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5|閱讀時間 ‧ 約 19 分鐘

002-國學第2講:國學,應該怎麼讀?國學的學習方式和你想得不一樣

  為什麼現在的人們,普遍認為國學很難?甚至抗拒學習國學?從根本上來說,我們的國文教育,在教導國學這件事情上,教學方式,就錯了!以至於讓所有人都進入盲區。為什麼我會這麼說?讓我從具體到抽象,漸進式地分析給你聽。

學習國學,需留意「語境」(語言情境)的問題

  語言以及文字的形成,是自然生成的一種過程,約定成俗,就是對的,沒什麼大道理。   舉例來說,拜周杰倫所賜,周董的口頭禪,在形容某個人很厲害時,習慣用「屌」來形容;但如果時間往回拉個30年,若我們對著某個人說你很屌,我們很可能被會打!為什麼?因為原本屌這個字,是指男性的生殖器官,對吧!   同樣的字,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之下,會有不同的涵義,這是很正常的事。如果我們忽略這樣的現象,當我們在學習國學時,會發生什麼問題?在我們不夠理解春秋戰國的歷史背景、不熟悉當時人們的語法習慣時,而我們卻用21世紀的語言邏輯去翻譯2500年前的文言文,直覺式的望文生義,其結果?往往是牛頭不對馬嘴,不知道在講三小!因此,失真或誤解,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語言、語法,隨著不同的時代背景,會有不同的涵義。這個「觀念」,曾有師長提醒過你嗎?你曾留心過嗎?   那我們要怎麼改善這個問題?多讀文言文的原文,當你習慣、熟悉在古人的語境(語言情境)時,就會越來越貼近古人的語法邏輯,也就越不容易失真。除了多閱讀,沒有捷徑可走。
  那我說的這個現象,有沒有明顯的例子,當然有阿,例子多到海裡去了。我舉個最深刻的例子,《道德經》裡頭有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每當發生重大天災時,總有喜歡賣弄學問的記者,會把這段話拿出來炫耀自己的文學造詣,在我看來?就搞笑的而已!那《道德經》的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留個懸念,交給你日後去自行體會囉。以我自身經驗?無論從書籍上或跟身旁的人交流,我可以非常篤定的確信,至少有95%的人,就連「天地不仁」的翻譯,都翻錯了。   小結一下,學習國學,須留意「語境」(語言情境)的問題,這個「觀念」要先有(這很重要)!請不要貿然直接用21世紀的語言邏輯,去理解古文,望文生義?通常容易出包!你可能會說,那這樣國學不是更難學嗎?讀不懂怎麼辦?跳過阿,讀你讀得懂的,當你讀的量變多,開始習慣、熟悉古文的語法,自然就讀得懂了。如果你本身外文學得不錯,你不也是這樣學習的嗎?我們現代人,多數,已經脫離古文太久了。所以,請將古文當成另一種外文,心態先擺正,國學,才容易上手。

學習國學,需留心「解壓縮」的問題

  我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感受:老一輩的人,說話方式很含蓄,往往話裡有話,有所謂的弦外之音。我這裡做個區分:20歲以下,是一個世代;20-40歲,是一個世代;40-60歲,是一個世代。我所說的老一輩,指的是40-60歲這個世代。   華人社會,在老一輩的人身上,之所以說話習慣,往往是最多只講七分,剩餘的三分,得由你自己去揣摩,就人家在說的「會不會聽人講話。」尤其越具社經地位的,例如大老闆、黑道大老們,更是如此;而越年輕的世代,受西化影響越深,說話方式,則越直白。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畢竟是華人社會,這是中華傳統文化,也就是國學的影響所致。文化這種東西,跟DNA沒兩樣,無論我們如何受西化影響,骨子裡的東西,不是想不要就可以不要的。   國學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拿孔子來說,孔子著《春秋》,孔子很推崇所謂的「春秋筆法」。春秋筆法有什麼樣的特性呢?言簡意賅、微言大義,可以用一兩個字交代完的事情,絕不會用10-20字在那邊跟你浪費時間。我舉兩個例子讓各位體會一下所謂的春秋筆法,到底有多深奧(離譜、誇張)。
