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章「可讀性」及「點閱率」之秘訣─文學與藝術(2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作者:陳華夫

我打開筆電,手指把鍵盤敲了半天,竟連題目都無法出現銀幕上,真是白頭搔更短,寫什麼呢?

當時七、八歲的張愛玲毫無此煩惱:「七歲時我寫了第一部小說,一個家庭悲劇。遇到筆畫複雜的字,我常常跑去問廚子怎樣寫。第二部小說是關於一個失戀自殺的女郎。我母親批評說:如果她要自殺,她決不會從上海乘火車到西湖去自溺,可是我因為西湖詩意的背景,終於固執地保存了這一點。」(見〈天才夢〉)

人類不分中西方,都喜歡聽故事,心理學說是人類的本能。
古時,說書的就是給不識字的庶民講故事,而小說家就是以文字講故事。若講的讓評審滿意,還可以榮獲諾貝爾獎的桂冠,名利雙收。

但好景不長,隨著串流平台(如youtube, NetflixTikTok等)進入手機及家庭電視銀幕,小說文學就被現代受眾(觀眾)拋棄了;試想有了youtube的免費77集電視劇《白鹿原》,有多少人去看小說《白鹿原》?原因很簡單,網路書店顯示,書價9折,台幣603元,及「已售完,無法購買」。也就是說,免費的影音俱全的視頻內容youtube上點擊可得,而陳忠實畢生心血的文學巨著《白鹿原》卻想買也買不到,文字講故事的小說衰微若此,思之令人鼻酸。

人類不分中西方,除了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追求知識。而文字內容平台(如方格子)優於視頻內容平台(如youtube)的的地方,正是文字平台可以傳播知識,而視頻平台只適合傳播資訊。其原因是,視頻平台以影音動畫刺激受眾(觀眾),其好處是提高受眾專注力,打消瞌睡虫,但壞處是增加認知負擔而降低理解力。所以我在講解馬克士威方程組時,使用youtube平台(見科學方法學物理與人工智慧(7/40)─解電磁學的Maxwell方程式)。這是因為在視頻銀幕上求解馬克士威方程組,跑跑數學公式,不太花腦筋。

而相對的,我在解釋何謂光子晶片量子晶片時,就選擇了方格子文字平台。因為要求讀者深度理解所謂的量子糾纏,這是連愛因斯坦也被3位諾貝爾獎得主打臉的艱澀知識。(請看拙文光子晶片真能彎道超車中美晶片戰?─深度政經分析(15)

人類不分中西方,還喜歡閱讀文章、除了怡情悅目,也可增長見識。所以文字平台裡高可讀性的文章需求很大。但如何寫出高可讀性點閱率文章的方法,卻眾說紛紜。往往教人可讀性的文章,卻諷刺的打臉自己,雖闡述了可讀性的寫作方法,但自身卻缺乏可讀性,做比說永遠困難的多。(見寫出可讀性高的文章,有哪些訣竅?《寫作,是讓你影響力倍增的技能》 : 從0開始,帶你寫出爆款文)。
其實,高可讀性文章並非等同於容易「懂」的文章,例如,我雖寫了光子晶片的拙文,但並非著眼讀者能「懂」連愛因斯坦都犯糊塗的量子糾纏。但我在文中提供了多個超連結(如量子加密通訊雷射(激光)等),一方面可讓讀者增長高科技見識,另一方面,針對真有興趣讀者,點擊即可深究。這都提升了艱澀科技文章的可讀性

通常可讀性較高的文章使我們較易理解文章裡的基模故事)所內含的結構,有利於記憶語義記憶)。換句話說,可記憶、易理解、及可讀性是三者相通的。(詳細,見拙文什麼是「記憶」?如何「記憶」?「記憶」的本質?─學習的本質(3)

