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首抽SSR,因為我們無法理解他人:《怪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一次收到股利發放通知書那天,興高采烈的向媽媽分享,沒想到她平淡的說,表示這件事的理所當然,我才突然驚覺,有些事當你沒曾經歷過時,是沒有興趣也不會懂的。就猶如媽媽早已收了好幾年的股利發放,而那些信就一封封躺在我家信箱,我卻直至自己收到才終於體會那種興奮感。
就像突然長大那天,才發現大人沒告訴你長大的痛,又或者他們也深知,未曾經歷過的人,是永遠無法明白箇中滋味的,於是不說也罷。
電影《怪胎》中,一段關係的變質只始於一個美好早晨,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陳柏青發現了窗外的鴿子,他突然渴望去觸碰鴿子,嘗試去捏碎泥土,他原本生活的世界因為強迫症而狹窄;因為愛情而變得多彩多姿。而又莫名地,突然多出一大塊未知的空間,以前乾淨無染的房子裡就是他的全世界,後來有陳靜的世界就是他的全世界。
而在那個莫名的早晨之後,不正常的陳柏青痊癒了,不正常的陳靜不能理解他了,無法理解對方的兩人,誰才是正常、誰又是奇怪的那個?
當還沒改變的時候,將「一切都不會改變的」或者「永遠」掛在嘴邊是多麼理所當然,當時也真的確信這些話並非謊言。但改變卻也是無可避免,無論自己或者他人都是,而當改變發生,一切都不可能如常了,再痛都無能以挽回,而且無能以向他人說明,自己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在關係裡,不能夠理解另一方(暫且定義為不正常)的人(定義為正常),就變成被留下來的人(只有你被留下來的話,你是正常的嗎?),但既知改變與錯過的不可避免,我們該讓自己從未經歷過嗎?又或者能保證若改變的是自己,還能讓一切如常嗎?
2020年三月,國際疫情爆發,臺灣的狀況也在春節假期後,逐漸淪陷。某天半夜睡不著覺,突如其來有個想法,周遭的人都在談論關於經濟的崩跌,所以是不是個進場的好時機?後來的我知道這就是所謂擦鞋童理論,而當時的我就是那個擦鞋童。
於是從那時起,開始研究投資,翻找網路資料、進書店找書,莫名產生了興趣,後來走訪明明常去的書店,發現以往永遠只逛到華文創作、人文史哲、社會科學就止步了,認識投資後,那些原本毫不在意的書區,竟像是新大陸。
因為吸收了理財相關的知識,連帶對於數字和金錢觀都稍微敏感了起來,以前對於錢真的毫無概念,永遠捨不得花大錢,卻不在意小錢,總覺得省手續費、3%回饋之類的我也不可能發財致富,沒有太多物欲,對美食其實也無感,每次吃大餐都覺得被剝奪。
還記得在某一場面試裡面,面試官問我:「錢多、事少、離家近會怎麼排名?」我回答得冠冕堂皇,我最在意的是做我想做的事,其實沒有半點官腔,在大多的選擇裡面我較在意的是快樂,這說法看似浪漫,但其實好難。大概就如網路故事裡,約翰‧藍儂在志願中寫下快樂,人們說他沒搞清楚題目,而他覺得大家沒搞清楚人生。不確定故事真假,但人生追求快樂實難這點,倒確定是真的。
接觸投資、經濟的皮毛之後,起初的幾個月裡發現自己的快速改變,從花錢方式、興趣方向開始,到思考邏輯和在乎的事,改變起初讓我感覺新鮮,後來是前所未有的傷感,原來真的沒有人會永遠如初,就連自己都無法避免。
avatar-img
48會員
106內容數
名字念起來是易寒,唱起來像遺憾。 於是就這樣其實符名的活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ih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總以為還沒找到向新的孩子,好好說愛的方法,在那之前,也許就先好好愛心裡的孩子,讓自己成為夠好的大人就好。
