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論發展簡史(二)-一般行政管理學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一篇我們說到,終究會有另一個學派嘗試來修正「科學管理學派」這個【the best 「How to do」to work】方法所帶來的「Side Effect」。
科學管理學派以「產出」為誘因的制度,讓勞工階級承受莫大的壓力,是故以「社會學」為基礎的管理學派,應運而生。

找新變數的修正方式

關於如何修正「科學管理學派」的「後遺症」,可發想的方式有兩類:
以風險與效益的分析來提出「另一種的方法〈How〉,或是直接針對原本的方法所帶來的後遺症,設計對應的風險管控方式〈What〉。
  • 以風險與效益的分析來提出「另一種的方法〈How〉:
    如以「社會學」為主的「一般行政管理學派」。
  • 針對原本的方法所帶來的後遺症,設計對應的風險管控方式〈What〉:
    如以「心理學」為主的「組織行為學派」。

一般行政管理學派

談到一般行政管理學派,我們會提到兩位人物:Henri Fayol跟Max Weber。
Henri Fayol是「管理程序學派」的創始人,他於1915年的著作《一般管理和工業管理》提出了管理者的功能如下,而我搭配「PM思維邏輯」來協助各位M友們方便記憶:
  • 規劃〔Planning〕:定義出「the Why」,知道「要解決的問題」為何?
  • 組織〔Organizing〕:有關「外部的」How,知道「要運用哪些外部資源」?
  • 領導〔Leading〕:有關「內部的」How,理解如何「發揮內部執行力」?
  • 控制〔Controlling〕:有關風險管控行動的「What」,理解如何「自動化改善」?
Fayol更提出了14點管理原則,能普遍適用於當代許多組織的管理,所以被尊稱為「現代管理理論之父」。
其實Henri Fayol跟Max Weber都是在找尋另一種方法,避免科學管理學派中所追求的最佳方法,造成那些管理者太濫權、甚至不符合要求
Max Weber於是開始思考「人在社會中尋求安身立命,需要什麼樣的組織呢?」。
這是Max Weber透過觀察思考,定義出來另一個「要解決的問題」〔the Why〕,已經跟當初科學管理學派發展時,當時社會面臨要解決的問題:「工廠生產效率低落」的議題不同,成功定義另一個要解決的問題,而發展出另一個解決方法〔How〕。
在最適合一般人尋求安身立命的組織思考下,Weber認為當代最理想的組織,是「官僚組織」〈Bureaucracy〉。

Weber理想中的官僚組織

  • 勞動分工:把工作拆解成「單調、重複、明確」的任務。
  • 職權分級:用明確的指揮系統,建立「層級系統」。
  • 正式選拔:以「技術能力」來選擇適合工作的人。
  • 制式規定與制度:「白紙黑字」的規定、標準作業流程。
  • 去個人化:「一致性」的規定與標準,不會因人而異。
  • 職業取向:經理人是「專業人士」,並非組織或公司的財產。
官僚也許在現在社會,被影射為不積極、不變通、脫節的行為,但官僚組織的本意,的確是「強調技術能力」、「職權主義」的菁英組織
日本的官僚組織,甚至以菁英文化自豪。官僚組織也是許多系統中不可或缺的架構,讓各類人才加入後,都能運作的政府機構尤其如此。
傳達這個組織「理性的」、「可預測的」、「不講人情、去個人化」的精神,且「強調技術能力」、明確的「職權主義」,的確是讓許多人足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不會因為管理者的喜惡而遭受生涯變故,也難怪Weber認為最理想的組織,就是官僚組織。
但,你喜歡在這樣的組織中工作嗎?
以上,從科學管理學派,進展到一般行政管理學派,這兩學派就是統稱的管理理論「古典學派」
是從最需要「管理」的工業革命開始,一群人在各自能滿足自我的需求中,尋求共榮的希望。

