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歸零是人生最美好的體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幾天一個臉友po被採訪的影片,提到「歸零」也是一種祝福,這讓我想起自己起伏的職涯中,也經歷過幾次歸零的時刻,事件過後回首看都可以說的雲淡風輕,歸零可能是砍掉重練,又或者是被迫跳出習慣的舒適圈。
業績的歸零,成為我日後業務生涯中最珍貴的體悟。
對一個業務來說,每個月重新歸零計算業績是日常,客戶拒絕的挫折也是平常,但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碰上長達七個月的零業績(收入)的低潮。
剛開始同事或主管們都還會為你加油打氣,但當比你晚進公司的後輩都開出業績來,心理素質再怎麼堅強的都會沮喪到懷疑人生的狀態,不管是電話CALL客量、每周訪客量我都是第一名,同事們甚至熱心安排一場訪客演練,試圖幫我找出是否商品解說或是問答不到位,演練中,同事把平常遇到最刁鑽的問題都拿來問我,我一派輕鬆應對,演練結束,同事都被我說服要下訂,他們不明白為什麼我會零業績。
為了維持生計,透過朋友介紹,下班後的夜晚,我到另一個電話CALL客中心打工,幫忙朋友的朋友招攬業績,我的CALL客幫朋友創造不少業績,但回頭看自己的業績,卻渾然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就在部份人懷疑, 部份人想安慰幫忙卻不知所措的窘況下,最高層主管給了我一個月的最後通牒,他說交給老天爺定奪吧,再耗下去也不是辦法。我不確定他當初給我這樣的機會,是真信老天爺,還是他認為以他的觀察,過往六個月的我,如果走在對的方向,那麼也是時候翻轉結局了。
但對我而言就是放手一搏。最後的一個月時間,我沒有時間慌亂或猶豫,無論如何都得賭這一把,贏了就翻轉結局,輸了呢?其實我也沒有什麼可以輸的了。我拿出所有的訪客資料,一個個重新過濾、追蹤,再次檢視有沒有可以再訪的客戶,終於換來美好的結果。當時很多人說我是黑馬,但那歸零的時間中我只是他們眼中的廢馬,很多人認為我運氣好遇上大客戶,但只有自己知道翻轉結局的不是運氣,而是在過程中相信自己做了對的準備,確認沒有遺漏該做的基本功夫。
歸零不只是祝福,這在我往後的業務生涯中都是最珍貴的經驗。
跨界的歸零,才體悟到經驗可以被淬煉出價值,彎下身段也許是砍掉重練,但曾打下的基礎未曾消失,反而被打磨的更加晶亮。
從步調快速的金融界輾轉跨入製造產業,全然陌生的產業生態與文化,剛開始完全無法融入其中,有些過往金融界同事,還斷定習慣高收入的人鐵定彎不下身段,重新起步。
當時我曾經想過難道過往在金融業累積的經驗,換了產業只是一場空嗎?前半年的適應期,我每天都有離開的念頭,每天在辦公室和工廠奔波著,自行摸索學習,每天都被客戶罵甚麼都不懂,辦事效率差。
但每次閃過要離開念頭時,就會有另一個聲音告訴自己:「你這樣不就證明自己真的彎不下身段?」
某天,當我在電話這頭跟客戶解釋完之後,平時總是責罵我的客戶 一反常態的說:「你這建議不錯就照你說的做。」掛上電話,我想了許久,才體悟到我做對的那個點,原來業務的經驗值在去除產業產品專業部份,那些應對進退的分寸,以及說話技巧的運用都是相通的,業務做生意的對象都是人,人性有獨特性也有共通性。
