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年經驗的創業家「新創變成中小企業」問題的解決辦法 ②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為了三個月一次的董事會在找話題寫文章的時候,剛好在 Twitter 看到這個文章。
我覺得這則 Twitter 對創業家來說很值得看,所以也趁這個機會分享我的想法。順便說一下,我跟上坂先生沒有直接認識,不過他也是「影片」產業的人,也把自己的事業賣給 UUUM(我們的股東之一),所以我對他很感興趣。

解決「新創變成中小企業的問題」:實現雙元化經營

和上坂先生俐落的單點突破作法不同,我們正在想辦法實現雙元化的管理,意思是在推進新事業的同時也繼續努力原來的事業。(看起來是我們在某些時候決定這樣做,然後決定細節之後開始實施。但事實是我們到現在還是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中一邊思考一邊前進)
簡單介紹產業背景,YouTube 市場現在不斷擴大,這次想分享的是我們公司提供 YouTube 創作者管理和內容行銷服務的時候遇到的困難。
  1. YouTuber 人數的增加大於觀眾的增加:環境越來越競爭,每個頻道獲得觀看的難度高
  2. 產業擴張之後變得複雜:Creator Economy越來越成熟,需要更強更深的專業
  3. 往其他國家擴張是困難的:雖然平台是全世界都可以用,但內容的語言造成界線
因為這樣的背景,我們必要發展新的事業、不是延伸過去的事業,但是也要持續把重心放在Creator Economy上。我們已經準備了 1~2 年,結果來說,我們已經可以成功讓現有的事業跟新的事業同時發展。
通常,雙元化經營用來幫助大公司同時實現創新和不連續的成長。我很佩服一些公司的單點突破作法,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說,嘗試讓一些公司可以成功是正確的。不過,因為有各種背景和原因,現在我們專心努力的是產生結果,證明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透過 3 個做法來實現

①人才

為了實現上面說的樣子,我暫時把 CEO 的工作交接出去,把大概 80% 的時間用在新事業。為什麼可以做到?簡單說,因為團隊的大家都很優秀也很努力。以下是我的分享,可能可以幫助其他公司實現這件事情。
現在我們公司內部有一個領導階級的Positioning Map。誰是Management職、誰是Professional職(內部說法是Individual Contributor)、誰負責 0→1 或是 10→100 的階段,這些資訊在內部都是公開的,當然這些角色目前也是常常變動(移動)的。
※我們有好多女性領導!最近,我們減少了一些Management職(右邊的人比較少)
在過程中當然也發生一些大衝突。簡單來說,因為不再擔任Management職的調動是不定期的發生,有些人覺得被降職,也造成一些高階主管離開。但是,像我們一樣的變化很大的新創公司,需要的角色常常變動。我們要好好照顧大家的心態、讓大家有一樣的想法,讓大家知道不擔任管理職不是降職,只是角色改變。接受頻繁的改變已經是我們的文化,這是我們花了 1~2 年的誠實溝通達成的效果。

②市場時機

在自己的事業中,很難評估市場目前在哪個階段。但就像 Bill Gross 在這個影片中說的,「時機是成功因素裡面最重要的因素」。
過去的一兩年,我負責管理現有的事業也監督新事業;我很強烈發現,包含我和其他的企業家常常會關注一個市場的開始,並且認為它會比它實際上更快達到大規模、而且因為市場變大,過去的公司會需要改變。舉例說明,我一直覺得「大家很長時間一直在看 YouTube」,但實際上以臺灣的 YouTube 廣告市場來說,我們才剛要開始跨越鴻溝;現有業務的成長很大一部份是因為被交給了適合的人才。
我認為,大多數企業家都會在第一隻企鵝出現的時候就開始行動,但是,跨越鴻溝的時機、如何安排時間、如何安排人力,都會很大程度影響是不是可以成功。如果我們可以做出正確的變化,我們將可以做到更好的結果。

