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沒有家人或朋友,曾經做出讓你覺得難以理解的行為,且無論你怎麼勸,他還是不聽嗎?
你會怎麼看待這些「不理性」的行為呢?
這篇文章,和你分享兩個真實的案例故事,看完後,也許你對於所謂的「不理性」,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案例一:雙標的伯格
被譽為是20世紀四大投資巨人之一,與股神巴菲特齊名的「指數型基金教父」約翰·伯格,他在職業生涯中,致力於推廣低手續費的指數型基金──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聽到的「ETF」。他推崇「被動」投資的策略,反對「主動」選股,更抨擊那些收取高昂管理費用的基金公司。
但有趣的是,他自己卻投了一大筆錢,給一名對沖基金經理人──就是他兒子。
這樣的行為,當然也引來了一些批評。有人說他雙標;有人說他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也有人語帶嘲諷,調侃地說:「有錢人,果然想的跟我們不一樣!」
面對這些質疑,伯格又是怎麼回應的呢?
他是這樣說的:
「投錢給我做對沖基金的兒子,的確不符合我的理念,可是,我為什麼就不能出於家庭原因投點錢呢?」
「出於家庭原因投點錢」,這句話,說的真是太有意思了!
伯格這簡短的一段話的背後,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
那怕是最聰明、最理性的人,也會用兩套看似「矛盾的邏輯」面對世界,一套是「理性邏輯」,另一套是「心理邏輯」。
理性邏輯VS心理邏輯
理性邏輯重視的是客觀事實、邏輯分析;評估任何事情時,會以成本效益作為基礎;在下決策時,是以理性思考作為依歸。
而心理邏輯重視的,則是人的主觀感受,它考慮到人有不理性、有情緒、有情感的一面,考慮到這世間不是所有東西,都有辦法被「量化」成數字計算的──例如親情和愛情。
理性邏輯和心理邏輯,他不但是我們面對世界的兩套邏輯,也像是在我們在生活中前進的兩隻腳,缺少任一隻腳,都會造成不便。
如果一個人,只有理性邏輯,他和「人」打交道時,可能就會經常遇到困難;反之,如果一個人,只有心理邏輯,那麼他在和「生活」打交道時,也會有困難。
就像是「以前的我」。
案例二:科學與信仰的衝突
我因為大學、研究所學的都是物理,經常只戴著理性邏輯的眼鏡看世界。在人際互動上,包含和家人的互動,雖說不至於有困難,但也常讓人感覺尖銳、難以親近。
直到家裡發生一件事,才徹底改變了我。
我們家曾經養過兩隻馬爾濟斯,一隻叫妞妞,是媽媽;另一隻叫圓圓,是女兒。我們養了她們十多年,但在幾年前,她們都相繼過世了。
而女兒圓圓,在她生命的後期,過得特別辛苦。因為年紀的關係,她的後腳癱瘓了,只能用「匍匐」的方式,在地面爬行前進。
慶幸的是,雖然後腿不能動,但她依然是精神滿點,充滿活力。每次回到家,都會看見她以一種極為滑稽的姿勢,飛快地爬向我,衝著我叫,要我抱起她。那畫面看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但慢慢的,她的前腳也癱瘓了,精神和體力更不如從前,呼起氣來是氣若游絲,每一口氣,都讓人感覺非常費力。
回到家裡,我再看到的畫面,是她攤在屎尿堆中,動彈不得,睜著無辜的雙眼看著我,那表情好像是要告訴我些什麼,卻又說不出口的樣子。
不知道該說幸運還是不幸運,這樣的狀態並沒有持續很久,她就過世了。
相處了近十五年,這兩隻狗就像自己家人一樣,所以,當第二隻狗也離開時,我媽是傷痛欲絕,每天茶不思,飯不想。她也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在處理狗狗的後事,還花錢請法師來超渡。
雖然狗狗離開,我也很難過,但「超渡」這件事,我卻是完全「不能理解」,甚至極力反對。
為什麼呢?
第一,我是學科學的,我完全不相信神鬼、天堂、死後來生這些事情。所以,我認為,法師就是來騙錢的,說難聽點,就是「神棍」。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錢——是我出的。
所以,當第一隻狗過世時,我就為了超渡的事,和我媽起過一次爭執。但最終還是沒能說服我媽,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地掏錢出來,眼睜睜看著我的錢被「騙」走。
當第二隻狗也過世時,我媽「又」打算找法師來超渡。這次,我自認為我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要跟我媽來一場「超渡之辯」,我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辯贏,說服她相信「超渡是假的,不要再被騙了」。
但,不曉得什麼原因,這次我媽沒叫我出錢,她自掏腰包幫狗辦了後事。
我在超渡法會的現場,看著法師,手上拿著法器揮舞,口中喃喃念著咒語。我心裡想的是:「呿!這裝神弄鬼的神棍。」
當儀式結束後,法師走向我媽,對著她說:「圓圓已經安詳的上天堂了。」
「真的嗎?」我媽問。
法師用雙手,扶起我媽的手,輕輕拍了幾下,開口說:「是真的,你放心。」
我永遠忘不了我媽當時臉上的表情。她雙眼,盈滿著淚水;雙頰,殘留著淚痕,嘴角上揚,露出淡淡的笑容說:「那我就放心了。」
那瞬間,我的心彷彿被重擊了一下。我當下領悟了一件事:
「我懂科學,但我不懂人心」。
從科學、理性邏輯的角度來看,那位法師是不是在騙我媽?是的──至少從我的視角來看。
但從人心、心理邏輯的角度來看,那位法師是不是在騙人?
答案可能就不是了。
因為,他解決了我無法解決的問題:撫慰我老媽,治癒了她受傷的心。
理性邏輯無法解決的問題
當一件不好的事發生在我們身上時,除了外在、現實面的影響外,可能還會有內在、心理層面的影響,所以才會有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這些心理疾病。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只想用理性邏輯,來解決這些外在看得到的問題,卻忽略了那些看不見的心理問題。
順著這個視角,我們就能明白,那位法師在做的,就是從心理邏輯的角度,來解決問題。他用「超渡」這個行為,給受傷的心以撫慰。
也許,超渡儀式的本質,「渡」的從來就不是過世的人,而是還在世的親人;它不是要讓往生者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好,而是要讓活著的親人在這個世界過得好。
我們都有脆弱的一面,在生命的某個階段,遭遇的某件事,讓我們難以挺過去時,可能都需要「不理性」的去相信一些東西,給我們力量,支持我們走下去。
某些行為可能不理性,但它合乎情理;它不符合理性邏輯,但它符合心理邏輯。
所以,將來在面對生活中各式各樣的問題時,考慮完邏輯、理性、科學,也許還可以試著問問自己:「我是否考慮了『人」,考慮了『人心』呢?」
理性邏輯給人理性的腦,心理邏輯給人溫暖的心,兩者缺一不可。
願我們都能學會兩套「矛盾的邏輯」去面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