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想.8~1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象山慶2022.6.15)
8.極大與極小,是一體兩面:極大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極小是「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或反過來說,就看個人的傳承與認知。面對信仰之門,須有「敬畏、歡欣、祝福」之心。境界就在其中顯現,不是標榜「我很卑微,你看到沒?我在念佛,你聽到沒? 」
9.無我,如斷線的風箏,飄盪於無拘無礙的空中。「世界可不要,社群可沒有,但不能遺失唸佛的心。」表現在待人處世上,就是祝福之心,自信教人信。如此,才能聆聽、陶醉在別人的言談中;他若很囉嗦,你也能傾聽,且有「人生苦海」的感受,起一分厭離心;風吹鳥叫,如說「三法印」。在念佛中淡化「我見我執」,就不至於掉入「武林至尊,寶刀屠龍;倚天不出,誰與爭鋒」的狂妄。語不驚人也可休,算了!前人田地後人收,拿了屠龍刀,又能幹什麼?「錦衣玉食風中燭,象簡金魚水上波,富貴欲求求不得,縱然求得待如何?」修行若為了解脫,而解脫卻是「無智亦所得」;既然如此,就安然念佛的活著,隨緣做些好事、說些好話,給人溫暖、人希望,他肯念佛,就一起念;他不念佛,就為他念;閒話家常的轉告他:「娑婆生死一場夢,淨土蓮開悟無生!」
10.誠以待人,樂於念佛:在「過程」中圓滿,在「做事」中體會--什麼是修行?無所求的關懷、護持、對人好。隨緣盡分的扮演不同角色,品嚐各種人生,就在這浮世光影中念佛安心,蒙佛攝受!
11.個人能力雖有限,救不了全世界;但灑水處有一片清涼!受苦受難的人這麼多,我只能略盡念佛之力,迴向給他,讓阿彌陀佛光照他、救護他,對於被救的人,就是宇宙的全部!每個人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也是阿彌陀佛的兒女,值得全掏一片心以善待他,就如阿彌陀佛毫無條件的救渡我!
12.彌陀都平等的包容我們了,我們為什麼不能平心靜氣地接納他人?「枯者任它枯,榮者任它榮」,若論「念佛」所為何事?就是「仰蒙彌陀恩,自信教人信」而已!
13.念佛人可以有透視眾生相的冷眼,以及愛人如己的熱血、善體人意的深情;此外,更有如山如海、無怨無悔的度量;這一切超乎凡情的存養與展現,來自於阿彌陀佛的悲心流注、本願加持。
14.於守愚念佛中有全方位(無所住)的人生觀:除了念佛之外,世間似沒什麼「特別」要做、或非做不可的,但也不妨於念佛中隨緣而為,隨遇而安。就在一切(順逆)遭遇、事相中,以念佛乘佛力的「轉化、超越」其心境,直到全然的平安、無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感動、感恩:花為我開、雨為我下、人們為我服務、音樂為我演奏、南傳為我修行……。你參與的每一件事都無始無終,只須問心無愧,不必在意結果。
每次去汐止金龍湖,遊走環湖步道,經過「七彩堂」,總要駐足參觀,被兩塊木刻的門聯吸引:「千軍萬馬七八人 江山萬里三五步」,應是歌仔戲或布袋戲的形容,
[悲傷 or 睿智]─讓我們理性而睿智的面對人生的無常
http://lawdata.com.tw/tw/detail.aspx?no=363356 巨星之愛(小說),草湖 中外文學/198108 (10:3期)頁142-151(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北宋書法家蔡襄(1012-1067)〈十三日吉祥院探花〉:「花未全開月未圓,看(尋)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無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憐。」
在這種民眾渴求心靈淨化而宗教界卻背道而馳的困境下,如何指引人們一條明確、妥當,既可免於誤入宗教騙局,又能獲得身心安穩、人格成熟的途徑,乃是佛教界的當務之急;在此提出幾點建議:
1.感動、感恩:花為我開、雨為我下、人們為我服務、音樂為我演奏、南傳為我修行……。你參與的每一件事都無始無終,只須問心無愧,不必在意結果。
每次去汐止金龍湖,遊走環湖步道,經過「七彩堂」,總要駐足參觀,被兩塊木刻的門聯吸引:「千軍萬馬七八人 江山萬里三五步」,應是歌仔戲或布袋戲的形容,
[悲傷 or 睿智]─讓我們理性而睿智的面對人生的無常
http://lawdata.com.tw/tw/detail.aspx?no=363356 巨星之愛(小說),草湖 中外文學/198108 (10:3期)頁142-151(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北宋書法家蔡襄(1012-1067)〈十三日吉祥院探花〉:「花未全開月未圓,看(尋)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無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憐。」
在這種民眾渴求心靈淨化而宗教界卻背道而馳的困境下,如何指引人們一條明確、妥當,既可免於誤入宗教騙局,又能獲得身心安穩、人格成熟的途徑,乃是佛教界的當務之急;在此提出幾點建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與人無爭,於事無求,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古德常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在這個世界,有什麼好比,有什麼好爭。凡是真有成就的人,與人無爭,於事無求。真正上根利智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沒有閑岔,沒有懷疑。
Thumbnail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號,這四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叫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的德號,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自性本體的音聲,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天親菩薩造的這部《往生論》,是要幫助我們在這一生念佛有所成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Thumbnail
今天我們學佛,除了淨宗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一生中是沒法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沒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淨宗法門是不虛作,讓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念佛人,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一切皆成佛,幫助一切眾生快快成佛。
Thumbnail
什麼叫做「共」與「不共」?很多的神通、很多的神變,外道跟佛法都是共通有的,你有天眼,外道有天眼;你有天耳,外道有天耳;你有宿命通,外道有宿命通。但佛陀的「漏盡通」,斷盡一切的煩惱,涅槃寂靜的境界,這就是不共的、獨步的,超絕、超勝於外道,最究竟的所在,這才是佛陀最殊勝的地方。 文殊菩薩為眾生演說,佛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與人無爭,於事無求,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古德常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在這個世界,有什麼好比,有什麼好爭。凡是真有成就的人,與人無爭,於事無求。真正上根利智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沒有閑岔,沒有懷疑。
Thumbnail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號,這四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叫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的德號,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自性本體的音聲,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天親菩薩造的這部《往生論》,是要幫助我們在這一生念佛有所成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Thumbnail
今天我們學佛,除了淨宗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一生中是沒法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沒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淨宗法門是不虛作,讓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念佛人,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一切皆成佛,幫助一切眾生快快成佛。
Thumbnail
什麼叫做「共」與「不共」?很多的神通、很多的神變,外道跟佛法都是共通有的,你有天眼,外道有天眼;你有天耳,外道有天耳;你有宿命通,外道有宿命通。但佛陀的「漏盡通」,斷盡一切的煩惱,涅槃寂靜的境界,這就是不共的、獨步的,超絕、超勝於外道,最究竟的所在,這才是佛陀最殊勝的地方。 文殊菩薩為眾生演說,佛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