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賦教育在人文....十二年一貫教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小蓉媽媽,妳老大沒有讀人文國中嗎?」小菁媽媽問。
「沒有啊!我老大讀人文時沒有國中部,畢業後第二年,才經過縣政府核准設立國中部的。」小蓉媽媽回答說。
「喔!那我們比較幸運囉!直接升國中部,就不用煩惱,孩子還要送到外面的國中就讀了。」小菁媽媽露出愉快的笑臉。
「對啊!這樣真好,不然一般國中教學的方式,和人文差很多耶。現在還有行動高中,連讀高中的問題都解決了。」小蓉媽媽說。
兩位家長聊起人文這幾年的變革,都感覺現在的人文家長真幸福。以前只有國小部,畢業後升學到附近國中,對孩子是一大挑戰,因為在人文沒有課本、沒有考試、混齡教學,到了國中卻要回歸一般教學,以課業、考試為重的教學型態。
剛開始的確讓前幾屆,人文畢業的孩子吃盡苦頭,常常回學校找老師和校長吐苦水。學校也幫忙想解決的方法,除了適應目前的狀況,嘗試去改變國中老師的教學方法,也獲得一些回響。
九十二年人文教學團隊接辦人文國小時,剛開始只有一到四年級,八個班。第三年開始有第一屆畢業生,但也發生上述的困擾。經過學校和家長大力的爭取,終於說服教育處和教審委員,同意從九十五年七月開始,可以延續辦學到國中部,以解決國中小課程無法銜接的問題,也真正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的實踐。
這真是一大突破,也十分感謝縣政府和教審會委員的睿智。到了九十八年有了第一屆國中畢業生,楊文貴教授在萬分困難中成立了人文行動高中,以自學的方式,延續人文展賦教育理念,達成十二年國教的一貫性。
在課程部分,也從剛開始學年班群教學,也就是學年班級合併,混齡分組分科教學,到全校大混齡家族的編排,進行學科教師協同教學、分科混齡,和博物館化學習角落教學。六年級則獨立教學,以配合國中升學。
成立國中部後,將一年級獨立成幼小銜接娃娃國教學,國小分成低年級<2.3年級>,高年級<4.5年級>,混齡教學。國中部則以六到八年級混齡,成立優勢智能家族,九年級也是獨立教學。
到了102學年開始,國中部依學生的興趣和生涯規劃,分成蓄勢、行動、傳學和志業,四個家族上課,採分科教學、PBL學習,和行動學習,以及個別化教學。國小則以學科與生活主題統整,和PBL學習為主。
從上面課程調整變化,可以清楚看到人文展賦教育:「以學生為主體」的辦學理念和核心價值。配合每個學年、學期「當下」的內外狀況,以及孩子的需求,隨時調整最適當的編班和課程。
課程推動後,隨時偵測實施的狀況,加以修正、調整。以期提供「當下」最適切的課程給孩子,達到有機體教學的靈活和配合。一切以孩子的需求為主,給孩子最適切的學習和安排。
所有課程架構大綱,都是以九年一貫課程目標為主軸,加以統整實施,實現國民教育的目的。另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提十四項技能:情緒類、人際類,和認知類為教學內容。
所以人文展賦教育的課程推動,以學生發展階段與人類需求階段,配合天賦規劃,以能夠發現每個孩子不同的天賦潛能,加以發揮,成就每個孩子的成長。以後現代課程觀點中,生活即學習,多元智能論,體驗學習等,架構人文的展賦教育課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會員
611內容數
以人為鏡,以文為友。喜歡隨手記錄下當下的心情,也是個人的反思。您也可以在我的文章中,找到共鳴和意見,做為生活利用的參考,歡迎您的閱讀和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利古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展賦教育在人文 ◎入學辦法 「老師,我們真的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來貴校就讀。」在校長室,一對家長夫婦,正和面談的老師對話,深切提出他們的請求。 「目前我們學校還有名額,我們會安排貴子弟先來試讀一週,再決定是否轉來學校就讀
「各位老師,現在已經很晚了,請老師熄燈、關門窗,準備下班了。」這是晚上九點四十分,我用廣播設備向全校老師廣播。人文剛開始的前幾年,全校老師都十分認真打拼,每天非得要我廣播催人,不然都忘了要回家。 所以經過人文,就會發現學校到晚上十點之前,各樓層仍然燈火輝煌,人聲鼎
人為有機體的生物,會有各種生理需求和情緒的變化。人文採用有機體適性教育,就是強調全方位,能隨時反應學生的需求,提供所需要的行政教學和環境的變化,具有「偵測—反應」的即時性回饋,而非一成不變的辦學精神。 有機體概念包含三個部分,一個是校園環境的布置、成長和改變,以
展賦教育在人文 ◎家長合夥人 人文推動家長合夥人的概念,希望將親職功能建立的更完善,邀請家長進入校園,參與學校為家長舉辦的親職教育、座談和課程。出版人文知音校刊,作為家長和學校之間的溝通管道,隨時了解學校最新活動消息,理解學校辦學理念。 在精神上,讓家長
為了成就每個孩子身心發展的健全,實踐「照顧好每一個孩子」崇高的教育理想,人文為孩子的成長,以展賦教育所推動的輔導機制,配合「教訓輔三合一」及「三級輔導制度」,來落實以孩子為主體之辦學理念。 人文推動人師和經師,不同教師角色的制度。其中以家族老師所扮演的人師,輔導孩
為了推行展賦教育,照顧好每一個孩子,學校必須投入比一般學校更多的師資人力,教師也必須具備協同輔導的能力,更需要有「有機體」概念,具有「偵測—反應」即時性回饋功能,對學生或是學校,都能隨時反應調整。 以101學年全校約300位小朋友,共有14位正式老師,21位助理教師,
