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千禧孩子的相遇(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每個團隊中的個體都可以成為翻轉團隊的人,每個個體的一份用心與貼心,都能為團隊帶來驕傲與榮耀,一次與千禧孩子們的合作,讓我感受到許多的驚艷,讓我覺得跟他們共事相當愉快,誰說年輕人不可取呢?從他們身上,反而提醒了我許多職場上的應對之道。
因緣際會透過轉介紹收到某大學學生的邀約,到他們的幹部研習營分享一些經驗,這不是第一次有機會到大學分享經驗,但我沒料到的是這群千禧大學生們給了一次次的驚艷,讓我對這個世代的孩子們有了很大的改觀。
魔鬼永遠都在細節裡
負責在課前跟我溝通的同學Y,透過轉介人拿到我的聯繫方式,很快的就發出第一封mail給我,而從邀約到實際上課時間很短,所以我快速的回了Y同學的信件,並且提出我想確認的問題以及需要的協助,依照和不同單位合作的經驗,和事前的聯繫可以感受到對方的誠意與熱情,有些窗口很冷淡,很制式化對應,又或者回應緩慢,有的則是積極熱情,讓人喜歡跟對方一起合作。
我自己每天的工作也在回應客戶的訊息和email,我都會藉此提醒自己,要保有對客戶服務的熱忱,要讓客戶覺得跟自己工作是件愉快的事,不要在這樣看似平常連繫的小細節中漏了馬腳,或者讓客戶體驗不佳。
Y同學的回覆很快也很清楚,不確定的部分也清楚告訴我那一天可以確認,確認後就可以馬上答覆我。這是我在跟其他單位合作中少見的情況,更別提大學生,因此我對Y同學以及這所學校產生基本好感。
任何一個公司員工,對外人來說都是代表公司,從第一次的接觸,就足以替公司加分或扣分。
禮貌很基本但很重要,而且無關世代,禮貌就是一種基本尊重。
由於我無法隨時收發私人mail,每次我都會告知合作方,如果有需要立即確認回覆事宜,可以用line跟我連繫。
除了一些重要的檔案以及照片,必須透過email往返,許多人使用line的時間點往往會忽略基本禮貌,總是隨性地想發就發,沒有顧及是否打擾對方,這種隨興所至的現象在群組中更是屢見不鮮,除非是很熟悉的朋友,知道對方作息,不然太早(早上8:00前)或太晚(晚間10:00後)的訊息都是一種沒禮貌的打擾。
還有另一種訊息打擾就是每次發訊都認定對方應該秒回,所以會在幾秒內連發數個訊息,或是在群組中標註某個人數次,我就曾在會議中被這樣的訊息干擾過,從那之後對方就被我列入沒禮貌的黑名單。
工作上與客戶對應時,最好最正式的文字傳達工具仍舊是email,通訊軟體是方便用來做短暫立即的討論,如果真的非常緊急,就會直接撥打電話詢問。
Y同學從最開始的邀約信件到line上面的溝通,不僅沒有在不恰當的時間發訊,每次簡短的討論確認後,總是不忘「謝謝」,這是基本又簡單的禮貌,但卻是一種如沐春風的尊重。
勇於發問有利於雙方溝通,才能提升雙方工作效率。
連繫過程中我最欣賞Y同學的一點就是「勇於發問」。
對於我提出的需求,只要有任何她不確定不明白的,她都會跟我再三確認,相對的,有些必須要他去跟學校或其他同學確認的地方,他也會把所有的資訊都弄清楚後進行溝通,雖然有些項目,Y同學提問比較多,但我都願意跟他說明清楚,因為我知道這樣的有效溝通會讓雙方工作效率提升。
職場上常常看到有些人對於主管交辦事項不清楚卻不敢提問,導致執行過程中用猜測揣摩方式進行,這往往會導致與主管期望有落差,反而落得責罵或能力不佳錯覺,有禮貌性的提問就是一種溝通與提升效率的好方法。
貼心用心的安排,創造美好的合作體驗,要創造出讓別人喜歡跟自己一起工作的感覺。
