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遠離那些要你買東西、跟風、趕潮流追蹤、社團、社群、影音,你才有時間思考什麼是「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的現象更嚴重了,我常聽到身邊誰跟我說:「什麼,你不知道這個是什麼?」「欸,這個XX在特價耶!」「那個OO要推出的東西很可愛你會喜歡!」「XXX都在群組說這個很好吃」「OO有推薦這個快去買」「他們都說這很難買耶!」「OOXX這天免運那天滿多少送多少」⋯⋯
這個現象一直都存在,只是透過不留痕跡的方式操作著使用者/消費者的目光,或著籍由任何一個有聲量的方式操控著使用者/消費者的「參與感」,好讓商品、話題出得去,能在茫茫網海被看見,而大部分的人也都習以為常的將這些狀態視為日常,作為常態,好像你跟不上這世界的話題轉動,就會失去什麼似的,甚至是當你「不想知道那麼多事情」的同時,就會變成一個「別人眼中無趣的人」,因為你永恆不在話題上。
很多人喜歡問:你怎麼有時間天天運動/寫文?你怎麼有閒情逸緻煮飯?工作都快累趴了,到底要怎麼天天固定(自律)做這些事?
這些時間根本不是「自律」而排序出來的啊!而是「有意識」的篩選那些擠滿自己目光的訊息,把那些「自己不需要知道的事」從生活裡拿開,你就有時間去做別的事。
尤其是:
你不需要知道跟你沒有關係的人跟誰結婚了,就跟你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一樣都不關別人的事,不需要盯著看。
你不需要知道「你用不到」的衣服、食品、任何話題上的東西,它們什麼時候買一送一,什麼時候滿千送百,什麼時候有折扣,現在不買錯過可惜。你可能會說:可是用到的時候就剛好沒有折扣,當然要知道什麼時候有折扣比較划算。但反過來想當你很需要「的時候」有時候多那個10%,至少你買到的是「你需要」的東西,而不是買了「你不需要但你為了省10%而買的東西」
你不需要跟上所有流行的話題,特別是在這種不用一週話題就會退熱的年代,每一種你都追,生活會變得緊迫、時間會被擠壓,你永遠擔心自己跟別人沒有話題可以聊,但卻永遠沒有人關心你或身邊的人,因為大部分時間都關心了那些「只有話題」但「沒有意義」的內容。
你不需要知道每個車禍每個角度的行車記錄畫面;你不需要知道那些被害者、加害者的祖宗十八代,不需要像讀偉人傳記一樣,把人家的隱私當作故事在無限延伸;你不需要知道那些沒有查證過的任何消息;你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在群組裡討論群裡或群外誰誰誰的行為或人生;你不需要知道太多太多關於你感興趣且關心「以外的」那些事⋯⋯
你需要有能力判斷哪些是別人給你的?哪些是你真的關心且覺得有趣的事?哪些又是「你必須」要知道的事?
要有意識的辨識自己所接收到的訊息究竟是「別人硬塞過來的」還是「自己會想要知道的」(而多半大數據、演算法幫你挑的,不一定都是你想要知道的。)不要經常性的像被吹笛人催眠帶走的人,而覺得自己站在潮流裡,還覺得不跟著潮流的人有問題;不要時間都被這些「不需要知道」但自己卻長時間黏在社群、群組、社團的影音、訊息中,才抬頭問那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的人:「你怎麼可以每天都做到這些事?你一定很自律吼?」
「自律」和「做自己」都因為這個年代的訊息炸裂而變成另一種好像被大量鼓吹「很了不起的事」,事實上每天花一點時間去識別出「時間都花去哪裡了」「自己想做什麼需要哪些時間」「自己想要的或不要的」在一定的時間裡該如何分配?你就有機會從龐大占去你時間的那些話題的炒作、群組社團所花的時間裡抽身,你便有時間能夠去做「你想要起身去做但從來以為自己沒有時間做的事」,你也會從中發現「什麼是你真正需要『花時間』去關心的事。」
遠離那些要你買東西、跟風、趕潮流追蹤、社團、社群、影音,你才有時間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什麼才是「自己」!

連選擇訊息的自主意識都沒有,真的不用期待自己能「做自己」了!

圖:20191018美菊麵包,Canon EOSM50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18 字、8 則留言,僅發佈於自己、工作、經營自媒體、書籍設計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4.0K會員
868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換日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創作不能透過讚賞、鼓勵得到價值或滿足時,你再也提不勁創作的同時,也許你才會看見:「或者,從來我都不可能因為創作得到真正的收入。」
「做自己」從來都不是「自己開心就好」,它更是結合了在堅持與妥協間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模式,有時候為了在乎的人退讓一點點(或對方對你退讓一點點),再花點時間與在乎的人或在在乎的事之間溝通協調出彼此都可以很開心愉快的狀態,那個「自己(每個人的自己)」就會非常鮮明的存在,就沒有人會否定你任何生活的選擇。
無可避免的,人就是群體動物。走到哪裡都是要社交的,逃也逃不了。唯有靜下心來從這些紛擾的人際關係中,堅守自己的信仰,勇敢的拋棄自己不要的,留著可以與自己相伴的,才不用在未來的人生中,一次又一次遺失的自己、一次又一次尋找可以依附的(卻又一次又一次的被拋棄)。
那句「被討厭的勇氣」應該改成「被喜歡的自信」才對!沒有人有力氣天天活成一個一直討厭別人的人!那很累,你也不要自己嚇自己了。
關於未來,我的夢想是什麼呢?我想我還是要繼續努力賺錢,買一間自己可以住到老的房子,繼續寫著可能無法擁有全職收入的文字、畫一點點圖、做一點設計、做自己的書、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後努力地依循這樣的方式活下去,我想這樣就需要非常有毅力的堅持了吧!