  某A拿刀捅某B,把某B幹掉。你會怎麼形容這件事?殺人,對吧!殺,這個字,是中性的動詞。中性的動詞?怎麼會有這麼趣味的說法,難道還有其他性質的說法喔?當然有阿!電視新聞,某個人殺掉他的父母,我們會怎麼形容這件事?弒親,對吧!這裡的弒是什麼意思?其實還是殺的意思,為什麼不用殺親要用弒親?因為儒家思想的緣故,中國文化,很注重人倫秩序關係,弒這個字本身,指的是「晚輩殺長輩」的意思;雖然還是殺的意思,但同時表達兩者間的人倫秩序關係,這就是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   此外,《戰國策》裡頭有個故事〈鄭伯克段於鄢〉:鄭伯,是一個人名;段,是另一個人名;鄢,則是地名。鄭伯跟段,這兩人是什麼關係?親兄弟!鄭伯克段,意思是鄭伯殺了段這個人。你可能會有疑問,這裡的克也是殺?是的!那為什麼會用克這個字?克敵制勝,敵對關係,才會用克這個字來描述。在〈鄭伯克段於鄢〉這則典故裡頭,因為段這個弟弟,沒天良到極點,在道德評價上,認為段根本不配為人。於是,後來的人們,在評價鄭伯殺弟弟這件事情上,認為,鄭伯殺的並不是親弟弟,而只是在殺一個路人般的敵人,所以用克這個字來表達殺這個動作,以及兩者之間的敵對關係(同時,道德評價上,否定兩人間的親屬關係,不應該指責),這就是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   殺、弒、克,都是殺的意思。殺,相對中性;弒與克,則同時表達人際關係,這是春秋筆法的第一個例子。
  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有諡號。以康熙為例:康熙的本名叫愛新覺羅玄燁,愛新覺羅是族姓,玄燁,才是名;康熙,則是年號。當皇帝登基後,大體而言,會為自己的統治,立下一個期許,這個期許,就是年號(有特殊涵義,不是隨便取的);例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年號,是洪武,我們可以從年號本身,推斷出朱元璋對於自身的統治有何種企圖心。   康熙死後,被評為清聖祖,這裡的聖字,是皇帝死後,由後來的繼任者以及臣子們,尤其是史官們,對死去的皇帝,其一生功過的總結與論斷,這就是諡號的由來。一個字,寫盡一位帝王的一生,評斷這位帝王一輩子的功過,就是最經典、最深刻的「春秋筆法」。   例如,漢朝盛世的文景之治,漢文帝,是個什麼樣的人?就算你不熟悉漢文帝也沒關係,你只要知道,文,這個字,當用來評斷帝王時,是非常崇高的讚美,即便你對漢文帝再不熟悉,你也能從諡號推斷出,這是位明君。此外,例如漢武帝的武,是什麼意思?意指漢武帝這一生,窮兵黷武,所以用武這個字來評斷他的功過。還有,例如東漢末年,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漢獻帝,這個獻,又是什麼意思?土地、政權,都貢獻出去了,亡國之君的意思。   因此,歷朝歷代的帝王,只要不是太白目的話,對於國家的統治,基本都是競競業業、如履薄冰的,為什麼?因為害怕春秋筆法的「史筆如鐵」,自己的一生,被一個字寫死,蓋棺論定,連「含扣」的機會都沒有。(PS:補充,中國歷代,從秦始皇開始算,共有408位皇帝。唐太宗的太,這個諡號,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為什麼會用太這個字?好問題!你考倒我了,我不知道)
