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評│為何懷念的老歌與民謠能勾起往日的回情懷與老友的重逢─文學與藝術(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作者:陳華夫

人們都知道眼睛是靈魂之窗,卻不知到耳朵卻是回憶與情懷之門。

許多眼睛看不到的,卻能聽帶到,聽覺比視覺偵測的範圍要廣,而噪音無所不在,有害聽覺,寧靜的環境才有益身心。

音樂的旋律與節奏,通過耳膜,灌進腦子,就觸動了大腦的情感中心的「杏仁核」(amygdala)及附近的記憶中心「海馬體」(hippocampus),如(圖1)所示。

音樂、歌曲裡的節奏旋律會影響人們的思考與動作,例如,當交響樂開始「繁管急弦,眾聲齊鳴」時,表示結尾高潮將至,一旦「定音鼓」的大鎚落下,即結束終了。而花式溜冰舞者必須配合旋律與逐漸加快的節奏,才能完成艱難的「三周半跳(1260度)」。

重要的是,音樂歌曲裡的節奏與旋律,會影響人們的思考與動作,它們不僅會編碼人們的「隱性記憶」(Implicit memory),幫助人們牢記,本身還會在多年後變成勾起回憶的「鉤子」(線索)。例如,日前,聆聽银霞-偶然(youtube歌曲) 的當年熟悉的旋律片段:

「縱然不能常相聚,也要常相憶,
天涯海角不能忘記,我們的小秘密,
....
你悄悄地來,又悄悄地走,
留給我的只是,一串串落寞的回憶。」

整個時光一下子就回到天真純情60年代,這個有兩百多萬人點擊的「偶然」歌曲,勾起了同時代的人共同的往日情懷。同要的,兒時的「臺灣民謠」,「校園民歌」,「西洋50年代情歌」的旋律,長大後,聽來都是歷久彌新,永難忘懷。

據研究顯示,文字、氣味、與影像都有可能勾起「恐怖」的往事,但音樂卻只會是些愉快的記憶。音樂能幫助學習的記憶,例如要背誦一篇演講稿,雖然有說話的抑揚頓挫的節奏,記憶不太容易。但若改成背誦「唐詩三百首」,則詩裡的的押韻及韻腳讓背誦容易的多。而若學唱一首歌曲,則其中的旋律,讓記憶歌詞更容易了。(另外,請看拙文:如何正確「鍛鍊大腦防失智」?─科技與智慧(11)如何避免「假音」,而以「真音」唱高音的竅門?─文學與藝術(3)

推而廣之,除了背誦的任何學習與思考,若能同時聆聽些背景音樂(如巴洛克古典音樂等),有益於大腦編碼記憶與牢記。由音樂喚起的記憶一般出自於我們的青少年期,及成年期的開始的記憶高峰─即「記憶隆起」(reminiscence bump),因為在這段時間裏,我們經歷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的求學,畢業典禮、初戀、求職等,產生了刻骨銘心的記憶。(見拙文什麼是「記憶」?如何「記憶」?「記憶」的本質?─開悟的本質(3)

通常,氣味所勾引出的記憶,是私人化的記憶,例如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In Search of Lost Time)中的「瑪德琳蛋糕」之它那獨特的香味、色澤以及它所營造的氣氛令普魯斯特重返童年的時代。
而相對的,音樂勾引出的記憶通常是群體,眾人的。因為我們通常和朋友一起唱歌、聽音樂會、參加葬禮或婚禮,音樂的回憶帶我們時光倒流,老友重相逢。(見為什麼音樂會勾起我們的回憶?