突破這個盲點後,加上摸索學習的專業累積,慢慢的,我在公司的業績直線成長,也讓我有機會嘗試更多不同的業務做法,也翻轉一些當初沒想過的局面。
彎下身段,就算砍掉重練,仔細看看,那些曾經打磨過的基礎從未消失,只是被打磨得更晶亮。
回歸後的歸零,不斷提醒自己,不要沈浸在過往的輝煌,要想辦法創造下一個輝煌,當一個業務只剩下提當年勇的本事,而沒有放眼未來業績的想法與企圖,就像是星空中墜落的流星,再也不會綻放光芒。
我在製造業一待就將近十年,期間短暫離開三年後,兜兜轉轉又重回老東家。我還記得回歸前因為家裡和職場都發生狀況,經歷半年的人生gap,回歸前一週特地環島旅遊一圈調整心情,旅程最後一站,在酷暑的南台灣,吃著解暑的龜苓膏,苦味瞬間衝上腦門,這才發現自己忘了加糖。
回到看似熟悉的環境,事實上三年來變化很大,多了不少員工,一些制度也有所轉變,至於原來的老同事老長官,除了歡迎之外,就算嘴上不說,但自己心知肚明,他們對我這個老員工回歸,抱持的期望值絕對是高標準起跳。
初回到公司,面對陌生的操作系統,我請教當時我帶的業助,她急忙說我幫你打文件就好,我拒絕她的幫忙,只告訴她,一來你現在不是我的助理,二來我總不能每次都要你幫,我總得要學會自己操作。
從新系統操作、專業知識的增補還有業績的表現,在熟悉又陌生的情況下,我最常提醒自己的是:「不要沈浸在過往的輝煌,要想辦法創造另一個輝煌。」因為我清楚知道,當一個業務只剩下提當年勇的本事,而沒有對未來業績的想法和企圖,這樣的業務就像是從興空中墜落的流星,再也不會綻放光芒。
回歸後的這幾年,也創下一些新紀錄,也迎來一段段的低谷,但我始終相信,這些歸零雖然辛苦,但都是一場必經的磨考,我不是樂觀能量強大的人,只是在多次的歸零中,讓我知道縱使陷入黑暗,只要自己願意去找出透光的那條縫隙,就能有所突破。
幾年過去,每每陷入低潮,我就會想起那個酷暑吃龜苓膏的自己,龜苓(歸零)很苦,而終究只有你自己才能給自己那份甜,品嚐苦盡甘來的美好。
#海邊小鎮的工作日誌之歸零是人生最珍貴的體悟
#突然想吃苦苦的龜苓膏啊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0會員
392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就讓在海邊工作的女子說給你聽。雖然不是所有的事都在海邊小鎮發生,但面對職場海波浪,千萬別讓自己變成消波塊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mma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交易越久的客戶就越忠誠?長遠的顧客關係就是要交情好?你是經營顧客關係還是夥伴關係? 老客戶沒有必然的忠誠度,當商品內容不足以支撐時,生意與交情就是兩回事,交情是用來彼此信任合作的,不是拿來拉低彼此標準;尊重源自一部分的信任,要能夠找到並肩同行的人,把顧客關係延伸到夥伴關係,才有機會創造共好。
當初他問我:「你要看全世界的首映還是試映?」一轉眼參加他的全世界首映已經是三年前的事,從來沒想過念設計的他會成為導演,「導演就像是企業中的CEO,作品的好壞成敗都要一肩扛。」「好運難道會從天而降嗎?當然不會,總是要去做才知道啊!」掌聲和稱讚從來都不是運氣好,而是因為自己值得!
