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教育之於整個社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也到了社會規範下,某個也許該談論結婚或者生育話題的年紀,雖然於我而言總以為遙遠,但身邊同齡的人都像是被時間之輪推到這個地步了,總莫名地向我談論起關於自己與另一半、甚至下一代的未來。我常以「沒把握給孩子夠好的教育」、「我害怕他們無法成為夠好的人,會是因為我」,為由推託,一面當然是逃避,而一方面卻是事實。因為我走過的路、看過的書籍電影,令我越懂得教育之於整個社會的重要,卻越是畏縮。

就像電影《無聲》,故事的原型是前公司處理的案子,雖然我並非主要負責的部門,但每週看著那些案量,就也不斷沉重的感受學校對於某些孩子的恐懼。起初還疑惑的想,我不也讀了那麼多年的書,經歷了那麼多校園,為什麼從未聽聞這些事情,直到一天到另一個校園外舉行記者會,我才彷彿遇見小時候的自己。

學生們大多無條件的信任學校,而校方會向學生佈達什麼?長大的過程我們大概都聽過類似的言論了。那天記者會後,學生莫名的憎恨我們,甚至上基金會粉專留言謾罵,認為我們只是一群來鬧場的外來者,根本沒資格審查校園裡發生了什麼。我先是傻眼無奈,後來想起若是自己,必定也會這樣相信學校,畢竟我們都是如此幸運

也曾和當時的同事在午餐時間聊著,總以為我們拚了命在前線滅火,但其實比起撲滅火勢,更重要的應該是深入陰暗的角落,好好的把火源關掉,但真的好難。

離開那間公司後,我反而更天真的,或者更透徹的同理世界上大多的壞人,都不是絕對的壞,所以走出電影院後我想的反而是,電影中的美術老師到底經歷過什麼?當人們都心疼且理所當然的,努力接住墜落中的孩子時,世界上有多少人願意抱抱自我毀滅中的大人呢?

也因為這樣,於是一直以來在意的方向總是教育,想到自己的國中,想到從小到大接受的那些,現在不斷覺得國中受到很不好的教育,就是最制式威權的那種,可能家庭教育也有關係,畢竟爸媽都不算是知識分子,給我愛和溫暖已經是最多,自己卻也沒能力去挖掘別的,然後就這樣渾噩的過了那些年,發現的時候好像來不及補齊了。

國中那三年班服上面寫著Elite,班排名一直等於校排名,我想當時有些人可能真的深以為自己是所謂菁英,可是我始終在二十名左右,永遠停滯,那個在意成績的年紀很不快樂,大概覺得自己是笨蛋的那種不快樂,然後自卑,讀更多教科書或是索性不讀書。