  言簡意賅、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能夠一兩個字表達完意思的,絕不會跟你囉嗦。從孔子開始算,已經潛移默化,影響華人社會2500年,這樣的DNA,你覺得…真有那麼容易去掉嗎?所以,不知你如今能否稍微理解、體諒,老一輩的說話方式。這是華人的DNA,當有天我們老了以後,你我很可能也會在無意間,也變成這樣的老一輩。   回到主軸,如何學習國學?前面第一層的觀念,要留意語法的差異,這還只是古文與白話文之間的翻譯問題而已;第二層的觀念,受春秋筆法的深遠影響,用現代的方式表達,就是,除了翻譯以外,還須具備「解壓縮」的觀念,國學,才可能學得好。翻譯,翻得不好,是「失真」的問題;解壓縮,解得不好,則是「失焦」的問題。這兩者的層次,不太一樣。失真與失焦,是我們現代人在剛開始學習國學時,最痛苦的兩個技術門檻。老話一句,唯有透過大量閱讀、慢慢累積,才可以克服,沒有捷徑可以走。   關於解壓縮,因為不懂該怎麼解壓縮,所以解錯意思了,產生我所說的「失焦」,有沒有例子可以舉?當然有阿!但我認為最深刻的例子,跟接下來的第三層觀念,合在一起講,會是最好的舉例,讓我稍微保留一下。

學習國學,需「一氣呵成」,「見林」比見樹更重要

  我們今天都已經很習慣,西化後的教科書式學習方式,尤其是閱讀方式,什麼意思?就是有目錄,有章節的編排,有第一課、第二課、第三課,有順序的編排方式。這樣難道不對嗎?我沒說不對,這是西學的特性,系統化,尤其便於檢索,大大降低我們的學習成本,可以一個段落、一個段落的逐水草而居,並沒有什麼不好。   只是,當我們用我們如今已經非常習慣的閱讀、學習方式去學習國學時,就會出問題了,而且問題頗為嚴重!因為國學根本就不是這套邏輯!你可能會很錯愕:什麼意思?不然國學應該怎麼學?
  國學跟我們如今很習慣的西學,最大的差異就是:國學,講究的是「一氣呵成」,傳統國學,從來都沒有章節的概念。你或許會質疑,不對阿,論語不是有什麼學而篇、為政篇、陽貨篇,這難道不是章節嗎?當然不是!絕對不是!保證不是!   我舉個例子你可能就懂了:台北市與高雄市,台北市與高雄市之間,有沒有誰先誰後、誰高誰低的關係?沒有吧!台北市與高雄市,只是地區所在不同,方便我們透過地址,找到包裹該寄到的地方,不會把台北市的包裹寄到新竹市去,就這樣,沒了。你曾接觸過的國學,就算裡頭有篇章,最多,只有提供檢索的功能,可以比較快找到你要找的內容,僅此而已;它並不具備章節順序,沒有誰先誰後的功能,沒有西學那套學完第一課,有了第一課的基礎,才可以學第二課,國學,壓根就沒有這種觀念,沒有這種邏輯。
  那國學是什麼邏輯?只有一種邏輯:「一氣呵成」。
  我再拿地圖舉例,大家應該都有用過Google Map,我不知道你會不會像我一樣無聊,曾經玩過Google Map。怎麼說是玩呢?台灣長成什麼樣子?我們會說像番薯的形狀;中國長成什麼樣子?我們會說像秋海棠的形狀;義大利長成什麼樣子?我們會說像高跟鞋的形狀。美國呢?加拿大呢?俄羅斯呢?   我的問題來囉:「全球總共有兩百多個國家,你能不能描述這兩百多個國家各自的形狀?」好像強人所難,對吧!那換個問題:「全球總共有兩百多個國家,你能不能描述這兩百多個國家各自的地理位置?」我好像在刻意找碴,對吧!但我相信,就算我們每個人都做不到,精確描述出每個國家的形狀,或是指出每個國家的地理位置,但並不會妨礙我們對於「世界地圖」的理解。什麼意思?北極、北美、南美、非洲、中東、英國、歐洲、俄羅斯、亞洲、東協、澳洲、南極。隨著我一個洲、一個洲的描述,在你我的腦海裡,我們對於「世界地圖」的樣貌,是相差不遠的,對吧!