長官也是人,人都有共通性,專心聆聽對方說話,從中觀察仔細提問對方有興趣或擅長的部分,適度引導讓對方覺得被了解,都是創造良好的對話氛圍,這樣對方就願意說得更多。
如果有機會跟老闆對談,你會做些什麼?除了聽老闆談,你還能不能從中間聽出什麼蛛絲馬跡?再也沒有什麼比與老闆對談更能了解老闆思維,才能有機會在老闆佈局中找到自己的利基點。有機會在老闆面前展現,就不要膽怯,努力固然很重要,也要被看見才有價值,每次對談都是被看見的機會。
職場上的世代差異到底是團隊的加分還是扣分?面對比自己年輕的主管,到底該如何向上管理?面對比自己年長的團隊成員,又該怎麼樣讓年長者協助團隊運作?「高年級實習生」教我們如何跨越世代差異,建立良好的職場關係:放下身段走近彼此、五感體驗的管理、互相借力才能互相成就。
經典電影之所以為經典,隔了多年還是覺得好看,而且還因為看的時間點不同,看出不同的趣味。上週末電影台播映經典的舊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當年(2006)上映時就看過這部片,時隔多年再看這部片,重新發現惡魔教會我在職場上的三個生存法則:演什麼像什麼、能力才能在競爭中勝出、沒有選擇其實只是不懂取捨。
交易越久的客戶就越忠誠?長遠的顧客關係就是要交情好?你是經營顧客關係還是夥伴關係? 老客戶沒有必然的忠誠度,當商品內容不足以支撐時,生意與交情就是兩回事,交情是用來彼此信任合作的,不是拿來拉低彼此標準;尊重源自一部分的信任,要能夠找到並肩同行的人,把顧客關係延伸到夥伴關係,才有機會創造共好。
當初他問我:「你要看全世界的首映還是試映?」一轉眼參加他的全世界首映已經是三年前的事,從來沒想過念設計的他會成為導演,「導演就像是企業中的CEO,作品的好壞成敗都要一肩扛。」「好運難道會從天而降嗎?當然不會,總是要去做才知道啊!」掌聲和稱讚從來都不是運氣好,而是因為自己值得!
長官也是人,人都有共通性,專心聆聽對方說話,從中觀察仔細提問對方有興趣或擅長的部分,適度引導讓對方覺得被了解,都是創造良好的對話氛圍,這樣對方就願意說得更多。
如果有機會跟老闆對談,你會做些什麼?除了聽老闆談,你還能不能從中間聽出什麼蛛絲馬跡?再也沒有什麼比與老闆對談更能了解老闆思維,才能有機會在老闆佈局中找到自己的利基點。有機會在老闆面前展現,就不要膽怯,努力固然很重要,也要被看見才有價值,每次對談都是被看見的機會。
職場上的世代差異到底是團隊的加分還是扣分?面對比自己年輕的主管,到底該如何向上管理?面對比自己年長的團隊成員,又該怎麼樣讓年長者協助團隊運作?「高年級實習生」教我們如何跨越世代差異,建立良好的職場關係:放下身段走近彼此、五感體驗的管理、互相借力才能互相成就。
經典電影之所以為經典,隔了多年還是覺得好看,而且還因為看的時間點不同,看出不同的趣味。上週末電影台播映經典的舊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當年(2006)上映時就看過這部片,時隔多年再看這部片,重新發現惡魔教會我在職場上的三個生存法則:演什麼像什麼、能力才能在競爭中勝出、沒有選擇其實只是不懂取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還記得離開上個職場; 人資的姐姐跟我說‘’離開後重新歸零開始‘’ 記得我在當時的職場;經手離開的同事都跟我說 如果我坐你的職位;會瘋掉太忙了~ 我總笑笑而過;因為不知道是我幸運還是………… 這邊算是待過最輕鬆的樣子;總在提出離職後 公司都會說升薪水加職位 但對我來說都不是我想要的;
Thumbnail
一次次的期待,只等來一次次落空,不過我比他幸運的是,我決定在厭惡的感覺到來之前華麗轉身!
