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旅行者的寫作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幫助旅行者能夠更進一步深入了解另一種文化,
並且以清晰生動的散文呈現新觀點。
沒有什麼心智活動比將思想化作文字更能鍛鍊心志的了。
這也就是為何在我們寫作的同時,
新的洞見就會應運而生。
在寫作的每個階段當中,
都會讓我們深入探索未知的領域,
探索新的文化和語言,
並且與人產生連結。
●知名的寫作教師暨理論家彼得.艾爾波(Peter Elbow)
提到自由寫作時這麼說:
「自由寫作的概念不是要產出精煉的作品,
而只是要讓你在寫作時不要批評與編輯。」
英國作家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每天都會寫作,
一次就是寫個五百字,
無論身在何處都一樣,
通常就是寫在隨身攜帶的小筆記本裡。
詩人黛安.提爾(Diane Thiel)將自由寫作譬喻為「洩洪」,
對於在新文化當中朝我們襲來的各種影像、感受、聲音、味道、氣味,
這種隱喻再適切不過了。
●給你一些實務上的建議:
筆記本、日記本以及越來越多人使用的筆電與iPad,
都是旅行者的重要工具。
請考慮帶幾本不同的日誌,
包括口袋型筆記本,
讓你在街 上可以隨時紀錄,
以及較大型的筆記本,
讓你方便在家中、火車上、咖啡館裡書寫。
你可以自由選擇有橫線的、空白的、昂貴或是便宜的筆記本,
書寫工具的偏好因人而異。
在安全的地方,
你也能使用小筆電或是平板電腦來紀錄想法。
請不要認為你的記憶力很可靠,
請每次務必都要記下日期、時間、地點。
●在國外時,書寫的目的可謂再清楚不過,
但除了讓自己容易回想以外,
驅動我們書寫的原因還有什麼?
知名文人芳辛·格瑞(Francine du Plessix Gray)說:
「我們為了報復現實而書寫,
藉此做夢與進入別人的生活當中。」
泰芮·威廉斯· (Terry Tempest Williams)在散文《我為何寫作》中,
說明許多人寫作的共同理由,
就是為了紀錄自己的想法,
並且和朋友分享。
不過她也寫給候鳥與自己過往的陰影,
這是為了向野性低頭,
以及與矛盾共舞。
如果你相信寫作的過程,
那麼意外的禮物就會現身。
威廉斯最後寫道:
「我寫作就像在摯愛的人耳邊低語。」
現在,
就請你開始探索自己寫作與旅行的原因。
●為什麼養成每日寫作的習慣似乎相當困難?
作家裡常承認他們會找出各種理由來逃避寫作,
例如洗衣服、整理院子,
尤其是上網,
這不只是懶惰的問題而已,
請你想想我們寫作的最大阻礙,就是內心那個討厭的批評家,
堅稱我們說不出具有原創性的東西,
「你知道希伯來文課很無聊嗎?」
在你書寫早年學新語言的經驗時,
這樣的聲音便會於耳邊悄悄響起,
所有的作者都不時需要對抗那種徒勞無功的感覺,
不過這時又有另個聲音響起。
「在每個天才的作品當中,」
愛默生說道,
「我們都會發現被自己否決的想法,」
小說家姬兒高德文曾在散文中描述自己對抗内心批評家的故事,
當時她正在寫一本女主角正在做夢的小說,
突然之間,
「我對自己创作的內容失去信心
,因此急著想詢問『專家』她是不是會做這樣的夢」。
高德文最後發現了一封佛洛伊德寫給畫家席勒的信,
當中流露著開放的觀念:
「創作者的心靈,
在我看來,
就彷彿理智把大門的警衛撤走一樣,
因此各種想法便匆忙湧入,
也只有在那個時候,
理智才會重新審視與檢查各種概念。」
在你進行修訂與編輯的時候,
內心的批評家就會助你一臂之力,
至於現在,
請不要理會那個聲音,
讓自己自由探索各種可能。
●在你創作屬於自己的突破故事時,
擁有引人入勝的切入點相當重要。
你可以像厄妮斯汀一樣,
從飛機、船、車、腳踏車開始,
也可以從一片混亂的情形當中開始描寫你的印象,
例如:
你在祕魯利馬的第一個早上,
起身望向窗外,發現路上充滿了車輛的噪音,
孩童的喧囂,以及柳橙汁小販的叫賣聲,
