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矽谷傳真 - 一千家獨角獸的時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來矽谷兩年多,真的是海岸第一排,甚麼精彩的都看到。前半段的美股熔斷、居家避疫、種族運動、加州野火不說,後半段因為疫情加上貨幣寬鬆造成的科技公司大成長、資本市場大狂飆,還有隨之而來的投資巨浪、上市熱潮,都在過去一年上演。
無論是創投投資新創或出場獲利的資金規模、案件數量,抑或是創投本身募得新基金的規模,都紛紛超越過去的平均數量兩到三倍,其中最可觀的應該是美國創投募資金額去年到達一千兩百億美元,相較過往四五百億的水平,去年真的是可謂圈錢大戰。
為什麼要趕在去年圈錢,一來是所有人都知道今年將因聯準會縮表升息而邁入資本緊縮的階段,另一方面則是從前年底開始的出場熱潮及區塊鏈產業收益,讓機構投資人、高資產個人或家族,都現金滿滿、獲利回吐到新募基金上。
除了資本市場與創投市場的滔天巨浪,另一個讓我吃驚的數字,是過去兩年全球獨角獸(上市前估值超越十億美元的新創公司)數量激增。今年二月初,全球獨角獸數量正式突破一千家(見文末連結)。去年底其實就已經來到959家,那麼前年底呢?前年才563家,等於去年的年增幅是百分之七十,幾乎可以說是獨角獸通膨的年代。在擔心資本市場是否過熱之餘,我們可以先研究一下這些獨角獸的國家分布與創業者背景。
美國毫無意外以525家奪得冠軍,占比超過一半。最集中的區域是舊金山灣區(合計超過230家),灣區當中舊金山將近150家,超越傳統上的矽谷(南灣)約70家,東灣則有近十家。南加合計約25家,離北加有差異將近十倍的差異。東岸則是紐約93家、波士頓16家、芝加哥14家,德州三個主要城市合計13家,西雅圖7家。如果說舊金山(約一百萬人口)跟整個灣區(約八百萬人口)是全球獨角獸最密集的城市與區域,當之無愧。
再來看看國際上的獨角獸分布。這一千家當中,中國恰巧兩百家,印度是70家,英法德歐洲三強則是41、24與24家,巴西16家、印尼6家、西班牙3家、土耳其2家。這些都是人口大國。美國相鄰的加拿大18家,墨西哥3家。顯然距離與人口不是關鍵,資本市場與新創生態系才是重點。
再來我們看看小國的數字。以色列20家、新加坡12家、南韓11家,澳洲6家,荷蘭6家、瑞士5家、愛爾蘭5家、比利時3家。這些都是表現不錯的國家。但最讓我驚訝的其實是日本,只有5家。義大利跟俄羅斯則是掛蛋。至於大家最期待的答案,台灣的獨角獸家數。答案是0,列表上一家都沒有。
或許統計方法上有些出入,但這顆蛋實在讓曾經參與台灣新創與投資多年的我非常難以接受。但若比較跟台灣有相近民情的日本、義大利,以及表現突出的新加坡、瑞士、以色列這些小國,其實我有幾個觀察。
首先,人口與市場規模顯然不是獨角獸數量的關鍵。就別說猶太人在美國許多領域的關鍵資源或人脈,新加坡、瑞士跟荷蘭、比利時都不是在美國擁有大量移民的國家,但產業與人口國際化程度都是同區域國家之間最高,許多菁英也都有國際名校學歷與工作經驗。從這個角度,同是已開發國家甚至工業大國的日本、西班牙、義大利,人均獨角獸數量很低,就不讓人意外。
其次,小國家當中,以色列、新加坡、南韓與瑞士,都是徵兵制國家。這些國家幾乎都有獨特的產業優勢,無論是國防工業、金融貿易、科技產業或精密機械、醫藥產業,這些國家都有高度的團結風氣跟強悍的民風。以色列更是以優秀人才跟關鍵技術甚至創業團隊都來自軍中著稱。反觀台灣,近年來從徵兵制逐漸縮短兵役年限與改革兵役制度,而其中的關鍵莫過於千禧年前開始實施的民間企業國防役,吸引大量理工人才進入產業。為什麼國防役對台灣產業貢獻極大,卻被我拿來分析台灣獨角獸難產的成因呢?