③資金

我認為雙元化經營的前提是現有的事業可以獲利。所以從我們的情況來看,我們在嘗試獲利的狀況;如果我們決定用雙元化的方法來經營,我們就需要用一切手段來讓現有事業實現獲利。
我們沒有任何一次是做大規模的組織調整,但是我們常常調整;每次調整都會有痛苦。不過我每次回頭看都覺得,希望我能早點完成;如果不能做到這點,經營公司的難度就會大增加。
最近,現有的事業已經可以獲利,可以支援新事業的投資;有些原因是暫時性的,不過一開始的狀況是,公司的現金只能負擔小於或只有剛好六個月的固定費用。做為過渡的借款,我們從 GxPartnersFFG Venture Business Partners 和兩家位於福岡的 VC(實際上,我們公司成立於福岡)籌集了融資。我對 GxPartners 的 Nakahara 先生的感謝,不是現在才開始,是從一開始成立公司的時候、和我在日本金融公司工作的時候。認識他很多年,他總是從企業家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且很好交談,這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如果當時沒有資金,我在心理上應該也很難大膽開始行動。

永遠不放棄核心價值和爆炸的成長

創業到現在 10 年了,我需要好好認知自己已經不年輕。更重要的是我想當一個有用的叔叔。
因為新事業發展,我們開始在日本招募;我們公司在日本不有名,所以我沒有很大期待。但是結果超過我的想像,比期待的好很多。有些人看到我的文章、發現我們公司有他們沒發現的優勢,所以投了履歷;想一想之後我覺得,雖然我們不有名,但是在招募上有Uniqueness的公司。
我一年前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風在吹嗎」,寫的原因是要鼓勵員工們用逆風來駕駛飛機,但我可能是受到最大鼓勵的人。我從 2013 年 11 月開始創業,再過一年多就滿十年了。我們會繼續以Creator Economy的壓倒性成長為目標。
PS. 封面圖片是用MidJourney輸入「Startup, Hope, Hopelessness」做出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跟上一篇一樣,這是在上次實習生招募會的時候,「實習生面試老闆」環節被問到的問題。如果想要了解這個環節的目的我有寫在這裡。 Q. 對一個剛起飛的創作者來說,他的團隊成員需要有什麼樣的能力? A. 夢想,不是能力。兩個人以上就會開始有很多摩擦,這時候需要的是大家統一、一致的目標;如果大家有共識的目標,就
社群是國家一樣 Q. 這麼培養社群?IG,Snapchat,YouTube等,各個平台都有Star。這些人從各個平台一直都被挖。這樣競爭強烈狀況下怎麼培養獨特社群? A. 培養社群是營運國家,經濟一樣。為了營運社群,從經濟政策可以學習。先說從0開始培養社群是類似開拓新土地的樣子。 ①告訴大家有新土地
這篇是講講在實習生招募會的時候,「實習生面試老闆」環節被問到的問題,這個環節的目的寫在這裡。這個問題好像每一屆被問到。 Q. 現在經紀公司很多,要怎麼用一句話說服創作者加入 CAPSULE? A. 一句話沒辦法、一段話也沒辦法,一般我們都花 5-10 個小時跟創作者聊。這個事情對創作者是很大的人生決
人通常偏向重視過去跟現在。應該未來還沒有看到,所以不容易想像,相信。 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突破200亿 2009-2013年我在上海廣告公司上班。那時候常常用這個圖解釋給客戶未來的中國市場與網路業界。那時候其實我一邊相信,一邊不相信。(不知道真的會不會變這樣。。為了不過說服客戶繼續講
這篇是講講在實習生招募會的時候,「實習生面試老闆」環節被問到的問題,這次是第三集,這個環節的目的寫在這裡。這個問題好像每一屆被問到。 Q. 對公司來說會想要好好培養實習生嗎?  A. 當然想要好好培養,公司有很多年輕人。對很多新的東西來說,你們是未來、我是會被淘汰的;我們這個公司一定要很多年輕人的想