或是非洲查德的國際機場如何被沙塵暴從白晝化為黑夜。
你很可能以為自己永遠記得這些細節,
但在動筆寫下來之前,
往往不會意識到自己曾看到或想到什麼。
詩人威廉.史塔福寫到:
「作家不是有話要說的人,
而是在開始說話之後,
才想到自己發現的一個過程會帶來新事物。」
●人類學家李維史陀認為,
所有的社會當中都會創造各種二分法,
反映出自然與文化的對立。
「生食與熟食」就是一種重要的分水嶺,
迫使我們思考自己認為什麼才叫「自然」或「文明」。
你也可能認不出盤子上的那團脂肪是什麼,
所有好的旅行者都知道一條守則:
把送上來的東西吃下去。
如果不這麼做,
就會顯得失禮,
但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
阿爾登.瓊斯在散文〈豬油對你很好〉中,
描述住在哥斯大黎加時渴望吃到生菜的情形。
她看見在田裡的新鮮花椰菜被放入煎鍋中的一大匙豬油裡,
「我吃了濕答答、黏乎乎的花椰菜後,
心裡盤算著隔天早上要帶著瑞士刀偷溜出去,
切下一株新鮮的花椰菜,
躲在咖啡樹叢裡大快朵頤,享受生食的美味。」
瓊斯在腦中聽到兩種聲音,
分別抱持著「旅行者」與「觀光客」的觀點。
旅行者說:
「吃下豬油,尊重當地的傳統!」
觀光客則說:
「去海灘吃些美味的老美食物吧!」
瓊斯用幾個不同的層次說明對食物的理念,
組成了故事中詼諧的部分。
哥斯大黎加政府原本宣稱豬油相當重要,
因為在國民以米飯與豆子為主食的情況下,
有助促進脂肪攝取。
但是,
在一位當地年輕人據說因為豬油造成心肌梗塞過世之後,
一切就變得不同了。
●請用自由寫作的方式,
寫下你觀察到、聽到、親身體驗過且會感到情緒波動或不安的事件。
只要描述情況就好,不要加以解釋,
並且重現談話內容、對話、周遭的環境。
接著從新的頁面快速紀錄你的情緒反應,
從中挑出構成情緒核心的句子,
並且將這句話放進一開始進行的寫作裡。
●知名小說家法蘭欣·普羅絲指出:
「微小卻重要的細節,
一筆一畫地勾勒出藝 術家希望繪製的全貌,
呈現那些希望能讓我們相信的陌生或熟悉細節。」
她說明這 些細節包含了:
「地貌與自然景觀(《白鯨記》當中有關海洋與鯨魚生物學的事實)…
流行(布魯諾·舒茲筆下裁縫師的假人模型,
丹尼士·詹森的《耶穌之子》裡,
酒吧顧客戴著病人手環)等等。」
具體的描述能夠引發讀者的想像,
看見(火紅的酒漬櫻桃),
感受到(粗糙的木頭),
嚐到(帶有鹹味的鱈魚),
聞到 (新車當中刺鼻的塑膠味)
聽見(擦鞋布發出的啪聲)。
旅行能夠讓我們脫離習慣的描述方式,
這點非常棒,
能使我們創作出最棒的作品,
讓自己與讀者都感到驚喜。
●作家莎拉·威勒花了七個月的時間待在南極洲,
撰寫《白色南國》一書。
她的作品強烈呈現出南極的特色及當地的居民,
在永恆冬日的背景之下,
所有正常的時間感都消逝了。
她曾說過:
「從作家的觀點而言,
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那個地方)對你造成了什麼影響,
在你完全迷失的時候,
不僅是失去自己的文化支柱,
而是失去所有的文化支柱時:
南極洲是永遠的白板...
是大自然最嚴峻與殘酷的一面。」
●理想的旅行者會在出發前先做功課,
查找相關的書籍、文章、網站、地圖,
任何你能找到有關這個地點的歷史與脈絡,
都能喚起過去的幽魂。
運用某個遭到遺忘之處的實際特色,
或某個時代的流行語彙,
能讓讀者進入特定的時間當中。
比如要喚起大家對一九三九年倫敦冬天的想像,
你可以描述二次大戰爆發前的煙霧,
那種又濕又冷的感受和烏雲下的恐懼。
你也可以呈現「保持冷靜,繼續前進」這張海報的氛圍,
這是英國政府事前特別針對受到空襲,
為了幫助人民對抗恐懼和提振士氣製作的文宣。
這類的文宣,
能透過間接卻鮮活的方式讓我們進入某段歷史裡。
●不妨想像你受邀觀賞西班牙鬥牛,
那種暴力的場景讓你退縮,
但又想了解鬥牛活動的重要性。
參與這種活動代表什麼意義?
不參加的話呢?
