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下群英傳-涇川決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薛仁杲高大的身軀,立於折墌城牆上。
不說話的時候,薛仁杲看上去端的是威武非凡。
他的眼光,望向了東南方。
涇川折墌城,距離長安不過三百里。薛仁杲感覺自己幾乎已經看得見京城大興了。
父親說過,只有佔領大興,才有活路。
其中的意思是什麼?薛仁杲不是很明白,但父親說的話,總是不會錯的。
薛仁杲也知道,佔領關中各地的將軍們鬧成一團。
如果是自己麾下的人,薛仁杲一棒子打死就是了,但這種情況,他不知道該如何應付。
還好,翟長孫能幫他搞定這一切。
翟長孫先是擬定稱帝計劃,原本受到更大反對,不過他緊接著公布了官位組織與爵位封賞。
西秦諸將慢慢安靜下來。
而李世民帶領的唐軍,也抵達了涇川。
翟長孫又發出了第三階段的命令:戰時職務重新分配。
各地西秦軍的兵馬,糧食,資材,有條不紊的往折墌城運來。
薛仁杲雖然不算聰明,但打仗的部分他是一點也不含糊的。
隨著西秦軍力的集中,薛仁杲的眼光,也不用再放在面前的李世民身上。
不,薛仁杲很清楚,李世民早在當年給他打死了。
雖然他不知道,為什麼還會有第二個李世民擋在自己眼前,但再打死一次,也費不了多少力氣。
面對這世上除了裴矩,唯一還知道自己是李玄霸,不是李世民的人……秦王李世民也不禁惆悵了起來。
直到房玄齡低沉的嗓音,將李世民喚回。
「蜀人翟長孫,如今已經是西秦軍真正的指揮者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他有點喜歡現在的虯髯模樣。那讓旁人不太容易看得出他真正的表情。
來到折墌城外,建立陣地與西秦對峙,已有十餘日。在明查暗訪之下,唐軍也弄明白了,城內究竟是誰在話事。
劉文靜道:「想不到薛舉倒下,反而幫了蜀人一把……幸好淳風與如晦提醒,否則我等以薛仁杲為敵,必遭暗算。」
一旁不知正在比劃些甚麼的李淳風抬起頭來,道:「以巴蜀為本,得隴西,奪咸陽,這是吞秦立漢格局啊……蜀地應有高人指點,只怕還有後著。」
即使李世民的智囊們對道術所知有限,也大概知道李淳風在說什麼。
這是漢高祖劉邦創下基業的模式,同時也是蜀漢名相諸葛亮提供給劉備父子的爭天下之策。
要擬定這個戰略,熟讀史書便可。
但你要知道,就連諸葛亮都走不到奪咸陽這一步。
是以李淳風說背後更有高人,實有所本。
不過,李淳風本人卻打了個冷顫。他保留了一個關竅沒說……吞秦立漢,首重奪漢。但漢中已被大唐秦州總管竇軌奪回。而首座袁天綱也在這時候跟竇軌聯繫,表示道宗的支持。
李淳風大概有八成肯定,袁天綱事前就知道蜀人的計劃,只是當下情勢對唐有利。但是在走到這一步以前,誰能知道這套「吞秦立漢」?
