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矽谷傳真 - 美國藍領缺工的主因

在疫情前的全球化年代,美國製造業靠海外、服務業靠移工。貨幣供給固然是通膨的原因之一,但人口才是生產力與消費力的來源。由於企業缺工嚴重,即便房價物價高漲、失業率維持低檔,但經濟基礎也會動搖,企業營收下降、成本遽增,往下的衰退螺旋一旦開始,即使軟著陸也會是長期的率退。
去年第二季開始的美國通膨狀態,無論經濟學者或金融業者都把焦點放在因為新冠疫情所引起的二次量化寬鬆,再加上供應鏈問題造成的原物料短缺,還有俄烏戰爭所導致的能源危機。不過聯準會從年初升息至今,除了通膨未見緩和,失業率居然也沒有升高,原因到底是甚麼?
看了眾多分析報告與財經報導,多半關注貨幣供給、美股表現、利率調節、通貨膨脹等經濟現象,頂多指出失業率走低、儲蓄、投資與供應鏈斷裂的問題,但卻沒有人關注到一個非常特殊的數據,美國的人口增長率創下百年以來的新低,也將加速美國人口的老年化速度。
由於生醫領域的投資背景,我來到矽谷後經常研究美國的人口結構,未來八年隨著嬰兒潮世代全面屆退,將是美國老年化速度最快的時代。而因為中美貿易戰以及新冠疫情所減少的留學及移民人口,則是另一個我經常關注的議題。過去兩年移民人口大減(合計七十萬人,疫情前一年約八十萬到一百萬人),並導致美國人口年增率在去年降到 0.1%,是建國以來首見。連兩次大戰、越戰、韓戰都沒有這麼低。
加上出生率也從2015年開始持續探底,美國即將迎來老年化加速的十年。農業、餐飲業、建築業都缺工嚴重,目前美國大約有一百萬以上的藍領工作找不到人做,兩百年來享受人口紅利的美國,正遭遇沒有遇過的問題。
就產業而言,農業、建築業、食品加工與餐飲服務業、醫療服務業等這些勞力密集的產業,都是仰賴許多移民的產業。以2020年4月份為例,肉蛋類的年增率高達14.3%,食品加工業又是直接影響到通膨。所以可以說移工減少的結果直接反映在通膨數字上面。在料工雙缺、油糧雙漲的狀態下,以服務業佔GDP八成的美國經濟,移工減少的結果直接反映在通膨數字上面。
在疫情前的全球化年代,美國製造業靠海外、服務業靠移工。貨幣供給固然是通膨的原因之一,但人口才是生產力與消費力的來源。由於企業缺工嚴重,即便房價物價高漲、失業率維持低檔,但經濟基礎也會動搖,企業營收下降、成本遽增,往下的衰退螺旋一旦開始,即使軟著陸(失業率不超過10%)也會遭遇一段時間的衰退(但我認為是健康的)。
資本市場過去兩年過熱也是不爭事實,2021年的新創上市家數、創投的投資金額與募資規模幾乎都是疫情前的兩倍以上,整體的數字成長(或說含水量)非常接近千禧年達康股災之前的熱潮,更別說紓困方案加上在家工作,非常多的散戶資金投入股市、幣市,低利率的環境讓他們再把預期獲利投入房市的貸款額度中,矽谷房市飆漲就是如此而來。
機構投資人在去年瘋狂圈錢,也就是預期今年將不利於募資。接下來兩年,投資人將會非常保守。美國經濟會遭遇類似千禧年之後隔年911事件的狀態。中國封城造成跨國企業營收跟獲利全面雪崩,今年下半的營收都肯定不佳。俄烏戰爭跟印度熱浪所造成的能源與糧食危機,只能說雪上加霜。雖然不能確定衰退時間與幅度,但我個人的猜想,一年到兩年的停滯與動盪,應該是免不了的。
美國建國以來最大的移民短缺危機、藍領缺工狀態,再加上新冠疫情與紓困方案導致的提前退休潮(聯準會研究顯示超過三百萬人),以及金融環境與原物料短缺而共同造就了完美的通膨循環。這也就是為什麼聯準會升息多次卻依然無法壓低通膨,關鍵就在於缺工現象實在嚴重,這點只有生活在美國,知道各種基礎服務業都缺工的現象才格外能體會。
我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投資專家,但喜歡觀察總體經濟要素的變化,還有預測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機會。隨著美國社會逐漸邁入高齡化,除了醫藥支出擴張、保險改革在即,生產力與勞動參與率的下降將提高企業在自動化支出與投資上的意願。
如果說服務業缺工與加速老年化是美國經濟的短期與長期隱憂,對投資人與創業者來說,危機也是轉機。當勞力需求無法被人力填滿,商機就會出現。除了期待市場經濟的正常調節,創業與投資的可能性又在哪邊呢?
未來五到十年,美國將進入第二次產業自動化的投資期,尤其在前面所提的缺工行業,加上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研發成本逐年降低、網路效應已經發生,軟硬整合與數位轉型將會全面顛覆美國的各行各業,同時也是早期投資人與台灣相關產業的布局時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