商科PM是擁有10+年經驗的科技業PM主管,我嘗試分享「理性的思維」與「商業的觀察」文章、別忘了按下追蹤免費連擊下方5個讚】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7會員
59內容數
針對PM職涯五個階段更深入淺出的介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商科P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所以心理帳戶究竟是好或是壞呢? 還是心理帳戶根本無法避免,因為這就是一般人看待金錢的方式?
有誰能完全的明白「金字塔」跟「萬里長城」,當時究竟是透過如何的管理系統,來達成如此輝煌的建築成就呢? 管理,早已存在了幾千年。
我建議,針對口試,絕對還是要準備的。 1. 對於幾個必考題,要先想好適當的回應。 2. 熟讀自己的「個人資料表」。 3. 提前抵達口試會場。
台大PMBA是位於新竹就可以連結「台大管理學院」與「台大EMBA」師資的在職學位學程。 對於報考台大PMBA有意願的M友們,可以參考以下我依據經驗整理的「攻略」。
35歲後就習慣看虛歲了,有點像是習慣把手錶調快5分鐘一般,總是讓自己預先準備下一步驟。 開始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健康」、自己對「社群」的貢獻、以及跟「家人朋友們的關係」。
所以心理帳戶究竟是好或是壞呢? 還是心理帳戶根本無法避免,因為這就是一般人看待金錢的方式?
有誰能完全的明白「金字塔」跟「萬里長城」,當時究竟是透過如何的管理系統,來達成如此輝煌的建築成就呢? 管理,早已存在了幾千年。
我建議,針對口試,絕對還是要準備的。 1. 對於幾個必考題,要先想好適當的回應。 2. 熟讀自己的「個人資料表」。 3. 提前抵達口試會場。
台大PMBA是位於新竹就可以連結「台大管理學院」與「台大EMBA」師資的在職學位學程。 對於報考台大PMBA有意願的M友們,可以參考以下我依據經驗整理的「攻略」。
35歲後就習慣看虛歲了,有點像是習慣把手錶調快5分鐘一般,總是讓自己預先準備下一步驟。 開始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健康」、自己對「社群」的貢獻、以及跟「家人朋友們的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異化理論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分析。在當今快速變遷的工作環境下,許多員工感受到與工作之間的疏離感和無力感,引起了異化現象。本文從性討論了馬克思異化理論,以及提出了從異化理論到現代工作的啟示,旨在改善工作環境和提升員工的滿足感。
日本企業界相當推崇稻盛和夫先生的經營理念,以其深厚的經營哲學和實踐經驗,為現代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引導。綜合稻盛和夫先生的的經營大原則,大致涵蓋了人本主義、全員參與、現場主義、改善主義、現金主義、阿米巴經營和目標管理,這些原則相互補充,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經營體系。
Thumbnail
近幾年「工作型態」正在發生巨變, 遠距工作、安靜離職、人工智能… 等等, 都在顛覆我們對工作方式的原有想像, 「管理學」卻好像看不見也追不上時代。 其實我們的管理概念,是時候要全面革新, 才能幫到夾在「上」「下」之間的中階主管, 調節適應團隊上下日益複雜的訴求及變化。 「未來團隊最
Thumbnail
介紹一些常在企業管理考題中出現的當代管理大師。排名第一當然是Peter Drucker(彼得‧杜拉克)。 1、 Peter Drucker (彼得‧杜拉克) 他有超過30部的著作,奠定了其現代管理學開創者的地位,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寡頭統治的鐵律,是德國社會學學者羅伯特·米契爾斯針對政黨等政治組織進行研究後,所歸納出之現象。該現象是政黨和其他大型政治集團總是形成官僚化組織,其領導人發展成為寡頭權力精英。 核心論點 政治組織的形成和發展是民主的自我毀滅因素,並使其成為寡頭政治:「組織機制顛倒了領導者與群眾的關係。
Thumbnail
組織中的決策和文化形成與組織習慣密切相關。作者Charles Duhigg指出,慣例不僅塑造組織,也指導著組織的發展方向。在慣例不佳時,危機可能成為改革的契機,然而更重要的是領導者需要主動創造改變的動力。組織習慣的變革需要全員共同努力,每個人的參與都對組織習慣的改變起著重要作用。
