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摘要1:前言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作者的例子——原子習慣改變人生

高中階段:腦部重傷面臨低潮

高二時,作者被球棒迎面擊中造成腦部重傷。當重回球場隨即被下放與二年級球員一起練習。儘管高中棒球生涯黯淡無光,可貴的是作者仍有自信可以成為很棒的球員,但是更重要的是,若要情況好轉,作者體認到一件事情——能讓改變發生的只有自己。

大學階段:經過調整重回正軌

大學時期,作者為了可以躋身球隊先發,做了一些小小的調整讓生活重回正軌:
1.當別人熬夜打電動,他選擇早早就寢
2.大學宿舍雜亂骯髒,他堅持讓房間保持整潔
雖然只是微小的改善,卻開始有掌控生命的感覺,也從過程中開始建立自信。當自信增長時,這份自信延伸到了課堂表現,進而改善了唸書的習慣。

所謂習慣,就是被規律執行

所謂習慣,就是被規律執行——而且很多時候是不假思索——的行為或慣例。

只要願意堅持多年,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終將像以複利計算一樣利滾利,滾出非比尋常的成果。
每個學期作者都累積了微小卻持續進行的習慣。睡眠習慣、讀書習慣乃至到重訓習慣,到了大四才開花結果。在被球棒擊中臉部後的第六年,作者被選為大學最佳男性運動員,並且入選ESPN的全明星陣容。畢業時,還榮獲該大學最高學業獎項的總統獎章。
好的習慣讓一切皆有可能,更準確地說,好習慣能引領我們完全發揮自我潛能。

唯一做的選擇——由小做起

從腦部重傷到全美明星陣容的過程,沒有一個決定一切的關鍵時刻,而是許多關鍵時刻漸進演化的過程。換句話說,這是一段持續很長、累積微小勝利與突破的過程。作者做的唯一選擇與進步的唯一方式就是——由小做起。