超連結的妙用還很多,被下標的字顏色會變,以驚醒讀者被超連結之詞彙的特殊意義。可惜一般社交平台(如LINE、臉書、微信等)軟體不允許用的超連結,給了文字平台(如方格子)不少優勢。
超連結的主要應用是避免作者囉哩囉唆的定義陌生詞語,平均可以減少我1/3的文章字數,大大減輕讀者的認知負擔。換句話說,不嘮嘮叨叨,要言不繁是書寫賞心悅目、高可讀性點閱率文章的秘訣。例如,「文章的風格為世界增添了美感。對於有文化的讀者來說,一句明快的句子、一個引人入勝的比喻、一句詼諧的旁白、一句優雅的措辭,都是生活中最大的樂趣。」(《風格感:21 世紀有思想的人寫作指南》史蒂文·平克(2014),第16頁)關鍵是:「經典散文的作者並不必為真理辯護;他只需要展示它。因為讀者是有能力的,只需給出一個無遮擋的視野,讀者就能認出真相。作者和讀者是平等的,引導讀者目光的過程宜採取對話的形式。」(第32頁)
心理學的研究,一般讀者的閱讀專注力頂多7─8分鐘(約為閱讀2-3千字的文章),所以當讀者看到閱讀時間超過8分鐘的標記,通常直接跳過文章,遑論可讀性點閱率

當今,互聯網科技發達,視頻內容平台的商業模式是以壓倒性的科技與財力爭取免費或付費的受眾(觀眾),其營運獲利收入來源主要是廣告費。而主流文字內容平台(如《紐約時報》、《金融時報》、《聯合新聞網》等)也都遵循大同小異的商業模式:讓讀者讀完文章的第一段,就要求訂閱付費,才能繼續。

但隨著當今資訊氾濫,真假訊息充斥,人們付費閱讀的意願降低,導致傳統文字媒體平台(如報紙、週刊)皆無力繼續營業。這對作者與文字平台都是個危機,其化解之道也要雙方配合協作。
文字平台要認清「讀者付費」的收入日益萎縮,是大趨勢,平台在文章裡植入廣告是勢在必行的生存策略。關鍵是廣告如何精準植入的讓作者、讀者、廣告戶都滿意;這可參考youtube平台,針對沒有點閱率的,通常不植入廣告,避免反感。針對稍有點閱率的,廣告放在視頻前面。只有點閱率真正旺的,廣告才植入前面及中間。於是平台能否提供大量高可讀性點閱率文章就成平台獲利的關鍵。
平台作者群要認清讀者追求知識及見識的需求,並善用超連結,減輕讀者的認知負擔,寫出大量的賞心悅目之高可讀性點閱率文章,不僅平台廣告獲利,作者分成收入,而促進「平台─作者」持續經營的商業模式。

結論:
讀者不願付費閱讀,是當今資訊氾濫的大勢所趨。文字內容平台的作者群應認清讀者追求知識及見識的需求,並善用超連結,減輕讀者的認知負擔,寫出大量的賞心悅目之高可讀性點閱率文章,而促進「平台─作者」持續經營的商業模式。

請看「陳華夫專欄」─文學與藝術寫作─系列文章:

張愛玲的後半生傳奇─文學與藝術(1)
「詩意」的本質與創造─文學與藝術(2)
詩│《鳳凰花開人間落》─文學與藝術(3)
歌評│為何懷念的老歌與民謠能勾起往日的回情懷與老友的重逢─文學與藝術(4)
歌評│論台語歌謠《春花望露》文學魅力─文學與藝術(5)
歌評│如何避免「假音」,以「真音」、「共鳴」唱「高音」及「說話」的竅門?─文學與藝術(6)
寫作│中文的「寫作3W法則」─文學與藝術(7)
寫作│如何寫高品質知識性文章─文學與藝術(8)
寫作│如何寫好故事及小說─文學與藝術(9)
寫作│散文與知(識)性文章不同的寫作訣竅─文學與藝術(10)
畫評│新印象派名畫─喬治·修拉的《大傑特島的星期天下午》─之繪畫訣竅─文學與藝術(11)
文評│近代中國小說獎─頒獎扎記(之 1 )─文學與藝術(12)
影評│好萊塢迪士尼為何要拍真人版《花木蘭》─文學與藝術(13)
影評│《心火》(蘇菲•瑪索主演,1997)─文學與藝術(14)
寫作│如何寫有深度的書評及影評─文學與藝術(15)
書評│《詩的原理》萩原朔太郎著 徐復觀譯─文學藝術(16)
影評│宮鬥劇《步步驚心》及職場電視劇─文學與藝術(17)
影評│《地久天長》王小帥導演─文學與藝術(18)
書評│高行健《一個人的聖經》─中國小說史最特殊的「自傳性」贖罪──文學與藝術(19)
影評│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趙婷之《游牧人生》─文學與藝術(20)
樂評│《草原小姐妹》琵琶協奏曲是在詮釋白居易的《琵琶行》─文學與藝術(21)
提高文章「可讀性」及「點閱率」之秘訣─文學與藝術(22)
中國山水畫與西方近代畫的比較與賞析─文學與藝術(23)
論路遙《平凡之世界》之貧窮苦難的贖罪─文學與藝術(24)
論賈平凹《廢都》及《金瓶梅》性意識之自我懲罰的贖罪─文學與藝術(25)
論《金瓶梅》之反諷意識─文學與藝術(26)
論余華《兄弟》荒誕血腥污穢低俗的敘事之文學與思想─文學與藝術(27)
論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余華《兄弟》及《金瓶梅》的性與政治─文學與藝術(28)
論張愛玲〈色,戒〉的「由性生愛」主題與敘事技巧─文學與藝術(29)
小說│《黃色信封袋裡的派克金筆》─文學與藝術(30)
論陳華夫小說《黃色信封袋裡的派克金筆》之敘事技巧─文學與藝術(3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華夫hwafuchen的沙龍
484會員
250內容數
思想家─理解、解釋、預測世界。發表:9篇「深度政經分析」、6篇「現代開悟之洞識」、10篇「學習的本質」、13篇「美中關係」、4篇「驀然回首」、21篇「文學與藝術」、36篇「科技與智慧」、9篇「圍棋的本質」、40篇「美中經濟」、28篇「美股的本質」、12篇「美聯儲的本質」、12篇「貨幣及美元的本質」,共201篇。
2025/01/31
作者:陳華夫 如DeepSeek版慈禧太后一樣,這個「有氣質的現代中國女士」中,有光線、陰影、立體感、和深度感等繪畫細節,但網友也請ChatGPT生成中國美女,並認其姿色較佳。但我卻認為DeeSeek較高明,一般人喜歡韓劇整形過、不食人間煙火的美少女,証明ChatGPT生成不了有氣質的中國青春少女。
Thumbnail
2025/01/31
作者:陳華夫 如DeepSeek版慈禧太后一樣,這個「有氣質的現代中國女士」中,有光線、陰影、立體感、和深度感等繪畫細節,但網友也請ChatGPT生成中國美女,並認其姿色較佳。但我卻認為DeeSeek較高明,一般人喜歡韓劇整形過、不食人間煙火的美少女,証明ChatGPT生成不了有氣質的中國青春少女。
Thumbnail
2024/06/16
作者:陳華夫 營養級越高的行業越複雜,越具創新性,增長越快。中國電動汽車獨霸全球即是中國完整供應鏈的全面開花。但中國仍遠落後無完整供應鏈支持的美國SpaceX星艦飛船。關稅壁壘、尖端技術(如AI算力)、及晶片管制只能影響全球化貿易的公平競爭。
Thumbnail
2024/06/16
作者:陳華夫 營養級越高的行業越複雜,越具創新性,增長越快。中國電動汽車獨霸全球即是中國完整供應鏈的全面開花。但中國仍遠落後無完整供應鏈支持的美國SpaceX星艦飛船。關稅壁壘、尖端技術(如AI算力)、及晶片管制只能影響全球化貿易的公平競爭。
Thumbnail
2024/06/07
作者:陳華夫 中國於2024/5月推出救市房地產的三枝箭,固然短期可以刺激買氣,刺激房地產繁榮。但基本上並未根本解決包括房地產的巨額債務問題。房住不炒,房地產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解決。中國經濟的復甦將取決於如何完成漂亮的去槓桿化。
