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從《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看英國一戰後的離婚修正案與離婚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 2022)改編自英國 20 世紀初期著名作家 D.H. 勞倫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 1885-1930)的同名作品(1928)。這是勞倫斯撰寫的最後一部小說,當時並未正式在英國出版,卻因淫穢書寫而造成轟動與盜版四竄,經歷風波不斷,甚且惹上英國在 1959 年才剛更新的《淫褻刊物法令》(Obscene Publications Act)。最後,終於在 1960 年,出版此書的企鵝圖書獲判無罪,使得之後的英國圖書書寫,邁入自由開放的年代。
2022 年版本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電影集結多位專業電影工作者製作:由法國多才女導演 Laure de Clermont-Tonnerre 執導,曾經以《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2012)獲得奧斯卡提名的編劇 David Magee 撰寫,因為飾演《王冠》(The Crown, 2016- )中年輕時期的黛安娜王妃而獲得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的 Emma Corrin 主演,以及由多次獲得歐洲電影獎、同時也是《無神之境》(Godless, 2017)影集男主角的 Jack O'Connell 所主演。果然,故事流暢、風格清新浪漫、表演專業、服裝背景也充滿時代感。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的故事角色很簡單,最核心的故事人物就是本名為康尼.雷德(Constance "Connie" Reid)的查泰萊夫人(Lady Chatterley,Corrin 飾演)。康尼來自中產階級,因為父親經商而富裕,選擇與具有爵位身分的查泰萊家族締結連理。於是,在與繼承莊園的從男爵(baronet)查泰萊爵士(Sir Clifford Chatterley)結婚之後,康尼獲得爵士夫人(Lady)的身分,人稱查泰萊夫人,具有貴族地位,當然也讓她的中產階級父親得以提高身分。
原野保育工奧力佛
雖然主角是查泰萊夫人,但是故事的另一位主角,卻不是查泰萊先生,而是家大業大的查泰萊先生所雇用的家僕,或稱原野保育工,也就是後來查泰萊夫人愛上的勞工階級肌肉男,沒有身分地位、沒有財富積蓄,但是帶給查泰萊夫人愛與慾的滿足。
原野保育工是英國獨特的勞工項目,源於英國王室的娛樂「森林打獵」,狩獵兔子、雉雞、鹿等等。這類的狩獵習慣,在許多英國電影中都看得到,例如 2018 年的《真寵》(The Favorite),安妮女王、莎拉女爵與司寢女官之間的權力較勁,就是以狩獵雉雞作為象徵表現。
英國地形中有許多丘陵山野、森林原野,王公貴族喜愛在休閒的時候到森林打獵,尤愛跟蹤獵物再一舉射中的獵殺遊戲(貴族的遊戲不是線上打 game,是真槍實彈的森林打獵)。只是,森林中要有足夠的雉雞、松雞、野兔與小鹿,是需要有人繁殖、照顧與打理的,連同森林或高地等等,都需要有人維持生態平衡。這類的工作人員,就是原野保育工(gamekeeper)。
在《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查泰萊先生的莊園廣大,除了別墅、花園、僕人住宿區、還有一個廣大的森林原野。這片野地就是由奧力佛(Oliver Mellors,由 O'Connell 飾演)所照料。當然,也因為是一片原野,奧力佛在故事中就是原始力量與生命力的象徵,和別墅中只能使用大腦的查泰萊先生形成對比。作者勞倫斯很聰明,使用一位已經失去下半身機能的貴族,相對於一位充滿生命力的肌肉男僕,作為理性與肉體(大腦與身體)對比,探討身心分離的愛情或婚姻,能否延續的議題。
一戰之後的婚姻問題
會有身心分離的婚姻議題小說,並非勞倫斯特有的發想,而是真實反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8)戰後的英國社會實況。一次大戰期間,整個大英帝國(包含澳洲、紐西蘭、印度、加拿大、加勒比人、非洲人等)以英國之名出兵到歐洲戰場者,大約有 300 多萬人(官方統計),由英國本土出兵則有 140 萬人之譜(資料來源,不過就非官方的統計,英國陸軍至少出兵 450 萬人)。只是,戰後,能有幾人歸?
