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Lev and Sougiannis (1996)的研究發現,研發費用佔營收占比較高的公司,在未來會享有較高的報酬率,會形成這個現象的原因眾說紛紜,目前學術界主要有以下幾類說法:
1. 錯誤定價:
由於投資人與分析師難以分析研發計畫對未來對現金流的效益,因此相較於傳產等未來現金流明確,但研發費用較低的公司,投資人會傾向低估高研發費用率的公司,也就是說研發費用的費用化,導致投資人對未來的盈餘預測錯誤。雖然這個說法在投資人行為理論被發表後大為流行,但後續的研究如Leung, W. S., Evans, K. P., & Mazouz, K. (2020)及Donelson, D. C., & Resutek, R. J. (2012)接駁斥此種說法。在他們的研究中發現,投資人及分析師能夠準確判斷研發計畫未來帶來的現金流,因此不存在投資人低估問題。
Donelson, D. C., & Resutek, R. J. (2012)與Cohen, L., Diether, K., & Malloy, C. (2013)的研究指出,研發費用比率較高的公司比起研發費用較低的公司會有較多無法從財報數據得知的資訊,這些資訊差造成股價必須在後續的相關消息逐漸公布才能被投資人列入估值的決策。這點與廖芝嫻、連晨帆(2015)的研究中指出對研發費用的用途以及相關資訊揭露越完全的公司,股價的穩定度也會越高之結果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