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愛,父母還應該給予孩子什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昨日是八月八日父親節,女兒一大早便爬到老公的身旁對他撒嬌說等放學回來要幫忙槌槌背並說聲:「爸爸辛苦了!」想著女兒的這一番話,我沈澱了一整個早晨,邊閱讀邊思考到底在天上的父親教會了我什麼?他又留給我什麼樣的禮物呢?
父親總是說凡事要學會自己思考判斷,不是課本上教的一定就是正確的,而遇到困難的時候要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先自己嘗試過後再來尋求大人的協助。小時候的我總覺得父親太早訓練我們獨立,甚至有一種被拒於門外的失落感,我誤以為父親只是不想要我們勞煩他,於是說出了這看似有點不近人情的話語,直至長大成人之後,我才慢慢領會父親的用心良苦。
每當我們需要尋求協助的時候,父親總不會立即給予我們解答,反而是先詢問我們不理解的地方在哪裡?接著再加以引導一同討論找出答案,這樣的過程雖然比馬上給答案繁複許多,卻有助於在下一次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獨立思考,而不需要每次都依賴他人尋求解方,倘若真的依舊找不到方法再度求援,父親也不會予以斥責或感到不耐,保有開放的態度允許孩子有思考的權利,是父親在我成長過程中給予我們最大的自由
然而,有思考便能激發出不同的想法,當想法出現分歧的時候,自然也會經歷爭辯的過程,即便彼此不同意對方的觀點,父親也不會因此惱羞成怒或認為我們挑戰他的權威,頂多就是不以為然沈默不語,有時候我們甚至可以感受到他被我們的論述給說服了,只是不願意承認而已。倘若今天的我很善於批判性思考,我想這都是從小經由父親的允許及包容訓練出來的,他讓我們知道威權的可怖,所以也沒有以父親的角色對我們行使高壓教育,反而給予我們思考的機會與表達意見的權利
每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愛,但並不是無條件的包容,有時候在看似完全尊重孩子的表象之下,其實是漠不關心與逃避責任,比如說有人會強調自己從小到大無論想做什麼都不會被父母拒絕,於是把這樣看似尊重的行為自我解讀成愛,事實上父母的責任是應該去協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得失利弊,而並非在完全不想了解的狀況下就無條件支持,有時候這種看似「開明」態度的背後代表著「忽略」,因為父母本身不想要去關心與思考,所以讓孩子自行去決定,而決定過後的結果則由孩子自行承擔,這背後也代表著父母「逃避」責任的殘酷事實。
一個人的人格養成有賴於家庭教育,我在當孩子與父母的身份轉變上,我感恩於父母讓我們有勇於表達意見與捍衛自身立場的自由,同時也允諾予自己的孩子有相同的權利。
願全天下的父母都能繼續學習成長,也願所有的孩子都能保有思考與感受愛。
圖片來源:unsplash
avatar-img
205會員
1.1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而作者書中的小女孩不僅在家庭中被冷落,在與同儕之間的人際關係也不自覺會偽裝自己,因為恐懼不被喜歡而讓自己戴上面具隱藏自我,只能在閱讀及書寫中尋找心靈寄託,卻也因此奠定了創作才能,屬於童年的秘密是一首首的詩,也盼望著自己有一天能聲名大噪,離開那個亟欲脫身卻又難以卸除的悲慘童年。
《剛剛好之妳說》 剛剛好我就是想要 剛剛好妳來到我面前 剛剛好我們一起出發 《剛剛好之我說》 剛剛好我們有默契 剛剛好我們都蓄勢待發 剛剛好我們都期待未知的驚喜 接納現實的不完美,也接納自己受傷的心。 重新詮釋現實的不完美,讓破碎的心得到修復。
