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治癒大概有個潛在前提,是受傷。」

突然從某處看見的文字,是如此猝不及防的擊落了我脆弱的心靈。

日前,由於強烈地感受到了「不平等感」。 並不是第一次,我成了被忽視的對象了。 每日的相互陪伴,變得可有可無。 與新朋友的相處已經遠勝於和我相處。 第N次,被突然找出門陪新朋友散步。 忍無可忍的我,於是對著對方說著:「他(你朋友)有這麼不甘寂寞?」
回著:「我也是能夠有社交生活吧?」
「你都沒想過,我現在跟你說的話,比以前還要少很多了嗎?」
兩人的對話,隨著關門聲,嘎然而止。

「治癒大概有個潛在前提,是受傷。」看見這句之後,眼淚就不爭氣的落下了。
反覆想著自己為什麼會對日前那件事反應這麼大呢? 左思右想之後大概是無法忍受「被丟下」。 各種定義的被丟下,我都無法忍受。 感覺自己無法對等的感受到「在乎感」之後,就會收起自己的感情。 單方面的想要維持住的任何關係,對我而言都是重傷。 想想自己為何會在某些漫畫裡哭得無法自己? 那都是因為那些關係,那些雙向奔赴,是我尚未擁有的情感。 那些淚,包含著羨慕,包含著期盼,包含著接受。 最近的最近,越來越能接受: 「這世界上,不會有比我還要更愛我的人存在了。 除了我自己,不會再有任何一人將我放在心中的第一順位了。」
吸引力法則當中的放下,包括了放棄期盼,包括了任其發展,包括了接受事實。
如果說: 20年的課題是成長,21年的課題是受傷,22年的課題大概是治癒吧。 在這短短三年內,我才真正開始摸索自己,從24歲到27歲,這個不大不小的年紀裡。
我想,至少我意識到了,並真正開始了自己的路。 既不是活在這個社會期盼的道路上,也不是過著家庭世俗希冀的準則裡。 而是純粹的,只是走著自己跌跌撞撞,左彎右拐後,摸索出來的道路。

這幾日的我,聽了朋友的分享,他說他也曾努力想要凝聚感情,想要維繫關係,但最後還是放棄了。
任何單向的努力,大概都是不作功吧。 若你先選擇將我置於三位時,莫期待我將你至於三位之上了。 願你願我,不論親情友情甚或愛情,都學會對等的看待彼此的關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文字是我的心情,文章是我的樹洞。希望我的文字能夠感動我,以及正在閱讀的你。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