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書柏#安靜就是力量_書評_心得_分享_Go#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安靜就是力量-Susan Cain 著
如果你能從這本書裡面學到一件事,我希望你學到的是忠於自己的本性。
一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我便決定讀了!
因為一直以來,我給人的形象大多是安靜內向,而我有時也會因此困擾。
倒不是排斥或討厭這樣的性格,而是有時會覺得應該嘗試挑戰看看更不一樣的自己!
在保有自我風格的同時,也能探索更多不同層面的自我,也許我有許多未開發的潛力呢?
這本書的內容,給了我許多的鼓舞!

心得分享

-這世界上其實有許多內向者,只是大家沒發覺,內向並非是疾病或不好的表現,只是一種人格特質,事實上,許多優秀者都是內向者(牛頓、巴菲特、愛因斯坦….),但因為他們傑出的表現,使許多人容易忽略這個事實,尤其在過去的觀念中,因為外向者的特質,容易成為領導者、說話主導者,因此大眾認為外向者較具備成功的傾向,使得許多家庭在照顧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時常出現類似的提醒叮嚀:「你應該主動多說說話!」、「不去和同學玩耍嗎?」、「為什麼都在看自己的書,做自己的事?」、「你應該多出去走走,認識更多的人呀!」
雖然大多父母的用意是為孩子著想,但對於內向者來說,這些常常是痛苦的要求啊!我們擁有的特質,容易造就我們發展了相對應的興趣,喜歡冒險活潑的人,也許會成為登山家;喜歡安靜讀書的人,也許會成為作家;喜歡分享教學的人,也許會成為老師,因此,在這社會生活中,並不該有外向內向的優劣之分,人類社會能夠正常運作,一定是靠所有人的配合與付出,各司其職使大家能夠安居樂業,希望透過本書的分享,能讓更多的人看見內向者的心聲,並且讓大眾讀者能夠建立客觀、中立的分析角度,去看待每一個人不同的特質!

本書概念分享

書中有許多的優質分享,簡略分享!希望大家都能閱讀本書!
(一)內外向:
受先天基因影響,內外向似乎注定,但其實後天文化及環境仍可塑造變動
內外向的表現事實上就像是個光譜,大部份人落在其中一點,極少處於極端者
因此,同時覺得自己外向內向特質都有,也是很正常的事!
作者建議不論哪個性格,都應該試著偶爾跳出舒適圈,挑戰自己不擅長的事
如:內向試著表達、外向試著更多思考
但記得,造個避風港,在你耗費精力時間挑戰後,有個回歸自我的時間
挑戰自我不代表要放棄原本的你!兩者都屬於獨一無二的你!

(二)
外向的人較容易被發掘,但不代表一定比內向者優秀,希望大環境能對內向者
多些公平的認知看待,消除刻板印象,只要給予時間、機會,相信大家會發現
原來有許多的內向者是被埋沒的呀!
在教育上,內向小孩並沒有任何問題,只是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漸進成長
以作者所提美國來說,主流是外向式的教學,因此相對的對於內向孩子的學習則較不友善。

在實際的人際關係相處上,其實內外向的人都能成為好朋友,並無任何障礙
重點在於待人的謙虛、親切度、善良等特質,這些都是內外向者可以具備的能力在日常聊天、工作合作上,也都能非常地順利,也因為有許多不同性格的人存在這,生活才能更加多采多姿呀!

(三)愛、良心貢獻、個人志業
作者所提的三大方向,我想是值得大家一同努力的!
1.愛包括了親情、友情、愛情,我想也是大多數人最追求的事物,妥善運用對於愛的憧憬,轉換為前進動力吧!

2.良心貢獻是這社會上不可或缺的力量!當你越有能力時,應該對這社會有更多的付出,飲水思源,回饋給這個助你成功的社會。

3.個人志業的追求,將使你突破任何性格上的限制,勇於邁出自己的步伐,試著去挑戰名為成功的巔峰!


