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8/16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做個有溫度的人》:別忘了,我們都不是一個人!

你有想過會什麼我們會用「溫暖」或「心寒」等溫度詞彙來形容心理感受嗎?天冷時,是不是光捧著杯熱茶就覺得心頭暖起來了呢?讓這本《做個有溫度的人》帶你從心理學、生物學和哲學等豐富視角,一探溫度與動物間複雜又迷人的關係吧!
這篇心得會先帶你認識溫度對生物的重要性,看看動物如何無所不用其極地維持體溫;接著告探討溫度如何影響我們的「認知」,害你心冷身也冷;最後則會介紹書中我最喜歡的部分:認識論,聊聊心理學研究遇到那些困境,為什麼我們該對任何實驗成果保持懷疑。

【溫度關乎生死】

從活命的角度來說,「調節溫度」是除呼吸氧氣外,對動物最重要的事。因此各家動物們無不培養出一身控制溫度的好本領。
大家應該都學過溫血、冷血這樣的動物分類。不過這分類其實不很直觀。比如一隻正在曬太陽的蜥蜴,體溫可能會飆到三十八度,根本不「冷」血。現在科學家比較喜歡用「外溫」或「內溫」來區分。外溫表示動物是從環境獲得體溫(如蜥蜴);而內溫表示動物可以自己產生熱量(如人類)。
這兩種控溫方式各有優缺。外溫動物因體溫遷就於環境,活動範圍會較受限;而內溫動物雖比較活動自如,但相對就得付出更多精力覓食,獲取能量來燃燒、維持體溫。
調節體溫是很「耗能」的事,因此即便內溫動物可「靠自己」控溫,很多時候牠們還是會像外溫動物那樣透過改變行為來調節體溫。像天氣熱時,貓會舔身子降溫,無尾熊則會緊抱冰涼的樹幹;而天冷時,許多哺乳動物會豎起汗毛來保暖。
也因為維持體溫很費力,動物們總會不斷找尋更省力的方式。「社交體溫調節」便是常見的一個手段。像皇帝企鵝便會成百上千地擠在一起取暖。如此就可省去自己燃燒脂肪生熱的功夫。而在過去供暖技術還不發達時,人們擠在一起睡也曾是常態。
溫度甚至重要到連演化都受其影響。比如原始人類化石中就發現溫暖地區的人骨盆比寒冷地區的還要窄。這是因為窄骨盆較適合雙足直立行走,在炎熱氣候下散熱效率會比較好。
不只基因,連文化發展都受溫度所驅動。像人類就為了保暖,而開始製作衣服、建造房屋,還開發出各種生熱技術(如暖氣)和預測氣候變化的能力。
企鵝會依賴彼此取暖