從這趟旅程後,我才曉得我所謂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很有自信的部分其實不過就是不斷地去做「那些你本來沒想過能做的事情」,做好也做完後,你就能增加自信。而我人生中最大膽的決定就是「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並且不斷地讓自己在這些不穩定裡,對抗著世界和自己的焦慮!
當創作不能透過讚賞、鼓勵得到價值或滿足時,你再也提不勁創作的同時,也許你才會看見:「或者,從來我都不可能因為創作得到真正的收入。」
「做自己」從來都不是「自己開心就好」,它更是結合了在堅持與妥協間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模式,有時候為了在乎的人退讓一點點(或對方對你退讓一點點),再花點時間與在乎的人或在在乎的事之間溝通協調出彼此都可以很開心愉快的狀態,那個「自己(每個人的自己)」就會非常鮮明的存在,就沒有人會否定你任何生活的選擇。
無可避免的,人就是群體動物。走到哪裡都是要社交的,逃也逃不了。唯有靜下心來從這些紛擾的人際關係中,堅守自己的信仰,勇敢的拋棄自己不要的,留著可以與自己相伴的,才不用在未來的人生中,一次又一次遺失的自己、一次又一次尋找可以依附的(卻又一次又一次的被拋棄)。
那句「被討厭的勇氣」應該改成「被喜歡的自信」才對!沒有人有力氣天天活成一個一直討厭別人的人!那很累,你也不要自己嚇自己了。
關於未來,我的夢想是什麼呢?我想我還是要繼續努力賺錢,買一間自己可以住到老的房子,繼續寫著可能無法擁有全職收入的文字、畫一點點圖、做一點設計、做自己的書、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後努力地依循這樣的方式活下去,我想這樣就需要非常有毅力的堅持了吧!
從這趟旅程後,我才曉得我所謂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很有自信的部分其實不過就是不斷地去做「那些你本來沒想過能做的事情」,做好也做完後,你就能增加自信。而我人生中最大膽的決定就是「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並且不斷地讓自己在這些不穩定裡,對抗著世界和自己的焦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忙碌地追尋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忙碌地追尋著自己的理想與目標。然而,在這條追尋自我的路上,我們常常會感到迷茫,甚至會質疑自己的價值。這時,有一句話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裡:「做自己,因為其他人都已經有人在做自己了。」 審視自己 這句話簡單卻深刻,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每個人都是
當你沒有與自己真正連結,沒有回歸真實的自我,也就很難知道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或是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
前言 在這個繁忙而充實的現代生活中,學會說不是保護自己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們不可能做到應承所有事情,因此,學會拒絕一些事情並不是自私的表現,而是對自己時間和精力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Thumbnail
在這忙碌的生活裡,我們都想活得隨心所欲,追求我們真正喜歡的東西。可是,隨心所欲不等於隨波逐流,跟著別人走,忘了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隨波逐流就像是在海上漂,沒有方向,被別人的想法和社會的潮流帶著走。但是,真正按自己的心意生活,意味著要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然後朝那個方向努力,哪怕路上會遇到
我還可以再放下什麼,留下足夠的就好,慢慢補上一些真正需要的,汰換不適合的,一步一步將自己健全起來,有夥伴是加分,但自己先出發也是完整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忙碌地追尋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忙碌地追尋著自己的理想與目標。然而,在這條追尋自我的路上,我們常常會感到迷茫,甚至會質疑自己的價值。這時,有一句話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裡:「做自己,因為其他人都已經有人在做自己了。」 審視自己 這句話簡單卻深刻,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每個人都是
當你沒有與自己真正連結,沒有回歸真實的自我,也就很難知道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或是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
前言 在這個繁忙而充實的現代生活中,學會說不是保護自己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們不可能做到應承所有事情,因此,學會拒絕一些事情並不是自私的表現,而是對自己時間和精力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Thumbnail
在這忙碌的生活裡,我們都想活得隨心所欲,追求我們真正喜歡的東西。可是,隨心所欲不等於隨波逐流,跟著別人走,忘了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隨波逐流就像是在海上漂,沒有方向,被別人的想法和社會的潮流帶著走。但是,真正按自己的心意生活,意味著要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然後朝那個方向努力,哪怕路上會遇到
我還可以再放下什麼,留下足夠的就好,慢慢補上一些真正需要的,汰換不適合的,一步一步將自己健全起來,有夥伴是加分,但自己先出發也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