圖片來源:National Army Museum
1914 年剛開戰時,沒有人知道這場戰爭即將歷時四年,也沒有人知道這將會是一場傷亡慘重的戰爭。剛開始,政府只是派遣未婚男性上戰場,後來當戰事益加嚴重,英國政府於是不得不派出已婚男性上戰場,當然家庭、婚姻與性的關係,也隨之改變。
因為戰爭期間的男女數量不平衡,缺乏男性導致婚姻減少與出生率降低,與此同時,婚外性關係同時增加。在國外打仗的男性,會與當地女性(或妓女)互動,而國內女性也會與工人階級或外國人交流。當婚姻與性關係開始變動,道德價值也因此動搖、性病患者也同時增加。也可以這樣說,戰爭在二十世紀初,是催化婚姻結構改變,以及推動性關係多元的主要因素之一(資料來源)。
雖然一次大戰後,英國因為失去大約一百多萬的年輕男子,造成「女性過剩(surplus women)」的社會問題,也使得女性擇偶機會變低,並且造成多數女性無法結婚。然而,即使果然結婚,身處婚姻當中的女性,也不見得幸福得意,因為那些從戰場上回歸的軍人,許多因為傷殘,不僅無法外出工作,也無法在臥房工作,許多女性於是面臨禁慾一生或是偷情的兩難。漸漸地,大戰後的英國社會出現女性離婚的需求(當然,相較於今日的離婚率,二十世紀初的離婚比例仍舊相對低)。
圖表出處:由圖表看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離婚數量有些為提升,那是在婚姻訴訟法修訂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因為婚姻訴訟條款修正,申請離婚的比例相對提高許多。
英國的離婚法案
20 世紀初期,在英國有兩次婚姻訴訟條款的修正,第一次是在 1923 年,第二次是在 1937 年,隨著兩次大戰的催化,以及個人自由主義的風氣,離婚訴訟條件也逐漸更為符合人性、更尊重女性、也更為鬆綁放寬。
在 1923 年的婚姻訴訟條款之前,離婚訴訟的提出申請只准許一種因素:外遇通姦,但是夫妻雙方所應提出的證據條件卻不相同,男方只需提供通姦證據,但是女方除了必須提供對方的通姦證據之外,還要提出男方的家暴證明等等,才有機會獲准離婚。這種男女雙方離婚條件不同的陋習,是 1923 年的婚姻法所要改革的重點。
不過,因為夫妻之間的婚姻不幸福,並非只有外遇通姦一種因素,夫妻間還有其他不得不分手的理由,包括被遺棄、家暴、對方患有無法治癒的疾病(例如查泰萊爵士)、或是患有精神疾病等等。於是,在 1930 年間有位國會議員 A.P. Herbert(1890-1971)不斷遊說宣導,提倡婚姻法的修改,這是個即使男女雙方有共識、想離婚,也難以彼此解除婚姻枷鎖的時代。
在 1934 年,身兼律師與作家的 Herbert 出版一本諷刺小說《神聖的僵局》(Holy Deadlock, 1934),故事中的一對夫妻有共識想離婚,卻必須製造各種假證據來提出離婚訴訟,但是被識破之後,又被法院反控證據造假的罪名。這部小說呈現當時的荒謬離婚條件,因為如同查泰萊夫人的處境,一個徒有表象卻無實質的婚姻,雙方都沒有自主的權利,而必須冒著犯法的危險與道德勒索的眼光,艱難地維持婚姻假象。
就是因為 1923 年婚姻訴訟條款仍舊有自相矛盾與不足之處,加上《神聖僵局》小說的推波助瀾,1937 年的婚姻訴訟條款再次修正離婚條件。此後,除了夫妻雙方可以公平地提出通姦證據之外,也可以以被遺棄、家暴、不癒之心理疾病等條件提出離婚訴訟,讓必須選擇離婚者,擁有更為人性的選擇方式與訴訟過程。1937 年的婚姻修正法,因此拯救許許多多在二次大戰之後,處在不幸婚姻的年輕男女。
查泰萊夫人與她情人的婚姻
在電影版本中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離婚」是個隱藏的主題。查泰萊夫人與她的情人,都在煎熬著一個不存在實質夫妻關係的虛偽婚姻,而且,他們渴望離婚以及步入新關係。
原野保育工奧力佛早在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即已被自己的太太遺棄,回國之後的奧力佛找不回自己的太太,只能爭取過去在貴族莊園的保育工作,簡單維生,不求幸福,因為對於 1920 年代的英國人來說,名存實亡的婚姻挽救不回,也無法離婚,只能隱居求安。