  每個國家的形狀或位置,是一回事;世界地圖的理解,是一回事。兩者之間,當然有關聯;但兩者之間的關聯,並沒有那麼的必要。   每個國家的形狀或位置,就好比我們已經非常習慣的西學邏輯,一章一章來、一節一節來、一個段落與一個段落的逐水草而居,如同遊牧民族般的學習方式。西學的邏輯,有他的優勢在,系統化,可以循序漸進,比較容易學習。那國學的邏輯是什麼?每個國家的形狀或位置,就好比論語的學而篇、為政篇、陽貨篇,每一個篇章,每一個段落,都指向不同的地方。但國學真正的闡述邏輯,所謂的一氣呵成,意思是:「國學,只在乎世界地圖的形狀」!把觀念套回去,以論語為例:「論語這本書在說什麼?孔子的思想是什麼?儒家所要表達的意涵是什麼?」這才是國學的邏輯!   西學的邏輯,一個段落、一個段落的學習,是讓我們「見樹」的學習方式;而國學的邏輯,所謂的一氣呵成,掌握世界地圖,則是希望我們「見林」的學習方式。當我們用習以為常的西學邏輯,去學習、理解國學時,往往容易落入「見樹不見林」的困境裡頭。其結果?就是「走鐘到一個不行」,掌握不住國學的要義。
  以最經典的《道德經》為例,大道文章五千言,是一氣呵成寫成的,連標點符號都沒有。如果你沒有辦法一口氣讀完這5000字,你是很難進入到老子的世界裡,透徹地理解《道德經》在說什麼的。為什麼?因為老子是一氣呵成寫成的,若你不能一口氣讀完?那你跟老子的頻率就不對了,又怎麼可能真的讀懂《道德經》!
  在國學的世界裡,世界地圖的形狀,才是唯一重要的!台灣長成什麼形狀、在什麼位置;中國是什麼形狀、在什麼位置;義大利是什麼形狀、在什麼位置…等等,相對於世界地圖這個概念來說,都是屬於枝微末節的問題,就算不知道或不懂,根本沒差!反之,即便知道台灣的形狀與位置,但掌握不了世界地圖的概念,讀了也白讀,以偏概全,完全打錯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至此,你是否更加覺得國學很難?其實國學不是難,而是國學對於現代的我們來說,是一套完全不同的邏輯,起初,你會非常難以適應,所以你才會覺得難。但你若能適應國學這套一氣呵成的邏輯?那麼,就可以為你拍拍手了!意味著你真的進入國學的世界裡了,恭喜你打開國學世界的大門,從此,你就可以隨意、自由地探索了。
  關於國學的這套邏輯,我再拿《論語》舉例,分析給你聽,應能加深你的體會。我們用今天的學術角度回頭檢視:孔子,是一位自成一格、自成一家的大學者,這點,你應該不反對吧!   孔子的代表著作,論語,是孔子自己寫的嗎?賣鬧阿吼!是孔子的弟子們編的,就好比老師在台上上課,同學們在台下作筆記,筆記的集合體,就是論語,對吧!所以,論語,是弟子們的共同創作,是拼圖拼起來的,對吧!   那我問你,既然孔子是一位我們公認的大學者,很有本事,你覺得,孔子他自己的思想,會不會前後矛盾?還是他的論述,會是非常嚴謹的、前後一貫的。孔子的學問,是非常嚴謹、有條理的,對吧!   我們所讀到的論語,是弟子的上課筆記,是弟子與孔子之間的對話(語錄體)。那你覺得,當孔子對某個弟子講到某個觀念的時候,下次,在面對不同的弟子時,這個觀念,會不會換個例子、換另一種角度,或是換個描述方式,來表達同一種觀念?應該會,而且這樣很正常,對吧!(你我都會這麼幹了,何況孔子)   所以,結論是,論語共分成20篇,你覺得、你認為、你猜,會不會在第1篇出現,但解釋得不夠清楚的觀念,或是沒有答案的問題,在第6篇或第15篇找到答案?或者,你覺得、你認為、你猜,會不會在第18篇所出現的某個觀念、說法,分別在第5篇、第9篇、第16篇,反覆出現,並且是用不同的角度來論述,需要整合在一起看,才看得出全貌,理解孔子真正的意思?我這裡所提供,這兩個問題(尋寶&拼圖)的思路,如果你也覺得應該會。那麼,請你來告訴我,國學到底應該怎麼讀,才是正確的方式?是西學的逐水草而居(見樹)的邏輯,還是國學的世界地圖(見林)的邏輯。
