
《鯨魚在噴水》
作者: 佐藤卓 譯者: 蔡青雯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2/09/01
  《鯨魚在噴水》的作者是佐藤卓。今年不知怎麼地,我突然驚覺他的著作在書店的設計類別中經常出現。在此之前我對他是一無所知,直到閱讀完本書,才知道原來許多大眾所熟知的產品都出自於他手,例如卡拉姆玖的包裝、明治好喝牛乳的包裝、可爾必思的包裝。
  跟撰寫《設計的精髓》的山中俊治不同,佐藤卓的主力在於產品包裝,且作品皆與商業活動有高強度關聯;因此儘管兩本都是透過短文介紹各種不同的設計,本書當中所蘊含的都是比較偏向大眾的思想,而用以呈現的照片也十分明瞭,談論的則事都侷限於作者本身的作品。
  綜觀來看,書裡經常可以讓人在佐藤卓的思考裡感受到某種玩心。他提到「『設計』不是『製作物品』,而是『聯繫人和環境的媒介』。」因此這種玩心多半是來自於他想要透過創作與使用者互動的熱情,使用者也可能因此感受到神來一筆的趣味。從《鯨魚在噴水》這個書名來說好了,書名取自於他對某口香糖商品的改版包裝;雖然舊包裝上的鯨魚退役了,但他讓留在新包裝上的企鵝表現得像是要傳頌什麼一般,製造出令人會心一笑的故事性。
  除了「與使用者互動」,作者在每一件作品背後的出發點多少還是有所差異;有時可能是為了品牌營造,在舊有產品的包裝特色之間創造新意;有時可能是為了後續改版容易,設計出一目瞭然的制式樣板;有時也可能是為了方便使用、方便丟棄;有時則是為了製作出兼具美感及代表性的 logo……經由這些不同面相的考量轉變成美麗又實用的商品包裝,閱讀這樣的過程讓我覺得非常有意思。
  當然這些思考若非化為書中言語,恐怕都只有作者以及與其協商的產品公司才能真正曉得;但即時使用者不見得都能夠從包裝之中感受到最初的企圖,只要能夠透過設計達到對使用者或環境潛移默化的效果,那麼都可以算是成功的設計了吧。
  而因為這些設計談論起來是如此平易近人,這也是兩本之中我比較喜歡這本的原因;即使事到如今我記得的內容真的不是很多了,大略翻看還是覺得很輕鬆愉快,是一本很適合隨手翻覽的書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