同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的受害人,查泰萊夫婦都只能選擇吞忍當時婚姻制度下的無能與無奈。不過有趣的是,查泰萊爵士繼承的龐大家產與莊園,還是需要繼承人,於是他准許太太挑選身分地位相符的男人,在不告知的原則之下,為他們的家庭增添孩子,繼承家業,延續貴族身分。
只是,生活於鄉間的查泰萊夫人,因為封閉的人際關係,同時也有來自大地原野的原欲呼喚,讓她先是愛上肌肉,然後漸漸付出情感,之後與原野保育工奧力佛在愛與慾中相互滿足,一起在遠離文明塵間的伊甸園(綠野),共創另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心靈的家。
21 世紀的故事結尾
只是,在這保守的年代,兩人的慾火很快炎上,街坊鄰里謠言四竄,迫於道德壓力,以及查泰萊先生嚴重的面子問題,奧力佛被趕出莊園,查泰萊夫人也遠渡威尼斯度假。她的家人則有意趁著她待在義大利期間,試試是否還有機會攀上其他王公貴族。可惜,查泰萊夫人的腹部漸漸隆起,她在威尼斯同樣也要面對眼光與輿論,讓她必須重新考量與選擇。
在 1928 年的小說版本,勞倫斯礙於當時的文化氛圍,並未給這對在婚內不幸福的婚外情男女一個有希望的未來。確實,查泰萊夫人有收到奧力佛的信件,知道他已經將自己安定下來,也等待著查泰萊夫人的來到,期待能夠共組家庭。但是,故事就在夫人得知奧力佛的消息之後戛然而止,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他們是否有再次相遇的機會,也不知道查泰萊夫人未來的動向,一切就停留在一個未知,甚至傾向於悲劇的未來。
不過,在 2022 版本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導演 Clermont-Tonnerre 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奧力佛與夫人再次相遇,而且奧力佛也已經將房子蓋好,雙方是在「有準備」的狀態下,有意願一起共闖未來。於是,即使我們無法想像不同階級的雙方,是否有能力跨越階級障礙,相愛一生,但是最起碼,這是個充滿希望的故事結局。
離婚原罪?
最後,為何查泰萊爵士不願意與夫人離婚?因為在 1920 與 30 年代的英國,對於想離婚的對方不提出通姦罪,使得雙方無法離婚,一點都不是為了保全對方名譽的善心作法,而是種道德懲罰,意圖要使對方永遠活在道德勒索與眾人眼光的折磨裡。
勞倫斯會如此刻畫查泰萊爵士,將他自虐又充滿怨念的心境,透過「不准離婚」來表達,那是因為在 1920、30 年代,也就是在 1937 年的婚姻修正法案尚未通過之前,離婚是種「罪(a sin)」。於是,倘若查泰萊爵士這方提出離婚,他也必須承擔在基督教層面的「罪」,當然,爵士寧可選擇不離婚,也不要承擔一輩子的罪,他肯定不願意一生活在失去雙腿的悲劇中,連死後在面對前往天堂的那一刻,還必須因為離婚之罪,而遭受審判。
還好,有賴於 Herbert 推動的 1937 婚姻修正法案,讓離婚不再是種罪,而是人權的一部分。於是,經過一個世紀的改革,無論是在英國或是台灣,今日我們看待離婚,已經都能雲淡風輕、處之泰然,因為離婚不過是種人性選擇,一種追求自我成長與幸福的選項罷了,與其為離婚雙方感傷,不如衷心祝福。
能夠生活在 21 世紀的我們,真的好幸運,每每閱讀歷史或小說,故事中的人物,活在那些人權不彰的時代,真是非常辛苦。慶幸自己活在這個時代。
全文劇照:Netflix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餐桌」是《飲食男女》裡最重要且關鍵的場景,皺眉、放空、不敢對視,裡頭藏著許多細膩的臉部語言,朱伯伯和三姊妹的左顧右盼、欲言又止,在「餐桌之外」釋放剖露。「餐桌上」不只是一個溝通空間,而是「不說」的留白美學,鏡頭帶到朱伯伯準備好滿桌的菜肉盛宴,目不暇給豐盛全席,此刻最大聲的,竟是一家人的沉默冷靜。
《戀戀銅鑼燒》由味覺入口,開啟人與外界事物交流,進而通往更深奧的生命接受。銅鑼燒是手作出來的,透過備料、煎餅、夾心、包裝等等手續而成,在裡頭吃的是滋味,品的是心意。正因為製作者感應原材料的精神,藉由「手藝」詮釋出獨到的意會,手藝即是手意──最後轉譯出的完成品銅鑼燒,是由自然與人為協奏成的恩惠。