或者你要放棄鬥牛賽,
改去和一些西班牙朋友聊聊,
了解他們的觀點。
你可以訪談看法不同的人,
甚至把反對者與鬥牛士的話並列呈現。
「了解」來自於願意暫停批判,
並且花時間觀察、研究和書寫。
~彼得.切爾森 (Peter Chilson)/華盛頓州立大學創意寫作與文學教授
~《旅行者的寫作課:從題材挖掘、塑造觀點到改稿,寫出旅行見聞的深度、廣度和溫度》
~《Writing Abroad: A Guide for Travelers》
#旅行者的寫作課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旅行者的寫作課》】
【金石堂購買《旅行者的寫作課》】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0會員
2.1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結合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研究,引據十數項研究成果與大量文獻結論,提出5種有效策略,配合人體生理系統的最適運作狀態,我們每天至少都能創造出2小時的高效率心智狀態。
★做不到斷捨離、覺得「極簡」一無所有? 「少一件、剛剛好」的7分滿原則,一定適合你!
★你不是不會整理,只是還不夠了解自己。 最有效的收納,是照自己的個性做!
★1979年,村上春樹以《聽風的歌》踏入日本文壇,其獨特又新穎的寫作風格,迅速引發注目,爾後更以《挪威的森林》聲名大噪,成為舉世聞名的當代作家。數十年來筆耕不輟的他,不只擅長寫小說,隨筆、遊記、評論、翻譯等領域,亦創作甚豐。作品被譯為50多種語言,更掀起一股名為「村上春樹」現象。
★一本用最簡要、最實用的文字寫成的編劇技巧書,更是一本從準備編劇到完成劇本的行動指南。
★指路何去─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 踏上了,說什麼也不會輕言放棄。
★結合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研究,引據十數項研究成果與大量文獻結論,提出5種有效策略,配合人體生理系統的最適運作狀態,我們每天至少都能創造出2小時的高效率心智狀態。
★做不到斷捨離、覺得「極簡」一無所有? 「少一件、剛剛好」的7分滿原則,一定適合你!
★你不是不會整理,只是還不夠了解自己。 最有效的收納,是照自己的個性做!
★1979年,村上春樹以《聽風的歌》踏入日本文壇,其獨特又新穎的寫作風格,迅速引發注目,爾後更以《挪威的森林》聲名大噪,成為舉世聞名的當代作家。數十年來筆耕不輟的他,不只擅長寫小說,隨筆、遊記、評論、翻譯等領域,亦創作甚豐。作品被譯為50多種語言,更掀起一股名為「村上春樹」現象。
★一本用最簡要、最實用的文字寫成的編劇技巧書,更是一本從準備編劇到完成劇本的行動指南。
★指路何去─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 踏上了,說什麼也不會輕言放棄。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我的英文老師得知我想要寫作之後,第一個反應並不是質疑寫作的用處與未來的艱辛,而是問我: 「你是為了自己而寫,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我沒有思考多久便回答:「為了自己。」 他只是點點頭,那不是認可也不是敷衍,而是單純地瞭解了我的想法。 「那麼,就寫你自己想要的吧。」
「啟發筆記」由「摘錄」+「 自由寫作 」兩個部分構成。 「摘錄」的部分是指你閱讀的「文章」「書本」上的原汁原味內容, 你需要將原文一字不漏照抄,以避免斷章取義或者轉述上出現落差。 而「自由寫作」則是你做完「摘錄」後, 馬上紀錄自己心中的想法, 抓住自己各種念頭, 用寫作讓他們現形成文字,
無論你是筆記新手還是進階使用者, 這篇文章都將為你提供重要的寫作啟示。 它能幫助你突破寫作瓶頸, 提升創造力。 今天,我將分享我在一次免費培訓中, 重新認識自由寫作的3個重大體悟。 ▋體悟1 - 結構與好奇心的平衡 在筆記時, 人格可以分成兩種:
Thumbnail
拿著筆在紙上書寫的過程,不只是紀錄觀察到的事物或自己的想法,已經是創作的第零步,甚至是第一步了:透過書寫、塗鴉,就算只是鄭重地寫下關鍵字,我們已經在進行創造了。在資訊大海中篩選與汲取對我們有意義、觸動我們情感、敲打我們記憶的人事物。透過緩慢的手寫字,我們也同時思考、揀選、組織更適當的文字。
Thumbnail
