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心得 -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由於換了新工作,一切都還在熟悉之中,
近期晚上的時間,都拿來學工作相關的知識了,
下周看看,應該有機會分享書籍。
最近在工作及上課的時候,深刻地感受到了,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
但我更想說 : 用看的,不如實際動手做。
剛進公司的我,正在努力跟上前輩的腳步,
由於底子太弱,前輩說一些專有名詞,
根本有聽沒有懂。
所以趕緊報名了線上課程,
想說把底子補上,避免拖累大家。
在課程中,老師不斷的重複,善用肌肉學習法,
我講一段,你們就做一段,跟著課程一步一步學習,
老師不斷重複 :
  實際去操作!
  好了這邊停下來,影片倒回去,自己做一次!
一開始沒太在意,依舊是看著老師操作,
然後覺得,阿,原來是這樣,了解!了解!
但是當課程越來越深入、越來越難的時候,
驚覺,不對,我聽不懂了!?
( 那時大概進行到第四、五堂課)
老師說了一句 : 這個問題大家懂了嗎?
如果不懂,表示你的基礎沒打好,
請回到第幾堂課,我那邊有詳細的說明。
於是,我回到了那堂課,重聽了一次,
阿,原來是這樣,了解!了解!
(但依舊沒有實際動手做)
當課程繼續下去,
(課程進行到大約第六、七堂課的時候)
我又發現,不對,我怎麼又不懂了!?
忽然想到老師說的話 : 實際去操作!!!
於是我乖乖地回到第一堂課,
跟著老師的步驟,一步一步慢慢做,
才發覺,咦?原來是這樣,
啊!原來那堂課說的是這個部分,
直到我實際去做了,我才發現,
原來實際動手做真的很重要。
期間老師也說了一句讓我感同身受的話 :
  你現在不會用到的東西,我現在講的在多,
  把所有名詞都解釋一次,
  我保證!
  你聽十分鐘,忘記前面十分鐘,
  講了沒實際操作,講完就忘,講多少忘多少,
  不如我把會用到的跟你說。

那時我剛進公司,主管要我去看生命週期,
我看得頭昏腦脹,兩眼發昏,
真的是看了就忘,什麼都沒記住。
主管在教學的時候也有順口跟我說,
這個In是在第一次開的時候會執行,
然後這個Pa是每次都會執行,
這個Aft是最後會執行,
我那時聽完,好......(但說真的聽完就忘了)
直到某次,我東西用不出來,
看著前輩表示 : 我....不知道為什麼他不會更新....
前輩看了一眼 :
  你用的是In,它只有第一次開這個頁面的時候會執行,
  你要每次都執行的話要用Pa。
前輩順手給了我一張簡易介紹三者差異的文件,
那時,一看我就懂了,啊!原來當時主管說的是這個!
我也深刻的了解到,
看再多書,聽再多課,
沒有實際做過,看過、聽過就忘了,
只有實際遇到了、做過了,才會印象深刻。
最後也祝福大家工作順利,學習新東西的時候,
真的要實際操作,不要光看不練啊!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共勉。
avatar-img
6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ind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一本書籍,我想來分享一下 讀懂一本書。 書籍分享 : 在本書中我覺得重點在於了解 :   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本書最有價值的地方在哪裡?   用自己的話語表達出作者想表達的。 作者在開始時先講述了,為什麼要閱讀? 閱讀有什麼好處,對作者自己的影響,以及一些大家對閱讀的誤解, 接著講
現在社會都流行斜槓人生, 就也想給自己一個機會,去試試看開創屬於自己的斜槓人生。 但是實際思考了一下,也問了親朋好友, 發現自己雖然興趣多元且廣泛, 但實在是沒有一個可以拿的出手的專長。 朋友們表示 :   要不你就先開始,把有興趣的都嘗試看看,   畢竟不管你選哪個,都是需要花時間去累積的,  
第一本書籍,我想來分享一下 讀懂一本書。 書籍分享 : 在本書中我覺得重點在於了解 :   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本書最有價值的地方在哪裡?   用自己的話語表達出作者想表達的。 作者在開始時先講述了,為什麼要閱讀? 閱讀有什麼好處,對作者自己的影響,以及一些大家對閱讀的誤解, 接著講
現在社會都流行斜槓人生, 就也想給自己一個機會,去試試看開創屬於自己的斜槓人生。 但是實際思考了一下,也問了親朋好友, 發現自己雖然興趣多元且廣泛, 但實在是沒有一個可以拿的出手的專長。 朋友們表示 :   要不你就先開始,把有興趣的都嘗試看看,   畢竟不管你選哪個,都是需要花時間去累積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古語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我卻有真實地感受到你在嘗試實踐書中的概念,將書中閱讀到的概念,盡力地付諸實行,所以讀萬卷書的你,實際上也有行萬里路了!