李淳風想不到任何的可能性。
不,他其實想到了,只是不願意深入去思考。
身為道宗弟子,李淳風能說的能做的,就只有這麼多。
李世民道:「無所謂,我們便是兩策並行……傳令下去,敢言戰者斬。另外李二郎隊伍,就交由淳風與如晦安排。」
唐軍堅守壁壘不出,任憑西秦軍數度挑戰,皆是一概不理。
此外,薛仁杲也不斷收到,附近出現一支神秘隊伍,為首者方頭大耳,額前生眼的報告。
該說是一支嗎?因為總是有人表示同時看見那三眼怪人的行伍。
每逢下雨,三眼人必然出現。
薛仁杲不明,但翟長孫可是心驚。
西秦軍中的蜀人,已經開始紛紛傳說,那是李二郎的神靈,只怕不日便有大水將至。
翟長孫對於怪人是否為李二郎,那是三分信七分疑。但敵軍堅壁不出,會否採取水攻,可是不得不防。
翟長孫加派人手,監視唐軍舉動。終於,在涇川上游發現了敵軍築堤。翟長孫並未通知薛仁杲,要心腹宗羅㬋率五千兵攻打之。
然而,就在這時,唐軍的陣營裡也起了騷動。
參軍智囊們此時方知,元帥李世民跟著築堤部隊,一起離開了陣地……
李世民認為,唐軍中有奸細的可能性很高。
所以採取了這樣的行動。
他將築堤部隊兵分二路,自領一軍埋伏在北側,以防這個機密戰術被出賣。
不過,連日的滂沱大雨,讓李世民收到築堤部隊被襲的消息,仍是晚了一步。
李世民不加思索,上馬便往馳援。
僅僅只有不到百人的秦王親衛,跟上了他的腳步。但鎮守南陣的將軍龐玉並不知情。龐玉只知道,李世民就在左近,只等援軍抵達,就要對西秦宗羅㬋展開反擊。
表裏齊奮,宗羅㬋難辨敵軍多寡,下令撤退,卻又不明地形,竟退入絕地,士兵紛紛投河。
大雨加持,激流洶湧,西秦軍多是沒頂而死。
龐玉趕到李世民身邊,請示下一步動作。
照理來說,敵軍已敗,應該繼續完成水攻之策。至少龐玉是這麼認為的。
但李世民下令追擊,要龐玉去通知北陣守軍跟上。李世民本人則仍是帶領少量騎兵,直奔折墌城,在大雨中大聲叫罵。
薛仁杲以為當先挫敵軍之銳,不顧翟長孫反對率兵出城。
翟長孫無奈,在不知敵軍數量與來勢之下,只好派兵外出,環城而列。
這樣一來,各處的守兵,倒是顯得薄弱了。
雨勢,漸小。
環城防守的西秦軍,每一處都見到了方頭大耳,額生三眼,青面獠牙的李三郎。
由於翟長孫早已逐步將尉官伍長替換為蜀人,見李二郎在此,西秦軍竟是一時不敢妄動。
只有薛仁杲不吃這套。
「來將通名!」
話音雖緩,但清亮不斷。
薛仁杲對面的青面三眼將,肩膀不自覺的抽動了一下。
「你說話倒是不結巴了啊……大唐李二在此!棄械投降者,免死!」
李世民話音方落,薛仁杲已舉起馬槊喝道:「要戰……便來戰!」
薛仁杲策馬前衝,但李世民只是緩緩舉起手中長刀,指向了薛仁杲。
正當西秦軍士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李世民身上時,薛仁杲的坐騎一個跌撲,將他拋了下來。
沒有人知道發生了甚麼事。
當然,除了唐軍以外。
李淳風一早定下這裝神弄鬼的計策時,就已提出,最忌與西秦軍短兵相接。
神靈,怎麼可能舞弄兵器,與凡人過招?
然而,會後李世民便與長孫無忌前往關押突厥勇士之處,一一詢問。
眾人只道他想找出兇手,哪裡知道,李世民順便挑選了其中擅長彈弓之術者。
突厥勇士本不善此道,就是十多年前,長孫無忌的父親出使突厥,將此術傳給了部分青年。
李世民讓長孫無忌表明身分,換得了這些徒子徒孫的效忠,並將他們安排在身邊。
為的便是此刻。
只見薛仁杲勉力站起身來,突然雙膝又麻,直接跪倒在了「李二郎」面前。
薛仁杲想要破口大罵,卻一個字也吐不出來。
西秦軍哪裡有人看得明白,大將被唐軍的彈丸連射了幾陣?
但親衛部隊還是不辱使命,連忙將薛仁杲救了回來。
李世民並不阻止,只是緩緩抬起手來。
原本漸小的雨勢,停歇了。
烏雲開始散去,陽光露出臉來。
西秦軍這才發現,折墌城外四面八方,盡是唐軍旗幟。
上游龐玉等人趕到。
下游由杜如晦假傳號令,調動的大唐本軍也抵達了。
杜如晦知道,李世民離營只有一個可能。
就是來取折墌城。
看著被救回但已昏暈的薛仁杲,翟長孫嘆了一口氣。
「咱們,投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1會員
91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群英會聚旗下,終要與西秦霸王薛舉展開決戰之前,李世民卻遭到了刺殺。 這將會為李唐與西秦之間的鬥爭,帶來甚麼樣的變數? 加上沉寂已久,決定浮上檯面的道宗涉入。道宗英才李淳風,又會提出什麼樣的奇謀妙策來襄助李世民? (隋唐天下群英傳存稿用罄,休刊啦)
盛樂古城。 北魏拓跋氏因此而興,雖入中原,亦以為北都。 此後,柔然日盛,一度攻破盛樂。雖以長孫部族為帥奪回,但榮景不再。 北魏自詡代人,盛樂部族亦是紛紛南遷,最終,只以鎮守盛樂之龍驤將軍,大野善為宗。 孝文帝時,柔然又寇敦煌。 大野善之子大野提率軍支援征討,戰功彪炳,受封敦煌鎮將,並留下宗族血脈。
李淵不得不稱帝。 直取長安,擁帝自重,本身是一個取巧的方式。 按太原跟河東世族的傳統想法,佔領京師,手握天子,便可爭取到各地支持。 楊廣昏庸,本是天下大亂之始。但楊廣暴卒,新帝立於江都,便破了這運算。更別提東都楊侗不服,亦自行稱帝。 一時間,隋室三帝並立,誰是正統?