課程當天我自行驅車前往,從校門口到教室的短短路程,又開啟我的美好體驗。守衛聽到我是要來上課的老師,而我還在手忙腳亂的找出是哪個單位邀請時,守衛看了我的車號對照手邊的紀錄本,馬上微笑的說:「歡迎老師來上課,同學有幫你預先辦理登記入校,你從右手邊進去然後看到某大樓前的停車格,您車可以停在那裡,他們就在那裡辦活動。」守衛邊帶著笑容邊熱情指引我停車的方向與位置,我曾經遇過主辦單位也有預先登記,但到了門口還是得耗費時間確認半天,而且沒有告知哪裡適合停車的窘境。
車剛停妥,就看見一個正在接聽電話的身影從樓上下來, Y同學聽著我的指引迅速找到我,第一句話就是:「歡迎老師!謝謝老師來,老師看來好年輕。」幾句開場白就讓我覺得心情特別舒爽,看我拿著電腦又拿其他東西 ,Y同學連忙說:「老師我幫你拿!」 我望著這個頭嬌小的女孩,約莫XS尺寸,讓我這XL尺寸的老師怎麼忍心要她幫忙拿東西,但又不忍讓她尷尬,請她幫忙拿一個看起來大但很輕的道具。
她引領著我坐電梯到二樓教室,貼心按著電梯按鍵,讓我先進入,出來時也是他先出來幫我按著電梯讓我方便出來,這些都是我平常接待客戶的標準禮賓動作,我心裡想著:「要不就是Y同學本身家教好,不然就是學校教的好。」這些看似普通的小動作,都是一種令人感受貼心的舉動。
團隊合作就是能夠彼此協助,團隊缺的都不是英雄,而是能相互鼓勵一起前進的夥伴。
等候電梯時,Y同學就用身上的無線對講機通知其他工作人員老師已抵達,所有準備工作要確認就緒,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生時代辦活動時,也都會借幾台對講機方便連繫使用。
進到教室,協助測試設備的同學已經stand by,其他相關的工作同學也都就位,同學們見到我也是立馬起身笑臉盈盈喊著:「老師好!」 讓我有種被盛大歡迎的感覺。
我在上課當天早上發現我原本告訴Y同學的接頭形式有誤,急忙發訊通知Y同學處理,Y同學給我一個快速又放心的答案:「 沒關係,我們會處理好。」而忙中有錯的我,到了現場才發現我似乎把轉接的接頭遺落在另一個包包中,我有點慌張翻找,這時測試的同學跟我說:「老師,沒關係慢慢來!如果真的找不到, 我可以請另一個同學問問,她可能有轉接頭。」一番混亂過後我們終於搞定了設備。
這時另一個同學來跟我再次確認等下進行的時間與流程 (因為他負責幫我開場) ,於此同時 Y同學問我:「老師有甚麼要我們幫忙做的嗎?」我快速的交代他們協助發放上課資料, 一切在同學的熱心協助與幫忙下,五分鐘的時間就把前置工作完成,他們還貼心提醒我:「老師這是幫你準備的水,有需要隨時找我們。」
我有點訝異這個團隊的良好默契與效率,還有整個團隊的熱情與禮貌,實在不太相信這些都只是大二左右的孩子,在同學陸續進入教室的片刻,我才發現這三天兩夜的研習營,他們很認真的邀請四位不同領域的人來分享,還幫每個老師作了海報貼在教室牆上,這群孩子的用心著實讓我驚訝,課程中設備一度有些狀況,我正要開口請工作人員處理,卻看見同學已經自動跑到設備旁快速排除狀況,讓我可以繼續進行不被中斷。
課程中另一個讓我見識到團隊的美好,是來自於這些孩子們的互動。團隊中外向主動的人總會先站出來,但我看到他們會鼓勵比較內向的同學舉手發言,而且不只一個同學如此做,是好幾位同學都這樣,團隊中要的從來不是個人英雄,而是願意鼓勵團隊一起前進的夥伴們。
美好的體驗永遠是最好的口碑。
結束完課程後,Y同學遞上表格要我填寫,我最怕遇到要填寫很多的表格,但這表格設計得相當方便填寫,所以不需花費太多時間,而在我填寫的同時,工作人員主動地幫我把上課中使用的教具回收整理妥當交給我,這實在令我太驚訝了,這還是我遇到第一個會主動做這件事的單位,而且還是大學生啊!