《料理鼠王》引起觀者注目之處,在於「rat」所料理而成的 「Ratatouille」,如何引起城市中人與人間特殊的情感關係?以老鼠作為主角,又如何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視野?——之所以用「rat」來開頭,乃提醒著我們,偌大的巴黎城是被默默無名、努力付出,卻不見得在「地上」的群體結構所支撐著。
2022 年,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以電影《骨肉的總和》於威尼斯影展拿下銀獅獎、馬切洛馬斯楚安尼獎。有人說這部電影是血腥版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而導演的朋友則認為這是一部哀悼父親與戀情的私人作品。在原著小說強調「食肉」之罪的架構下,盧卡將故事拉至社會規範的邊界,說著孤單的我們皆有「罪」。
楊秀卿老師在複雜的故事情節裡,作為說書人幫著觀眾承上啟下,側面將人物心境說唱出來,或是暗示未來劇情走向,電影中後段,老師右手拿蘋果,一邊唱道:「冤沉大海是心不願,為何母女排徊三途川,待我觀來,原來是骨肉相殘結大怨,真是因果輪迴歹循環。」更直接帶出《血觀音》中濃烈的佛教輪迴色彩。
電影最讓人感覺迷離且難以忘懷的,往往不是它涇渭分明的類別,而是其脆弱的一線之隔:介於虛構與寫實、主觀與客觀、敘事與歷史。克里斯・馬克在影史上任何一個時期的任何一部作品,無疑皆屬這些不可被定義的邊界影像之作。
「餐桌」是《飲食男女》裡最重要且關鍵的場景,皺眉、放空、不敢對視,裡頭藏著許多細膩的臉部語言,朱伯伯和三姊妹的左顧右盼、欲言又止,在「餐桌之外」釋放剖露。「餐桌上」不只是一個溝通空間,而是「不說」的留白美學,鏡頭帶到朱伯伯準備好滿桌的菜肉盛宴,目不暇給豐盛全席,此刻最大聲的,竟是一家人的沉默冷靜。
《戀戀銅鑼燒》由味覺入口,開啟人與外界事物交流,進而通往更深奧的生命接受。銅鑼燒是手作出來的,透過備料、煎餅、夾心、包裝等等手續而成,在裡頭吃的是滋味,品的是心意。正因為製作者感應原材料的精神,藉由「手藝」詮釋出獨到的意會,手藝即是手意──最後轉譯出的完成品銅鑼燒,是由自然與人為協奏成的恩惠。
《料理鼠王》引起觀者注目之處,在於「rat」所料理而成的 「Ratatouille」,如何引起城市中人與人間特殊的情感關係?以老鼠作為主角,又如何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視野?——之所以用「rat」來開頭,乃提醒著我們,偌大的巴黎城是被默默無名、努力付出,卻不見得在「地上」的群體結構所支撐著。
2022 年,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以電影《骨肉的總和》於威尼斯影展拿下銀獅獎、馬切洛馬斯楚安尼獎。有人說這部電影是血腥版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而導演的朋友則認為這是一部哀悼父親與戀情的私人作品。在原著小說強調「食肉」之罪的架構下,盧卡將故事拉至社會規範的邊界,說著孤單的我們皆有「罪」。
楊秀卿老師在複雜的故事情節裡,作為說書人幫著觀眾承上啟下,側面將人物心境說唱出來,或是暗示未來劇情走向,電影中後段,老師右手拿蘋果,一邊唱道:「冤沉大海是心不願,為何母女排徊三途川,待我觀來,原來是骨肉相殘結大怨,真是因果輪迴歹循環。」更直接帶出《血觀音》中濃烈的佛教輪迴色彩。
電影最讓人感覺迷離且難以忘懷的,往往不是它涇渭分明的類別,而是其脆弱的一線之隔:介於虛構與寫實、主觀與客觀、敘事與歷史。克里斯・馬克在影史上任何一個時期的任何一部作品,無疑皆屬這些不可被定義的邊界影像之作。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Netflix 2024年第四季財報亮眼,訂閱用戶和獲利皆大幅提升,成長動能主要來自用戶數增加、定價策略優化和廣告營收快速成長。
把想推薦的作品全部擺在一起──替每一部都選個印象色,用色票和顏色名的方式跟大家回顧一遍!
