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科技與人生一樣,是一種藝術

    最近剛好參加PyCon APAC的活動,遇到一群對於技術分享很有熱誠的人,以往參加滿多社群,很少社群辦的像PyCon社群,有如此凝聚力與自發性。
    而這一部分是因為,Python語言的興起,很多企業來贊助PyCon社群活動,即使這些參與的志工是無償的,但有贊助就有資源,自然就能凝聚力量與人潮。
    經營一個組織或團體是需要持續耕耘與時間的。
    並非要告訴初學者非學Python不可。而是要說明,
    時間才是最強大的力量。
    但接觸到有些學生,並不是無法堅持,而是三心二意並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因此時間在他們看來不是力量,而是青春的消耗。
    Not doing things that are easy
    其實自己並不是很喜歡群體活動,但因為工作與為了讓事情可以順利進行,必須要學習組織團隊的能力,因為很多想完成的事情,一個人是無法完成的。
    能夠有一群理念相同的夥伴是很不容易,且很幸福的事情。
    PyCon Sprint
    PyCon Sprint
    生命是一條很長的fighting,能活到現在其實是不容易的。
    所有生命中發生的每件事情都有意義。要結合所長,才能堅持下去,才能做的長久。
    PyCon Eve Party

    因此持續成長,是不可避免的歷程。
    所以在上週也去台北進行我們接下來專案的research,參與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ROS年會。
    台灣大廠上銀的機器手臂,他們有定期舉辦機器人手臂程式競賽
    博鈞科技的多功能機器人,已開始在桃園機場佈建消毒機器人
    發現台灣很多中小企業已經把機器人與IoT發揮到極致,工業4.0已經在中部許多科技園區成形。
    但其中的穩定度與可量化程度,還不確定是否能達到大規模生產的品質。
    有些功能的確還算實用,但總覺得這些機器人少了些什麼。
    直到我最近看到一個Ted Talk演講。

    台灣做的機器人包含之前的Zenbo。總是會覺得不夠close to human。我指的不是外型,而是更接近以人為本的設計。
    機器人的確很難取代真人,但與其互動的過程不能讓人覺得使用起來,會擔心不受控或感受不佳的狀況。
    但這的確是很深且很難的研究主題。
    打從前幾年的AR/MR,到元宇宙、NFT(Non-fungible token),科技結合藝術已經是現在進行式(Nvida提供創作者透過 Omniverse 發揮無限可能)。但仍停留在吸引眼球與金流的表面研究上。
    這些太過展現實際功能的東西,應該可以更隱晦;讓更親近人感受的東西,呈現在外部,比如機器人對人的安全保護性,以及同理的表現。
    知易行難。
    我也還在摸索。下週開始每週三會去台北一趟,上台灣藝術大學的課程。主要是學習從科技的角度,構思影像故事的可能。
    未來可能用這部小車子,透過AI自己尋找周圍有趣的故事或設定好的角色(網紅),透過車子上的攝像鏡頭自行create一部短影片。
    但做這些,並不是要讓機器人取代人類。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絕對重於這些冷冰冰的流程與工具。
    這是生而為人,可貴的地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