Thumbnail
2024/06/07
作者:陳華夫 中國於2024/5月推出救市房地產的三枝箭,固然短期可以刺激買氣,刺激房地產繁榮。但基本上並未根本解決包括房地產的巨額債務問題。房住不炒,房地產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解決。中國經濟的復甦將取決於如何完成漂亮的去槓桿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陳雪的《寫作課》散文集,充滿了她追求寫作夢想的經歷和心法,除了對寫作有興趣的人,迷失在夢想路上的人也應該一讀。
Thumbnail
陳雪的《寫作課》散文集,充滿了她追求寫作夢想的經歷和心法,除了對寫作有興趣的人,迷失在夢想路上的人也應該一讀。
Thumbnail
小說寫久了,總有一個聲音叫我去嘗嘗新。而既然要玩共創,肯定是寫一些無法獨自完成的故事。 懷著這種心情,我在方格子上東尋西覓,企圖找到與我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的創作者。
Thumbnail
小說寫久了,總有一個聲音叫我去嘗嘗新。而既然要玩共創,肯定是寫一些無法獨自完成的故事。 懷著這種心情,我在方格子上東尋西覓,企圖找到與我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的創作者。
Thumbnail
在寫小說前,會先燒個鼠尾草、秘魯聖木淨化心靈,或放個紫水晶好開智慧,藉以祈求繆思女神降臨嗎?在觀看清大開放式課程,許榮哲老師討論寫小說的 Fu 時,腦中自然而然流洩出這些畫面。實際上,因寫小說的經驗淺薄,只有經歷寫不出來的困頓掙扎,倒沒體會過,「對,就是這個 Fu 了」,靈感大爆發是什麼狀況。
Thumbnail
在寫小說前,會先燒個鼠尾草、秘魯聖木淨化心靈,或放個紫水晶好開智慧,藉以祈求繆思女神降臨嗎?在觀看清大開放式課程,許榮哲老師討論寫小說的 Fu 時,腦中自然而然流洩出這些畫面。實際上,因寫小說的經驗淺薄,只有經歷寫不出來的困頓掙扎,倒沒體會過,「對,就是這個 Fu 了」,靈感大爆發是什麼狀況。
Thumbnail
「我不懂?所以你到底要我做什麼?」 「連載第一話的素材就是這週的熱門新聞,高以柔綁架案。你的連載將會與我的行動同步執行,你得按照指示寫出我們要的。」 「等等……所以,高慶祥的女兒是你們──」 「整篇小說都會是辛辣無比的驚悚故事。看你現在要成為槍下的靈魂,還是要以作家的靈魂活下去?」男子將槍抵在培
Thumbnail
「我不懂?所以你到底要我做什麼?」 「連載第一話的素材就是這週的熱門新聞,高以柔綁架案。你的連載將會與我的行動同步執行,你得按照指示寫出我們要的。」 「等等……所以,高慶祥的女兒是你們──」 「整篇小說都會是辛辣無比的驚悚故事。看你現在要成為槍下的靈魂,還是要以作家的靈魂活下去?」男子將槍抵在培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為了跑讀墨馬拉松跟朋友借了這本台灣作家寫的小說,原本期待有明顯的BL要素,結果期待稍稍落空。XD(不過故事是好看的) 故事描述主角張亦賢從小就看得到其他人的感情線,無論是友情、愛情、對物品愛惜之情......等等感情,每個人身上都長了多多少少的不同顏色的光線。
Thumbnail
為了跑讀墨馬拉松跟朋友借了這本台灣作家寫的小說,原本期待有明顯的BL要素,結果期待稍稍落空。XD(不過故事是好看的) 故事描述主角張亦賢從小就看得到其他人的感情線,無論是友情、愛情、對物品愛惜之情......等等感情,每個人身上都長了多多少少的不同顏色的光線。
Thumbnail
「對於二十多歲年輕人或對於年輕生命的憐憫,應該是我開始創作這本小說最初的動機。真要說的話,這本小說可以說是電腦網路時代的成長經驗,也是一本戀愛小說。……獻給那些曾經坐在電腦螢幕前和素不相識的人共涉愛河,敲打著鍵盤用暗語交談,躲藏在化身背後面紅耳赤的人。」 ――金英夏 作者: 金英夏 김
Thumbnail
「對於二十多歲年輕人或對於年輕生命的憐憫,應該是我開始創作這本小說最初的動機。真要說的話,這本小說可以說是電腦網路時代的成長經驗,也是一本戀愛小說。……獻給那些曾經坐在電腦螢幕前和素不相識的人共涉愛河,敲打著鍵盤用暗語交談,躲藏在化身背後面紅耳赤的人。」 ――金英夏 作者: 金英夏 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