「這次,又是誰的使者?」 幽州總管羅藝頭也不回的問道。 這裡,是涿郡臨朔宮。 自隋氏三征遼東以來,楊廣最長落腳的的離宮。 在各地離宮之中,臨朔宮也是糧食最多,奇珍異寶最多的一個。 但隨著楊廣決定南下江都,各地叛賊軍閥紛紛以佔據糧倉離宮為目標自立,臨朔宮也成了眾矢之的。
河北魏縣。 裴矩在臨時府邸的房間中,靜靜品著茗茶。 有人輕扣了三下房門,不待回應便推門而入。 卻是宇文智及。 「裴先生喚智及前來,不知何以教之?」 平素狂妄凶狠,連大哥宇文化及都不放在眼裡的宇文智及,在裴矩面前卻是十分溫順。 這也難怪。
邙山大勝,進取偃師城之後,王世充絲毫不放鬆,繼續派兵包圍王伯當所鎮守的金墉城。 同時,王世充本人則往洛口倉前進,並致信洛口守將邴元真。 邴元真決定投降。 由於原本李密與東都朝廷議和,將諸將家屬皆遷往偃師金墉,來換取元文都的信任。如今,這些人都成了東都的人質。 就算邴元真不降,底下的將士,也無心再戰。
群英會聚旗下,終要與西秦霸王薛舉展開決戰之前,李世民卻遭到了刺殺。 這將會為李唐與西秦之間的鬥爭,帶來甚麼樣的變數? 加上沉寂已久,決定浮上檯面的道宗涉入。道宗英才李淳風,又會提出什麼樣的奇謀妙策來襄助李世民? (隋唐天下群英傳存稿用罄,休刊啦)
盛樂古城。 北魏拓跋氏因此而興,雖入中原,亦以為北都。 此後,柔然日盛,一度攻破盛樂。雖以長孫部族為帥奪回,但榮景不再。 北魏自詡代人,盛樂部族亦是紛紛南遷,最終,只以鎮守盛樂之龍驤將軍,大野善為宗。 孝文帝時,柔然又寇敦煌。 大野善之子大野提率軍支援征討,戰功彪炳,受封敦煌鎮將,並留下宗族血脈。
李淵不得不稱帝。 直取長安,擁帝自重,本身是一個取巧的方式。 按太原跟河東世族的傳統想法,佔領京師,手握天子,便可爭取到各地支持。 楊廣昏庸,本是天下大亂之始。但楊廣暴卒,新帝立於江都,便破了這運算。更別提東都楊侗不服,亦自行稱帝。 一時間,隋室三帝並立,誰是正統?
