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智》超越人是理性或是非理性的討論

2022/04/1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從心理學的角度閱讀_反智(The Irrational Ape)
前提一:人皆不免一死
前提二:蘇格拉底不免一死
結論:因此蘇格拉底是人
前提一:狗皆不免一死
前提二:蘇格拉底不免一死
結論:因此蘇格拉底是狗
前提一:巴黎在歐洲
前提二:我在歐洲
結論:因此我在巴黎
邏輯學中的原命題「若A,則B」,逆命題就是「若B,則A」,原命題的否命提則是「若非A,則非B」,「若非B,則非A」稱為逆否命題,其中只有逆否命題與原命題在邏輯上是等價的。「你是人,那皆不免一死」只有「你不會死,那你不是人」這個邏輯是正確的論述。
我跟你一樣現在已經開始暈了…
從一開始就錯錯錯!
動機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刻意用重申既有信念的方式來詮釋,而非帶著批判性來評估證據。也就是我們都傾向於相信原本就相信的事情,如果有人提出與我們原先觀點不一樣的論述,我們更有可能會選擇忽略,或是反對他的意見。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我們傾向於尋求、記憶、並塑造符合我們先入為主信念及世界觀的資訊,極度輕視與之相悖的資訊。比如說用手指月亮會被割耳朵,假設現在有個人想要推翻這個論點,說你就盡量指吧!相信我們都很難接受這樣的論述。
記憶不像錄影裝置,更像是維基百科,任何人都可以改動他
認知心理學家Elizabeth Loftus,研究者調查是否可以成功植入虛假的記憶,透過蒐集受試者真實的幼年故事,在對談中插入受訪者曾在商場裡走失,被一名年長者找回,最後順利與家人團圓的故事。結果發現大約1/4的受試者都相信這是他們真實發生的故事,全球平均37%的受試者還會為其添加更多的細節。或是將不同的描述方法加入句子中。另外,兩輛車是“碰撞”還是“衝撞”就會讓實驗參與者得出完全不同的車速以及車子受損的情況。記憶其實不像我們所想像的穩固。
反安慰劑效應
我們比較熟悉的是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是指給予實驗對象想像有效的藥物,實際上只是維生素,結果發現因為心理認知有效,就產生實際的治療效果。反安慰劑效果(Nocebo effect)則是剛好與安慰劑效果相反,是指因為我們的信念,而產生了實際的傷害或是影響治療的效果。許多人在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的時候都會盡可能離的很遠,因為認為微波爐會發出對人體有害的輻射,這個論述一直很堅定。事實上,微波爐是依靠食物當中的水分子快速碰撞翻轉產生摩擦,進而將食物給加熱。輻射不等於放射性,輻射:能量在某種媒介或空間中的傳送,放射性:當光子的能量非常充足,可以把原子裡的墊子轟出去,打破化學鍵,使得他們有能力讓DNA受損,而DNA受損通常是癌症的先決條件。
賠10%賺10%剛好打平??
有一棟房屋市值二十萬歐元,在某年價格跌了50%,在隔年又漲了50%,結果房仲人員說這棟房子漲回了原本的價格,一聽之下還滿合理的,+50% -50%,一加一減剛好等於零,不過我們可能忽略了真實背後的價格(分母)如果將實際的數字帶進去就可一目瞭然,假設一開始房屋價值20萬,跌了50%,剩下10萬,隔年漲了50%,也只有變成15萬,只剩下房屋原本價值的75%。這也是我們在股市當中容易忽略的地方,如果標地跌了10%,並不是漲10%就能夠沒損失,而是隨著虧損越大,要漲回的金額就需要越多。
如何避免被訊息誤導
推理:前提本身就很重要,而且前提能否導出這樣的結論,推論的過程中每個環節都必須環環相扣。如果中間藏著不合乎邏輯的推混,那我們就要特別小心結果所產生的矛盾與荒謬。
  1. 修辭:如果是硬將複雜的觀點簡化成兩極化的敘述,絕對是我們該提防的,像是鄰近選舉時,常會出現沒發生特定的事情,卻無中生有的抹黑。
  2. 人性:如同前面說到的,人的記憶與認知很有可能會受到外界環境或是自身的因素,而有偏誤或是產生假造,我相信、我記得、我認為似乎不再那麼絕對。
  3. 來源:現在我們的生活可說是資訊大爆炸,一定會有不少的新聞媒體為了更高的點擊率,以聳動的標題吸引讀者,未經證實結果才發現是造假的訊息。
  4. 量化:統計上的數據被認為是客觀的,但我們不會知道在這過程中是否有刪除部分的資訊,或是蒐集數據的過程是很粗糙的,即使最後的結果產生高度相關也不代表就是有因果關係。
  5. 科學:科學的結果並不總是對的,在科學史上也有很多新的研究推翻舊的論點,科學的研究可能只是代表一部分人的觀點,而其中的研究方法,或是數據分析法是我們應該要更加留意的部分。
謊言用飛的,真相在後面蹣跚而行 — — 史威夫特(Jonathan Swift)
相較於真相謊言擁有更強的戲劇張力,因此更能夠吸引眾人的目光,而當我們第一時間吸收到虛假的內容時,因為這個誇張性,以及以飛快的速度傳播,在短時間內很快就會被洗腦,而我們被定錨的想法,即使事後知道這是個假訊息,也很難用真相蓋過。真相需要打破先前的認知,還要花上更多的認知負荷來思考。讓我們就算知道是假的也難以反轉。
🌟一點心得
本身的專業是心理學,上課就會提到有許多外界的因素會誤導我們的判斷與決策,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中的明明就知道哪一個是正解,卻受到群體的影響而跟著選了錯誤的答案。權威的力量則是在說當我們有了不同的身份,就有可能將自我掩蓋在這層面具之下,做出更極端的行為。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也是另一個很有趣的主題,比如說我們今天中獎1000元跟辛苦工作賺了1000元,他們可能都存在同一個銀行戶頭中,但是心中卻會把他們歸類到不同的心理帳戶,辛苦工作的錢更有可能會被存下來,而中獎的錢則很容易就會因為享樂就被花掉。
面對資訊爆炸的今天,一定無可避免會充斥著大量的假訊息,尤其是那種特別醒目或是討論熱度很大的議題,在接收這類資訊的時候更應該要保持著批判性的思考,也要避免受到自己先入為主的判斷標準,或許不能絕對理性,卻能更謹慎避免掉入訊息的陷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5會員
90內容數
我們相信,心理健康的力量能夠支撐起全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