去年出自矽谷創投作家的【獨角獸創業聖經】,研究美國兩萬家獲得創投投資的新創,並將當中兩百家獨角獸與其他新創的創業者背景做了完整分析。作者發現,在多數新創公司中,創業者的性別、學歷高低、創業時年紀甚至產業經驗,都跟是否成為獨角獸沒有絕對的相關性。
但是有三項創業者背景,跟成為獨角獸的機會有高度相關。第一個是名校學歷。根據分析,美國四大創業名校:史丹佛、柏克萊、哈佛及麻省理工學院,校友創業成為獨角獸的機會也最高。這部分隱含了家庭背景、實習機會、校園創業風氣與周邊投資人密度等各項因素,也造就舊金山灣區與波士頓成為全美甚至全球最適合創業與投資的兩個熱區。
第二個是大型科技公司經歷,尤其是 Google, Oracle, Microsoft, Facebook, LinkedIn 等這些定義消費者行為與企業市場的科技巨頭。統計顯示,從這五家企業離職創業的員工,成為獨角獸新創的機會也較高。在這些企業工作,你會學到如何定義具有十億級市場潛力的使用者需求,並且透過產品開發的迭代過程,找到可規模化的成功商業模式。
最後一項因素,則是創業經歷與出售公司的經驗。調查發現,具備創業失敗經驗的創辦人,下次創業成為獨角獸新創的可能性會提高 1.6倍;而將公司以一般價格出售(未獲利出場)的創辦人,下次創業成為獨角獸的可能性會提高 3.3倍。
從這三個因素,我們已經找到答案。九零年代末由於台灣電子業起飛,加上中國生產力與消費力逐步開放,跟我同輩的理工碩博士幾乎加入國防役、留在台企或成為台幹,既沒有出國留學也很少數進入全球科技巨頭,一方面缺乏對美國消費市場與企業用戶的理解,也鮮少有創業與出售公司的經驗,自然難以在北美創業及募資。
不說我個人的同儕經驗,千禧年之後的台灣留美人數遽減,但我卻是台灣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一屆,研究所畢業正巧是千禧年,理論上出國人口按照過往應該是破新高而非大幅減少,造就台灣電子業與半導體榮景的國防役真的很關鍵。潛在創業者的國際化經驗因素,也解釋了以色列跟新加坡為何有如此多的獨角獸,而日本與南歐各國表現平平。
回首半導體業跟電子業在台灣的成功,當年的創業者或投資人不是有海外經歷,就是有外商或外貿的工作經驗。就算沒有被計入國際獨角獸的數量統計,過去幾年台灣曾經成功出場過的新創企業,或者近期成功上市的準獨角獸,創業者也都是擁有創業經歷或者海外學歷、跨國企業的工作經驗的。
這一群成功創業者,無論是來到矽谷或者往返台美兩地,有些持續在創業,有些已經轉為投資人。他們的經驗與觀點,無論是產品開發、市場行銷、管理團隊、對外募資,都非常值得學習。此外,矽谷的科技巨頭有怎樣的職場文化、管理風格,創投機構如何看待創業者與產業趨勢,也都是我來到矽谷想要探究的事情。
【矽谷為什麼】就是為了要問這些關於矽谷創業者、投資人與科技產業、生醫技術如何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工作、創業與投資機會的節目。回首過去、展望未來,矽谷難以複製卻必須連結,如果我們要成為獨角獸的產地,方案已經很明顯,就是加速人才與企業的國際化,以及企業併購的推動與開放。而方法,就在我們的節目訪談與這本書中。

附註:
全球千家獨角獸列表 https://www.cbinsights.com/research/1000-unicorns-list/

【文末說明】:這篇文章,是我與【矽谷為什麼】Podcast 共同主持人 KT 於六月九日出版新書的序文,底下的新書預購與收聽連結,再請各位讀者多多支持。

矽谷為什麼 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ysv
博客來購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6093