「這次,又是誰的使者?」 幽州總管羅藝頭也不回的問道。 這裡,是涿郡臨朔宮。 自隋氏三征遼東以來,楊廣最長落腳的的離宮。 在各地離宮之中,臨朔宮也是糧食最多,奇珍異寶最多的一個。 但隨著楊廣決定南下江都,各地叛賊軍閥紛紛以佔據糧倉離宮為目標自立,臨朔宮也成了眾矢之的。
河北魏縣。 裴矩在臨時府邸的房間中,靜靜品著茗茶。 有人輕扣了三下房門,不待回應便推門而入。 卻是宇文智及。 「裴先生喚智及前來,不知何以教之?」 平素狂妄凶狠,連大哥宇文化及都不放在眼裡的宇文智及,在裴矩面前卻是十分溫順。 這也難怪。
邙山大勝,進取偃師城之後,王世充絲毫不放鬆,繼續派兵包圍王伯當所鎮守的金墉城。 同時,王世充本人則往洛口倉前進,並致信洛口守將邴元真。 邴元真決定投降。 由於原本李密與東都朝廷議和,將諸將家屬皆遷往偃師金墉,來換取元文都的信任。如今,這些人都成了東都的人質。 就算邴元真不降,底下的將士,也無心再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上一世祁王向江陵發難時,梁王還在京城把持朝政,他採取趙葉青的建議,派監軍與安昭一起領兵。 其中有梁王抽調的三萬人馬,和安昭向西北借調的數萬北玄軍。 大軍抵達江陵,監軍膽小保守,認爲此時祁王大軍士氣正盛,不肯與其正面交鋒。 安昭與他意見相左,當着衆人的面直言,祁王大軍將士大多來自北方,初到江陵定
Thumbnail
岑彭死後,太中大夫監軍鄭興暫時統領全軍,等待伐蜀二把手吳漢的到來。 與此同時,當初岑彭留在平曲的臧宮在東部取得了大突破。 臧宮統率東部兵馬與降卒5萬多人與延岑軍對峙,在兵多糧少即將斷糧之際扣下了劉秀派往岑彭處的七百騎兵,隨後命令部隊星夜進兵,多張旗幟,登山擊鼓,大造聲勢。 右路步兵,左路騎兵,
Thumbnail
劉秀南定鄧奉後,光武中興三天王(西馮異、南岑彭、東耿弇)之一的岑彭,這位「自方城以南建方面之號,戰功實為大焉」的東漢南軍總司令終於正式出場了。 鄧奉平定後,劉秀就給岑彭留了三萬人,讓他去滅南郡自立為王的秦豐。 為啥就給這麼點人? 因為瞧不上。 去年鄧奉反了之後,吳漢被打殘,部隊被撕裂兩半,北
Thumbnail
滅掉赤眉後馮異兵入關中,此時延岑在關中已經安排了各堂口分把要衝: 延岑據藍田,王歆守據下,芳丹據新豐,蔣震據霸陵,張邯據長安,公孫守據長陵,楊周據谷口,呂鮪據陳倉,汝章據槐里··· 前面我們說過,延岑的各堂口不過是一群互不隸屬的烏合之眾,多的一萬人,少的幾千人,這些流賊在馮異一路西推的過程中被收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鄭國迎戰天子的軍隊,憑着適當的戰術運用,輕鬆地大獲全勝⋯⋯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Thumbnail
鄭莊公聽從兒子公子突的計謀,大敗北戎以後,鄭莊公就重新以不朝覲天子的罪名討伐宋國,更找來齊國和魯國幫忙。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上一世祁王向江陵發難時,梁王還在京城把持朝政,他採取趙葉青的建議,派監軍與安昭一起領兵。 其中有梁王抽調的三萬人馬,和安昭向西北借調的數萬北玄軍。 大軍抵達江陵,監軍膽小保守,認爲此時祁王大軍士氣正盛,不肯與其正面交鋒。 安昭與他意見相左,當着衆人的面直言,祁王大軍將士大多來自北方,初到江陵定
Thumbnail
岑彭死後,太中大夫監軍鄭興暫時統領全軍,等待伐蜀二把手吳漢的到來。 與此同時,當初岑彭留在平曲的臧宮在東部取得了大突破。 臧宮統率東部兵馬與降卒5萬多人與延岑軍對峙,在兵多糧少即將斷糧之際扣下了劉秀派往岑彭處的七百騎兵,隨後命令部隊星夜進兵,多張旗幟,登山擊鼓,大造聲勢。 右路步兵,左路騎兵,
Thumbnail
劉秀南定鄧奉後,光武中興三天王(西馮異、南岑彭、東耿弇)之一的岑彭,這位「自方城以南建方面之號,戰功實為大焉」的東漢南軍總司令終於正式出場了。 鄧奉平定後,劉秀就給岑彭留了三萬人,讓他去滅南郡自立為王的秦豐。 為啥就給這麼點人? 因為瞧不上。 去年鄧奉反了之後,吳漢被打殘,部隊被撕裂兩半,北
Thumbnail
滅掉赤眉後馮異兵入關中,此時延岑在關中已經安排了各堂口分把要衝: 延岑據藍田,王歆守據下,芳丹據新豐,蔣震據霸陵,張邯據長安,公孫守據長陵,楊周據谷口,呂鮪據陳倉,汝章據槐里··· 前面我們說過,延岑的各堂口不過是一群互不隸屬的烏合之眾,多的一萬人,少的幾千人,這些流賊在馮異一路西推的過程中被收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鄭國迎戰天子的軍隊,憑着適當的戰術運用,輕鬆地大獲全勝⋯⋯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Thumbnail
鄭莊公聽從兒子公子突的計謀,大敗北戎以後,鄭莊公就重新以不朝覲天子的罪名討伐宋國,更找來齊國和魯國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