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8|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宗鏡錄 ‧ 卷八 【自相皆空】

雖知諸法,一切如夢,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如化,皆非實有,無性為性,自相皆空。 《大般若經》云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卷八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無性理同。是何宗攝。 : 法性宗攝。如古師云。法性有體,是法相宗義。事上無體,是法性宗義。
: 若一切法實無性者。不得教意之人,恐成斷見。 : 若有性故,一法不成。以無性故,諸緣並立。於無性中,有無俱不可得。豈成斷常之見耶。

如大般若經云。
諸菩薩摩訶薩,甚為希有。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觀察二空。雖知諸法,一切如夢,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如化,皆非實有,無性為性,自相皆空。而能安立善非善等,諸法差別,皆無雜亂。
又云。善現白佛言。世尊。佛說一切法,皆以無性為其自性。若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者。誰染誰淨。誰縛誰解。彼於染淨,及於縛解。不了知故。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淨命。當墮地獄,傍生,鬼趣,受諸劇苦。乃至佛言善現。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於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於自性中,有性無性俱不可得。不應於此執有無性。故知既不可執有。亦不可執無。以自性中。無有無故。所說有無之法。皆是破執入法之方便。
故先德云。用無所得為方便者。有二一以無所得,導前隨相。則涉有不迷於空。為入有方便。二假無得以入有,不存無得。即無得亦是方便。此為入空之方便。是以無得相空。無作人空。無際性空。此三相盡,法界理現。故菩薩不壞空而常有,染淨之法宛然。不礙有而常空,一真之道恒現。如是雙照。方入甚深。
如般若燈論云。我說遮入有者,遮有自體。不說無體。如楞伽經中偈曰。有無俱是邊。乃至心所行。彼心行滅已。名為正心滅。釋曰。如是不著有體。不著無體。若法無體,則無一可作故。又如偈曰。遮有言非有。不取非有故。如遮青非青。不欲說為白。
釋曰。此二種見。名為不善。是故有智慧者,欲息戲論,得無餘樂者。應須遮此二種惡見。此復云何。若三界所攝,若出世間,若善不善,及無記等。如世諦種,諸所營作。彼於第一義中,若有自體者。起勤方便,作善不善,此諸作業。應空無果。何以故。以先有故。譬如先有若瓶衣等。如是樂者常樂,苦者常苦。如壁上彩畫。形量威儀,相貌不變。一切眾生。亦應如是。復次若無自體者。彼三界所攝,若出世間,善不善法。起勤方便。則空無果,以無有故。如是世間,則墮斷滅。譬如磨瑩兔角。令其銛利。終不可得。是故偈曰。少慧見諸法。若有若無等。彼人則不見。滅見第一義。

復次如寶聚經中
佛告迦葉。有者是一邊。無者是一邊。如是等彼內地界,及外地界。皆無二義。諸佛如來,實慧證知。得成正覺,無二一相。所謂無相。是以先德云。謂諸宗計,多說但空自性。不空於法。如法相宗,但無遍計。非無依他。
設學中論等不得意者。亦云法無自性,故說為空,則令相不空矣。今既無性緣生故有。有體即空。緣生無性故空。空而常有。要互交徹,方是真空妙有。故其言大同,而旨有異。

又約緣起法
有二。一無相如空,則蕩盡無有,是相空。二無自性如幻,則業果恒不失,即性空。以相空,故萬法體虛。了無所得。以性空,故不壞業道。因果歷然。以此性相二空。方立真空之理。是則非初中後際,終始宛然。無能造作人,報應非失。故知無性理成。法眼圓照。更無一法,有實根由。今更引證廣明。成就宗鏡。

夫真俗二諦。
一切諸法。不出空有。空有之法。皆從緣生。緣生之法。本無自體。依心所現。悉皆無性。以緣生,故無性。以無性,故緣生。以此緣性二門。萬法一際平等。是以華嚴記廣釋云。謂緣生故有,是有義。無性故空,是空義。二義是空有所以。謂無性故有,是有所以。緣生故空,是空所以。所以即是因緣。謂何以無性,得成空義。由從緣生,所以無性。是故緣生,是無性空之所以也。何以緣生,得為有義。特由無定性故,方始從緣而成幻有。是故無性,是有所以。故中論偈云。若人不知空。不知空因緣。不知於空義。是故自生惱。如不善咒術。不善捉毒蛇。若將四句總望空有。則皆名所以。
故云緣生故名有。緣生故名空。無性故名有。無性故名空。良以諸法。起必從緣。從緣有故,必無自性。由無性故,所以從緣。緣有性無,更無二法。而約幻有萬類差殊,故名俗諦。無性一味,故名真諦。又所以四句,唯第三句引證成者。無性故有,理難顯故。