請看「陳華夫專欄」─文學與藝術寫作─系列文章:

張愛玲的後半生傳奇─文學與藝術(1)
「詩意」的本質與創造─文學與藝術(2)
詩│《鳳凰花開人間落》─文學與藝術(3)
歌評│為何懷念的老歌與民謠能勾起往日的回情懷與老友的重逢─文學與藝術(4)
歌評│論台語歌謠《春花望露》文學魅力─文學與藝術(5)
歌評│如何避免「假音」,以「真音」、「共鳴」唱「高音」及「說話」的竅門?─文學與藝術(6)
寫作│中文的「寫作3W法則」─文學與藝術(7)
寫作│如何寫高品質知識性文章─文學與藝術(8)
寫作│如何寫好故事及小說─文學與藝術(9)
寫作│散文與知(識)性文章不同的寫作訣竅─文學與藝術(10)
畫評│新印象派名畫─喬治·修拉的《大傑特島的星期天下午》─之繪畫訣竅─文學與藝術(11)
文評│近代中國小說獎─頒獎扎記(之 1 )─文學與藝術(12)
影評│好萊塢迪士尼為何要拍真人版《花木蘭》─文學與藝術(13)
影評│《心火》(蘇菲•瑪索主演,1997)─文學與藝術(14)
寫作│如何寫有深度的書評及影評─文學與藝術(15)
書評│《詩的原理》萩原朔太郎著 徐復觀譯─文學藝術(16)
影評│宮鬥劇《步步驚心》及職場電視劇─文學與藝術(17)
影評│《地久天長》王小帥導演─文學與藝術(18)
書評│高行健《一個人的聖經》─中國小說史最特殊的「自傳性」贖罪──文學與藝術(19)
影評│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趙婷之《游牧人生》─文學與藝術(20)
樂評│《草原小姐妹》琵琶協奏曲是在詮釋白居易的《琵琶行》─文學與藝術(21)
提高文章「可讀性」及「點閱率」之秘訣─文學與藝術(22)
中國山水畫與西方近代畫的比較與賞析─文學與藝術(23)
論路遙《平凡之世界》之貧窮苦難的贖罪─文學與藝術(24)
論賈平凹《廢都》及《金瓶梅》性意識之自我懲罰的贖罪─文學與藝術(25)
論《金瓶梅》之反諷意識─文學與藝術(26)
論余華《兄弟》荒誕血腥污穢低俗的敘事之文學與思想─文學與藝術(27)
論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余華《兄弟》及《金瓶梅》的性與政治─文學與藝術(28)
論張愛玲〈色,戒〉的「由性生愛」主題與敘事技巧─文學與藝術(29)
小說│《黃色信封袋裡的派克金筆》─文學與藝術(30)
論陳華夫小說《黃色信封袋裡的派克金筆》之敘事技巧─文學與藝術(31)

論台語歌謠《春花望露》文學魅力─文學與藝術(5)

歌評│如何避免「假音」,以「真音」、「共鳴」唱「高音」及「說話」的竅門?─文學與藝術(6)

唱歌是一種運動?有減肥、增免疫等5大好處

Why does music evoke memories?

Smelling Your Memorie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of the Proust Effect

5 Reasons Why Music Boosts Brain Activity

银霞-偶然(youtube歌曲)

如何正確「鍛鍊大腦防失智」?─科技與智慧(11)

原創性思考與智慧學習(26/40) ─「腦筋單槓」的「記憶力」訓練題庫(1-20)

原創性思考與智慧學習(25/40) ─「腦筋單槓」的「理解力」訓練題庫(84-100)