讀墨電子書 https://readmoo.com/book/210231617000101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0會員
34內容數
如同電影界的好萊塢、金融業的華爾街,全球新創獨角獸與創投密度最高的地方,就在矽谷。對創業者來說,舊金山灣區完備的新創生態系宛如天堂,但昂貴的物價房價與殘酷的生存競爭也像地獄。到底在矽谷創業是甚麼滋味?在矽谷獲得投資的關鍵是甚麼?各種投資人又有甚麼不同?台灣新創該如何進軍矽谷、打入美國市場?就讓【創投矽谷】為你解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I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之所以要學會辨別與識破鬼扯的能力,不僅在避免浪費時間,更重要的是把心智與注意力放在能夠長期累積與產生複利效應的事情上。
當加速器領頭羊的YC說話,除了影響數千家獲投新創,全球幾萬家關心它的新創跟投資機構,也都會進行緊縮跟延後投資的行動。這一回,海嘯將來得又快又猛,長達兩年的新創淘汰賽已經鳴槍。
在資金成本即將因為升息而攀高的可見未來,全球資金都會往高報酬率的地區移動。結合台灣資源與資金一同投資矽谷,在協助矽谷新創成長之餘,也能享受美國市場規模帶來的高成長與高收益潛力。台灣除了應該繼續吸引全球人才與資金,也該讓投資人與創業者勇敢走出來。
要打造一家企業,你需要適應生態系的改變,但要創造一個產業,你需要造就生態系的改變。 這是最壞的年代,但也是最好的年代。與其讓世界改變你,不如改變這世界。得生態系者得天下,這也是我在矽谷旅居兩年的心得。
近來紅杉資本與 a16z 相繼推出每案投資一百萬美元的超級加速器,為什麼大型創投要跳入加速器的投資競賽?為何許多著名的加速器在投資入選團隊之外,都還會另外設立創投基金?加速器的業師、校友跟創投內部的駐點創業者為什麼常常被投資?就讓我從「加速器其實難產獨角獸」這件事開始跟大家解析。
我們之所以要學會辨別與識破鬼扯的能力,不僅在避免浪費時間,更重要的是把心智與注意力放在能夠長期累積與產生複利效應的事情上。
當加速器領頭羊的YC說話,除了影響數千家獲投新創,全球幾萬家關心它的新創跟投資機構,也都會進行緊縮跟延後投資的行動。這一回,海嘯將來得又快又猛,長達兩年的新創淘汰賽已經鳴槍。
在資金成本即將因為升息而攀高的可見未來,全球資金都會往高報酬率的地區移動。結合台灣資源與資金一同投資矽谷,在協助矽谷新創成長之餘,也能享受美國市場規模帶來的高成長與高收益潛力。台灣除了應該繼續吸引全球人才與資金,也該讓投資人與創業者勇敢走出來。
要打造一家企業,你需要適應生態系的改變,但要創造一個產業,你需要造就生態系的改變。 這是最壞的年代,但也是最好的年代。與其讓世界改變你,不如改變這世界。得生態系者得天下,這也是我在矽谷旅居兩年的心得。
近來紅杉資本與 a16z 相繼推出每案投資一百萬美元的超級加速器,為什麼大型創投要跳入加速器的投資競賽?為何許多著名的加速器在投資入選團隊之外,都還會另外設立創投基金?加速器的業師、校友跟創投內部的駐點創業者為什麼常常被投資?就讓我從「加速器其實難產獨角獸」這件事開始跟大家解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但到底全球的財富總量有多少、聚焦在哪、世上有多少富豪,世界的M型化年年進階,到底M到哪去,身為世界一份子的自己,或許一輩子也無法擁有,但以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也是一種富饒趣味的學習。
台灣的下一個護國神山群,在哪兒?