展賦教育在人文 ◎入學辦法 「老師,我們真的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來貴校就讀。」在校長室,一對家長夫婦,正和面談的老師對話,深切提出他們的請求。 「目前我們學校還有名額,我們會安排貴子弟先來試讀一週,再決定是否轉來學校就讀
「各位老師,現在已經很晚了,請老師熄燈、關門窗,準備下班了。」這是晚上九點四十分,我用廣播設備向全校老師廣播。人文剛開始的前幾年,全校老師都十分認真打拼,每天非得要我廣播催人,不然都忘了要回家。 所以經過人文,就會發現學校到晚上十點之前,各樓層仍然燈火輝煌,人聲鼎
人為有機體的生物,會有各種生理需求和情緒的變化。人文採用有機體適性教育,就是強調全方位,能隨時反應學生的需求,提供所需要的行政教學和環境的變化,具有「偵測—反應」的即時性回饋,而非一成不變的辦學精神。 有機體概念包含三個部分,一個是校園環境的布置、成長和改變,以
展賦教育在人文 ◎家長合夥人 人文推動家長合夥人的概念,希望將親職功能建立的更完善,邀請家長進入校園,參與學校為家長舉辦的親職教育、座談和課程。出版人文知音校刊,作為家長和學校之間的溝通管道,隨時了解學校最新活動消息,理解學校辦學理念。 在精神上,讓家長
為了成就每個孩子身心發展的健全,實踐「照顧好每一個孩子」崇高的教育理想,人文為孩子的成長,以展賦教育所推動的輔導機制,配合「教訓輔三合一」及「三級輔導制度」,來落實以孩子為主體之辦學理念。 人文推動人師和經師,不同教師角色的制度。其中以家族老師所扮演的人師,輔導孩
為了推行展賦教育,照顧好每一個孩子,學校必須投入比一般學校更多的師資人力,教師也必須具備協同輔導的能力,更需要有「有機體」概念,具有「偵測—反應」即時性回饋功能,對學生或是學校,都能隨時反應調整。 以101學年全校約300位小朋友,共有14位正式老師,21位助理教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文化存則國存;文化亡則國亡   我們教出來的是那國的 在師院待了二十年,任職期間,因為擔任<教育實習>課程的關係,經常會帶學生到國小去參觀、見習、試教、實習,參觀過的班級算起來應該有六百班以上,坐在後面觀察老師們認真的教,學生用心的學,教的學的都是為國家的未來在打根基,喜悅之外又有著一份驕傲和
在十六歲的時候,從基隆到新竹,就知道要遠離某些學校的學生,如今我六十歲了,這些學校還是八加九的聚集地!原來孔子的一以貫之是這樣解釋的,那有教無類是教的沒一個人類嗎? 公司有位員工,也是這樣的高中畢業的,家族有土地、有錢卻沒有小孩的教育方法。記得她來半年時,有次問我為什麼我跟朋友聊天的方式,是她從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工作室與二林高中合作設計的校訂必修「二林譜系列課程」。該課程以地方文化為主軸,著重於師生與在地人的連結與互動,並透過不同方式,提升學生對地方文化的認識。學期初的文化座談中,強調了學生之間的連結,以及團隊合作和社群解決問題的能力,期盼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社會人文素養。
今年有個偶然的機會,和其他夥伴共同開發了一套新課程:走讀南門。「走讀」兩個字代表「走出教室去學習課本上沒有教的知識」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當孩子五六年級開始,媽咪就和一般家長一樣,會去探討、查詢公立國中、私中資訊、學校路程 媽咪會先和孩子溝通:公立國中、私立國中有什麼不一樣。 當然每個家庭教育方式、觀念不同,這沒有一定的標準。 當孩子在小二開始,就決定說:我想讀私中 小五時就說:媽咪我偏科了,我喜歡數學,我要讀數理班。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個人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文化存則國存;文化亡則國亡   我們教出來的是那國的 在師院待了二十年,任職期間,因為擔任<教育實習>課程的關係,經常會帶學生到國小去參觀、見習、試教、實習,參觀過的班級算起來應該有六百班以上,坐在後面觀察老師們認真的教,學生用心的學,教的學的都是為國家的未來在打根基,喜悅之外又有著一份驕傲和
在十六歲的時候,從基隆到新竹,就知道要遠離某些學校的學生,如今我六十歲了,這些學校還是八加九的聚集地!原來孔子的一以貫之是這樣解釋的,那有教無類是教的沒一個人類嗎? 公司有位員工,也是這樣的高中畢業的,家族有土地、有錢卻沒有小孩的教育方法。記得她來半年時,有次問我為什麼我跟朋友聊天的方式,是她從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工作室與二林高中合作設計的校訂必修「二林譜系列課程」。該課程以地方文化為主軸,著重於師生與在地人的連結與互動,並透過不同方式,提升學生對地方文化的認識。學期初的文化座談中,強調了學生之間的連結,以及團隊合作和社群解決問題的能力,期盼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社會人文素養。
今年有個偶然的機會,和其他夥伴共同開發了一套新課程:走讀南門。「走讀」兩個字代表「走出教室去學習課本上沒有教的知識」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當孩子五六年級開始,媽咪就和一般家長一樣,會去探討、查詢公立國中、私中資訊、學校路程 媽咪會先和孩子溝通:公立國中、私立國中有什麼不一樣。 當然每個家庭教育方式、觀念不同,這沒有一定的標準。 當孩子在小二開始,就決定說:我想讀私中 小五時就說:媽咪我偏科了,我喜歡數學,我要讀數理班。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個人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