《聽見音樂》第一堂:巴哈二聲部創意曲

勾子旋律,創作最有記憶點的音樂

勾子旋律,創作記憶點(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華夫hwafuchen的沙龍
484會員
250內容數
思想家─理解、解釋、預測世界。發表:9篇「深度政經分析」、6篇「現代開悟之洞識」、10篇「學習的本質」、13篇「美中關係」、4篇「驀然回首」、21篇「文學與藝術」、36篇「科技與智慧」、9篇「圍棋的本質」、40篇「美中經濟」、28篇「美股的本質」、12篇「美聯儲的本質」、12篇「貨幣及美元的本質」,共201篇。
2020/08/13
作者:陳華夫 美國總統川普(74歲)的侄女瑪麗·川普(55歲)在2020/7/14日出版了一本書《過多與永匱(Too Much and Never Enough)—我的家庭如何造就這世界最危險的男人》(見中譯版:特朗普家人爆料:我的家庭如何造就這世界最危險的男人(上,下)。
Thumbnail
2020/08/13
作者:陳華夫 美國總統川普(74歲)的侄女瑪麗·川普(55歲)在2020/7/14日出版了一本書《過多與永匱(Too Much and Never Enough)—我的家庭如何造就這世界最危險的男人》(見中譯版:特朗普家人爆料:我的家庭如何造就這世界最危險的男人(上,下)。
Thumbnail
2020/07/13
作者:陳華夫 我當初在社交平台Line上,與舊識好友「早安」之餘,還貼了些感觸牢騷的文章,偶而也搏得「按讚」,但貼文不能太長,數百字就會「洗版」掉他人的貼文。於是在友人建議下,我以「部落格」連結代替貼文。一來可以寫點長文,二來不必費勁
Thumbnail
2020/07/13
作者:陳華夫 我當初在社交平台Line上,與舊識好友「早安」之餘,還貼了些感觸牢騷的文章,偶而也搏得「按讚」,但貼文不能太長,數百字就會「洗版」掉他人的貼文。於是在友人建議下,我以「部落格」連結代替貼文。一來可以寫點長文,二來不必費勁
Thumbnail
2020/04/13
作者:陳華夫 台灣的人口正在迅速老化,每年新生兒數從1963年逾42萬的歷史高點跌到2018年約18萬的低點(育齡婦女總生育率來到1.06,每位婦女平均一生只生育1個小孩)。而在2019/2月時,台灣的出生人口與死亡人口就已經邁入死亡交叉, 2019/12月的新生兒數為1.69萬,推升全年自然增加率
Thumbnail
2020/04/13
作者:陳華夫 台灣的人口正在迅速老化,每年新生兒數從1963年逾42萬的歷史高點跌到2018年約18萬的低點(育齡婦女總生育率來到1.06,每位婦女平均一生只生育1個小孩)。而在2019/2月時,台灣的出生人口與死亡人口就已經邁入死亡交叉, 2019/12月的新生兒數為1.69萬,推升全年自然增加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果遺忘是必然的 夜幕籠罩著知識的殿堂,凝視光芒的眼睛蒙上厚重的眼鏡。 振筆快書,就像舞者的旋律,在紙上編織著記憶的蠟燭。 每一場考試,都是靈魂的挑戰,用盡全力,卻換來了時光的吞噬。 這,這一切到底是為什麼? 開著夜燈的追求,禿頭厚重的眼鏡的堅持, 是為了在遺忘的洪流中,留下一抹絲不朽的
Thumbnail
如果遺忘是必然的 夜幕籠罩著知識的殿堂,凝視光芒的眼睛蒙上厚重的眼鏡。 振筆快書,就像舞者的旋律,在紙上編織著記憶的蠟燭。 每一場考試,都是靈魂的挑戰,用盡全力,卻換來了時光的吞噬。 這,這一切到底是為什麼? 開著夜燈的追求,禿頭厚重的眼鏡的堅持, 是為了在遺忘的洪流中,留下一抹絲不朽的
Thumbnail
