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人生命的本質柔弱,完成的時候體會僵硬。萬物草木生命的本質也是柔弱,完成的時候變硬。所以堅固僵化屬於終結,柔弱屬於生命。
所以仰仗工具以為強則不勝敵,樹木強壯則被砍伐。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用弓來比喻見七十七章。
體為下,意為上。心使弦而弓滿即是造勢。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自然之道,跟將弓拉開很像。
使高的地方往下,使下的地方舉高。
有過多的地方使之減少,不夠的地方將其補充。
意有餘而使其不欲,體不足而使之填滿。張弓而造勢。
自然之道,減少過多的而補充不足的。人之道,卻不是這樣,減少不足的拿去奉養過多的。誰能把過多的拿出來奉獻給天下?只有行道者。
所以聖人,行事後不以為意,功成後也不自居其功。不欲展示了掌控彰顯的能力。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水最弱,攻堅克強水最厲害。那人如何作呢?用「無」。強行作為是不能成就的,要從意處作調整。弱勝強,柔勝剛,而天下不能知,不能行,是因爲言有宗,事有君。
所以聖人說「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
這是相應之理。
止於ㄧ,意足,定名,以「反者道之動」而展示。
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處理了以外相而產生的情緒,應理在「有」會餵給「你」其他的情緒,怎麼可能完整?天下之母,歸於「無」,可以為善。
所以聖人以合於神,神意合一,而不以身、意為主。
「一」負責了陰陽相合,感受情緒會貫通「有」「無」。
天道,自然之道在「無」展示了先天到後天,不斷使人完整。
有德是指上德,無德是指下德。
左即是陽,即是神。
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徒。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縮小由情緒而來的惑與或,降低身體的影響,
不用對抗的工具,讓體從事行為而不受外界的干擾而喪失行為的功能。
雖有外相來來去去,這是意的來去;雖有外相進攻保守,這是意的鋪排。
要行「道」,以「無」行之;有對抗的工具,在「無」中處理它。
使體復命,歸於靜,以希夷微,三者一體而用之。
食母給好的,早服給美的,天下之母是不動的,萬物生成的感受是樂的。
或與或、惑與惑的呈現,各種的心聲,雖然都覺知,體也不受影響,意也不受體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