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倫之旅」談一個家庭常見議題:孩子對爸爸報喜不報憂,太太對先生報喜不報憂。(以上角色可以自由調換)
劇中有一幕經典是70多歲太太過世的爸爸,問30多歲的小女兒說:「為什麼你們打電話回來都只跟媽媽說話?為什麼你們好像有事都不跟我說?」
小女兒就一句話道破:「因為媽媽是傾聽者,我們可以跟他無話不說,你是說話者,總是在發表意見、教訓我們。」
我的體會是, 孩子通常會對父母報喜不報憂,無論是小孩子還是成年後的大孩子,原因通常是父母「接不住」孩子報憂之後的情緒(常見的"安慰"就是不要再哭了、不要再吵了、不要想那麼多................諸多隔離情緒的"不要"),
更進一步探索, 是父母親「接不住」自己聽到憂(所謂壞消息 )之後的情緒,以及無法控制自己情緒後續引發的行為。
所以孩子很早就學會「能不說就不說」,以免要被罵、擔心成為父母親的負擔。因為不說可能沒事,說了事情反而一大堆;除了原來自己已發生的「憂」,還要增加處理內在愧咎感的憂(例如:我怎麼可以讓父母擔心、我怎麼會那麼笨發生這種事.....等諸如此類的)。
這裡說的父母「接」不住,有2種。
1.「接受」與 2.「接納」。
1.無法「接受」發生的「事實」與自己的期望相違背。因而會失望、憤怒、傷心......,這都沒問題,這人之常情。關鍵是:身為父母親有沒有能力意識到自己會有這個情緒是源自於自己頭腦裡裝了哪些想法?(多數父母是沒有,幸好這時代有越來越多父母開始意識到自我覺察對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除了「有沒有能力」意識到情緒,還有「如何傳達」 自己的失望、憤怒、傷心這些情緒?例如片中老父當發現孩子因為吸毒過世的時候,仍然第一句話直覺說:「這不應該是我的兒子,這不是我的兒子............」
2. 父母無法「接納」孩子「真實的樣貌」,這一點孩子通常也是心知肚明。而因為知道父親想要的不是自己真實的樣子,所以編出許多謊言不讓父親失望,直到再也騙不下去。
又像電影當中一直讓父親失望的兒子, 惱羞成怒的挑戰父親,例如:「為什麼你當年可以抽煙我現在就不行?」;或是進入到證明模式:「好,我現在就戒煙,不是因為我覺得煙不好,而是因為你以為我戒不了,我就戒給你看。」,親子關係就在如此不斷的「互相證明」之間糾葛不清。
若我有機會做一些與親子關係有關的工作時,尤其是孩子還小的父母親,我常會強調,怎麼衡量父母是不是成功?其實就一個指標。
只要能讓孩子願意跟你說他的憂(壞消息 ),就是成功。
人世間,還有什麼比家人之間的接受與接納更珍貴的呢?
如果你問:「我也想接納啊,可是家人經常說一些很白目的話,做一些很讓人抓狂的事,到底要怎麼能接呢?而且接納是不是就縱容他了?」,其實真正的接納跟你想的完全不是同一回事,那究竟是哪回事呢?---點進來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