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轉載】沒練好這10大基本功,別說你想晉升主管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沒練好這10大基本功,別說你想晉升主管職!

2014-11-01 00:00 整理、撰文 謝明彧

日本知名企管顧問前田敏隆在《黑帶級工作力》一書中,巧妙地借用跆拳道的段位概念,以「4~1級」和「一~三段」來說明工作者職場上的能力等級。如同跆拳道的升段,只要努力,工作者也能向上提升。

但在所有關卡之中,有兩大更高、也更難跨越的重要高牆,那分別是「3級→2級」與「1級→初段」,這兩堵高牆也概分出工作者兩個重要職涯層次:「基層員工到經理人」「經理人到CEO或創業家」。這其中,又以「3級→2級」最為重要,那是決定一位工作者從「普通工作者」到「具潛力管理人才」的條件。

成為競爭力人才的10大要件

3級人士要晉升2級所要跨越的高牆為「2級之牆」,這道牆比起其他關卡之牆幾乎足足有兩倍以上的高度,工作者想順利跨越,前田認為必須具備以下10個條件:

1.維持適度的緊張感

工作時並不需要時時保持神經緊繃,但無法在關鍵時刻升高緊張感、經常處於「鬆弛狀態」的人,要突破此高牆、提升能力會有一定程度的困難。要做好這點,必須做到不假他人之力,自己就能提高緊張感,那些只依靠上司來給予緊張感的人,會無法把外在壓力變成有效內驅動力。

2.先做該做的事(強烈的分工意識)

以個人生涯長期規畫而言,每個人都該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不過,如果在眼前的工作中,光挑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很難做到能力提升。

比起應該做的事,若一個人只以自己想做的事為優先考量,看待事情的觀點也會偏向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在面對真正重要的工作時,很可能搞錯事情的優先順序,而對工作成果造成不良影響。

在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人即使只做自己感興趣的事也能一帆風順。這樣的人經常建議別人:「我一向只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大家也可以像我一樣。」但是客觀看來,這樣的人大多擁有特殊的才華,或是上司運特別好,一般人若是接受這樣的建議,在工作上不見得會有好成績。

3.自我動機誘導者

所謂的自我動機誘導者(self-motivator),是指能夠自己提升動機、維持動機的人。有些人會天真地以為,自己的幹勁必須由公司及上司來提振及維持的。這種人會有強烈的「他責傾向」(將責任歸咎於自己以外的人事物),也有很多的抱怨與不滿。

不能否認,公司和上司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動機,但自己的動機,基本上應該是由自己來提升並維持。如果無法做到這點,不僅很難在組織內做出成績,投入工作的意願也會相當低。

4.自我評價的占比高

評價可分為自己為自己評價的「自我評價」,以及其他人(公司)對自己評價的「他人評價」兩種。找出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所占的比例,這一點相當重要。要是一個人自我評價的比例過高,很可能做出錯誤的評價而「會錯意」;他人評價的比例過高,則會受到他人評價的過度影響。兩者都不是好事。

升上了2級,工作者一定要培養自己對本身工作力進行評價的能力,並參考上位者給予的評價,為自己進行最適切的評價。

5.投入工作的態度確實

這裡所說的「確實」,是指對於工作的準備非常充分。工作的準備是否充分,可說是最適合用來判斷某人對工作投入態度的標準。

工作的準備步驟,有點像是求學時的「預習」。有些人認為此步驟理所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不太有趣的課題,而這點差別,正是2級人士與3級人士的差異所在。在一個全為3級人士的組織中,可能不容易發現這個準備步驟的重要性,但如果你被要求的工作是屬於1級或初段人士才能完成的水準,一旦工作的準備不夠充分,就很可能破綻百出。

6.有提升工作實績的強烈「意欲」

既然在職場上,大家當然都想展現工作實績。這樣的「意欲」是工作能量及力量的泉源,也是支撐幹勁和動機的「根本」。你也可以把上述幾個詞,置換成熱忱、熱情、信念等適合自己的語詞都無妨。