心得

一直知道這是一本很棒的書,當我看完第一次時,對於有系統且有後設認知的習慣建立方式,覺得幫助很多。對於一個自律性不好的我,有了更明確的指引及具體步驟,這也是《原子習慣》這本書很大的優勢,因為是作者親身實踐,所以對於實際操作有很強烈的帶入感。
接下來我想把每一小部分做出摘要,我想雖然有很多影片介紹過,但是我對於細部操作很感興趣,再加上個人關照的地方,想說為這本書好好做個紀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1會員
26內容數
以111參考試卷為範圍,帶出國寫題知性與情意寫作的審題技巧與心得,歡迎你與我一同交流國寫的大學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鄢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際網路解決資訊的傳輸,下一步就是發展就是價值轉移: 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解決了資訊的製造與傳輸,但有些資訊無法複製,甚至不能分享,只能轉移,也許區塊鏈技術可以去中心化處理價值轉移。
思路決定出路,氣度決定格局,細節決定成敗,性格決定命運,這些複雜的種種面向決定了自己的人生。〈鴻門宴〉就在司馬遷的精練的筆下刻劃出這些人性的幽微,這篇文章真的好精彩!
是非成敗轉頭空的亂世之中,以盡己來回應自我生命的期待以及厚待我者的恩情,也不失為一種英雄的豪氣,若只以成敗論英雄則不免流於庸俗。若按照安子順讀〈出師表〉墮淚的原因在於忠的詮釋,忠不是忠義也非忠君,而是所謂的「盡己之謂忠」來回應自我與他人跟時局,才顯得悲壯,不流於悲哀。
國寫要能有快速的進步,我們可以從文章的架構開始著手。畢竟文辭的優美或者內容的選才都是日積月累的工夫,所以有人說寫作是閱讀與思考的總和。因此在「穩拿B+,努力搏A,隨緣A+」的分數要求下,若能做到「完整架構」及「精準扣題」,拿到B+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參考用卷的重要性已經在上一篇說明過了,接下來將以111參考用卷為範疇去討論國寫測驗的審題作答步驟以及書寫內容。今天我們要來看的是參考用卷中的〈被遺忘權〉。如果正在閱讀的您是考生,建議先自己計時45分鐘來完成這份參考試卷知性題的練習,這樣在問題一的書寫較能抓出自己書寫的盲點。
國寫除了歷屆試題的練習之外,大考中心所公布的參考用卷也是很好練習的題目。參考用卷是呈現學測未來命題方向、組卷架構、評分原則、答題設計可能的樣貌,因此參考用卷實如其名「極具參考價值」而且也「非常珍貴」,所以建議在升高三的暑假開始練習,或者是高三上學期,有自覺要耕耘國寫的時候服用。 三、結論
際網路解決資訊的傳輸,下一步就是發展就是價值轉移: 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解決了資訊的製造與傳輸,但有些資訊無法複製,甚至不能分享,只能轉移,也許區塊鏈技術可以去中心化處理價值轉移。
思路決定出路,氣度決定格局,細節決定成敗,性格決定命運,這些複雜的種種面向決定了自己的人生。〈鴻門宴〉就在司馬遷的精練的筆下刻劃出這些人性的幽微,這篇文章真的好精彩!
是非成敗轉頭空的亂世之中,以盡己來回應自我生命的期待以及厚待我者的恩情,也不失為一種英雄的豪氣,若只以成敗論英雄則不免流於庸俗。若按照安子順讀〈出師表〉墮淚的原因在於忠的詮釋,忠不是忠義也非忠君,而是所謂的「盡己之謂忠」來回應自我與他人跟時局,才顯得悲壯,不流於悲哀。
國寫要能有快速的進步,我們可以從文章的架構開始著手。畢竟文辭的優美或者內容的選才都是日積月累的工夫,所以有人說寫作是閱讀與思考的總和。因此在「穩拿B+,努力搏A,隨緣A+」的分數要求下,若能做到「完整架構」及「精準扣題」,拿到B+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參考用卷的重要性已經在上一篇說明過了,接下來將以111參考用卷為範疇去討論國寫測驗的審題作答步驟以及書寫內容。今天我們要來看的是參考用卷中的〈被遺忘權〉。如果正在閱讀的您是考生,建議先自己計時45分鐘來完成這份參考試卷知性題的練習,這樣在問題一的書寫較能抓出自己書寫的盲點。
國寫除了歷屆試題的練習之外,大考中心所公布的參考用卷也是很好練習的題目。參考用卷是呈現學測未來命題方向、組卷架構、評分原則、答題設計可能的樣貌,因此參考用卷實如其名「極具參考價值」而且也「非常珍貴」,所以建議在升高三的暑假開始練習,或者是高三上學期,有自覺要耕耘國寫的時候服用。 三、結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是否也曾想過,為什麼好習慣這麼難養成,而壞習慣卻揮之不去?《原子習慣》告訴我們,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微小改變的力量」。從環境設計、行為堆疊到讓習慣變得有吸引力、簡單易行,書中分享了四大法則,讓你輕鬆打造屬於自己的成功路徑。現在就一起從本文中探索,如何從一個小改變開始,實現令人滿意的進步吧!
許多人面臨著難以持續運動的困擾,這篇文章分享了從《原子習慣》中獲得的啟示,強調習慣的養成重在過程而非結果。作者的理論指出通過微小的改變和具體的執行法則,可以逐步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文章中還提到,將好習慣與個人喜好結合,可以大幅提升執行的動力。透過小步驟的日常進步,我們能夠達成目標,改變未來的自己。
分類:自我成長 書名:《原子習慣》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個人評分:4/5 ———- 1、本書出版於2018年,作者立意深遠,結合大量不同領域的書籍&論述,對於「培養習慣」提供相當豐富的理論基礎&具體的實行建議,是本不錯的工具書。 比較可惜的地方在於理論部分不夠清楚周延(不排除是翻譯問題
你是否曾經想要改變,但總是因為習慣難以養成而半途而廢?詹姆斯·克里爾(James Clear)所著的《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或許是你改變生活的最佳指引!這本書告訴我們,通過建立微小但持續的習慣,我們可以實現人生中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這些微習慣的力量,將在你的人生中產生巨大的變革。
Thumbnail
序 我曾閱讀過《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當時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近重讀此書,更深刻體會到細微改變的重要性,發現習慣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遠超想像。 克利爾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他人的互動,並提升了我的生活技巧。
Thumbnail
引言: 《原子習慣》是一本革命性的自我提升指南,深入探討了如何有效地建立良好習慣和打破不良習慣。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專注於微小的、持續的改變(即"原子習慣"),我們能夠在長期內實現顯著的個人成長和成就。 習慣的形成: 習慣形成的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反應和獎勵,並圍繞這個框架提供了一系列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透過理解並應用習慣養成的原則,可以改變我們的日常行為,實現目標,創造我們熱愛的生活。
Thumbnail
《原子習慣》 步驟二、渴望 讓習慣變得有吸引力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是否也曾想過,為什麼好習慣這麼難養成,而壞習慣卻揮之不去?《原子習慣》告訴我們,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微小改變的力量」。從環境設計、行為堆疊到讓習慣變得有吸引力、簡單易行,書中分享了四大法則,讓你輕鬆打造屬於自己的成功路徑。現在就一起從本文中探索,如何從一個小改變開始,實現令人滿意的進步吧!
許多人面臨著難以持續運動的困擾,這篇文章分享了從《原子習慣》中獲得的啟示,強調習慣的養成重在過程而非結果。作者的理論指出通過微小的改變和具體的執行法則,可以逐步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文章中還提到,將好習慣與個人喜好結合,可以大幅提升執行的動力。透過小步驟的日常進步,我們能夠達成目標,改變未來的自己。
分類:自我成長 書名:《原子習慣》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個人評分:4/5 ———- 1、本書出版於2018年,作者立意深遠,結合大量不同領域的書籍&論述,對於「培養習慣」提供相當豐富的理論基礎&具體的實行建議,是本不錯的工具書。 比較可惜的地方在於理論部分不夠清楚周延(不排除是翻譯問題
你是否曾經想要改變,但總是因為習慣難以養成而半途而廢?詹姆斯·克里爾(James Clear)所著的《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或許是你改變生活的最佳指引!這本書告訴我們,通過建立微小但持續的習慣,我們可以實現人生中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這些微習慣的力量,將在你的人生中產生巨大的變革。
Thumbnail
序 我曾閱讀過《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當時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近重讀此書,更深刻體會到細微改變的重要性,發現習慣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遠超想像。 克利爾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他人的互動,並提升了我的生活技巧。
Thumbnail
引言: 《原子習慣》是一本革命性的自我提升指南,深入探討了如何有效地建立良好習慣和打破不良習慣。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專注於微小的、持續的改變(即"原子習慣"),我們能夠在長期內實現顯著的個人成長和成就。 習慣的形成: 習慣形成的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反應和獎勵,並圍繞這個框架提供了一系列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透過理解並應用習慣養成的原則,可以改變我們的日常行為,實現目標,創造我們熱愛的生活。
Thumbnail
《原子習慣》 步驟二、渴望 讓習慣變得有吸引力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