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在瓦基的閱讀前哨站上看到這本書的心得,感覺概念很有趣,馬上就找來讀了。當時看完後我只寫了一些簡短的心得,後來陸陸續續使用了書上的部份技巧,有的還算有用,有的效果不如預期,但至少都幫助我自己推動了一些行動。
今年正好在整理讀書筆記,我決定整理一下書上對我最有幫助的三個概念,將它們分享給螢幕前的你,也許也能給你一些幫助。
如果你有以下這些煩惱,也許就可以試試這套方法:常常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知道下一步應該做什麼、工作或事業卡關找不到線索、總是想不出完美的點子、缺乏靈感;自由書寫能夠幫助你發掘自己腦海中的蛛絲馬跡,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一切都寫下來。
自由書寫:把你腦袋裡的東西付諸文字
沒錯,就是全部都寫出來(或是打字打出來)。我認為媒介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一個方式追得上你的思緒;畢竟我們要做的是把你腦海裡的每一個字都盡可能變成文字,追著自己的思路,把你的現況、你想解決的問題、你想不通的困境、或你卡關的任何專案鉅細靡遺地寫下來,你的大腦出現什麼,你就寫下什麼;這個過程很像是在和自己對話、討論,理論上你應該是最了解自己、最了解手上專案的那個人,當你寫下來的時候,其實也在剖析你自己的思路,如果世界上有一個人能夠全盤了解、解決你的問題,那一定就是你自己本身。
大量、直覺的書寫,而且是輕鬆、不經修飾、原汁原味、第一手從大腦裡面搬運出來的材料,可以幫助你在原本混亂的思緒中找到線索或答案。這是完全沒有預期要給別人看的文字記錄,所以不必顧慮排版、文字正確與否、文句是否通順、前後邏輯,寫到一半跳到其他事情也是很正常的,因為你的大腦本來就會跳出各種思惟,如果你的書寫是有目的性的,那再慢慢拉回正題就好了。
書裡還有提到可以為自己限時,例如十分鐘、二十分鐘,時間到以後,再回來看看你前面寫出的大量文字有沒有線索或關鍵字。通常我寫完以後,就會對自己的問題比較有概念,也會找到方向。(例如你可能會想到:這個問題說不定可以問問某個人,他感覺會有辦法。那這可能就是你的下一步計畫!)
但也有不順利的時候,例如我有時會想不出來該如何寫出一份好的提案,但我當時對於該提案的內容理解得不夠透徹,再怎麼書寫也只是繞著路打轉。這時候比起求諸自己,不如多搜尋一下其他相關資訊再來寫。
比起寫出一個好點子,不如先寫出一百個點子
相信你也碰過一樣的問題:老闆問你意見、想一個新主題或是寫一份投稿、規劃新產品或專案、想一個文案、甚至只是起一個名字或標題,你或你的團隊一開始可能會想出一兩個聽起來不怎麼樣的點子,卻總是卡在想不出更好的方案,然後不斷折磨它、分析它所有的優缺點,它肯定不是最好的,但又找不出另一個百分之百夠純的成功方案。
當你想要一口氣就寫出一個好點子,一定會到處碰壁,一堆點子都被你扼殺在搖籃裡:因為每一個都不夠好,最後聽起來稍微可行的那一個又明顯不是最好的。這種時候,與其想出那個最好的點子,不如一開始就寫出一百個!如果是文章,你可以想出一百個主題或是一百種開頭;如果是創業,你可以想到一百種商品,如果是問題,你也可以想:你有多少種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當數量增加到一百個,你就可以不顧好壞、通通都列出來,少了這些顧慮後,你能發揮的空間更大;最後,你不再是「要想出一個完美的點子」,而是「要在一百個點子裡挑出最好的一個」,聽起來是不是變簡單了?
這個方法也很適合用在沒有方向的人,你可以用這個方式或自由書寫找到你的下一個計畫或月目標、年度目標。
建立點子資料庫,記錄完整的敘述
這個方法可以用在你的筆記或靈感,應該很適合個人創作者。當你有任何點子或想法、還沒有時間完善或還不夠成熟,或是僅有一小片段,可以先把它放進你的資料庫或文件夾裡,分門別類收藏好,未來需要時就能提出來使用。當你要記錄它的時候,最好是記下完整的想法,以免未來找到卻想不起來它的意思。
重翻書的時候才發現作者有強調要完整記錄,我記錄的時候都只記了關鍵字,導致要用時要花很多時間回想當初的想法,最後只好棄置不用。我這套方法也同時用在讀書筆記上,我是參考瓦基的【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模仿他做了一個數位知識庫,把讀書時讀到的金句都記錄下來;但我有再延伸做了幾個改變:我在資料庫裡會為金句分類、下tag,未來就可以搜尋所有類似概念的金句;我也新建了一個「方法/理論」的資料庫,把我讀到比較有趣的概念和方法都記錄下來。金句和方法也可以互相建立關聯(這裡我推薦Notion,在各資料庫的資料間做連結很方便)。
看完書後,我每隔一陣子就會用自由書寫的方式寫一段日記或隨筆,確定自己走在自己想要的道路上,如果有疑慮或煩惱,你的大腦自然而然就會帶你思考你現在所困擾的問題。在某些情況下,它可以讓你的問題變得更清晰、簡單,在你書寫的過程中,你就會發現:其實你早就想到方法了,只是因為某些原因,你不願意去做或沒想到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