大約從16年開始,每看完一部電影就會隨手紀錄,無論是心得、隨筆,或是只有自己才知道相關性的雜想都好,又無論是院線片,或是窩在電腦前看完的經典電影,每看一部就寫一部,而且是手寫。起初當然只是因為,滿溢的情緒必須以文字為載體落地,寫在私人筆記裡也心滿意足,後來卻成了給自己的作業,明明沒有deadline
可其實根本不能強求三顆星吧,也或許得繼續前進才能得到武器,回頭釋然。
多年後重看這十項,沒有任何一項能大聲的說已經完成,但因為這些被我認為是火花的東西,而讓我願意繼續認真感知生活,至少仍能稱作十大夢想進行式。
但老派的浪漫常任人無從以招架,尤其患有懷舊病的人,總以為如果世界上的所有,都好好地延著時間長大、垂老了,例如晉升、例如戰死、例如病與死、例如世故與放棄,大多的人在時間裡忘了熱血和冒險,那總要有人留下來抵抗歲月,當個獨行俠,不輕易被世界推著向前。
「欸他會不會還在躲啊?」 那孩子像是神祕隱喻一般的出現,突又消失。可那時還不懂他的出現是為了什麼,也許也沒什麼,只是我始終以為自己成了拋下那孩子的人。
總以為還沒找到向新的孩子,好好說愛的方法,在那之前,也許就先好好愛心裡的孩子,讓自己成為夠好的大人就好。
大約從16年開始,每看完一部電影就會隨手紀錄,無論是心得、隨筆,或是只有自己才知道相關性的雜想都好,又無論是院線片,或是窩在電腦前看完的經典電影,每看一部就寫一部,而且是手寫。起初當然只是因為,滿溢的情緒必須以文字為載體落地,寫在私人筆記裡也心滿意足,後來卻成了給自己的作業,明明沒有deadline
可其實根本不能強求三顆星吧,也或許得繼續前進才能得到武器,回頭釋然。
多年後重看這十項,沒有任何一項能大聲的說已經完成,但因為這些被我認為是火花的東西,而讓我願意繼續認真感知生活,至少仍能稱作十大夢想進行式。
但老派的浪漫常任人無從以招架,尤其患有懷舊病的人,總以為如果世界上的所有,都好好地延著時間長大、垂老了,例如晉升、例如戰死、例如病與死、例如世故與放棄,大多的人在時間裡忘了熱血和冒險,那總要有人留下來抵抗歲月,當個獨行俠,不輕易被世界推著向前。
「欸他會不會還在躲啊?」 那孩子像是神祕隱喻一般的出現,突又消失。可那時還不懂他的出現是為了什麼,也許也沒什麼,只是我始終以為自己成了拋下那孩子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為什麼想存股?這是最近在想的大問題,週遭的人不是沒存股,就是存個幾張,或是見一個買一個,像菜市場一樣,或是買00940想賺一次就走的人,後來發現這些人都是虎頭蛇尾,本質上就是沒搞清楚為什麼而存股。 有本書吸引了我,"成不了大人物的我們,決定成為簡單的人",這個日本人很特別,不喜歡做的工作,設定好離
自己做父母之後就不得不面對當自己的父母有多難。 不論多麼以他人或學術甚至趨勢為優先,自己的經驗總還是每個人身為一個人的基準點、也是唯一的觀察者視角。 人的成長很妙,尤其是內部,當時的第一個體悟是必須要將從前的自己毀滅才能得到。 雖然我得說我覺得自己實際在日常中出乎我自己意料的從眾,並沒
Thumbnail
你說,最近深有所感,感覺變了。你不明白,為什麼人説變就變了。不管是人還是事,或環境都一樣,包括感情也是如此。以前不明白,最近好像慢慢懂了。
Thumbnail
前情提要:游太太的先生在投資賺得一大筆錢後,人卻開始變的很怪,尤其當他結識了一個看起來像「滷味攤老闆」的老師後,一切開始失控。 「好⋯你可以跟我說說看他失控的部分嗎?」我好奇的詢問。 「好,我先生他一開始只是在家自娛娛人,但某次我回去一間從小參拜的玄天二上帝廟時,他老人家表示可以收我作為乾女兒,
Thumbnail
不論是工作或生活,總是有些時候會發生一些事,而那些事成為不如預期或是被否定,每當遇到這些事情時,會想著「為什麼自己遇到一些鳥事?」、「為什麼是我?」,開始自我懷疑,甚至覺得別人說的可能才是對的,可當事情稍緩或是結束後,有多少人會回頭看整件事情,過程中的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有天跟女兒聊天時,她們談起她們叛逆期的時候。我很驚訝她們曾經有過這樣的時期!她們的結論是:爸爸因為一直還沒結束叛逆,所以才沒有發現她們的叛逆! 可能吧!因為我沒玩股票,所以我會奇怪為什麼明知有人可以操控,卻還投身股海?用別人的方式生活,就𣎴會覺得對方很彆扭? 常聽到別人為什麼這樣對我,我都說,
