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善用日常中的隱喻,最好的設計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心理學的角度閱讀_《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User Friendly: How the Hidden Rules of Design Are Changing the Way We Live, Work, and Play)
《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by Cliff Kuang, Robert Fabricant

水龍頭慘案

還記得這是發生在今年滿近期的事情,當時因為家中洗澡的熱水時有時無,正值寒流來襲的幾天也必須要時刻擔心那突然就會消失的熱水,因此就上網查了可否自己修理。看到有一項滿簡單的做法是將水龍頭控制水量的地方轉鬆,加大進水量。一開始我的想法是他應該有安全裝置,所以就一股腦地一直轉一直轉,想說轉到最鬆這樣熱水就會順利出來了吧!結果是真的有熱水,不過那個螺絲也被我轉掉了,熱水從螺絲轉接的地方不段噴出,而且因為水的壓力,螺絲也轉不回去QQ…後來一問管理員說要到樓頂先關掉總開關。還記得那時候已經是深夜,還下著雨,到樓頂也找不著哪一個才是家中的總開關,又這樣折騰了一段時間,問水電師傅才知道因為是熱水,可以從家中的熱水器控制就行,最終才結束這場鬧劇,浴室也快要變成游泳池。也才思考到這個設計對使用者來說真不友善,應該要有個安全裝置讓螺絲沒辦法完全被轉下來。
我的經驗看似是滿小的,也沒有造成重大的傷亡,不過書中也提到對於使用者非常危險而且很不友善的設計,像是在核電廠當中複雜的介面,以及很容易讓人混淆的圖示,很有可能一個操作不慎,就會讓核電廠爆炸,引發非常嚴重的後果。還有像是先前雄三飛彈的誤射,假使如同媒體上報導的感覺就是按錯了一個按鈕就會發射出去,那真的是非常容易出錯的(這也不能怪到使用者頭上,作者說應該還要有近一步確認的訊息,像是:「你確定真的要射出飛彈嗎?這有可能會造成其他人的傷亡」。
就是這個小東西讓我忙了一整晚/圖片取自Mobile01

作者介紹:Cliff Kuang, Robert Fabricant

匡山(Cliff Kuang):任職Google設計策略師,也是一位記者與UX設計師,曾經擔任《快速企業》雜誌的使用者經驗部門主管和設計編輯,並在那裡創辦設計刊物《共同設計》(Co.Design)。
羅伯.法布坎(Robert Fabricant):達爾博格設計公司(Dalberg Design)的共同創辦人,曾在近五十年來最優秀的設計工作室「青蛙設計公司」(Frog Design)擔任創意副總裁。

使用者設計核心:回饋機制

回饋:連接起無法以言語描述的心智活動(我們想做的事)、我們的身體結構,以及環境當中的資訊,回饋讓資訊變成行動。像是使用烤麵包機,把麵包放下去,壓下壓桿,麵包機在你壓的夠深的時候,足以啟動機器時,發出喀噠一聲,我們就會知道麵包已經開始烤了。如果沒有這個聲音的回饋,我們就會不斷瞎忙在確認麵包到底烤好了沒。
像是Dyson的設計,透明的集塵盒,讓人們可以看到不斷吸進來的灰塵,這個回饋機制也會觸發使用者想要持續吸塵。
Dyson透明集塵盒設計/圖片取自Dyson

產品的使用與是否符合使用者自然的心理狀態

大部分的水龍頭往上是開往下是關,車子的方向盤往左是左轉,往右是右轉,所以這種產品的使用方法(隱喻)早已深植使用者心中,若是現在有個設計與這種用法相反,一定會造成很大的困擾。
體現認知(Embodied cognition):產品的重量與溫度會實際影響到我們對他的情感。手拿溫咖啡杯的更有可能做出別人值得信任的判斷,想未來時身體會往前傾,想過去身體會往後傾,拿比較重的寫字版讓受試者填寫問卷,會得到比較認真的答案,因為「重要性」是有份量的東西。
設計的原則:動機、觸發點、能力
使用者設計友善公司IFTTT(If this then that),我覺得有點像是iPhone當中的捷徑功能,當目標行為出現就會去促發接下來的行動,通過其他不同平台的條件來決定是否執行下一條命令。即對網絡服務通過其他網絡服務作出反應。