Thumbnail
據瞭解王品企業 非常操,絕對不是輕鬆的工作,但是經營者用比較另類,反向思考的模式,打破 傳統管理學理論,以儒家思想,正面,健康的模式,打造王品美食集團;其中企業管理的必遵法則 亦不含糊,值得一提的是,以員工為本,並重視員工的健康與家庭,然侯在求工作上的表現,難怪 有人拿之與電子業爆肝卻得到裁員
Thumbnail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理論,之所以能夠歷久彌新不被時代淘汰,主要在於他高瞻遠矚的基本精神,那就是…
《底層邏輯 1》一書深入探討了企業治理的核心要素:流程管理、制度建立與系統整合。書中強調,有效的流程優化、堅固的制度以及靈活的系統整合是企業成功的關鍵。透過這三大支柱,企業能夠促進創新,鼓勵持續學習與改進,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實現長期發展。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異化理論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分析。在當今快速變遷的工作環境下,許多員工感受到與工作之間的疏離感和無力感,引起了異化現象。本文從性討論了馬克思異化理論,以及提出了從異化理論到現代工作的啟示,旨在改善工作環境和提升員工的滿足感。
日本企業界相當推崇稻盛和夫先生的經營理念,以其深厚的經營哲學和實踐經驗,為現代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引導。綜合稻盛和夫先生的的經營大原則,大致涵蓋了人本主義、全員參與、現場主義、改善主義、現金主義、阿米巴經營和目標管理,這些原則相互補充,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經營體系。
Thumbnail
近幾年「工作型態」正在發生巨變, 遠距工作、安靜離職、人工智能… 等等, 都在顛覆我們對工作方式的原有想像, 「管理學」卻好像看不見也追不上時代。 其實我們的管理概念,是時候要全面革新, 才能幫到夾在「上」「下」之間的中階主管, 調節適應團隊上下日益複雜的訴求及變化。 「未來團隊最
Thumbnail
介紹一些常在企業管理考題中出現的當代管理大師。排名第一當然是Peter Drucker(彼得‧杜拉克)。 1、 Peter Drucker (彼得‧杜拉克) 他有超過30部的著作,奠定了其現代管理學開創者的地位,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寡頭統治的鐵律,是德國社會學學者羅伯特·米契爾斯針對政黨等政治組織進行研究後,所歸納出之現象。該現象是政黨和其他大型政治集團總是形成官僚化組織,其領導人發展成為寡頭權力精英。 核心論點 政治組織的形成和發展是民主的自我毀滅因素,並使其成為寡頭政治:「組織機制顛倒了領導者與群眾的關係。
Thumbnail
組織中的決策和文化形成與組織習慣密切相關。作者Charles Duhigg指出,慣例不僅塑造組織,也指導著組織的發展方向。在慣例不佳時,危機可能成為改革的契機,然而更重要的是領導者需要主動創造改變的動力。組織習慣的變革需要全員共同努力,每個人的參與都對組織習慣的改變起著重要作用。
Thumbnail
據瞭解王品企業 非常操,絕對不是輕鬆的工作,但是經營者用比較另類,反向思考的模式,打破 傳統管理學理論,以儒家思想,正面,健康的模式,打造王品美食集團;其中企業管理的必遵法則 亦不含糊,值得一提的是,以員工為本,並重視員工的健康與家庭,然侯在求工作上的表現,難怪 有人拿之與電子業爆肝卻得到裁員
Thumbnail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理論,之所以能夠歷久彌新不被時代淘汰,主要在於他高瞻遠矚的基本精神,那就是…
《底層邏輯 1》一書深入探討了企業治理的核心要素:流程管理、制度建立與系統整合。書中強調,有效的流程優化、堅固的制度以及靈活的系統整合是企業成功的關鍵。透過這三大支柱,企業能夠促進創新,鼓勵持續學習與改進,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實現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