Thumbnail
不是老天喜歡整人, 所以倒了一拖拉庫的無常來整你。 無常,就像是天賜的疫苗。 當你碰到壞的事情,是無常,會過去。 好的事情也是,是無常,會過去。 保持「無常」的思維,你的心才不會被困住,你才能把握當下。 苦也好、樂也好, 人根本的問題在於「思維」, 我們一輩子的主導,就是自己的心
Thumbnail
最近在看 #老楊的貓頭鷹 的《#外界的聲音只是參考,你不開心就不參考》,其中有一句話是: 你發現某個人跟你想的不一樣,這只能說明你最初的預設崩了,而不是別人的人設崩了。 我過完2023年還挺有感觸的,或許因為一些事件,會讓不少人對我的觀感改變很多。但這世界最不變的事情就是「一直在變化」,更何況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為什麼想存股?這是最近在想的大問題,週遭的人不是沒存股,就是存個幾張,或是見一個買一個,像菜市場一樣,或是買00940想賺一次就走的人,後來發現這些人都是虎頭蛇尾,本質上就是沒搞清楚為什麼而存股。 有本書吸引了我,"成不了大人物的我們,決定成為簡單的人",這個日本人很特別,不喜歡做的工作,設定好離
自己做父母之後就不得不面對當自己的父母有多難。 不論多麼以他人或學術甚至趨勢為優先,自己的經驗總還是每個人身為一個人的基準點、也是唯一的觀察者視角。 人的成長很妙,尤其是內部,當時的第一個體悟是必須要將從前的自己毀滅才能得到。 雖然我得說我覺得自己實際在日常中出乎我自己意料的從眾,並沒
Thumbnail
你說,最近深有所感,感覺變了。你不明白,為什麼人説變就變了。不管是人還是事,或環境都一樣,包括感情也是如此。以前不明白,最近好像慢慢懂了。
Thumbnail
前情提要:游太太的先生在投資賺得一大筆錢後,人卻開始變的很怪,尤其當他結識了一個看起來像「滷味攤老闆」的老師後,一切開始失控。 「好⋯你可以跟我說說看他失控的部分嗎?」我好奇的詢問。 「好,我先生他一開始只是在家自娛娛人,但某次我回去一間從小參拜的玄天二上帝廟時,他老人家表示可以收我作為乾女兒,
Thumbnail
不論是工作或生活,總是有些時候會發生一些事,而那些事成為不如預期或是被否定,每當遇到這些事情時,會想著「為什麼自己遇到一些鳥事?」、「為什麼是我?」,開始自我懷疑,甚至覺得別人說的可能才是對的,可當事情稍緩或是結束後,有多少人會回頭看整件事情,過程中的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有天跟女兒聊天時,她們談起她們叛逆期的時候。我很驚訝她們曾經有過這樣的時期!她們的結論是:爸爸因為一直還沒結束叛逆,所以才沒有發現她們的叛逆! 可能吧!因為我沒玩股票,所以我會奇怪為什麼明知有人可以操控,卻還投身股海?用別人的方式生活,就𣎴會覺得對方很彆扭? 常聽到別人為什麼這樣對我,我都說,
Thumbnail
不是老天喜歡整人, 所以倒了一拖拉庫的無常來整你。 無常,就像是天賜的疫苗。 當你碰到壞的事情,是無常,會過去。 好的事情也是,是無常,會過去。 保持「無常」的思維,你的心才不會被困住,你才能把握當下。 苦也好、樂也好, 人根本的問題在於「思維」, 我們一輩子的主導,就是自己的心
Thumbnail
最近在看 #老楊的貓頭鷹 的《#外界的聲音只是參考,你不開心就不參考》,其中有一句話是: 你發現某個人跟你想的不一樣,這只能說明你最初的預設崩了,而不是別人的人設崩了。 我過完2023年還挺有感觸的,或許因為一些事件,會讓不少人對我的觀感改變很多。但這世界最不變的事情就是「一直在變化」,更何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