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8|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連起來

    去年底讀到的「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在今年因為諮詢經驗,而稍微去了解學派,查詢過程中,看到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所提出的論點內容,幾乎完全符合自己長時以來所說所想的,可說是人的本能性格設定,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所提出的各種想法和觀念都恰恰回應了我現在的問題和需要。所以我借了「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這本他的著作來讀,而翻譯是宋文里,其實我忘了,我忘了我去年底讀的「滌」裡面都有提到的「成為一個人」、提到的宋文里是心理學教授,應該說我沒有在當下立刻想起來不久前有從其他地方閱過,這是在上半年的事,成為一個人這本書非常的厚,我沒有全讀完,但只要讀到的,心都會有一種連接起、和對到的很契合的感受,對~就是這個!!就是這個!!我想這就是從感受出發吧!這就是我的感應偵測指引吧!因為探索、去尋找,好像有刻意、或有明確的意識知道可循之路,但自己從來不是。
    後來有想起,在去年底讀的「滌」,就有提到羅傑斯、有宋文里教授,當時有想要借「成為一個人」,但可能還不足吧?去看這本書的動力還不夠,宋文里是翻譯這本書的人,也是借回來後看到封面的譯者,才發現這名字好像有看過,想起來他說過在所有的學歷中,只承認自己是中學畢業的,因自茲而後,所有的書都是自己讀的,自己學的。
    我想起這幾天這個題,就是到「學校」這件事,近期和他人也聊到這個,在之前的經驗和偶爾自己上了一些課程,都一樣的是,就是好像把「理論」當成主要的,把課本上或是很死的東西傳達給學生,然後讓接收者認為這是「目的」,這是最重要的,心裡一直有一種質疑的感覺,但不會說,現在重新思考,在「課程」裡,常常是一整日的教新東西,然後連好幾日,接收消化吸收,都需要空間和時間,這樣持續的餵食,怎麼可能真正學到東西,或專注地完成一個專業,學東西應該是要「理解」,只要「理解」了,剩下要花時間和長期的在這個選擇上成專業和技術,那是自己的選擇,而最重要的是能「理解」每個教的原理、邏輯,它不該是艱澀難懂的,或說若有分級和學程、不會一開始就讓人很難進入,在基本的事為人人都要學的,那更要有最簡易讓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而越來越走向自己為自己選擇的階段,若沒辦法進入或太難懂也表示那不適合自己,走到技術就是要長期的,要長期的對這個專業走過歷程達到技術,對於這個不知為何自己心裡都有隱性的反抗,就是不是的聲音,這不是自己要的,要固守的感覺,要定在某處,沒有彈性 ; 有個框要你堅守,自己無法對這樣的模式想法有確定,最近又再重借了 「滌」這本書來翻 ,還是有一些再連起的感受,再過些日子後,有些字,有些內容在讀的過程浮的更出來更立體,想把一些擷取出來分享。
    書籍: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作者:廖瞇
    出版:遠流出版
    「滌」內容
    我想起朋友逸說,「你在跟A小孩討論一件事情,你要想的就是A小孩的感覺,不管他的感覺你覺得如何,你要了解的就是A小孩的感覺。你在A小孩面前說B小孩什麼什麼,A會覺得你現在來找他說話並不是真正的關心他,你關心的其實是B。」「其實也不是不能談B,而是你在跟A說話的時候,你是不是真的想了解A的感受?跟你說話的人感覺得出來,你是真的想了解他,還是想跟他說他該怎麼做。」
    我去跟滌說話,就真的是去聽他說話。
    宋回覆滌姐,他認為她曾經在社會所的學習,比如深度訪談,那跟心理諮商已經是同一個家族的專業了,他建議再複習一下曾經受過的專業訓練。她回說他沒有讀社會所的經驗,但有採訪寫作的經驗,也滿會聽別人說話,也滿會問問題的。所以或許這個能力可以幫到自己?