若具證者
  • 一緣生故有者。法華經云。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淨名經云。以因緣故諸法生。中論偈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等。皆因緣故有義也。
  • 二緣生故空者。經云。因緣所生無有生。論偈云。若法從緣生。是則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又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者。由前論中,諸品以空遣有。小乘便為菩薩立過云。若一切法,無生無滅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菩薩反答云。若一切不空,無生無滅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謂小乘以空,故無四諦。菩薩以不空故,則失四諦。若有空義。四諦方成。故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又般若經云。若諸法不空。則無道無果。即無性故有也。
淨名經云。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維摩詰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 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於何住。答曰。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一切眾生。 又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 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答曰。當行正念。 又問。云何行於正念。答曰。當行不生不滅。 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答曰。不善法不生。善法不滅。 又問。善不善孰為本。答曰。身為本。 又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 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本。 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 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 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 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叡公釋云。無住,即實相異名。實相,即性空異名。故從無住,有一切法。
又淨名經云。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當起法想。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

又此法者,各不相知。
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是即大患。我應離之。云何為離。離我我所。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云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是二皆空。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無決定性。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
  • 無性緣生故空者。雙牒前四句中。兩種空也。此二種空,並離斷見。謂定有則著常。定無則著斷。今緣生故空,非是空無。無性故空,亦非定無。定無者,一向無物。如龜毛兔角。今但從緣生無性,故非定無。
  • 無性緣生故有者。亦雙牒前四句中二有,並非常見。常見之有有,是定性有。今從緣有,非定性有。況由無性有,豈定有耶。從緣無性。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非真故。亦云幻有。亦名妙有。以非有為有,故名妙有。又幻有即是不有有。大品經云。諸法無所有。如是有故,非有非不有,名為中道。是幻有義。
  • 真空是不空空者。謂不空與空,無障礙故。是故非空非不空,名為中道,是真空義。經云。空不空不可說,名為真空。中論偈云。無性法亦無。一切法空故。菴提遮女經偈云。嗚呼真大德。不知實空義。色無有自性。豈非如空也。空若自有空。則不容眾色。空不自空故。眾色從是生。

又四義。
  • 一,空有相害義。謂真空必盡幻有。即真理奪事門。以事攬理成,遂令事相無不皆盡。唯一真理,平等顯現。以離真理外,無有少事可得故。如水奪波,波無不盡。般若經云。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等。
  • 二,空有相作義。真空必成幻有者。即依理成事門。謂事無別體。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諸緣起,皆無自性。由無性理,事方成故。如波攬水而成立故。亦是依如來藏,得有諸法。法句經云。菩薩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
  • 三,空有相違義。幻有必覆真空。即事能隱理門。謂真理隨緣。能成事法。然此事法。既違於理。遂令事顯理不現也。以離事外,無有理故。如波奪水。水無不隱。是則色中無空相也。
  • 四,空有不相礙義。幻有必不礙真空。即事能顯理門。謂由事攬理故。則事虛而理實。以事虛故,全事之理。挺然露現。如由波相虛。令水露現。中論偈云。若法從緣生。是則無自性。
然此四義。即是前緣生故空等四義也。 一,真空必盡幻有。是無性故空義。 二,真空必成幻有。是無性故有義。 三,幻有必覆真空。是緣生故有義。 四,幻有必不礙真空。是緣生故空義。 前四總明空有所以。今四正說空有之相。
然此空有,二而不二。須知四義,兩處名異。 一,真空必盡幻有。是真空上空義。 二,真空必成幻有。是真空上不空義。 三,幻有必覆真空。是幻有上有義。 四,幻有必不礙真空。是幻有上非有義。
又須知有非有,空非空,各有二義。 一,有上二義者。一是不壞有相義。二是遮斷滅義。則詺有為非不有。 二,非有上二義者。一離有相義。二即是空義。 三,空上二義者。不一壞性義。二遮定有義。故詺空為非不空。 四,非空上二義者。一離空相義。二即有義。已知名義。