填完表格後,除了剛剛課程結束主辦單位精心準備頒發給我的感謝狀(這是學校制式的),他們自己又另外遞上紀念品給我,最可愛的是知道老師要開車返回中部,還送上能量飲提振精神。這次的合作不僅讓我覺得相當愉快,也忍不住幾次和身邊朋友分享這些點滴,大讚這所學校的教育,這群孩子們可能不知道,他們的每一份貼心用心,都讓他們成為學校的驕傲口碑。
誰說千禧孩子沒禮貌又不懂事呢?至少我遇到一群很可愛的千禧孩子。
#海邊小鎮的工作日誌
#千禧孩子提醒我的待客之道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0會員
392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就讓在海邊工作的女子說給你聽。雖然不是所有的事都在海邊小鎮發生,但面對職場海波浪,千萬別讓自己變成消波塊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mma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朋友要我給大一新鮮人一些大學生活建議,我看著眼前這千禧世代(2000-2005年間生)孩子,我想著像我這樣「上世紀」的人類,能給千禧孩子們什麼建議?我向來不是那種會說「好好讀書」這種話的大人,左思右想我給了千禧孩子未來的大學生涯三個建議。
H在短短的二十秒電話開發中,引起我的興趣,讓我願意答應H前來拜訪,這次的拜訪令我驚訝,H掌握幾個要點:積極主動把客戶放在優先、做好充分準備把握每次契機、親身經驗引起客戶共感,雖然不是一次見面就能成交,但H已經把自己推到離成交最近的距離。
前幾天一個臉友po被採訪的影片,提到「歸零」也是一種祝福,這讓我想起自己起伏的職涯中,也經歷過幾次歸零的時刻,事件過後回首看都可以說的雲淡風輕,歸零可能是砍掉重練,又或者是被迫跳出習慣的舒適圈。
交易越久的客戶就越忠誠?長遠的顧客關係就是要交情好?你是經營顧客關係還是夥伴關係? 老客戶沒有必然的忠誠度,當商品內容不足以支撐時,生意與交情就是兩回事,交情是用來彼此信任合作的,不是拿來拉低彼此標準;尊重源自一部分的信任,要能夠找到並肩同行的人,把顧客關係延伸到夥伴關係,才有機會創造共好。
當初他問我:「你要看全世界的首映還是試映?」一轉眼參加他的全世界首映已經是三年前的事,從來沒想過念設計的他會成為導演,「導演就像是企業中的CEO,作品的好壞成敗都要一肩扛。」「好運難道會從天而降嗎?當然不會,總是要去做才知道啊!」掌聲和稱讚從來都不是運氣好,而是因為自己值得!