乍看書名會覺得很自虐,真的必須要深刻的痛過才能感受到一件事情的意義嗎?倘若如此,那我肯定不同意這樣的理論,也幸好這本書的內容並非如我淺顯的臆測般強調痛苦的必要,反而是深入探究痛苦與快樂之間的關係,以及自願受苦及受虐的區別及所帶來的感受差異,最重要的是如何在人生的苦痛中找尋愉悅的價值。
流著相同血脈及因為婚姻而結合成為家人的每位成員們,當真能理解彼此嗎?即便共處在一個屋簷下,又有多少埋藏在心中沒有透露的秘密呢? 《伯勞鳥之家》描述的是姐妹之間的情誼與長照的問題,其中也描繪到手足之間在能力、資源、付出不對等之下所產生的矛盾心結,相信許多人看了會很有共鳴。
讀完這本書,我完全能明白為何蔡瀾先生在許多人心中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當一位長者擁有開明開放的思想,且不用批判鄙視的態度去指責年輕人,如此肯定會讓人聽得進去他的建言並且贏得尊敬,很認同蔡瀾先生在書中所提倡的以誠待人並且不要刻意去得罪別人,與朋友之間的相處淡然不要刻意,彼此做到互相尊重便是最好的關係。
你能相信書籍封面的插畫家今年已經95歲了嗎?而這本詩集的作者也已經78歲,兩位高齡的創作者合作是否令你感到振奮人心呢?至少對我而言,當下的內心是很受震撼的,在湧起敬佩之情的同時也不禁眼眶濕濕的,在翻開這本書之前已經深受感動。 精選詩篇: 我們家1 即使小偷找上我們家 他也沒有能帶走的物品 問候
而作者書中的小女孩不僅在家庭中被冷落,在與同儕之間的人際關係也不自覺會偽裝自己,因為恐懼不被喜歡而讓自己戴上面具隱藏自我,只能在閱讀及書寫中尋找心靈寄託,卻也因此奠定了創作才能,屬於童年的秘密是一首首的詩,也盼望著自己有一天能聲名大噪,離開那個亟欲脫身卻又難以卸除的悲慘童年。
《剛剛好之妳說》 剛剛好我就是想要 剛剛好妳來到我面前 剛剛好我們一起出發 《剛剛好之我說》 剛剛好我們有默契 剛剛好我們都蓄勢待發 剛剛好我們都期待未知的驚喜 接納現實的不完美,也接納自己受傷的心。 重新詮釋現實的不完美,讓破碎的心得到修復。
乍看書名會覺得很自虐,真的必須要深刻的痛過才能感受到一件事情的意義嗎?倘若如此,那我肯定不同意這樣的理論,也幸好這本書的內容並非如我淺顯的臆測般強調痛苦的必要,反而是深入探究痛苦與快樂之間的關係,以及自願受苦及受虐的區別及所帶來的感受差異,最重要的是如何在人生的苦痛中找尋愉悅的價值。
流著相同血脈及因為婚姻而結合成為家人的每位成員們,當真能理解彼此嗎?即便共處在一個屋簷下,又有多少埋藏在心中沒有透露的秘密呢? 《伯勞鳥之家》描述的是姐妹之間的情誼與長照的問題,其中也描繪到手足之間在能力、資源、付出不對等之下所產生的矛盾心結,相信許多人看了會很有共鳴。
讀完這本書,我完全能明白為何蔡瀾先生在許多人心中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當一位長者擁有開明開放的思想,且不用批判鄙視的態度去指責年輕人,如此肯定會讓人聽得進去他的建言並且贏得尊敬,很認同蔡瀾先生在書中所提倡的以誠待人並且不要刻意去得罪別人,與朋友之間的相處淡然不要刻意,彼此做到互相尊重便是最好的關係。
你能相信書籍封面的插畫家今年已經95歲了嗎?而這本詩集的作者也已經78歲,兩位高齡的創作者合作是否令你感到振奮人心呢?至少對我而言,當下的內心是很受震撼的,在湧起敬佩之情的同時也不禁眼眶濕濕的,在翻開這本書之前已經深受感動。 精選詩篇: 我們家1 即使小偷找上我們家 他也沒有能帶走的物品 問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與父親之間的溫馨故事,回顧了童年時期父親愛的表現,如帶著她買零食以及深夜做宵夜的珍貴回憶。文章強調父愛的無條件與純粹,無論時光流轉,這股愛的象徵永恆如一。也鼓勵讀者反思自己與父親的關係,並學會滋養自己以獲得幸福。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看到一篇短文,寫著 孩子喜歡吃一道菜,媽媽會拼命挾到他碗裡,爸爸是直接不吃這道菜。 媽媽的愛是犧牲的愛,爸爸的愛則是堅定又隱晦的愛。希望天下的爸爸都能更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 更希望我的父親,父親節快樂、健康平安。