今融合乃有五重,為五種中道
  • 一,謂有非有無二。為一幻有者此是有上二義自合。然取有上不壞相義。非有上離有相義。故合為一幻有,是俗諦中道。
  • 空非空無二。為一真空者。即空上二義自合。然取空上不壞性義。非空上離空相義。故合為一真空,為真諦中道。前一,為即相無相之中道。此一,為即性無性之中道。亦是存泯無二義。
  • 非空與有無二。為一幻有者。上一對,空有自合。此下一對,空有四義交絡而合。今此第三。而取真空上非空義。幻有上有義。二義相順,明不二。然是非空上,取即是有義。有上,取遮斷滅義。故得共成幻有,為非空非不有,存泯無礙之中道。
  • 空與非有無二。為一真空者。即第四取真空上空義。幻有上非有義。二義相順,明其不二。然是空上遮定有義。非有上即是空義。故二義相順,得成真空。為非有非不空,存泯無礙之中道。第三是存俗泯真。此是存真泯俗。又三是空徹於有。今是有徹於空。皆二諦交徹。
  • 幻有與真空無二。為一味法界者。即第五總合前四,令其不二。 然上各合交徹,並不出於真空幻有。故今合之為一味法界,為二諦俱融之中道。然三四雖融二諦,而空有別融。今此空有無礙。即是非空非有無礙。舉一全收。 若以真同俗,唯一幻有。若融俗同真,唯一真空。空有無二,為雙照之中道。非空非有無二,為雙遮之中道。遮照一時。存泯無礙
故云離相離性,無障無礙,無分別法門。以幻有為相。真空為性。又空有皆相。非空非有為性。又別顯為相。總融為性。今互奪雙融,並皆離也。無分別法,但約智說。唯無分別智,方究其原。其無障礙,通於境智。
謂上之五重,多約境說。心智契合,即為五觀。五境既融。五觀亦融。以俱融之智。契無礙之境。則心境無礙。心中有無盡之境。境上有無礙之心。故要忘言。方合斯理。總為緣起甚深之相。
故知若了空有無礙。真俗融通。無性之宗。緣生之理。如同神變。莫定方隅。雖處狹而常寬。縱居深而逾淺。或在下而恒上。任遊中而即邊。眾生常處佛身。涅槃唯依生死。可謂難思妙旨。非情所知。
故云性海無涯,眾德以之繁廣。緣生不測,多門由是圓通。莫不迴轉萬差,卷舒之形隨智。鎔融一際。開合之勢從心。照不失機,縱差別而恒順。用非乖體,雖一味而常通。
又云微塵不壞小量,而遍十方。普攝一切,於中顯現。斯由量則非量。非量即量。
又居見聞之地,即見聞之不及。處思議之際。即思議之不測。皆由不思議體,自不可得故。即思不可思。經云。所思不可思。是名為難思。

法界觀真空門云。
  • 色即是空者。以色,舉體全是真空。不即斷空。以色等,本是真如一心。與生滅和合,名阿賴耶識。能變起根身器界,即是此中所明色等諸法。故今推之。都無其體。故舉體歸於真心之空。不合歸於斷滅之空。以本非斷空之所變故。斷空,則是虛豁斷滅,無知無用,不能現於萬法。如鏡外之空。非同鏡內之空,色相宛然,求不可得,謂之空。又凡是色法,必不異真空。以諸色法,必無性故。是故色即是空。既非滅色取空。離色求空。又不即形顯色相之空。又不離形顯無體之空。即是真空。若不即色相,即無遍計所執。不離無體,即是依他緣起。緣起無性之真理,即是圓成。
  • 明空即色者。真空必不異色,故云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異色。以是法無我理,非斷滅故,是故空即是色。若離事求空理,即成斷滅。今即事,明無我無性真空之理。離事何有理乎。以真如不守自性,隨緣成諸事法。則舉空全色。舉理全事。又真如正隨緣時,不失自性。則舉色全空。舉事全理。
  • 空色無礙者。謂色,舉體全是盡色之空。故色盡而空現。空,舉體不異全盡空之色。即空即色而空不隱。是故看色無不見空。觀空莫非見色。無障無礙,為一味法也。如舉眾波全是一水。舉一水全是眾波。波水不礙同時,而水體挺然全露。如即空即色而空不隱。

