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有著許許多多的短命王國、王朝。其中的領導者,寶座通常也坐不了太久。
在位期間最長的,就是南梁武帝,蕭衍。
也許有更多人是從達摩故事中,認識這個崇佛皇帝的。
「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不可勝記,有何功德?」
達摩回曰:「並無功德。」
創立南梁朝的蕭衍,本是前朝蕭齊宗室。
短短二十幾年的蕭齊,就發生過一次宗室篡位。
同樣是為宗親,蕭衍就算想當皇帝,又為什麼會改換國號呢?
就讓我們細細來看這個魏晉南北朝中,繼北魏孝文帝之後,又一個佛教史上重要的皇帝崛起吧。
作為南齊宗室,蕭衍的祖譜毫不意外的與南齊開國皇帝蕭道成差相彷彿。一直到淮陰令蕭整都是同一套,再來就是要下江東了。就輩分來說,蕭衍的父親跟蕭道成算是同輩。
蕭衍出生就跟常人不同,天子傳奇嘛。
「兩胯駢骨,頂上隆起,有文在右手曰武。」
這個直譯叫做兩根大腿骨相連,頭上突起一塊,右手還寫了一個武字。
什麼妖孽你看看。
頂上隆起這是劉邦開始有的帝王之像,但兩胯駢骨就沒聽說過了。身上有字則是苻堅發明的讖文。
蕭衍長大之後好學多通,有文武才幹,名人雅士無不讚許,就連他住的屋子,都常常飄出雲氣,來拜訪的人都不禁肅然。
好煩喔,我一直很討厭寫天子傳奇就是這樣,都給你演就好了。
等到蕭衍長大,蕭道成已經篡劉宋了。這個家族奇才,就被蕭道成的宰相王儉所錄用。
王儉一看他就好棒棒,表示這個少年三十歲前一定會當上侍中,此後貴不可言。當然是說中啦,未來人說的那還有假啊。
接著蕭衍又被王子徵召為文學官,跟《宋書》作者沈約等人號稱八友。然後又被調動到另一個親王底下當參軍。
蕭齊的基本國策,對於宗室的限制比較大,相對重用異姓將領。
這邊蕭衍的調度,也可以對照一下。
後來蕭衍的父親過世,他就辭職服喪。喪期滿後,蕭齊已為宗室蕭鸞把持。
對於宗室遭到打壓,堪稱蕭道成乾兒子的蕭鸞早就在不爽。藉著輔政的機會,也很是重用非皇族宗室。
蕭衍這回,就真的被選為皇帝身邊的黃門侍郎。這只是加掛,他的正職是寧朔(北方)將軍,要鎮守壽春。
沒錯,蕭鸞要把地方的「福利」放給自己人。
不過壽春對南朝而言,實是邊疆前線。三十二歲的蕭衍,很快迎來了處女戰,與北朝大軍交手。
蕭衍自請為先鋒,立下戰功自不消說。重點是,就此建立起他與北朝的大戰不休。
然而,篡位的蕭鸞沒活多久,很快就駕崩由兒子蕭寶卷繼位。
在《南齊書》中,蕭寶卷就是個狂人暴君,不過這裡有點新套路。
蕭寶卷一登基,就任命了六大臣都可以參與內朝政務。
當時蕭衍聽說了,嘆了口氣:「政務由三公處理,《詩經》都嫌無所適從了。如今六人共治,只怕混亂就要來啦。」
蕭衍又派人去跟大哥蕭懿說,「現在六貴爭權,朝廷混亂。蕭寶卷本來名聲就不好,只怕很快就會出手對付他們。我們應該及早準備,以你的領地來控制長江,我來招兵買馬,以備不時之需。」
蕭懿大驚,這是叛逆言語啊,就拒絕了蕭衍。
蕭衍只好自己開始準備,而混亂也如他所料的展開了。
蕭寶卷肆意誅殺大臣,怨聲四起。
這時,蕭寶卷派出要北伐索虜的大將崔慧景,卻突然決定翻臉。帶著北伐軍,崔慧景從徐州南部轉頭攻擊建康。
駐守在長江邊上的蕭懿責無旁貸,趕往救駕,擊破了叛軍。
蕭寶卷很開心啊,直接要蕭懿擔當第一執政尚書令。
不是,上一個尚書令怎麼死的大哥你忘了嗎?