個人總結


這本書講出了許多內向者的心聲,如:我就是喜歡有獨處時間、喜歡思考、少發言。我在一個大團體中,並沒有惡意,甚至也很熱心助人,解決疑難雜症,只是因為內向者常有的興趣,也讓大家誤導成孤僻、不合群(其實外向者也是有孤僻的人),因此停止刻板印象!

內向者不必害怕自己的特點,勇敢活出自我,善用沉默、知識、創造等等,同樣也能很有力量,令人無法忽視,甚至對社會貢獻極大。並非要批評外向者,或證明內向優於外向,而是各有特色,沒必要去互相攻擊,反而應該互相學習,截長補短。

因此我也要善用自己的特點,仔細想想我有哪些特點,並試著去做不敢嘗試的事情,演講、表達、更多思考的空間、謹言慎行、果斷、聆聽,這些看似互斥的特質,其實大家都應該學習,達到讓自己內外都有實力,一方面可以生活得更好,一方面也能忠實於自己。
在美國是屬於較外向式的教學,那麼臺灣呢?我想這本書也很適合給予教育者閱讀思考,在教學現場上,面對形形色色的學生們,該如何差異化的教學,讓學生們都能獲得適當的學習。
閱書柏#
—————————————————
希望透過閱讀群書的方式,開闊視野、廣博學問、調劑生活。
avatar-img
0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首先會說明哪些測驗可以測出我們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者是位於兩者之間的中性性格者。再來就是針對內向者在職場、人際及社交這三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告訴我們內向者如何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Thumbnail
你是一個內向者嗎?對於內向,你的解讀是什麼呢? 你會覺得內向者不合群嗎?還是你覺得,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 過去我們總認為內向者偏向負面,但內向者也可以很健談、很樂觀。 內向和外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獲取心理能量方式不同。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整本書看完,最啟發我的觀察,是這個社會對內向性格的重視與推崇,原來跟科技產業蓬勃發展有很大的關聯: 產業趨勢改變,科技業的影響越來越大,大眾的注意力才慢慢從能言善道的華爾街風格,轉向精簡務實的矽谷風格。 驚覺,很有道理!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內向學」,慢慢撕下自閉、發展遲緩、亞斯等病理標籤,重
Thumbnail
這是一本專門為內向者寫的職場進擊指南,書本封面上寫了:「這本書不是要你變外向」也是這句話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因此,如果你也因為內向的個性偶爾感到有點困擾;或是好奇怎麼把內向當成優勢好好發揮;甚至是你是外向的人,但想了解你的內向朋友在想什麼,都很推薦跟我一起閱讀今天的這本書喔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首先會說明哪些測驗可以測出我們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者是位於兩者之間的中性性格者。再來就是針對內向者在職場、人際及社交這三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告訴我們內向者如何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Thumbnail
你是一個內向者嗎?對於內向,你的解讀是什麼呢? 你會覺得內向者不合群嗎?還是你覺得,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 過去我們總認為內向者偏向負面,但內向者也可以很健談、很樂觀。 內向和外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獲取心理能量方式不同。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整本書看完,最啟發我的觀察,是這個社會對內向性格的重視與推崇,原來跟科技產業蓬勃發展有很大的關聯: 產業趨勢改變,科技業的影響越來越大,大眾的注意力才慢慢從能言善道的華爾街風格,轉向精簡務實的矽谷風格。 驚覺,很有道理!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內向學」,慢慢撕下自閉、發展遲緩、亞斯等病理標籤,重
Thumbnail
這是一本專門為內向者寫的職場進擊指南,書本封面上寫了:「這本書不是要你變外向」也是這句話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因此,如果你也因為內向的個性偶爾感到有點困擾;或是好奇怎麼把內向當成優勢好好發揮;甚至是你是外向的人,但想了解你的內向朋友在想什麼,都很推薦跟我一起閱讀今天的這本書喔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