    他說,「自學的本事有時比體制性的教育,更能讓人學到自己所要的知識。」
    心理治療這種事情,並不是目前的精神科/心理師制度可以充分代表的。你說的「講話」(對話)才是要點所在。他透過他寫的互動記錄,很肯定滌不需要看精神科醫生。你們的講話,先不論長短,就是準準擊中了人心所要求的那種regard(這字,不要翻譯成中文)不多不少,剛剛好。
    心理諮商為的那個regard,理應是親近者更能觸及,而親近者之所以無法,因為是親近者。因為那樣的矛盾,所以有了心理學的專業,讓一個陌生人去聽另一個陌生人說話。
    那個「自己就能為自己去探究」的心理,原來就藏在我體內。
    我相信宋說的,不是因為學歷上的頭銜,而是在互動中,一來一往的文字,給我的信心。
    心理諮商不該是指導性的。
    目的好像事先設好了在那裡,然後往那裡走去。所以好像不能說「為了自己」是「目的」,應該是「發現」。
    但這不是一句「改變心態」那麼簡單。
    無條件的意思是:我沒有要求你變成什麼樣子?我也沒有要求自己變成什麼樣子?無條件得意思是,我能接納自己本來的樣子,這樣我就有能力去接納另一個人本來的樣子?
    「無條件地接納」──那不是一個「目標」要去達到。那是他經歷了那些之後,他發現原來是這麼回事 ;他不是在告訴我「你要這樣」,而是再告訴我「我是這樣的,你也可以試著了解看看,無條件地接納,是這麼回事」。
    「權威式的教導方法,很可能是錯誤的。」羅哲斯再書裡提到這樣的想法。羅哲斯對於心理諮商的看法和他的做法,可以說是自學而來的。更重要的是,羅哲斯認為心理諮商中的「對話」,不僅存在治療者和案主中間,也存在父母與小孩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主管與員工之劍,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
    信賴不是一種催眠。羅哲斯說的「信賴」是漸漸的,「對話」與「關係」是慢慢建立起來的,是來來回回,是前前後後;不是我這麼想著,我就能馬上做到。
    羅哲斯說,人們總是施以「評價性的了解」,比如:「我也有過你這種經驗,但我的反應跟你不一樣。」這種評判性的了解是人們經常做的,去評判他人跟自己不一樣的行為表現,說的時候還會加上「我了解」、「我知道」,但這不是真的同理心。
    羅傑斯說:
    如果有人能了解「我」到底有什麼「感覺」,而不是想分析我或評判我,那麼,我定能在那樣的氣候中開花成長。假如治療者能以案主的觀點和感覺去抓住案主在當時所體驗著的內在世界,而他同時又能在這種同理心的過程中保持自身的獨立性,那麼,變化就會發生了。
    宋在翻譯附帶的解釋,在同理心的過程中保持自身的獨立性,而不致迷失案主的世界中,這是「同理心」和「同情心」最主要的區別。
    強調人具備自我調整以恢復心理健康的能力。
    //////////////////////////////////////////////////////////////////////////////////////////////////
    分享內文,是因為這些內容可以幫助思考、及運用生活和人生,不只是當下讀有感覺,是之後再經驗生活後,也會再有新的東西,內容是理論想法、文字,但經驗是實踐,兩者能融合在一起後就是內化了,內化在你體內,是成長的養分,是一點一點填進去,然後他們會增長、會更新,思想和經驗都在擴展,這是對生命充實的體驗,是「質」,「質」不是年齡增長年紀越大就越豐富,是靠自己去淬煉的,所以年紀只是數字,一個人活在世上的時間數字,外表和呈現的氣息是跟生命經驗有很大的關係,這是透過經驗中觀察了解到的,是很有趣的事,有同樣歲數的人,呈現的狀態差異非常大,很有生命活力讓人感受到他的輕盈爽朗,和外表給人的氛圍是有了比想像中還年長的感覺,這是他的生活和人生成分的日日堆疊所呈現的樣子,之後再接著分享經驗到的和書籍的理論想法的核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