不可否認的是,大部分的生活體驗、特定事件會伴隨著我們的年紀,隨著時間緩緩的分崩離析,就地瓦解,就像一件舊毛線衣,因為穿久之後,毛線衣就變成一坨鬆掉的毛線;你會發現有些回憶似乎慢慢的離你而去。我們的回憶真的會因為時間而離我們遠去嗎?
Thumbnail
不可否認的是,大部分的生活體驗、特定事件會伴隨著我們的年紀,隨著時間緩緩的分崩離析,就地瓦解,就像一件舊毛線衣,因為穿久之後,毛線衣就變成一坨鬆掉的毛線;你會發現有些回憶似乎慢慢的離你而去。我們的回憶真的會因為時間而離我們遠去嗎?
Thumbnail
回憶 被光陰隱藏在某個時空中的 那段故事 總在不經意間 悄悄開啟 也許 是一首歌 也許 是個小角落 或是 那朵盛開的花 將那些喜怒哀樂 重播 原以為遺忘的 那個人 趁著毫無防備時 進入夢中 在留下腳印的景物中 猝然出現 原以為已雲淡風輕的 那段情 卻在失意的時候 悄悄的 湧入心底 原來 曾經的
Thumbnail
回憶 被光陰隱藏在某個時空中的 那段故事 總在不經意間 悄悄開啟 也許 是一首歌 也許 是個小角落 或是 那朵盛開的花 將那些喜怒哀樂 重播 原以為遺忘的 那個人 趁著毫無防備時 進入夢中 在留下腳印的景物中 猝然出現 原以為已雲淡風輕的 那段情 卻在失意的時候 悄悄的 湧入心底 原來 曾經的
Thumbnail
很多東西可以勾起我們的回憶,最常見的是老相片與信件,其他如塞在抽屜深處朋友送的小紀念品或某一次旅行時買的鑰匙圈……等等,或者聽到一首歌,忽然聞到某個特殊的味道……這些都有可能呼喚出早已被我們遺忘的往事。 雖然有人會消遣說,常常回顧往事,常提當年勇,是老化的象徵,這些話鼓勵人要往前看,不斷開創新的人生
Thumbnail
很多東西可以勾起我們的回憶,最常見的是老相片與信件,其他如塞在抽屜深處朋友送的小紀念品或某一次旅行時買的鑰匙圈……等等,或者聽到一首歌,忽然聞到某個特殊的味道……這些都有可能呼喚出早已被我們遺忘的往事。 雖然有人會消遣說,常常回顧往事,常提當年勇,是老化的象徵,這些話鼓勵人要往前看,不斷開創新的人生
Thumbnail
當我們閉上雙眼,體會一下耳裡聽到的聲音 聲音會帶你走到很遠很遠的某處,也會帶你認識那些距離最近卻陌生的地方。 你是否靜靜得聽環境的聲音,或是否認真地聽別人說話的聲音!? 早晨的安靜也是一種聲音,因為那單純、純粹,比起日常習慣的喧囂,那是一種幸福的聲音。 有些聲音則是有年代的,有溫度的,有記憶的。
Thumbnail
當我們閉上雙眼,體會一下耳裡聽到的聲音 聲音會帶你走到很遠很遠的某處,也會帶你認識那些距離最近卻陌生的地方。 你是否靜靜得聽環境的聲音,或是否認真地聽別人說話的聲音!? 早晨的安靜也是一種聲音,因為那單純、純粹,比起日常習慣的喧囂,那是一種幸福的聲音。 有些聲音則是有年代的,有溫度的,有記憶的。
Thumbnail
「香氣」連結「記憶」。 一個喜歡的香氣讓你上天堂... 一個討厭的氣味讓你下地獄... 什麼樣的味道?讓妳想起什麼樣的記憶?什麼樣的情緒?是開心?是難過?
Thumbnail
「香氣」連結「記憶」。 一個喜歡的香氣讓你上天堂... 一個討厭的氣味讓你下地獄... 什麼樣的味道?讓妳想起什麼樣的記憶?什麼樣的情緒?是開心?是難過?
Thumbnail
聽的塑造,或許就是讓你變成一個尊重過去的人,一個懷念的人。有時候,一首其實很難聽的曲子,也會因曾屬於你的某個人生時期,某一場洗腦式的記憶符號,便又重新變成一種讓你感動的聲音。
Thumbnail
聽的塑造,或許就是讓你變成一個尊重過去的人,一個懷念的人。有時候,一首其實很難聽的曲子,也會因曾屬於你的某個人生時期,某一場洗腦式的記憶符號,便又重新變成一種讓你感動的聲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