寶藏論云。
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真色無形。真空無名。無名名之父。無色色之母。為萬物之根源。作天地之太祖。
肇論云。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緣會,一義耳。何則。一切諸法,緣會而生。緣會而生,則未生無有。未生無有,緣離則滅。如其真有,有則無滅。以此而推。
故知雖今現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謂之性空。法性如是。故曰實相。實相自無,非推之使無,故名本無。言不有不無者。不如有見常見之有,邪見斷見之無耳。若以有為有。則以無為無。有既不有。則無無也。
夫不存無以觀法者,可謂識法實相矣。乃至三乘,等觀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諸法實相也。見法實相,故為正觀。若其異者,便為邪觀。設二乘不見此理,則顛倒也。是以三乘觀法無異。但心有大小為差耳。
又不真空論云。夫至虛無生者,蓋是般若玄鑒之妙趣。有物之宗極者也。自非聖明特達,何能契神於有無之間哉。是以聖人通神心於無窮,窮所不能滯,極耳目於視聽,聲色所不能制者。豈不以其即萬物之自虛。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
是以聖人乘真心以理順,則無滯而不通。審一氣以觀化,故所遇而順適。無滯而不通故,能混雜致淳。所遇而順適故,則觸物而一。如此則萬像雖殊,而不能自異。不能自異故,知像非真像。像非真像,則雖像而非像。然則物我同根。是非一氣。潛微幽隱。殆非群情之所盡。故知若乘真心而體物,則何物而不歸。齊一氣以觀時,則何時而不會。何時而不會,則知觸境之無生。何物而不歸,則見物性之自虛矣。若任情所照,曷能盡其幽旨乎。若不悟宗。難逃見跡。 如龐居士偈云。昔日在有時。常被有人欺。種種生分別。見聞多是非。後向無中坐。又被無人欺。一向看心坐。冥冥無所知。有無俱是執。何處是無為。有無同一體。諸相盡皆離。心同虛空故。虛空無所依。若論無相理。唯有父王知。
故知有無諸法。欲求究竟。唯心方證。若未歸心。盡成障礙。為常為斷。成是成非。纔入此宗。自然融即。謂先明其起處,知自心生。既從心生,則萬法從緣。皆無體性。必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悉是自心生。還與心為相
但論空有,則廣明諸法。何者。以空有管一切法故。此空有二門,亦是理事二門。亦是性相二門。亦是體用二門。亦是真俗二門。乃至總別同異成壞理量,權實卷舒。正助修性遮照等。或相資相攝,相是相非,相遍相成,相害相奪,相即相在,相覆相違,一一如是,各各融通。今以一心無性之門,一時收盡。名義雙絕。境觀俱融。契旨忘言。咸歸宗鏡。是以須明行相名義差別。方能以體性融通。若不先橫竪鋪舒。後何以一門卷攝。故還原觀云。用就體分,非無差別之勢。事依理現,自有一際之形。
如上微細剖析,廣照空有二門。可謂得萬法之根由。窮諸緣之起盡。此有無二法,迷倒所由。九十六種之邪師,因茲而起。六十二見之利使,從此而生。菩薩尚未盡其原。凡夫安能究其旨。 所以寶性論云。空亂意菩薩,於此真空妙有,猶有三疑一疑空滅色,取斷滅空。二疑空異色,取色外空。三疑空是物,取空為有。故華嚴經中。善財歷事諸佛。已證法門。尚猶於諸法中,無而計有。若究竟遠離,唯大菩薩之人。
大智度論偈云。有無二見滅無餘。諸法實相佛所說。
淨名經云。有無二見。無復餘習。
又偈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何者,若時機因緣執有,則說空門。若時機因緣著空,遂談有教。為破有,故不存空。因治空,故不立有。故說有而不有。言空而不空。或雙亡而雙流。或雙照而雙寂。破立一際。遮照同時。
如肇論鈔云。今就論文,總有四意。以顯周圓之旨。 一者破實顯空。二者破空顯假。三者破唯空唯假,顯亦空亦假。四者破亦空亦假,顯非空非假。則是中道。方謂周圓也。