Thumbnail
父親節的時候,常會去思考我跟父親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在許多方面,他的認知遠不及我。但在養育之路上,卻給我很多很多。小時候,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在田裡揮汗拔草、喝清涼沙士的單純記憶,至少仍深深刻畫在腦海中。後來父親生病,性情轉變,話變多了,反而比較能夠溝通。但是最近這幾年也快速在老化中,身為
「如果你是一位父親,你希望孩子怎麼記得你呢?」幾週以前,當我看著曉蓓時。聖靈突然問我:「當你在看著孩子時,你在想著什麼?」我發現,雖然不是「總是」,但是我「經常」在看著孩子的時候,想著我的工作。想著接下來的營會、主日信息、想著教會所發生的各種事情。雖然我將時間撥給孩子,但是心卻不在孩子身上。
父親問我要什麽樣的父親?為什麼?我要一個知道我的父親,會為我正義站邊的父親。因為這樣愛我的父親,才不是原生的父親。我思考父親要怎麽樣的女兒?父親要的女兒是有次生思考,可以走出原生世界的女兒,不然我無法回家。父親,你是否傳我心法?我覺得自己太不可思議。 女兒,請讓悟真知道次生的愛,是從你身上開始的。
Thumbnail
上週有機會跟媽媽一起去約會吃飯,當場我跟媽媽表達了我的感謝,謝謝他們一路以來的教養方式,現在我才能找到自己的熱情,並活出自己喜歡的人生。⁣⁣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與父親之間的溫馨故事,回顧了童年時期父親愛的表現,如帶著她買零食以及深夜做宵夜的珍貴回憶。文章強調父愛的無條件與純粹,無論時光流轉,這股愛的象徵永恆如一。也鼓勵讀者反思自己與父親的關係,並學會滋養自己以獲得幸福。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看到一篇短文,寫著 孩子喜歡吃一道菜,媽媽會拼命挾到他碗裡,爸爸是直接不吃這道菜。 媽媽的愛是犧牲的愛,爸爸的愛則是堅定又隱晦的愛。希望天下的爸爸都能更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 更希望我的父親,父親節快樂、健康平安。
Thumbnail
父親節的時候,常會去思考我跟父親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在許多方面,他的認知遠不及我。但在養育之路上,卻給我很多很多。小時候,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在田裡揮汗拔草、喝清涼沙士的單純記憶,至少仍深深刻畫在腦海中。後來父親生病,性情轉變,話變多了,反而比較能夠溝通。但是最近這幾年也快速在老化中,身為
「如果你是一位父親,你希望孩子怎麼記得你呢?」幾週以前,當我看著曉蓓時。聖靈突然問我:「當你在看著孩子時,你在想著什麼?」我發現,雖然不是「總是」,但是我「經常」在看著孩子的時候,想著我的工作。想著接下來的營會、主日信息、想著教會所發生的各種事情。雖然我將時間撥給孩子,但是心卻不在孩子身上。
父親問我要什麽樣的父親?為什麼?我要一個知道我的父親,會為我正義站邊的父親。因為這樣愛我的父親,才不是原生的父親。我思考父親要怎麽樣的女兒?父親要的女兒是有次生思考,可以走出原生世界的女兒,不然我無法回家。父親,你是否傳我心法?我覺得自己太不可思議。 女兒,請讓悟真知道次生的愛,是從你身上開始的。
Thumbnail
上週有機會跟媽媽一起去約會吃飯,當場我跟媽媽表達了我的感謝,謝謝他們一路以來的教養方式,現在我才能找到自己的熱情,並活出自己喜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