蕭懿才當了半年的尚書令,就被蕭寶卷殺害了。
這邊廂,收到大哥遇害消息的蕭衍,召集了心腹討論。隔月起義討伐昏君蕭寶卷。
駐紮在襄陽的蕭衍,從檀溪中取出了這些年準備好的器械。
(想想《大唐雙龍傳》的楊公寶庫可能更有畫面。)
第一個目標,就是取下荊州。
「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次之。心戰為上,兵戰次之。」
蕭衍不急著開戰,而是先寫信給荊州守將。每個人都一封。蕭衍並不認為一封信就能說服荊州人棄城投降,他要的是荊州人人自危,相互懷疑的氣氛。
果然在彼此不能信任的情況下,荊州守將互相殘殺,決定投降。
但投降,是有條件的。
蕭衍只是旁支宗室,縱起義兵,難以服眾。要起義,就要以我們荊州刺史蕭寶融為首。
消保字輩的,看也知道是現任南齊皇帝蕭寶卷的弟弟。
蕭寶融這邊則希望能在三個月之後再起義反抗朝廷。
宮三小?蕭衍完全不想答應,但諸將卻都表示這樣比較好。
無奈之下,蕭衍只能同意一半,奉蕭寶融為首,並且開始在荊北加大徵兵力度,同時一再上書蕭寶融即刻發兵。
十三歲的蕭寶融,其實沒什麼權力。
真正當家作主的,就是領荊州投降的蕭穎冑。
蕭穎冑本是朝廷部隊,他比蕭衍更清楚,蕭寶卷已經做好了迎擊準備。現在出兵,只怕討不了好。
義軍,需要更有效的「討伐大義」。
正當蕭衍在那邊鬧著要出兵時,京城的太后使者來了。策封蕭寶融為相國,即刻入京主持大局。
水啦,蕭穎冑馬上任命自己為相國長史,第一幕僚的意思。但他也沒傻到就這樣入京。蕭穎冑通知蕭衍,你現在被封為征東將軍了,出發去平亂吧。
一砲三響,大家都開心。
蕭衍早已準備好,不到一個月就出動了。行軍路線自然是穿過荊州,沿長江進發。
朝廷的勢力,此時仍占據武漢,堅守抵抗。
雙方僵持不下時,蕭衍突然收到了升官命令。
原來,老闆蕭寶融在後方江陵稱帝了。
這是甚麼樣一個演出?
荊州政府表示不承認蕭寶卷的統治地位,除了派使者給蕭衍加官,更出動增援部隊。眼看就要推倒武漢防線,蕭衍卻下令按兵不動了。
建康朝廷這邊,更一連派出十三軍救援。
蕭穎冑不得不再派人問個清楚,更建議蕭衍,是不是要跟北魏聯合,或是分兵作戰?
蕭衍表示,武漢是交通樞紐,我們一旦衝進去,接下來是要四面八方挨打。我只要放他們進來,再斷其糧運,定能輕鬆獲勝,又何需分弱自己的戰力,或是向人搖尾乞憐?
嗆爆使者後,一切按蕭衍的計劃進行。
兩個月後,武漢戰線被蕭衍擊破,推進到建康西側的新亭。
這是打到門口了。
走到這一步,蕭衍又開始拖延戰局,一邊與朝廷對抗,一邊也開始收服周邊將領。
蕭衍之所以要在建康門口先安定周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後方」狀況。
當時益州(四川)地區太守們支持朝廷,出兵攻打荊州。蕭穎冑做為統帥,窮於應付,每次開會都有人說該當請回蕭衍應敵。
威信漸失,憂懼交煎之下,蕭穎冑就死掉了。
在西朝尚書僕射夏侯祥的建議下,請求了蕭衍的弟弟,蕭憺從襄陽出兵支援江陵。
蕭憺順利接管了荊州政府,並且繼續假傳蕭穎冑號令頑抗。
確認後方穩固,蕭衍再次進逼建康。
終於,在孤立無援之下,負責與蕭衍對戰的朝廷將軍,獻上了蕭寶卷的首級。
西元501年底,蕭衍攻入建康,益州軍害怕蕭衍回師,決定撤走。
蕭衍不用再接受荊州政府指揮,堂而皇之的進入建康皇宮,要求南齊皇太后給自己最高的權位。
「授高祖中書監、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大司馬、錄尚書、驃騎大將軍、揚州刺史,封建安郡公,食邑萬戶,給班劍四十人,黃鉞、侍中、征討諸軍事並如故;依晉武陵王遵承制故事。」
晉武陵王是什麼故事呢?
那是東晉末年,荊州軍閥桓玄攻下建康,挾晉安帝至江陵禪讓,是為桓楚。
隔年劉裕起義,先取回首都,但蛇無頭不行,劉裕便奉武陵王「司馬遵」為攝政,進而號召南朝各地反桓楚。
注意了,原本南齊皇太后是封蕭寶融為攝政,但在蕭穎冑操作下,搖身一變成為第二政府。
而第二政府大將蕭衍,此時又改投第一政府,更暗地操控著第二政府。
局勢瘋狂的湧動。
進京的蕭衍,首先頒布大赦令。
當然,他手上有另一張「罪魁禍首」清單,這些是不能赦的。
接著,就是下令檢視蕭寶卷時代的新制律法,基本全刪。
除暴政嘛。
再來要做的,就是重新審理蕭寶卷時期的案子,平反拉攏民心,這董卓也做過的。
數日後,皇太后臨朝,解除蕭衍的攝政身分。改任相國,加封十郡為梁公,備九錫。
讀過三國都知道他想幹什麼了。
照慣例要先婉拒個幾次再接受。
以前不太會寫明白,為什麼要在那邊裝模作樣。
《梁書》倒是幫了我們這個忙。
「是日,焚東昏淫奢異服六十二種於都街。湘東王寶晊謀反,賜死。」
為什麼明明就是自己脅迫皇帝或太后下詔,卻要拒絕呢?