何謂友善的產品設計

蘋果的產品設計就是以直覺性為主,所以使用起來特別輕鬆,或是在更換設備上也比較少的阻力。《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中提到好的產品設計應該是要讓產品來配合人們的使用習慣,而不是要我們頭疼該如何使用,或是擔心使用的方法不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人因設計(human factor design)便會由心理專業者、設計師以及工程師等共同組成,目標也是希望我們在使用產品上更加流暢,降低認知負荷度,不論是在接觸新的產品,或是繼續使用該產品時,都能擁有更加分的利基。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4948?sloc=main
https://zh.wikipedia.org/wiki/IFTTT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93內容數
我們相信,心理健康的力量能夠支撐起全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mie.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年剛開始或是慶祝生日的時候,總會許下希望自己今年完成哪些目標,或是希望戒掉哪些壞習慣。現在,半年快要過去了,當年的目標執行到哪兒呢?我們很常就是開著自動駕駛在生活,改變行爲特別費力,然而《原子習慣》中提到透過一點微小的改變,終能促成大進展,不過在建立下新習慣時或是做出判斷又會受到《雜訊》影響。
從心理學的角度閱讀_反智(The Irrational Ape) 心理學中最愛討論的議題就是人類到底是不是理性的,在某種情境下是,但是換了另一種脈絡就有不一樣的決策,這也讓我們的行為變得更多變、更難以預測。《反智》不僅探討理性與否,更重要的是省思為何很容易就受到訊息的刺激,及我們該如何做出篩選。
從心理學的角度閱讀_《給予》(give and take) 在職場上的付出只會被當作理所當然嗎?然而根據研究指出給予者相較互利者與索取者擁有更高的工作績效與人生發展。
一年剛開始或是慶祝生日的時候,總會許下希望自己今年完成哪些目標,或是希望戒掉哪些壞習慣。現在,半年快要過去了,當年的目標執行到哪兒呢?我們很常就是開著自動駕駛在生活,改變行爲特別費力,然而《原子習慣》中提到透過一點微小的改變,終能促成大進展,不過在建立下新習慣時或是做出判斷又會受到《雜訊》影響。
從心理學的角度閱讀_反智(The Irrational Ape) 心理學中最愛討論的議題就是人類到底是不是理性的,在某種情境下是,但是換了另一種脈絡就有不一樣的決策,這也讓我們的行為變得更多變、更難以預測。《反智》不僅探討理性與否,更重要的是省思為何很容易就受到訊息的刺激,及我們該如何做出篩選。
從心理學的角度閱讀_《給予》(give and take) 在職場上的付出只會被當作理所當然嗎?然而根據研究指出給予者相較互利者與索取者擁有更高的工作績效與人生發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直覺和生活常識非常有用,但缺乏知識的直覺會欺騙你。」 「Google對產品經理的要求是,在沒有數據之前不要輕易給出結論。」 「有些事情讓你放棄掉生活中獲得的直覺,是千難萬難。」 「有一點經驗的工程師都知道,任何產品的性能都有一個物理上無法突破的極限, 這個極限並不需要等到工
Thumbnail
電器維修:打造安全舒適的家居生活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電器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清晨的咖啡機喚醒我們的味蕾,到夜晚的空調為我們帶來涼爽的睡眠環境,電器無處不在地影響着我們的生活質量。然而,隨着電器使用頻率的增加,電器故障和安全隱患也逐漸凸顯出來。因此,專業的電器維修服務變得
Thumbnail
有時候真的不得不相信很多事情是冥冥之中註定的。 人跟人之間的相識也許真的有一條看不見的紅色線牽連著。 大家聽說過「水波爐」(ヘルシオ)嗎? 知道柳宗理鍋具餐廚用品嗎?   水波爐是夏普開發推出利用蒸氣加熱食物的家電產品, 2004年剛在日本推出時造成大流行,賣到缺貨。   柳宗
Thumbnail
安全感具有複雜的結構,有足夠的安全感不會是因為某個人提供,如果要在他人身上找,那無疑是緣木求魚。 最近家裡的吸塵器壞了,說壞了也不完全,就是電充不飽,大概吸個五分鐘就停了。這件事讓我很煩躁,我不太喜歡難用的工具。這時候我開始思考要換新的吸塵器還是掃地機器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設計的主客觀問題。透過討論設計師必然面對的主客觀問題,幫助讀者更妥善地處理設計衝突及評價,使設計更趨向完整。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介紹了「工程設計流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決策法,這是一套要求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步驟:明確界定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選擇並透過持續的實驗找到最好答案。其實這個