而這個「意欲」有強弱之分,而這也是3級人士與2級人士的相異點。要隨心所欲控制自己的「意欲」並不容易,但至少要能了解自己的意欲強度。不過必須注意的是,光有強烈的意欲,能力或技術的水準卻很低時,仍然無法如預期般展現出色的工作成果,這點請務必切記。

Source: Pixabay

Source: Pixabay

7.完成水準以上的工作「量」

在體育、音樂、將棋等專業領域到達一定水準的人,大多有「不達成『量』,就無法提升『質』」的經驗」。工作也是一樣,一旦累積一定的經驗量,做事的品質就會急遽往上提升,所以體驗過「量的達成」的重要性,是爬升到2級以上的一個關鍵。

不過,有些人曾經有過依靠運氣、僥倖成功的經驗,他們雖然知道必須累積更多實作經驗,卻害怕執行過程的辛苦,因此想藉由一些捷徑或技巧度過難關。這樣的人,往後會在滿足公司對「質」的要求上,困難重重,因此沒辦法從2級再往上升。

8.有心提升工作水準

無論在體育界、音樂界或任何領域,了解「專業級水準」的人,大多知道自己該付出多少程度的努力。除了達成一定的量,還知道要跨越哪一種程度的試煉,才能晉升到下一個階段的人,升上2級的可能性會比較高。

前田認為,體育、音樂與工作相較,在本質上非常相似:先提升水準、拿出成果,再以此成果為跳板,更加提升水準,使他人評價及自我評價均獲得提升。這樣的過程十分相似。

9.他責傾向(將責任歸咎於自己以外的人事物)不過度強烈

不想背負失敗或失誤的責任乃人之常情,為此我們有時會為自己找藉口,或者是會想要逃避。如果將責任歸咎於天候或經濟景氣等不可抗力的因素,那倒還說得過去,但是若將責任歸咎於自己以外的他人,便很難提升自己的工作水準。

必須說,「寬以律己,嚴以待人」者,並非沒有機會升上2級、1級,有時還是可見這種人,但通常會被周遭的人所厭棄,使得其繼續上升到更高層次的機會,幾乎等於零。

10.了解想做的與能做的事有何不同

正確判斷什麼是自己想做的事,什麼是自己能做的事,可說是一道橫阻在2級之前的高牆。因為勇於挑戰當然很重要,不過無法正確判斷「實現可能性」的人,在工作上很難持續做出成果。因此,當找到某個想要進行的主題時,請先檢視能做與想做的事之間的距離,盡可能選擇一個比較可能實現的主題。

其實,從3級躍升到2級的關鍵,總括一句就是「持續做該做的事」。不過在前田的觀察中,3級人士就占了工作者總數的50%左右,因此他認為,事實上「有一半的工作者沒有做到該做的事」。這個數字非常高,但卻不令人訝異,對照本次大調查結果中,不管是工作者本身或企業主管,對當前工作滿意度也都只有約50%。不過正如上述條件4所描述,工作者必須對自己有正確評價才會提升,能夠理解自身的不足,正是自我能力升等一個好的開始。

(本文取材自《黑帶級工作力》,商智文化出版)