【溫度影響認知】

上個段落中我們看到溫度與動物間你儂我儂的關係。然而溫度威力還不只如此,它甚至可影響我們的「心理認知」。
提到認知科學,就得談談這領域的思考鼻祖:笛卡爾。他認為心智在體內就像「船上的領航員」一樣,可以駕馭身體。這就是著名的「二元論」。這觀點認為,心智與身體間的互動是單向的。心智可控制身體,但身體無法反過來影響心智。
但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在他的經典論文〈何謂情緒?〉中,質疑了這樣的二元論。一般我們會認為「人因快樂而微笑、悲傷而流淚」。但詹姆士認為反過來同樣成立。也就是說,「微笑也會讓人感到快樂」,身心會彼此雙向影響。
好的,那這些跟「溫度」有什麼關係呢?還記得開頭提到,熱茶讓人心暖的例子嗎?沒錯,溫度與心理的關係也有這樣的雙向性,心理溫度與生理溫度可能會互相影響。
多倫多大學曾用一款名叫Cyberball的線上遊戲,來測試心理狀態是否會影響溫度認知。遊戲中,受試者會與線上另外兩人拋接一顆虛擬球。但這兩人其實並不存在,拋球行為其實完全掌握在研究人員手上:如果想讓你產生孤立感,就故意不給你球;反之,如要讓你有歸屬感,就會不斷將球傳給你。
遊戲後,心理學家會請受試者評估想吃什麼食物。有趣的事來了,那些被刻意孤立的人會特別想吃「熱」食。此外,當研究人員請他們評估當下室溫時,這些可憐蟲感受到的溫度居然比他人低了三度。也就是說,當你心寒時你是真的會覺得「冷」。
反過來說,溫度也會影響心理認知。德國的一個研究讓受試者看八名嫌疑犯的大頭照,並猜測他們犯什麼罪。受試者不知道的是實驗室其實有溫度差異。結果,在溫暖房間的受試者多半猜逃稅等輕罪;但冰冷房間的受試者卻大多猜綁架或謀殺等重罪。由此可知,天冷可能會讓你的心也跟著「冷酷」。
這或許與溫度調節的重要性有關。證據顯示,當尼安塔人接近嬰兒幫他們調節體溫時,嬰兒的存活率就增加了。由此可知,想找溫暖的人相伴,想避免被冷落可能是我們賴以維生的天性,心理溫度與生理溫度這樣就自然地產生了連結。
比如有研究就發現,當消費者與信賴的品牌互動時,他們估計的環境溫度會比較高。也就是說心理信賴會讓身體也跟著暖起來。
看到這邊你會不會覺得好像發現什麼聖杯。比方說銷售人員是否可以運用溫度吸引消費者購買呢?或正向點,可不可以透過溫度來改善憂鬱症患者病情呢?
可惜,事情沒那麼簡單……
心冷可能讓你身也冷

【心理學的重製危機】

溫度與認知如此關聯緊密,讓人不禁期待是否能積極運用這些研究成果。可惜代誌沒那麼簡單。作者提到,心理學研究其實面臨嚴重的「重製危機」,很多研究結果無法被複製。
知名期刊《自然》(nature)曾發表一篇研究,試圖複製21篇《自然》與《科學》(Science)的社會學與行為科學論文,結果竟有8篇無法被複製。
難道是心理學家愛造假嗎?當然不是。問題在於,相較於物理學等領域,心理學在研究上會遇到更多困難。讓我們一一來探討:

〔定義問題〕
在做因果關係判斷時,很重要的是要能「定義」因與果。什麼意思呢?如果我們想探討溫度與憂鬱症的關係(像溫度「低」時症狀是否會變「嚴重」),就必須有「溫度」與「憂鬱症病情」的測量標準。
溫度還好測量,但憂鬱症就沒那麼好搞定了。書中提到,判斷憂鬱症程度的方式其實存在很大的差異。光常見的憂鬱症評估量表就有七種,症狀加起來多達52種。因此使用一個量表的實驗結果,在其他量表上很可能就無法複製。

〔樣本問題〕
另一個問題是「樣本」收集的可靠度。物理化學領域相對好控制,像我讀研究所時,基本會預期同規格的試片差異會小到可以忽略。但心理學的研究樣本是「人」,而人的「變異」相當大。
如書中提到,現在社會科學鎖定的研究對象多是大學生(因為好找)。但他們通常是所謂「WEIRD」族群:
  • W:西方(Western)
  • E:受過教育(Edudated)
  • I:工業化(Industrialized)
  • R:富裕(Rich)
  • D:民主(Democractic)
用這些樣本的所產生的實驗結果就容易有偏差。書中提到像「五大人格特質」這個心理學經典的人格特質測量標準,對中低收入國家或老年人就不那麼適用。因為這量表就是以「WEIRD」族群為對象所設計的。
簡單說,心理學實驗結果很可能因為測試者不同,產生極大差異。

〔樣本太少〕
很多實驗在增加規模、擴大參與者後,就會發現結果無法再現。原因是原本的測試樣本數太少。
書中舉季節性情緒失調為例,許多人都會感受到「好」天氣(晴朗)時心情較好,而「壞」天氣(陰冷)會讓人心情憂鬱。這是個簡單的常識觀點。然而荷蘭在2010年做的一個近一萬五千人參與的大型研究就發現,天氣狀況與悲傷情緒並沒有太大關連。
也就是說,這樣看似合理的因果關係,其實只是少數案例所產生的誤差判斷。