長官也是人,人都有共通性,專心聆聽對方說話,從中觀察仔細提問對方有興趣或擅長的部分,適度引導讓對方覺得被了解,都是創造良好的對話氛圍,這樣對方就願意說得更多。
朋友要我給大一新鮮人一些大學生活建議,我看著眼前這千禧世代(2000-2005年間生)孩子,我想著像我這樣「上世紀」的人類,能給千禧孩子們什麼建議?我向來不是那種會說「好好讀書」這種話的大人,左思右想我給了千禧孩子未來的大學生涯三個建議。
H在短短的二十秒電話開發中,引起我的興趣,讓我願意答應H前來拜訪,這次的拜訪令我驚訝,H掌握幾個要點:積極主動把客戶放在優先、做好充分準備把握每次契機、親身經驗引起客戶共感,雖然不是一次見面就能成交,但H已經把自己推到離成交最近的距離。
前幾天一個臉友po被採訪的影片,提到「歸零」也是一種祝福,這讓我想起自己起伏的職涯中,也經歷過幾次歸零的時刻,事件過後回首看都可以說的雲淡風輕,歸零可能是砍掉重練,又或者是被迫跳出習慣的舒適圈。
交易越久的客戶就越忠誠?長遠的顧客關係就是要交情好?你是經營顧客關係還是夥伴關係? 老客戶沒有必然的忠誠度,當商品內容不足以支撐時,生意與交情就是兩回事,交情是用來彼此信任合作的,不是拿來拉低彼此標準;尊重源自一部分的信任,要能夠找到並肩同行的人,把顧客關係延伸到夥伴關係,才有機會創造共好。
當初他問我:「你要看全世界的首映還是試映?」一轉眼參加他的全世界首映已經是三年前的事,從來沒想過念設計的他會成為導演,「導演就像是企業中的CEO,作品的好壞成敗都要一肩扛。」「好運難道會從天而降嗎?當然不會,總是要去做才知道啊!」掌聲和稱讚從來都不是運氣好,而是因為自己值得!
長官也是人,人都有共通性,專心聆聽對方說話,從中觀察仔細提問對方有興趣或擅長的部分,適度引導讓對方覺得被了解,都是創造良好的對話氛圍,這樣對方就願意說得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2023年年初,第一次被委託「接放學」任務,親姐將一張名片大小般的接送卡交付予我,上面寫著姪兒的名字班級。 姐一再叮囑要將卡片帶出門,她已事先通知幼兒園的老師,到現場出示卡片即可。 提早下班,走去幼兒園時,門口的指揮交通的大哥先問了我的身份,我告知完後,轉而走向門口拿著麥克風的女老師,一聽聞名字
Thumbnail
"你是怎麼有辦法找到這麼多不一樣個性與背景的人呀?" "這些人都好棒可是都好怪,你怎麼有辦法管好我們,而且還讓我們相處得很愉快呀?" "我前公司團隊內沒幾個人,就每天鬥個不停,為什麼這邊的人都不但不鬥還這麼友善呀? 慧姐的三個問題連珠般的丟出,我一時之間真的不曉得如何回答她,因為我運氣好! XD
Thumbnail
任何人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都會有些緊張,更遑論孩子,但實孩為了迎接這樣一群緊張的試讀生,做了不少準備,且不得不說,他們表現的很好。同時寶師在一早跟試讀生的談話,也讓他們多了「被同理」以及「被賦予希望」的感受
第一次看見她是在社群小編課程上,看到她沒有笑容的臉,我感到畏懼,我開始擔心她並不想跟我交流。但是課程上要求需要與同學互動,我覺得都成人了,我是應該試試,我還是跨出去開口了。 沒想到她居然願意跟我交流,她說她是經營團購的媽媽。此時的我們只是彼此認識表面,我們不了解彼此,我們只是依照老師的指示做事
Thumbnail
近日在大學生社群Dcard流傳一組對話紀錄 老闆發文詢問年輕人都這樣講話嗎? 風向一面倒?! 但我看了覺得挺正常的 如果這是平常的對話沒有到很有禮貌但也不至於不禮貌吧? 但是如果這是加了通訊軟體後的第一句話 確實少了得體的「打招呼」 你們覺得呢? 老闆標記 #學校不敢教 #丟出來讓老闆教
在學校裡,你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同學 那在這些同學當中,你也會選擇跟你很好的知己 為什麼你會選擇這位同學跟你當知己呢? 一定是有相同興趣、話題、價值觀的同學 相處久了~你們就會越來越了解對方 甚至會開個玩笑 ~ 或是會互相幫忙 或許也會互想詢問課業上的問題 這些都是很棒的互動 在相處了
Thumbnail
從職場回到校園,EMBA讓作者遇到了很多出色的同學,分享了他們豐富的經驗和想法。文章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同學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望了自己在學習和職場上的期許。