avatar-avatar
格編⭐桑桑
發佈於桑一下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Netflix 2024年第四季財報亮眼,訂閱用戶和獲利皆大幅提升,成長動能主要來自用戶數增加、定價策略優化和廣告營收快速成長。
把想推薦的作品全部擺在一起──替每一部都選個印象色,用色票和顏色名的方式跟大家回顧一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作的誕生意味著以當下的視角檢視過往台灣同志電影中的社運再現,以及藉由社運再現來訴說同志故事的敘事套路。《青春並不溫柔》的導演兼編劇蘇奕瑄就在訪問中表明,她要以「後同婚」和「不悲情」的「當代觀點」回應「九〇年代的女同志一片哀悽」。 本文從此片的社運再現說起,嘗試捕捉其所反映的當代女同志觀點。
Thumbnail
《愛欲之死》推崇的愛是工整的等式,是等號之後不可化約與反推的「二」,而在高達 1960 年代的一部部電影裡,我們看見了「一」與「一」碰撞出相加、減、乘、除,甚或延伸到「三」乃至更多的排列組合與不等式,既是孩子在紙上遊戲式的隨興塗鴉,亦是大人苦苦思索而無法證明的一道題。
Thumbnail
患病必需乘坐電動輪椅的兒子,他深深著迷於英國的黛安娜王妃,在兒子心中與之並列的女性則是他的母親克勞汀。克勞汀總是在替兒子煩心,到處剪下報章雜誌上黛安娜的身影,帶回家給兒子當作收藏,每次都令他感到雀躍不已。而克勞汀從事家庭裁縫的工作,她設計出的禮服更被誇讚像黛安娜一樣漂亮,顯見這名母親無論如何都想滿足
Thumbnail
《新天堂樂園》是懷舊電影的萬花筒,也是多多的生命河流。人生時光與電影時間相互纏繞,我們也像在一場又一場的夢裡醒來。洞穴寓言和沙瓦托的人生一樣,回應了「為什麼我們需要電影」──電影雖是虛構,但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映,它是讓我們拼湊、理解真實,也瞭解自己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金基德畢生所妄,到了最終都沒有得到過。在過往採訪中,導演並沒有避提他那充滿權威的父親,卻也鮮少抱怨過,在看似受苦的起始人生裡,如果用金基德式的電影解釋,那便是他對父親的愛了。在電影中不斷循環的善惡間,最終也只能放下,才能終止一切悲劇。
Thumbnail
現實裡,我們都是哥哥了,早超越張國榮離開的年紀。人生風霜,早沒有童話,所以更喜歡《縱橫四海》和《金玉滿堂》。越想念那個「哥哥」,其實是懷念生命裡想當而沒有當,該是而終究不是的老么,以及那點終究失去了的天真。
Thumbnail
【前情提要】典型軍人腦的卡利福‧開特利伯爵終於下定決定要迎娶莎琪伯爵了!幸好,魔王軍撤軍迅速,未對人類大陸造成重大影響。心情大起大落的伯爵將軍這才有心思想想成家的大事。不用說,他的三個哥哥很關心,他的老爸老媽超開心,逼著卡利福伯爵要儘早完成終身大事;就連他的部屬也是頻頻以關愛及鼓勵的眼神看著自己家的
Thumbnail
看完「可憐的東西」之後,對導演尤格藍西斯非常敬仰,於是就想找他的舊成來看,沒想到找到的「真寵」,女主角之一竟然也是被䁥稱石頭姐的艾瑪史東。
Thumbnail
故事背景是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克瑞恩出身貴族名門佛德雷家族,少年時期被父親趕出家門,流放到中國上海十多年,在父親與哥哥死後為了處理家族的事,不甘願地回到英國,沒想到卻在自家莊園發生怪事。據他的男僕描述,他一直企圖自殘,但醒來之後卻對此毫無印象。
Thumbnail