〔過度擬合〕
另外,在研究時常會出現「過度擬合」問題,因預先假設的偏見,影響對資料的判讀。俗話說得好,手裡拿著槌子,看什麼都像釘子。
像《姿勢決定你是誰》一書中提到可用「強力姿勢」增加自信。但這研究後來卻被發現無法複製。在這篇報導中,實驗共同研究人承認他們的研究有過度擬合的狀況。太希望看到預期的結果,導致資料判斷產生偏差。

〔相關不等於因果〕
最後,就算變數能被準確測量、定義,樣本收集多元、足夠,我們其實仍很難對因果關係下百分百的判斷。
作者在書中多次強調即便資料看似有相關,依然不能簡單去推斷因果。這邊舉個例子,曾有研究發現「冰淇淋銷售量越高,溺水死亡人數越多」。但這兩者顯然就無關,只是統計數據上剛好對到而已。
冰淇淋不會讓你溺水
看到這邊,你應該理解我說「沒那麼簡單」的原因。而我佩服的是,作者完全不避諱談論這些問題。我很喜歡這本書在描述實驗時,條件總說得很仔細。而且就算結果看似明確,作者還是會叨叨絮絮地提醒讀者不要太快下結論,或做出過多衍伸。甚至還說出:
心理學書籍根本不該對你在生活中該做什麼,提出具體的建議或明確提示。
平心說,生理溫度或許的確與心理溫度相互影響。但現實生活中影響心理的因素實在太多了,不像實驗室中能精準控制變因。如果你在夏天被甩,心情並不會比冬天好,對吧?
當然,這不是說上面那些有趣的實驗沒用,而是要了解這些實驗都有其限制性,未必能簡單應用到生活中。
對資料判讀要小心,不要看到黑影就開槍

【總結】

總結一下。首先我們探討溫度對動物生存的重要性,連基因與文化都會受其影響;此外,溫度還會影響認知,心理溫度與物理溫度彼此會互相牽連;最後則是要理解任何研究都存在限制,務必謹慎地看待各種實驗成果。
此書的內容極度豐富,原以為是本能輕鬆翻讀,看些有趣心理實驗的科普書,沒想到居然是如此「有料」。
作者從生物演化、大腦科學角度來演繹溫度的影響可說相當精彩。而其中的哲學討論更讓我相當驚喜,完全沒料到會在這本書看到圖靈測試中文的房間等內容。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書中關於「認識論」的探討。再再提醒我不要忘了科學的本質。如作者說的:
不能理所當然地認為,我們根據現象所得出的結論是正確的。
老實說我就曾吃過虧。上面提到《姿勢決定你是誰》的問題,其實是我Po文到閱讀社團時,被好心網友提醒才發現的。這邊順便說一下,我的專長是奴跟賣肝半導體製程,介紹的書多是我不熟的領域。所以如果大家發現內容有任何問題都歡迎留言跟我說哦!
如果大家對認識論這主題有興趣,這邊加碼推薦三本相關書籍:《世界觀》、《反脆弱》和《西方哲學史:從蘇格拉底到沙特及其後》。相信讀完會對此書的內容更有體會。

【後記:暖還是很重要】

話說回來,既然生理溫度對心理認知的影響,在現實世界中會受到其他複雜變因的影響,而不那麼直觀。那那些「溫暖」行為還有必要嗎?難道我們不該在他人失落時遞上杯熱茶,或給傷心的朋友一個溫暖的擁抱嗎?
答案當然還是肯定的!
事實上,體溫調節就已經告訴我們社交對動物有多麼重要(想想擠在一起的企鵝)。當然人類經過複雜演化,我麼的社交早已超過單純的溫度需要。但如作者說的,體溫調節研究讓我們看到生物的本質:我們是需要彼此的生物
因此,當我們送「暖」時,其實不必在意物理溫度是否能轉化成心理溫度,因為這是人與人間理所當然的連結關係。
或許,這本書讓我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別忘了,我們都不是一個人!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和哀居↓↓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