之前在這篇文章講過,Mission 是我們公司的存在意義、Vision 是我們要努力實現的理想狀況、Way 是我們的做事方式。 同事超過 100 位的時候會需要一些資訊共享的方式,其中一個辦法是開始請大家用 Email 的方式寫月報給我和公司的 VP、GL(General Manager,算總監位置
跟上一篇一樣,這是在上次實習生招募會的時候,「實習生面試老闆」環節被問到的問題。如果想要了解這個環節的目的我有寫在這裡。 Q. 對一個剛起飛的創作者來說,他的團隊成員需要有什麼樣的能力? A. 夢想,不是能力。兩個人以上就會開始有很多摩擦,這時候需要的是大家統一、一致的目標;如果大家有共識的目標,就
社群是國家一樣 Q. 這麼培養社群?IG,Snapchat,YouTube等,各個平台都有Star。這些人從各個平台一直都被挖。這樣競爭強烈狀況下怎麼培養獨特社群? A. 培養社群是營運國家,經濟一樣。為了營運社群,從經濟政策可以學習。先說從0開始培養社群是類似開拓新土地的樣子。 ①告訴大家有新土地
這篇是講講在實習生招募會的時候,「實習生面試老闆」環節被問到的問題,這個環節的目的寫在這裡。這個問題好像每一屆被問到。 Q. 現在經紀公司很多,要怎麼用一句話說服創作者加入 CAPSULE? A. 一句話沒辦法、一段話也沒辦法,一般我們都花 5-10 個小時跟創作者聊。這個事情對創作者是很大的人生決
人通常偏向重視過去跟現在。應該未來還沒有看到,所以不容易想像,相信。 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突破200亿 2009-2013年我在上海廣告公司上班。那時候常常用這個圖解釋給客戶未來的中國市場與網路業界。那時候其實我一邊相信,一邊不相信。(不知道真的會不會變這樣。。為了不過說服客戶繼續講
這篇是講講在實習生招募會的時候,「實習生面試老闆」環節被問到的問題,這次是第三集,這個環節的目的寫在這裡。這個問題好像每一屆被問到。 Q. 對公司來說會想要好好培養實習生嗎?  A. 當然想要好好培養,公司有很多年輕人。對很多新的東西來說,你們是未來、我是會被淘汰的;我們這個公司一定要很多年輕人的想
之前在這篇文章講過,Mission 是我們公司的存在意義、Vision 是我們要努力實現的理想狀況、Way 是我們的做事方式。 同事超過 100 位的時候會需要一些資訊共享的方式,其中一個辦法是開始請大家用 Email 的方式寫月報給我和公司的 VP、GL(General Manager,算總監位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創業是一種創建和經營新企業或項目的活動。想知道創業背後的機遇及挑戰,什麼是創業的真相? 有哪些主要挑戰? 這篇文章會為你一一解答。
Thumbnail
在上一篇討論中,我們從心態的四個方向出發,探討了科技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接下來,我們進入實戰篇,請矽谷新創工程師職涯與創業教練 Yi 姐分享她從新創到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經歷,以及在產品開發的各種經驗是如何影響了她的生活,以及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的策略。 技術與非技術、團隊內外部的有效溝通 「策略」在科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科技背景的創業者在不同階段應該做的事情,Idea 階段要迅速做出原型並讓使用者試用,MVP階段的目標是建構來發布並在一週內完成,發布階段要找到product-market fit等等。還有講述選擇技術棧、持續迭代、以及如何招募等。要以完成產品為優先,而非做到完美的架構,且能夠快速的迭代。
Thumbnail
創投不一定要創業過,但有過創業跟產業經歷,絕對是同理創業者跟提供有效資源的背景之一。創業過也不一定適合做創投,因為在場上跟場邊的技術與心態,其實很不一樣。無論是哪個角色,唯有互相尊重、勇於挑戰自己,才能創造偉大的團隊與成績。
Thumbnail