然四論皆有周圓。
今既一一辯之,且約四義一約境。二約智。三約果。四約境智果。
  • 初約境者。不真空論云。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此破實顯空,遣凡夫執。即偽即真,故性莫之易。此破空顯假,遣聲聞執。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物莫之逆,故雖有而無。此則破有破無,顯亦空亦假,辯菩薩境。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此破亦空亦假,遣菩薩執。顯中道第一空佛之境。此則境周圓也。
  • 二約智者。則般若論也。若以般若智,一一歷然。空假等境,則成心量。但是有智,不得無智意。今則約前智知。凡是一境,即須周圓也。論云。言知非為知。欲以通其鑒。此破凡夫執相知,辯無知也。不知非不知。欲以辯其相。此破聲聞無知,辯無種不知也。辯相不為無。通鑒。不為有。此破亦知亦不知,顯非知非不知也。非有故,知而無知。非無故,無知而知。此破非知非不知,辯亦知亦無知。前來四義。說雖前後。並在一心。不即不離。可謂佛智周圓矣。
  • 三約果辯者。即涅槃論文云。存不為有。破有餘涅槃,遣聲聞常執。亡不為無。破無餘涅槃,遣聲聞斷執。亡不為無,雖無而有。存不為有,雖有而無。此雙破有無,顯亦有亦無。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此破亦有亦無,顯非有非無。以顯中道佛之境。無住涅槃,果周圓矣。
  • 四約境智果三合辯者。則是總收前諸論文也。前二論,則真諦無相之境,為真空。般若能觀真智。即萬行之本。為妙有。由境發智,由智顯境,境智互顯,為亦空亦有。即涅槃論中三德相冥,境智不二,不斷不常,為非空非有。可謂涅槃極果也。即如來一化之意,並周圓故,則罄盡佛法之淵海也。故知真空難解。應須妙得指歸。若隨空有之文。皆墮邪見。
如鴦崛魔羅經。偈云。譬如有愚夫。見雹生妄想。謂是瑠璃珠。取已執持歸。置之瓶器中。守護如真寶。不久悉融消。空想默然住。於餘真瑠璃。亦復作空想。文殊亦如是。修習極空寂。常作空思惟。破壞一切法。解脫實不空。而作極空想。猶如見雹消。濫壞餘真實。汝今亦如是。濫起極空想。見於空法已。不空亦謂空。有異法是空。有異法不空。一切諸煩惱。譬如彼雨雹。一切不善壞。猶如雹融消。如真瑠璃寶。謂如來常住。如真瑠璃寶。謂是佛解脫。虛空色是佛。非色是二乘。解脫色是佛。非色是二乘。云何極空相。而言真解脫。文殊宜諦思。莫不分別想。
譬如空聚落,川竭瓶無水。非無彼諸器。中虛故名空。如來真解脫。不空亦如是。出離一切過。故說解脫空。如來實不空。離一切煩惱。及諸天人陰。是故說名空。嗚呼蚊蚋行。不知真空義。外道亦修空。尼乾宜默然。所以外道執斷空。二乘證但空。俱不達一心真空之理。故無生義云。經云持心猶如虛空者,非是斷空。
爾時猶有妙神,即有妙識思慮。 問曰 : 經言。持心如虛空。那更有妙神在。 答曰 : 經道持心如虛空者,只是持心令不生。故言如虛空。非即是空,經言如虛空也。經言,若識在二法,則有喜悅。若識在無二實際法中,則無喜悅。實際即是法性空。識即是妙神。故知實際中,含有妙神也。
華嚴經性起品,作十種譬喻,明法身佛有心。大師言。雖有妙神。神性不生。與如一體。譬如凌還是水。與水一體。水亦有凌性。若無凌性者。寒結凌則不現。如中亦有妙神性同。如清淨則現。不淨不復可見。乃至如師主姓傅。傅姓,身內覓不得。身外覓不得。中間覓不得。當知傅姓是空,而非是斷空之空。以傅姓中,含有諸男女故。言性空異於虛空。佛性是空,諸佛法身不空。大師引經曰。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釋言。女身色相即如。故言無在。如性真常。體含眾相。故言無不在。含者,含有男女色聲等相。
涅槃經明菩薩念法。善男子。唯此正法,無有時節。法眼所見。非肉眼見。不生不出。不住不滅。不始不終。無明無數。此正明如體也。非結非業,斷結斷業,而亦是業。非男斷男,而亦是男。非有斷有,而亦是有。非入斷入,而亦是入。乃至諸佛所遊居處,常不變易,是名菩薩念法
如上空有二門。約廣其義用,遂說存泯開合。若破其情執,乃說即離有無。設當見性證會之時,智解俱絕。如泯絕無寄觀云。謂此所觀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語亦不受。迴絕無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謂行境。何以故。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乃至若不洞明前解,無以躡成此行。若不解此行法,絕於前解,無以成其正解。若守解不捨,無以入茲正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絕
古釋云。 空若即色者。聖應同凡見妄色。凡應同聖見真空。又應無二諦。 空若不即色者。見色外空,無由成於聖智。又應凡聖永別。聖不從凡得故。 又色若即空者。凡迷見色,應同聖智見空。又亦失於二諦。 色不即空者。凡夫見色應不迷。又所見色,長隔真空,應永不成聖。 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者。真空理性,本自如然。但以迷之,動念執相。故雖推破,簡情顯解。今情忘智泯,但是本真,何存新生之解數。若有解數,即為動念。動念生心,故失正念。 正念者,無念而知。若總無知,何成正念。又解為遣情。說因破執。若情消執喪。說解何存。真性了然。寂無存泯。所以若言即與不即,皆落是非。瞥挂有無,即非正念。故云纔有是非。紛然失心。
: 凡涉有無,皆成邪念。若關能所,悉墮有知。如何是無念而知。 : 瑞草生嘉運。林華結早春。
《宗鏡錄》卷八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