我們都讀過不少書, 看過不少知識型影片, 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少科學訓練 我們腦袋裡面其實裝了很多「知識」、「觀念」 包括:如何做筆記、 如何摘要書本重點精華、 如何學好一門知識、 如何讀出文章作者的言外之意、 如何探索自己的情緒與想法、 如何分析當下情況的優劣、 如何做好計畫時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無論是主動或是被動,我們常常會碰到許多閱讀或學習的機會,但如果只有單純輸入,沒有輸出的話,其實等於白白浪費掉當初看書/閱讀/學習的時間了。想提升自己,最有效的鍛鍊方法就是「寫讀後感想」。這篇文章介紹了三種寫讀書心得的方法,讓你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更多的學習。
Thumbnail
閱讀工具書可能需要一些技巧,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一些建議,從拆解目標到讀書的氛圍,都會讓你更容易培養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比如你要年輕人學習新的事物後,要思考整理嘗試融會貫通,這時對方應該不懂思考整理是什麼意思,你可以說:「學習後不思考,就像是你一個月前看的串流影片一樣,笑一笑就忘光光。」 學習如果像娛樂一樣看完就忘,你的學習就只是消遣,而有意義的學習是,思考學到什麼,整理並開始運用。 學而不思,如同做飯但不品
Thumbnail
讀完這本書,發現裡面的練習與我在顧問公司時的訓練相同,要說這是一本教學手冊也不為過。當年的我得自己摸索,經歷好多次錯誤才得到寶貴的經驗,現在有這麼一本書,只要依照書中的方式練習,就能提升表達力,讓自己的回答具體且言之有物,不再腦袋空白的說:「呃,不知道耶。」
Thumbnail
讀過蠻多商業、自我成長的書,有些書裡作者已提供明確的步驟與方法,有些則以原則或概念為主,但對讀者來說,沒有去實作/執行/運用,讀完能產生對自己的助益有限。 打算建立一個「不只是讀過就算了」的書單,挑些主題來規劃自己的實作計畫,也會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成立實作支援社群。
DLC-PAI系統+教練課+英文課 九月份開始上Notion訓練營,一開始我真的是小小白,只會非常基本的使用。加入之後跟著課程節奏,竟然也產出了好幾份作業,成果是我一開始想不到的。其實工具的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底層邏輯才是核心,為了什麼而做?如何做?有什麼學習點?這些都是需要不停思考,自問自答慢慢找
Thumbnail
古語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我卻有真實地感受到你在嘗試實踐書中的概念,將書中閱讀到的概念,盡力地付諸實行,所以讀萬卷書的你,實際上也有行萬里路了!
我們都讀過不少書, 看過不少知識型影片, 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少科學訓練 我們腦袋裡面其實裝了很多「知識」、「觀念」 包括:如何做筆記、 如何摘要書本重點精華、 如何學好一門知識、 如何讀出文章作者的言外之意、 如何探索自己的情緒與想法、 如何分析當下情況的優劣、 如何做好計畫時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無論是主動或是被動,我們常常會碰到許多閱讀或學習的機會,但如果只有單純輸入,沒有輸出的話,其實等於白白浪費掉當初看書/閱讀/學習的時間了。想提升自己,最有效的鍛鍊方法就是「寫讀後感想」。這篇文章介紹了三種寫讀書心得的方法,讓你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更多的學習。
Thumbnail
閱讀工具書可能需要一些技巧,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一些建議,從拆解目標到讀書的氛圍,都會讓你更容易培養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比如你要年輕人學習新的事物後,要思考整理嘗試融會貫通,這時對方應該不懂思考整理是什麼意思,你可以說:「學習後不思考,就像是你一個月前看的串流影片一樣,笑一笑就忘光光。」 學習如果像娛樂一樣看完就忘,你的學習就只是消遣,而有意義的學習是,思考學到什麼,整理並開始運用。 學而不思,如同做飯但不品
Thumbnail
讀完這本書,發現裡面的練習與我在顧問公司時的訓練相同,要說這是一本教學手冊也不為過。當年的我得自己摸索,經歷好多次錯誤才得到寶貴的經驗,現在有這麼一本書,只要依照書中的方式練習,就能提升表達力,讓自己的回答具體且言之有物,不再腦袋空白的說:「呃,不知道耶。」
Thumbnail
讀過蠻多商業、自我成長的書,有些書裡作者已提供明確的步驟與方法,有些則以原則或概念為主,但對讀者來說,沒有去實作/執行/運用,讀完能產生對自己的助益有限。 打算建立一個「不只是讀過就算了」的書單,挑些主題來規劃自己的實作計畫,也會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成立實作支援社群。
DLC-PAI系統+教練課+英文課 九月份開始上Notion訓練營,一開始我真的是小小白,只會非常基本的使用。加入之後跟著課程節奏,竟然也產出了好幾份作業,成果是我一開始想不到的。其實工具的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底層邏輯才是核心,為了什麼而做?如何做?有什麼學習點?這些都是需要不停思考,自問自答慢慢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