電影《莎莉》講述的是一位從小失親的姊姊惠君(劉品言飾),從小努力養雞、做農事,一手養大弟弟(陳柏宏飾),四十歲左右因為尚未結婚,被姪女慫恿後,開始上交友軟體尋找真愛的故事。一位長年奉獻給家庭,沒有自己人生的女性,該怎麼找愛?該怎麼認識自己及未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作的誕生意味著以當下的視角檢視過往台灣同志電影中的社運再現,以及藉由社運再現來訴說同志故事的敘事套路。《青春並不溫柔》的導演兼編劇蘇奕瑄就在訪問中表明,她要以「後同婚」和「不悲情」的「當代觀點」回應「九〇年代的女同志一片哀悽」。 本文從此片的社運再現說起,嘗試捕捉其所反映的當代女同志觀點。
Thumbnail
《愛欲之死》推崇的愛是工整的等式,是等號之後不可化約與反推的「二」,而在高達 1960 年代的一部部電影裡,我們看見了「一」與「一」碰撞出相加、減、乘、除,甚或延伸到「三」乃至更多的排列組合與不等式,既是孩子在紙上遊戲式的隨興塗鴉,亦是大人苦苦思索而無法證明的一道題。
Thumbnail
患病必需乘坐電動輪椅的兒子,他深深著迷於英國的黛安娜王妃,在兒子心中與之並列的女性則是他的母親克勞汀。克勞汀總是在替兒子煩心,到處剪下報章雜誌上黛安娜的身影,帶回家給兒子當作收藏,每次都令他感到雀躍不已。而克勞汀從事家庭裁縫的工作,她設計出的禮服更被誇讚像黛安娜一樣漂亮,顯見這名母親無論如何都想滿足
Thumbnail
《新天堂樂園》是懷舊電影的萬花筒,也是多多的生命河流。人生時光與電影時間相互纏繞,我們也像在一場又一場的夢裡醒來。洞穴寓言和沙瓦托的人生一樣,回應了「為什麼我們需要電影」──電影雖是虛構,但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映,它是讓我們拼湊、理解真實,也瞭解自己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金基德畢生所妄,到了最終都沒有得到過。在過往採訪中,導演並沒有避提他那充滿權威的父親,卻也鮮少抱怨過,在看似受苦的起始人生裡,如果用金基德式的電影解釋,那便是他對父親的愛了。在電影中不斷循環的善惡間,最終也只能放下,才能終止一切悲劇。
Thumbnail
現實裡,我們都是哥哥了,早超越張國榮離開的年紀。人生風霜,早沒有童話,所以更喜歡《縱橫四海》和《金玉滿堂》。越想念那個「哥哥」,其實是懷念生命裡想當而沒有當,該是而終究不是的老么,以及那點終究失去了的天真。
Thumbnail
【前情提要】典型軍人腦的卡利福‧開特利伯爵終於下定決定要迎娶莎琪伯爵了!幸好,魔王軍撤軍迅速,未對人類大陸造成重大影響。心情大起大落的伯爵將軍這才有心思想想成家的大事。不用說,他的三個哥哥很關心,他的老爸老媽超開心,逼著卡利福伯爵要儘早完成終身大事;就連他的部屬也是頻頻以關愛及鼓勵的眼神看著自己家的
Thumbnail
看完「可憐的東西」之後,對導演尤格藍西斯非常敬仰,於是就想找他的舊成來看,沒想到找到的「真寵」,女主角之一竟然也是被䁥稱石頭姐的艾瑪史東。
Thumbnail
故事背景是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克瑞恩出身貴族名門佛德雷家族,少年時期被父親趕出家門,流放到中國上海十多年,在父親與哥哥死後為了處理家族的事,不甘願地回到英國,沒想到卻在自家莊園發生怪事。據他的男僕描述,他一直企圖自殘,但醒來之後卻對此毫無印象。
Thumbnail
電影《莎莉》講述的是一位從小失親的姊姊惠君(劉品言飾),從小努力養雞、做農事,一手養大弟弟(陳柏宏飾),四十歲左右因為尚未結婚,被姪女慫恿後,開始上交友軟體尋找真愛的故事。一位長年奉獻給家庭,沒有自己人生的女性,該怎麼找愛?該怎麼認識自己及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