臺灣的創投制度設計類似金融業與製造業,讓創業者感受到較像員工而非自由、勇氣的老闆。相較美國的創業者,臺灣經理人缺乏資源與回報方式的自由度,無論在創投或企業,經理人與創業者最大的差異不是收入,而是心態。唯有創投本身也具有創業者心態,才有可能跟矽谷真的接軌。
Thumbnail
對於沒有上班經驗的創業者來說,進入企業經理人角色是相當困難的,而這種深度經歷對於創投領域同樣重要。因為成為創投合夥人所需具備的主要條件,除了募資能力跟案源,最關鍵的是協助創業者找到好的員工、顧問與出場途徑。
Thumbnail
在成功完成A輪融資之後,投資人給予我們兩大挑戰。首先,他們期望我們在年底之前能夠將日活躍用戶數(DAU)提升至200萬,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在短短的半年內,將當時的用戶數增加三倍以上。其次,他們希望我們開始探索如何對用戶進行有效的變現。這兩大目標都非常具有挑戰性。 不過在這之前,我們第一件做的事情是讓
Japan Insider 所有成員皆位於日本。喜歡在「日本裡面」的新創生態圈探險,走訪日本企業、新創,分享日本商業資訊、進入日本市場的經驗,讓海外的團隊對日本市場有更多的認識。
Thumbnail
創業是一種創建和經營新企業或項目的活動。想知道創業背後的機遇及挑戰,什麼是創業的真相? 有哪些主要挑戰? 這篇文章會為你一一解答。
Thumbnail
在上一篇討論中,我們從心態的四個方向出發,探討了科技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接下來,我們進入實戰篇,請矽谷新創工程師職涯與創業教練 Yi 姐分享她從新創到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經歷,以及在產品開發的各種經驗是如何影響了她的生活,以及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的策略。 技術與非技術、團隊內外部的有效溝通 「策略」在科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科技背景的創業者在不同階段應該做的事情,Idea 階段要迅速做出原型並讓使用者試用,MVP階段的目標是建構來發布並在一週內完成,發布階段要找到product-market fit等等。還有講述選擇技術棧、持續迭代、以及如何招募等。要以完成產品為優先,而非做到完美的架構,且能夠快速的迭代。
Thumbnail
創投不一定要創業過,但有過創業跟產業經歷,絕對是同理創業者跟提供有效資源的背景之一。創業過也不一定適合做創投,因為在場上跟場邊的技術與心態,其實很不一樣。無論是哪個角色,唯有互相尊重、勇於挑戰自己,才能創造偉大的團隊與成績。
Thumbnail
臺灣的創投制度設計類似金融業與製造業,讓創業者感受到較像員工而非自由、勇氣的老闆。相較美國的創業者,臺灣經理人缺乏資源與回報方式的自由度,無論在創投或企業,經理人與創業者最大的差異不是收入,而是心態。唯有創投本身也具有創業者心態,才有可能跟矽谷真的接軌。
Thumbnail
對於沒有上班經驗的創業者來說,進入企業經理人角色是相當困難的,而這種深度經歷對於創投領域同樣重要。因為成為創投合夥人所需具備的主要條件,除了募資能力跟案源,最關鍵的是協助創業者找到好的員工、顧問與出場途徑。
Thumbnail
在成功完成A輪融資之後,投資人給予我們兩大挑戰。首先,他們期望我們在年底之前能夠將日活躍用戶數(DAU)提升至200萬,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在短短的半年內,將當時的用戶數增加三倍以上。其次,他們希望我們開始探索如何對用戶進行有效的變現。這兩大目標都非常具有挑戰性。 不過在這之前,我們第一件做的事情是讓
Japan Insider 所有成員皆位於日本。喜歡在「日本裡面」的新創生態圈探險,走訪日本企業、新創,分享日本商業資訊、進入日本市場的經驗,讓海外的團隊對日本市場有更多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