Thumbnail
曾經有個朋友告訴我,每一個人都是「有價的」。也是,我大致能夠理解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利益交換,情感關係亦然。再好的朋友,如果無法為彼此提供情緒支持,那麼關係似乎也不見得能夠成立。
Thumbnail
今天下班前又臨時接到了班上學生的事件,本來想跟辦公室的一位資深同事談談這件事,沒想到這位同事聽完我的敘述後,用淺淺的微笑看著我說:「我很想跟妳多說點,但我現在已經下班了。」 那位同事在我的認知及印象中是一位熱心分享的好人,平常上班時間也很願意提點我一些班級經營或危機處理的方法,所以當我聽到她這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2023年年初,第一次被委託「接放學」任務,親姐將一張名片大小般的接送卡交付予我,上面寫著姪兒的名字班級。 姐一再叮囑要將卡片帶出門,她已事先通知幼兒園的老師,到現場出示卡片即可。 提早下班,走去幼兒園時,門口的指揮交通的大哥先問了我的身份,我告知完後,轉而走向門口拿著麥克風的女老師,一聽聞名字
Thumbnail
"你是怎麼有辦法找到這麼多不一樣個性與背景的人呀?" "這些人都好棒可是都好怪,你怎麼有辦法管好我們,而且還讓我們相處得很愉快呀?" "我前公司團隊內沒幾個人,就每天鬥個不停,為什麼這邊的人都不但不鬥還這麼友善呀? 慧姐的三個問題連珠般的丟出,我一時之間真的不曉得如何回答她,因為我運氣好! XD
Thumbnail
任何人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都會有些緊張,更遑論孩子,但實孩為了迎接這樣一群緊張的試讀生,做了不少準備,且不得不說,他們表現的很好。同時寶師在一早跟試讀生的談話,也讓他們多了「被同理」以及「被賦予希望」的感受
第一次看見她是在社群小編課程上,看到她沒有笑容的臉,我感到畏懼,我開始擔心她並不想跟我交流。但是課程上要求需要與同學互動,我覺得都成人了,我是應該試試,我還是跨出去開口了。 沒想到她居然願意跟我交流,她說她是經營團購的媽媽。此時的我們只是彼此認識表面,我們不了解彼此,我們只是依照老師的指示做事
Thumbnail
近日在大學生社群Dcard流傳一組對話紀錄 老闆發文詢問年輕人都這樣講話嗎? 風向一面倒?! 但我看了覺得挺正常的 如果這是平常的對話沒有到很有禮貌但也不至於不禮貌吧? 但是如果這是加了通訊軟體後的第一句話 確實少了得體的「打招呼」 你們覺得呢? 老闆標記 #學校不敢教 #丟出來讓老闆教
在學校裡,你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同學 那在這些同學當中,你也會選擇跟你很好的知己 為什麼你會選擇這位同學跟你當知己呢? 一定是有相同興趣、話題、價值觀的同學 相處久了~你們就會越來越了解對方 甚至會開個玩笑 ~ 或是會互相幫忙 或許也會互想詢問課業上的問題 這些都是很棒的互動 在相處了
Thumbnail
從職場回到校園,EMBA讓作者遇到了很多出色的同學,分享了他們豐富的經驗和想法。文章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同學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望了自己在學習和職場上的期許。
Thumbnail
曾經有個朋友告訴我,每一個人都是「有價的」。也是,我大致能夠理解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利益交換,情感關係亦然。再好的朋友,如果無法為彼此提供情緒支持,那麼關係似乎也不見得能夠成立。
Thumbnail
今天下班前又臨時接到了班上學生的事件,本來想跟辦公室的一位資深同事談談這件事,沒想到這位同事聽完我的敘述後,用淺淺的微笑看著我說:「我很想跟妳多說點,但我現在已經下班了。」 那位同事在我的認知及印象中是一位熱心分享的好人,平常上班時間也很願意提點我一些班級經營或危機處理的方法,所以當我聽到她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