Thumbnail
設計到底要做什麼呢?什麼才是完美的設計、理想的設計呢?有可能做到嗎?本文對於日常中不同物件的反思,試著想要找到設計的本質,以及其終極目的。後由煙火的例子,聯想到了設計上關於「提出可能性」的價值。
Thumbnail
數位戒嚴時期,將要進入大拆解時代。基於對產品的不信任,從浮空汽車、空調到枕邊的智能熱水壺都可能被人們拆解或丟棄。它可不是一種運動,因為一旦形成集會,它就犯法。它只是作為人類最基礎的本能而已。
Thumbnail
設計不僅是技術創新的體現,更是對人類需求的深刻理解。透過同理心與設計的完美結合,設計師不僅能夠為人們創造更具人性關懷的解決方案,使生活更方便與溫馨,同時也貢獻於更廣泛的社會趨勢,本文介紹了三個設計產品,藉由觸覺讓有需求者能夠換一種方式來感知世界。
Thumbnail
從事多年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研發設計工作,歸納出好的產品設計需要滿足產品的設計規格(包含工業設計,產品尺寸、重量、功能性)、成本以及量產期程,此外還需要考慮其他要素,羅列如下: 為製造設計 (DFM, Design for Manufacture) 為品質設計 (DFQ, Design for Q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直覺和生活常識非常有用,但缺乏知識的直覺會欺騙你。」 「Google對產品經理的要求是,在沒有數據之前不要輕易給出結論。」 「有些事情讓你放棄掉生活中獲得的直覺,是千難萬難。」 「有一點經驗的工程師都知道,任何產品的性能都有一個物理上無法突破的極限, 這個極限並不需要等到工
Thumbnail
電器維修:打造安全舒適的家居生活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電器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清晨的咖啡機喚醒我們的味蕾,到夜晚的空調為我們帶來涼爽的睡眠環境,電器無處不在地影響着我們的生活質量。然而,隨着電器使用頻率的增加,電器故障和安全隱患也逐漸凸顯出來。因此,專業的電器維修服務變得
Thumbnail
有時候真的不得不相信很多事情是冥冥之中註定的。 人跟人之間的相識也許真的有一條看不見的紅色線牽連著。 大家聽說過「水波爐」(ヘルシオ)嗎? 知道柳宗理鍋具餐廚用品嗎?   水波爐是夏普開發推出利用蒸氣加熱食物的家電產品, 2004年剛在日本推出時造成大流行,賣到缺貨。   柳宗
Thumbnail
安全感具有複雜的結構,有足夠的安全感不會是因為某個人提供,如果要在他人身上找,那無疑是緣木求魚。 最近家裡的吸塵器壞了,說壞了也不完全,就是電充不飽,大概吸個五分鐘就停了。這件事讓我很煩躁,我不太喜歡難用的工具。這時候我開始思考要換新的吸塵器還是掃地機器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設計的主客觀問題。透過討論設計師必然面對的主客觀問題,幫助讀者更妥善地處理設計衝突及評價,使設計更趨向完整。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介紹了「工程設計流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決策法,這是一套要求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步驟:明確界定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選擇並透過持續的實驗找到最好答案。其實這個
Thumbnail
設計到底要做什麼呢?什麼才是完美的設計、理想的設計呢?有可能做到嗎?本文對於日常中不同物件的反思,試著想要找到設計的本質,以及其終極目的。後由煙火的例子,聯想到了設計上關於「提出可能性」的價值。
Thumbnail
數位戒嚴時期,將要進入大拆解時代。基於對產品的不信任,從浮空汽車、空調到枕邊的智能熱水壺都可能被人們拆解或丟棄。它可不是一種運動,因為一旦形成集會,它就犯法。它只是作為人類最基礎的本能而已。
Thumbnail
設計不僅是技術創新的體現,更是對人類需求的深刻理解。透過同理心與設計的完美結合,設計師不僅能夠為人們創造更具人性關懷的解決方案,使生活更方便與溫馨,同時也貢獻於更廣泛的社會趨勢,本文介紹了三個設計產品,藉由觸覺讓有需求者能夠換一種方式來感知世界。
Thumbnail
從事多年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研發設計工作,歸納出好的產品設計需要滿足產品的設計規格(包含工業設計,產品尺寸、重量、功能性)、成本以及量產期程,此外還需要考慮其他要素,羅列如下: 為製造設計 (DFM, Design for Manufacture) 為品質設計 (DFQ, Design for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