【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裡?】

Elvis,目前在餐飲新創擔任營運總監。政治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畢,曾於 BBC 與美聯社實習,卻從未擔任一天的正職記者。過去 5 份工作皆任職於知名企業:統一、雀巢、85度C、Gogoro 和恆隆行。他是 Gogoro 首批開疆闢土的員工之一,前後 6.33 年,先在其首間實體門市 – 信義全球體驗中心擔任總店長,後成為 Gogoro資深車主社群經理,透過線上跟線下操作,轉動用戶社群,產生大量行銷內容與媒體效益,並創造正向改變,引領 1,303 位車主創下金氏世界紀錄;更曾以英文向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執行簡報。作為公眾演講狂熱者,生涯累積超過橫跨 8 大不同主題,共 181 場演講或教育訓練,也在 104, 1111, Yes123, Sofasoda 等擔任職涯顧問。歡迎來信交流:elvistaiwan2021@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lvis Lin的沙龍
99會員
284內容數
曾向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執行簡報。累積超過181場演講或訓練,主題涵蓋:履歷表/自傳/Cover Letter撰寫、面試技巧與職涯諮詢、社群行銷、減醣心得與體適能、咖啡等;著作散佈在《大人學》、《Cheers》、《商業週刊》、《104》等。也在 104, 1111, Yes123, Sofasoda 等擔任職涯顧問。
Elvis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每一份工作起碼做 5 年 ▍第一份工作跟此時此刻看起來有點餘裕的他,之前曾有 8 年每天平均工作 11 個小時,週工時 60 小時 ▍換到全新產業時不刻意求高薪 ▍重視結果,無所不用其極 ▍尊重別人的時間顆粒度 ▍永遠主動回報 ▍不讓老闆擔心 ▍練習站在老闆以及老闆的老闆的角度想事情
2025/04/28
▍每一份工作起碼做 5 年 ▍第一份工作跟此時此刻看起來有點餘裕的他,之前曾有 8 年每天平均工作 11 個小時,週工時 60 小時 ▍換到全新產業時不刻意求高薪 ▍重視結果,無所不用其極 ▍尊重別人的時間顆粒度 ▍永遠主動回報 ▍不讓老闆擔心 ▍練習站在老闆以及老闆的老闆的角度想事情
2025/04/14
Gradatim Ferociter.   [拉丁文]擺脫羈絆,循序漸進,勇往直前。 頁 204 亞馬遜的指導原則: 「只要不斷向前,就算目標看起來遙不可及,終有達成的一天。挫折只是短暫的,如果有人唱衰,別理他們就是了。」 頁 205
2025/04/14
Gradatim Ferociter.   [拉丁文]擺脫羈絆,循序漸進,勇往直前。 頁 204 亞馬遜的指導原則: 「只要不斷向前,就算目標看起來遙不可及,終有達成的一天。挫折只是短暫的,如果有人唱衰,別理他們就是了。」 頁 205
2025/04/10
✅ 同事 F 提出他參加「雪坊優格 x Garmin Run」的異業合作跑步活動,仔細討論下,才發現「雪坊優格」也許可以當作我們下一檔活動合作的對象; ✅ 對於同事 A 而言,「成就感」是工作上最重要的原動力,沒有之一; ✅ 先前困擾同事 B 的舊戀情干擾,漸漸弭除; ...............
Thumbnail
2025/04/10
✅ 同事 F 提出他參加「雪坊優格 x Garmin Run」的異業合作跑步活動,仔細討論下,才發現「雪坊優格」也許可以當作我們下一檔活動合作的對象; ✅ 對於同事 A 而言,「成就感」是工作上最重要的原動力,沒有之一; ✅ 先前困擾同事 B 的舊戀情干擾,漸漸弭除;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一片教求職者如何找工作或是教導主管如何正確管理團隊的氛圍中,這本由連續創業家郭家齊的《至少努力當上主管一次吧》,反過來從老闆的觀點告訴我們怎麼當個老闆心裡的好員工,是相當特別的。