當然在那個年紀也和男生們胡鬧,高談一些很齷齪的言論;在網路上嗆老師;晚自習下課,躲在沒有開燈的走廊上幻想未來......等等。長大後才發現幸好是這些無聊幼稚的瑣事成就後來的我,而不是校排名二十幾,被強迫以雄女為第一志願的日子,但當然那些瑣事或者那些不好的教育,都多多少少影響了一部分的自己。於是總以為還沒找到對新的孩子,好好說愛的方法,在那之前,也許就先好好愛心裡的孩子,讓自己成為夠好的大人就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han的沙龍
50會員
118內容數
名字念起來是易寒,唱起來像遺憾。 於是就這樣其實符名的活著。
Yih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1
最開始吸引我的點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幾年對這個詞深感興趣,總以為「非物質」是如此縹緲並難以傳承,一不小心就再也沒有人記著;而殯儀文化更是另一個感興趣的點,因為它帶點神祕、帶點恐怖、帶點禁忌,有人談了傷感、有人談了忌諱,而大多數的人是根本不理解。
Thumbnail
2025/01/21
最開始吸引我的點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幾年對這個詞深感興趣,總以為「非物質」是如此縹緲並難以傳承,一不小心就再也沒有人記著;而殯儀文化更是另一個感興趣的點,因為它帶點神祕、帶點恐怖、帶點禁忌,有人談了傷感、有人談了忌諱,而大多數的人是根本不理解。
Thumbnail
2024/10/12
很多時候,心之所嚮的事無法好好抑制,但至少我們通常能夠掌控腦袋,封存身體裡的動物,離開叢林、表現得社會。可是有時候,腦袋的、社會的病沒辦法控制,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記得要笑,連哭的時候都要笑,誰叫這個世界連一點點愛都給不起。
Thumbnail
2024/10/12
很多時候,心之所嚮的事無法好好抑制,但至少我們通常能夠掌控腦袋,封存身體裡的動物,離開叢林、表現得社會。可是有時候,腦袋的、社會的病沒辦法控制,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記得要笑,連哭的時候都要笑,誰叫這個世界連一點點愛都給不起。
Thumbnail
2024/08/28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方針通常都是努力、成功、不要甘於平凡。直到出了社會,大家開始認知經濟能力的重要,所以開始比社會貢獻、比薪資水平,都贏不過的話,至少也要比工時假期。誰的工作符合「錢多事少離家近」,誰就那麼值得稱羨一點。
Thumbnail
2024/08/28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方針通常都是努力、成功、不要甘於平凡。直到出了社會,大家開始認知經濟能力的重要,所以開始比社會貢獻、比薪資水平,都贏不過的話,至少也要比工時假期。誰的工作符合「錢多事少離家近」,誰就那麼值得稱羨一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去年的第一場說明會,有一對家長在結束後與我閒聊了將近一多小時,直到時間晚了大家都該去吃飯了才離開,還記得結束的時候我與當時的校長聊著說,我們都不希望這個家庭轉來我們學校就讀,因為一旦他真來了,那就代表在原來的學校已經走不下去了。 轉學永遠是【窮途末路】的最終選擇不是嗎?
Thumbnail
去年的第一場說明會,有一對家長在結束後與我閒聊了將近一多小時,直到時間晚了大家都該去吃飯了才離開,還記得結束的時候我與當時的校長聊著說,我們都不希望這個家庭轉來我們學校就讀,因為一旦他真來了,那就代表在原來的學校已經走不下去了。 轉學永遠是【窮途末路】的最終選擇不是嗎?
Thumbnail
一位好友和我閒聊著。 會呀! 我想這是一個思維擺盪到了極端的自然結果。 是現在的孩子的「自我」, 被過度保護了呀! 而且我還時常感覺到, 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工作混淆, 加劇了這個現象。 ▪️ 教育的大方向應當是: 由「家庭教育」守護好孩子的自我,再配合「學校教育」去完整他的社會化。 可是現在卻變成,
Thumbnail
一位好友和我閒聊著。 會呀! 我想這是一個思維擺盪到了極端的自然結果。 是現在的孩子的「自我」, 被過度保護了呀! 而且我還時常感覺到, 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工作混淆, 加劇了這個現象。 ▪️ 教育的大方向應當是: 由「家庭教育」守護好孩子的自我,再配合「學校教育」去完整他的社會化。 可是現在卻變成,
Thumbnail
「乖」的話術在沒有防備的時候會引導我們,陷入一個要不斷讓自己有用的情境:我得讓自己有用。
Thumbnail
「乖」的話術在沒有防備的時候會引導我們,陷入一個要不斷讓自己有用的情境:我得讓自己有用。
Thumbnail
總以為還沒找到向新的孩子,好好說愛的方法,在那之前,也許就先好好愛心裡的孩子,讓自己成為夠好的大人就好。
Thumbnail
總以為還沒找到向新的孩子,好好說愛的方法,在那之前,也許就先好好愛心裡的孩子,讓自己成為夠好的大人就好。
Thumbnail
  大家稱讚的,就是好?眾人厭惡的,真的萬惡不赦?   電影最後的假期:人生短暫,不快樂的事,為什麼要沈默和允許?   
Thumbnail
  大家稱讚的,就是好?眾人厭惡的,真的萬惡不赦?   電影最後的假期:人生短暫,不快樂的事,為什麼要沈默和允許?   
Thumbnail
有很多事走過後才會有感覺,有時候是一個很多年育兒的結果,也許是曾經做錯了或者做得不夠好才想寫下來,這是我這陣子寫文章的原因。
Thumbnail
有很多事走過後才會有感覺,有時候是一個很多年育兒的結果,也許是曾經做錯了或者做得不夠好才想寫下來,這是我這陣子寫文章的原因。
Thumbnail
『碰到教科書裡沒教過的問題時,你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哪個反應呢?』 1. 等待指示。 2. 因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變得情緒化。 3. 靠自己的力量想辦法解決。 聽同事說, 導師班上的班長,家長竟要求不要孩子繼續當了! 說甚麼考試成績太爛,先把功課顧好再說! 我拍拍她說:「我也遇過!我也遇過呀! 現
Thumbnail
『碰到教科書裡沒教過的問題時,你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哪個反應呢?』 1. 等待指示。 2. 因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變得情緒化。 3. 靠自己的力量想辦法解決。 聽同事說, 導師班上的班長,家長竟要求不要孩子繼續當了! 說甚麼考試成績太爛,先把功課顧好再說! 我拍拍她說:「我也遇過!我也遇過呀! 現
Thumbnail
很奇妙的是,在我進入了應當不惑的年紀之後,對於這世界上的許多事情,我並未不惑,反而是又產生了更多的問號。雖然我一向認為疑惑不是壞事,我的人生也在許許多多的疑惑中成長。
Thumbnail
很奇妙的是,在我進入了應當不惑的年紀之後,對於這世界上的許多事情,我並未不惑,反而是又產生了更多的問號。雖然我一向認為疑惑不是壞事,我的人生也在許許多多的疑惑中成長。
Thumbnail
青春期的孩子最容易誤入歧途,這是每一位家長或者是師長們最掛心的事。 然而我們也長輩的身分告誡他們時,是否忘記了我們曾經也是現在的他們?
Thumbnail
青春期的孩子最容易誤入歧途,這是每一位家長或者是師長們最掛心的事。 然而我們也長輩的身分告誡他們時,是否忘記了我們曾經也是現在的他們?
Thumbnail
我看過許多教養與教育文。有些家長往往能對孩子很好,卻轉身抱怨父母。有些人照顧父母,卻轉身向朋友抱怨。有些人充滿愛,卻偶爾會對伴侶、手足與孩子爆炸。  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我也會這樣?我尤其不能理解,
Thumbnail
我看過許多教養與教育文。有些家長往往能對孩子很好,卻轉身抱怨父母。有些人照顧父母,卻轉身向朋友抱怨。有些人充滿愛,卻偶爾會對伴侶、手足與孩子爆炸。  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我也會這樣?我尤其不能理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