因為要「引蛇出洞」。
當反對勢力發現你要封公了,要稱王了,就坐不住了。就算明知可能是陷阱,也要在你正式取得合法地位之前動手。
蕭寶卷的弟弟有異動,那就抓起來殺掉。
蕭衍一不做二不休,接連抓了四大親王。徐州刺史蕭寶夤見勢不妙,便投奔北魏去了。
蕭衍的弟弟蕭憺,也已平定益州不服。
而超級趕進度的蕭衍,此時更進梁王。並且,要求江陵皇帝蕭寶融下詔。
禪讓。
此時,皇太后也表示承認蕭寶融的禪讓詔。
兩個政府再次合二為一,並且把所轄領土盡歸梁帝蕭衍。
梁是什麼地方?古時候梁國是山東一帶,不過蕭衍的梁,就是指三國時的雍州南部一帶跟漢中。這是司馬昭平蜀之後改的名稱。雍州則有時候會被改成秦州。
那後來北方失陷,南朝就遙領。
蕭衍起義之前,就是遙領秦梁,駐守襄陽的將軍。
算是一個按慣例沒有想太多?
我們回頭檢視,會發現蕭衍大概在攻打荊州時,就已經有稱帝之心。
當大家都說要推舉蕭寶融,他卻說:「童兒立異,便大事不成。」
饒是如此,也不過兩年光陰。
蕭衍的動作迅速,好像以前篡位的都是傻子。更不要說,他入京僅僅五個月的時間,就順利穩定國家。
有這麼神嗎?
這就是政治謊言。
你光是看蕭衍從攝政到登基的政令,其實會覺得名君上位,天下太平可期。
但三個月後,軍閥們就造反啦。
首先,皇宮被前朝殘餘勢力縱火,更殺害了衛尉張弘策。
當年,南齊宗室蕭鸞篡位,用的是前後漢那一套,也就是認先帝為父,國號不變。更重要的是,蕭鸞是朝廷權臣。
蕭衍卻不是。
說白了,蕭衍沒有足夠的時間收買卿大夫。
收買不是靠花錢,而是王莽、曹操、司馬昭、蕭鸞這種經年累月各種處事上贏得大家信賴的方式。
蕭衍奪得權臣之位後,為什麼不這樣慢慢來?答案或許就在蕭鸞的九個兒子身上。
這場起義,名義上是蕭寶卷與蕭寶融的兄弟之戰。
老二對老八。
蕭鸞有十一個兒子,兩個早死。長子有殘疾,這個時候站在老八這邊。老五也是西朝支持者。
老三在先前的崔慧景之亂就被推出來當頭,事後自然是被殺。
六師弟蕭寶夤支持朝廷,後來投奔北魏。
九和十跟十一,比寶融都還小,頂得了什麼事?都還是京城蹲。也都是被蕭衍誅殺的對象。
三王雖小,身邊自有幕府。蕭寶卷這邊,等於是有四個皇子集團……寶卷再惡,也有親信。更不要說朝廷與西朝僵持近年,內部絕對不會是眾叛親離的狀態。
南齊的領土可以分五大區域:益州,荊州,首都圈,徐州。還有荊州跟首都圈之間,分為兩州。
當蕭衍奪得第一權臣位時,講白了,只有荊州對他的支持度超過八成。
蕭衍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沒有空間。不管要以權臣之姿還是天子之位往前走,他都得先清除旁邊的障礙。
所以是半半。
蕭衍先讓太后誅諸王,惡名由太后背負。接著自己上位,大赦天下,重新分餅,美名由天子來享。
既能快速穩定局勢不拖延,也能降低自己的損害。
當然,這種動作就是騙騙局外人。
即使下了赦免令,京師中的舊皇子黨仍然要反。看過三國董卓故事我們也知道,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早晚會有人活下來,逃出去。
接著荊州到建康之間,時為江州的刺史陳伯之揭開起義序幕。前益州刺史也佔領了成都,反抗南梁政權。
這一年「大旱,米斗五千,人多餓死」。
不過,蕭衍的專長,就是「攻心為上」。這時還要加一個「遠交近攻」。
他首先派人征討近在眼前的陳伯之,緊接著下令各州叛亂既往不究,只抓賊首。益州立刻出現了支持南梁的勢力,把叛軍給推翻了。
自古開國帝王多大將出身,但又有幾個大將,真正了解兵法的精要?
戰陣破敵,實屬下乘。
兵法的真面目,是統御萬民之術,消弭敵人於無形之間。
蕭衍,會是一個能夠實踐「孫武真意」的皇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