Thumbnail
本文解析《決勝矽紀元》觀點,探討了黃欽勇討論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以及半導體產業在中美競爭下的地位。同時,也提到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特色,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和去全球化現象,討論了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文章內容涉及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半導體產業佈局和發展戰略。
Thumbnail
黃欽勇《決勝矽紀元》在講什麼?本文介紹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未來趨勢。分析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市佔率,設備材料和 ODM 兩大循環、地緣政治影響,以及半導體產業的亮點和競爭策略。此外,還詳細探討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挑戰。以明確的觀點和經濟脈絡,為讀者提供了深入的半導體產業知識。
香港歷經了金融業的興衰,而台灣科技業也是,在10幾年前神山群是另一群人,就是大家現在聽到的-光電慘業。 一切的故事可以從兩兆雙星計畫說起(一兆就是面板業另一兆是半導體產業)。 台灣頂尖的幾所大學陸續成立了光電科技研究所,甚至有專門的顯示科技研究所,之前與交大教授聊過,交大光電有兩棟系大樓(應該是
Thumbnail
《貪婪的多巴胺》書中提到,人類起源於非洲大陸,最先遷徙至亞洲、然後是歐洲和美洲,也就是美國人遷徙的距離最遠,同時書中也提及,「美國人比起其他社會擁有更多的多巴胺基因」,而多巴胺扮演著驅使動機的角色,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完善新創產業的環境,也有著近百年來最高的股市回報,很難讓人不把多巴胺和生產力串聯起來。
Thumbnail
⛰️護國神山台積電,已經是台股一夫當關的角色,周遊列國設廠,是商業的考量,😑也有政治的考量。⚡️身為用電怪獸,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馬不停蹄,雖然建設周折不斷,台積電8日宣布,美國商務部和 TSMC Arizona已簽署一份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備忘錄,基於《晶片與科學法》,💰TSMC Arizona將獲得
Thumbnail
臺灣和美國的證券市場在投資者結構和公司股權分佈上存在巨大差異。美股公司偏向分紅和回購,而臺股更傾向大額再融資。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絕大多數是臺灣公司的創始人,而美股則由大型基金控制。本文深入分析了兩個市場之間的行為差異和未來展望。
Thumbnail
臺灣有11萬人擁有1億元以上的資產,其中7千人的資產達到10億元以上,2027年預計將增至13.7萬人。大部分富豪年齡在55歲以上,多數為企業主。資產配置主要以存款、股票和房地產為主,將海外資產作為風險分散的策略。
Thumbnail
在矽谷銀行倒閉事件發生一周年後,非銀行融資機構和其他銀行尚未取得如矽谷銀行過去在風險債市場的龍頭地位。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但到底全球的財富總量有多少、聚焦在哪、世上有多少富豪,世界的M型化年年進階,到底M到哪去,身為世界一份子的自己,或許一輩子也無法擁有,但以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也是一種富饒趣味的學習。
台灣的下一個護國神山群,在哪兒?
Thumbnail
本文解析《決勝矽紀元》觀點,探討了黃欽勇討論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以及半導體產業在中美競爭下的地位。同時,也提到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特色,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和去全球化現象,討論了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文章內容涉及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半導體產業佈局和發展戰略。
Thumbnail
黃欽勇《決勝矽紀元》在講什麼?本文介紹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未來趨勢。分析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市佔率,設備材料和 ODM 兩大循環、地緣政治影響,以及半導體產業的亮點和競爭策略。此外,還詳細探討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挑戰。以明確的觀點和經濟脈絡,為讀者提供了深入的半導體產業知識。
香港歷經了金融業的興衰,而台灣科技業也是,在10幾年前神山群是另一群人,就是大家現在聽到的-光電慘業。 一切的故事可以從兩兆雙星計畫說起(一兆就是面板業另一兆是半導體產業)。 台灣頂尖的幾所大學陸續成立了光電科技研究所,甚至有專門的顯示科技研究所,之前與交大教授聊過,交大光電有兩棟系大樓(應該是
Thumbnail
《貪婪的多巴胺》書中提到,人類起源於非洲大陸,最先遷徙至亞洲、然後是歐洲和美洲,也就是美國人遷徙的距離最遠,同時書中也提及,「美國人比起其他社會擁有更多的多巴胺基因」,而多巴胺扮演著驅使動機的角色,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完善新創產業的環境,也有著近百年來最高的股市回報,很難讓人不把多巴胺和生產力串聯起來。
Thumbnail
⛰️護國神山台積電,已經是台股一夫當關的角色,周遊列國設廠,是商業的考量,😑也有政治的考量。⚡️身為用電怪獸,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馬不停蹄,雖然建設周折不斷,台積電8日宣布,美國商務部和 TSMC Arizona已簽署一份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備忘錄,基於《晶片與科學法》,💰TSMC Arizona將獲得
Thumbnail
臺灣和美國的證券市場在投資者結構和公司股權分佈上存在巨大差異。美股公司偏向分紅和回購,而臺股更傾向大額再融資。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絕大多數是臺灣公司的創始人,而美股則由大型基金控制。本文深入分析了兩個市場之間的行為差異和未來展望。
Thumbnail
臺灣有11萬人擁有1億元以上的資產,其中7千人的資產達到10億元以上,2027年預計將增至13.7萬人。大部分富豪年齡在55歲以上,多數為企業主。資產配置主要以存款、股票和房地產為主,將海外資產作為風險分散的策略。
Thumbnail
在矽谷銀行倒閉事件發生一周年後,非銀行融資機構和其他銀行尚未取得如矽谷銀行過去在風險債市場的龍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