Thumbnail
以下內容是一位後輩離職後告訴我的故事,他說他離職後恢復到正常狀態,內心總是充滿平靜,放空的時候會思考很多之前不會注意到的事情,以下是我聊完天後,認為印象深刻的幾個地方,分享給各位參考。
在職場上,時常看到有些已經離職的或是退休的,很喜歡回原工作崗位,有些不懂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 昨天已經過去了,舊人早就換成了新人,何必去找不痛快?人家一聲廠長,喊的到底是誰?不是你,你心情不好,是你,新廠長不爽!所以對於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我向來是不聯系的,除非是老同事換了工作。不是我太過現實
Thumbnail
有些朋友喜歡聽我講一些科技公司業界的暗黑面,其實我個人不大喜歡討論這些事,總覺得太負能量了,對年輕人來說,太早知道這當中的八卦事,也沒甚麼太大的幫助。離開了業界也一年了,真的深深感受到,當時再大的事,回頭來看都不算是件事了。   把時間回撥到2022年的年底,在我所屬的前公司,在更早之前,就持續
Thumbnail
離開公職、自由工作兩年,最近準備重回職場的我,如何整理、摘錄及定義這段自由時光,我又是為何離開自由工作身分呢?
Thumbnail
我在2022年離職,離開了只要有人社群顧問。這段時間我體會到混吃等死有多快樂,以及混吃等死是等不到死亡的,誰亂教啊?我現在有工作了,想談談九千多個無業的日子,此篇從根談起,誰不喜歡根呢?根不可以嗎?先簡聊我的離職原因。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工作創業這麼些年,起起伏伏,雖不能說是一帆風順,倒也一路有驚無險。每次遭遇逆境,總能很快逢凶化吉。這一大段路,時而逆水行舟,時而柳暗花明。其中,[變化]是最大的劇情元素, 而且,經常周而復始的出現。 我所面臨的第一次工作上的變化,結局是我職業生涯的[歸零]。用現代的電腦術語描述,就是有人在我的職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還記得離開上個職場; 人資的姐姐跟我說‘’離開後重新歸零開始‘’ 記得我在當時的職場;經手離開的同事都跟我說 如果我坐你的職位;會瘋掉太忙了~ 我總笑笑而過;因為不知道是我幸運還是………… 這邊算是待過最輕鬆的樣子;總在提出離職後 公司都會說升薪水加職位 但對我來說都不是我想要的;
Thumbnail
一次次的期待,只等來一次次落空,不過我比他幸運的是,我決定在厭惡的感覺到來之前華麗轉身!
Thumbnail
以下內容是一位後輩離職後告訴我的故事,他說他離職後恢復到正常狀態,內心總是充滿平靜,放空的時候會思考很多之前不會注意到的事情,以下是我聊完天後,認為印象深刻的幾個地方,分享給各位參考。
在職場上,時常看到有些已經離職的或是退休的,很喜歡回原工作崗位,有些不懂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 昨天已經過去了,舊人早就換成了新人,何必去找不痛快?人家一聲廠長,喊的到底是誰?不是你,你心情不好,是你,新廠長不爽!所以對於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我向來是不聯系的,除非是老同事換了工作。不是我太過現實
Thumbnail
有些朋友喜歡聽我講一些科技公司業界的暗黑面,其實我個人不大喜歡討論這些事,總覺得太負能量了,對年輕人來說,太早知道這當中的八卦事,也沒甚麼太大的幫助。離開了業界也一年了,真的深深感受到,當時再大的事,回頭來看都不算是件事了。   把時間回撥到2022年的年底,在我所屬的前公司,在更早之前,就持續
Thumbnail
離開公職、自由工作兩年,最近準備重回職場的我,如何整理、摘錄及定義這段自由時光,我又是為何離開自由工作身分呢?
Thumbnail
我在2022年離職,離開了只要有人社群顧問。這段時間我體會到混吃等死有多快樂,以及混吃等死是等不到死亡的,誰亂教啊?我現在有工作了,想談談九千多個無業的日子,此篇從根談起,誰不喜歡根呢?根不可以嗎?先簡聊我的離職原因。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工作創業這麼些年,起起伏伏,雖不能說是一帆風順,倒也一路有驚無險。每次遭遇逆境,總能很快逢凶化吉。這一大段路,時而逆水行舟,時而柳暗花明。其中,[變化]是最大的劇情元素, 而且,經常周而復始的出現。 我所面臨的第一次工作上的變化,結局是我職業生涯的[歸零]。用現代的電腦術語描述,就是有人在我的職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