剛開始寫作時,沒有任何目的和方向,只是單純想找個平台寫一些我認為很有趣的文字。有了一些工作上的閱歷及思考後,寫作開始成為一種和自己、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輸出的過程總有些微刺痛感,因為這是一場直視靈魂的儀式,你得看著自己才寫得出你真正想說的話。
對於熱衷於筆耕的你,尋找新的方式來豐富你的寫作是永遠的追求。自由書寫,作為一種靈活而富有創造性的寫作形式,可以幫助你從一組話題關鍵字中產生豐富而有深度的內容。但如何更有效地進行自由書寫,讓每一次的寫作都能產生更多有意義的觀點呢?以下是三個關鍵策略,將引導你達成這一目標。 策略1 - 沿著話題編織觀
在知識的探索旅程中,創造新知識並拓展可用的觀點是一個重要目標。自由寫作和地圖卡的結合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不僅能激發創意,還能促進想法的連接和新觀點的發現。以下是如何透過這一過程增加新的視野。
Thumbnail
這部分的筆記是對應書本最後一部分,是關於為何要寫作的核心動機,以及我為何要做這個系列的動機。 以現代的標準來說,去超商打工都比寫作能獲得更多收入。所以最好不要以出書或賺錢為目的,那是消耗自己的熱情在成功率極低的事上。
Thumbnail
你覺得寫作是什麼? 你期望寫作能帶來什麼? 你認為寫作有沒有格式? 我想你心裡都有答案。 本來,我認為寫作的對象是別人, 文章寫出來就是要讓別人看、讓別人理解我的感受, 去傳遞我想表達, 寫作是種溝通的工具。 後來,透過[寫吧!為了抵達自己]這本書發現,寫
Thumbnail
當我的英文老師得知我想要寫作之後,第一個反應並不是質疑寫作的用處與未來的艱辛,而是問我: 「你是為了自己而寫,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我沒有思考多久便回答:「為了自己。」 他只是點點頭,那不是認可也不是敷衍,而是單純地瞭解了我的想法。 「那麼,就寫你自己想要的吧。」
「啟發筆記」由「摘錄」+「 自由寫作 」兩個部分構成。 「摘錄」的部分是指你閱讀的「文章」「書本」上的原汁原味內容, 你需要將原文一字不漏照抄,以避免斷章取義或者轉述上出現落差。 而「自由寫作」則是你做完「摘錄」後, 馬上紀錄自己心中的想法, 抓住自己各種念頭, 用寫作讓他們現形成文字,
無論你是筆記新手還是進階使用者, 這篇文章都將為你提供重要的寫作啟示。 它能幫助你突破寫作瓶頸, 提升創造力。 今天,我將分享我在一次免費培訓中, 重新認識自由寫作的3個重大體悟。 ▋體悟1 - 結構與好奇心的平衡 在筆記時, 人格可以分成兩種:
Thumbnail
拿著筆在紙上書寫的過程,不只是紀錄觀察到的事物或自己的想法,已經是創作的第零步,甚至是第一步了:透過書寫、塗鴉,就算只是鄭重地寫下關鍵字,我們已經在進行創造了。在資訊大海中篩選與汲取對我們有意義、觸動我們情感、敲打我們記憶的人事物。透過緩慢的手寫字,我們也同時思考、揀選、組織更適當的文字。
Thumbnail
剛開始寫作時,沒有任何目的和方向,只是單純想找個平台寫一些我認為很有趣的文字。有了一些工作上的閱歷及思考後,寫作開始成為一種和自己、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輸出的過程總有些微刺痛感,因為這是一場直視靈魂的儀式,你得看著自己才寫得出你真正想說的話。
對於熱衷於筆耕的你,尋找新的方式來豐富你的寫作是永遠的追求。自由書寫,作為一種靈活而富有創造性的寫作形式,可以幫助你從一組話題關鍵字中產生豐富而有深度的內容。但如何更有效地進行自由書寫,讓每一次的寫作都能產生更多有意義的觀點呢?以下是三個關鍵策略,將引導你達成這一目標。 策略1 - 沿著話題編織觀
在知識的探索旅程中,創造新知識並拓展可用的觀點是一個重要目標。自由寫作和地圖卡的結合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不僅能激發創意,還能促進想法的連接和新觀點的發現。以下是如何透過這一過程增加新的視野。
Thumbnail
這部分的筆記是對應書本最後一部分,是關於為何要寫作的核心動機,以及我為何要做這個系列的動機。 以現代的標準來說,去超商打工都比寫作能獲得更多收入。所以最好不要以出書或賺錢為目的,那是消耗自己的熱情在成功率極低的事上。
Thumbnail
你覺得寫作是什麼? 你期望寫作能帶來什麼? 你認為寫作有沒有格式? 我想你心裡都有答案。 本來,我認為寫作的對象是別人, 文章寫出來就是要讓別人看、讓別人理解我的感受, 去傳遞我想表達, 寫作是種溝通的工具。 後來,透過[寫吧!為了抵達自己]這本書發現,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