  總結一下,國學的學習方式,須具備三層的觀念:留意「語境」的不同、注意「解壓縮」的可能性、需應用「見林」的學習方式。在國學的世界裡,相對來說,能否見林,才是重點;能否見樹,其實不是那麼重要。   所以,第三層的觀念,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在第一層的或第二層的觀念出問題,像是「這句我看不懂、這段我會錯意」,怎麼辦?沒怎麼辦!不會怎麼樣!如果你能做到「見林」,就算無法「見樹」,在我看來,你已經出師了,這樣就很迷人了,不然你還想要怎樣?你是立志當國學的一代宗師嗎?   最後的最後,把第二層,我所謂的解壓縮,以及,第三層,我所謂的見林。將這兩層的觀念,混合,舉個最深刻的案例(《論語》〈先進〉),示範一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我不清楚你以前是怎麼學的,但我以前壓根就讀不懂這段,沒頭沒尾的,孔子為什麼會贊同曾點的觀點?   那我們要開始囉,示範,什麼是解壓縮,以及見林:   曾皙的說法,那個畫面,是不是很逍遙、很開心?孔子、曾皙他們是什麼朝代的人?春秋。是戰爭時期還是太平盛世時期?戰爭時期。到處都在打仗,不然就是準備打仗,那是個動盪不安的年代。   所以,曾皙說,我的志向,是長這樣,讓我們換個角度去理解曾皙,他是不是腦海裡頭有個烏托邦,而那個烏托邦,則是一副太平盛世的景象,人們不需要再繼續打仗了,沒有戰爭了,所以,才可以那麼輕鬆地去踏青、跳舞、唱歌,再大家手牽手回家。對吧?你有沒有覺得好像變得合理了,看懂曾皙的志向了。   孔子為什麼會贊同呢?論語裡頭,孔子一直都很強調「禮」這個概念,對吧!為什麼孔子會贊同曾皙?因為有共鳴。什麼樣的共鳴?東方世界的烏托邦。東方烏托邦的想像,有文獻的紀載,是出現在什麼地方?禮記的禮運大同篇:「…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你應該多少有點印象吧。你覺得,孔子有沒有讀過禮記?肯定有,對吧!你覺得,孔子對於禮運大同篇,這個東方烏托邦的想像,會不會很有感觸?肯定會的阿,對吧!所以,孔子才會發出那樣地感嘆,說他贊同曾皙的志向。什麼志向?在春秋時期,大時代的戰爭背景之下,孔子與曾皙,其實,都盼望著不要再有戰爭、盼望太平盛世的到來。
  以上,示範結束:曾皙的志向,要放在春秋時期的戰爭背景去理解,這就是我說的「解壓縮」;孔子的認同,則要透過《禮記》禮運大同篇的觀念,來印襯,才看得清全貌,這就是我說的「見林」。(PS:你如果有疑惑,不對啊,禮記與論語是兩本不同的書!但都是儒家的範疇不是嗎?而且孔子不只一次強調過「禮」這個概念,甚至明示加暗示,告訴他的學生們,禮記這本書,很基本,要去找來讀,我沒說錯吧)   總結,如何學習國學?可分成三個層次,分別是:留意「語境」、注意「解壓縮」、「見林」比見樹更重要。「觀念」要有,國學,才容易學得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