Thumbnail
在一片教求職者如何找工作或是教導主管如何正確管理團隊的氛圍中,這本由連續創業家郭家齊的《至少努力當上主管一次吧》,反過來從老闆的觀點告訴我們怎麼當個老闆心裡的好員工,是相當特別的。
Thumbnail
在職場商場鬥爭當中,你必須修煉的內功與外功。
Thumbnail
在職場商場鬥爭當中,你必須修煉的內功與外功。
Thumbnail
生活上有很多的磨練,面對它時,就是在磨練自我的心性,強化內心活動的過程,體現生活智慧。當心中有明確的目標時,就會有努力的中心力量,能紓解過程中的負壓思緒,勇於突破困境提升自我,再撐一下就可達到了,心中就不會感到迷惘,更有勇氣與活力去面對現在及未來
Thumbnail
生活上有很多的磨練,面對它時,就是在磨練自我的心性,強化內心活動的過程,體現生活智慧。當心中有明確的目標時,就會有努力的中心力量,能紓解過程中的負壓思緒,勇於突破困境提升自我,再撐一下就可達到了,心中就不會感到迷惘,更有勇氣與活力去面對現在及未來
Thumbnail
有提升工作實績的強烈「意欲」 既然在職場上,大家當然都想展現工作實績。這樣的「意欲」是工作能量及力量的泉源,也是支撐幹勁和動機的「根本」。你也可以把上述幾個詞,置換成熱忱、熱情、信念等適合自己的語詞都無妨。而這個「意欲」有強弱之分,而這也是3級人士與2級人士的相異點。要隨心所欲控制自己的「意欲」並不
Thumbnail
有提升工作實績的強烈「意欲」 既然在職場上,大家當然都想展現工作實績。這樣的「意欲」是工作能量及力量的泉源,也是支撐幹勁和動機的「根本」。你也可以把上述幾個詞,置換成熱忱、熱情、信念等適合自己的語詞都無妨。而這個「意欲」有強弱之分,而這也是3級人士與2級人士的相異點。要隨心所欲控制自己的「意欲」並不
Thumbnail
工作讓我分身乏術,我想這是大部分有能力人的現狀,有能力的人負責的工作內容更多,容易讓他們無法抽出身,布局下一個職涯階段的學習。 所以,如何提高自己或別人的學習動機? 1.具目標導向 2.時間的規劃 3.慎選同儕群 4.練習有回饋
Thumbnail
工作讓我分身乏術,我想這是大部分有能力人的現狀,有能力的人負責的工作內容更多,容易讓他們無法抽出身,布局下一個職涯階段的學習。 所以,如何提高自己或別人的學習動機? 1.具目標導向 2.時間的規劃 3.慎選同儕群 4.練習有回饋
Thumbnail
前篇我們談到五種職場脫軌的因素,包括人際關係問題(揮舞大槌的驚奇隊長)、無法建立和領導團隊 (親力親為的獨行俠)、難以適應變化(安分又守己的版本1.0)、缺乏策略方向(專業能力備受肯定的一曲歌王)以及未能兌現承諾(永遠有新點子的跳旋轉舞的苦行僧)。 在我們的環境中,或是在我們自己的身上,或多或少我們
Thumbnail
前篇我們談到五種職場脫軌的因素,包括人際關係問題(揮舞大槌的驚奇隊長)、無法建立和領導團隊 (親力親為的獨行俠)、難以適應變化(安分又守己的版本1.0)、缺乏策略方向(專業能力備受肯定的一曲歌王)以及未能兌現承諾(永遠有新點子的跳旋轉舞的苦行僧)。 在我們的環境中,或是在我們自己的身上,或多或少我們
Thumbnail
俗話說得好: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這邊所說的「準備」,是指關於自己平時與周遭人事物之間的「互動」。 遇到升遷機會,平時的「做人」與「做事」,也會變成能否升遷的考量依據。自己是否真有具備主管該有的特質與能力,不是自己說得算,而是在平時的為人處事中,「人格特質」已經被充分反映出來。
Thumbnail
俗話說得好: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這邊所說的「準備」,是指關於自己平時與周遭人事物之間的「互動」。 遇到升遷機會,平時的「做人」與「做事」,也會變成能否升遷的考量依據。自己是否真有具備主管該有的特質與能力,不是自己說得算,而是在平時的為人處事中,「人格特質」已經被充分反映出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