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2/2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的學習之旅:從行為經濟學到潛意識訓練

    ●追求知識的旅程

    • 行為經濟學:現象
    • 生物演化學:原因
    • 潛意識訓練:控制
    這個算是一個知識追求的順序。
    許多朋友不知道我貼這一段話的意思,話說要提到我博士主修「法律經濟學」,當時身為一位門外漢,博士班有三年的時間在搞懂經濟學在談論什麼。當時看的書籍大多是傳統經濟學,強調人是「理性」、「自利」,並以此為基礎生出了博士論文。

    ●行為經濟學的出現

    當時也不覺得有什麼怪異之處,畢竟能把經濟學搞懂就已經萬幸了。
    之後,為了開發法律記憶法,看了不少大腦的書籍、文獻,逐漸接觸到大腦其實可能是「不理性」,也可能「他利」,像是陳樹菊女士,一位居住在臺東傳統市場的菜販,也是一位人們口中的慈善家,多年來持續捐助社會,經媒體披露後始廣為人知,2010年,《富比士》雜誌將她選入其亞洲慈善英雄人物榜!
    陳樹菊女士把自己的身家幾乎都捐了出來,遠遠超過宗教團體的十一奉獻,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為何不先讓自己生活餵飽了,再把剩餘的資金部分捐出來呢?捐了這麼多,假設生病了怎麼辦。再大多數人的眼中,陳樹菊女士就是「不理性」、「他利」的代表。
    於是行為經濟學開始興起,最讓大家耳熟能詳者當屬康納曼所著的「快思慢想」作者,也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該書探討系統一(潛意識)、系統二(顯意識)的運作,闡述了許多人們特殊不理性的行為。

    ●生物演化學,尋找不理性行為的原因

    1) 投資股票容易追高殺低。
    2) 明明吃不多,即使吃到想吐,還是選擇吃到飽。
    行為經濟學告訴你現象,但人類為什麼會這樣子,就要去探究一些演化的過程,人的大腦這麼小一顆,運作上自然有其極限,可是為了活動方便,不得已放棄了許多功能,像是大腦放棄了完美的記憶力,只會抓重點、自動填補空缺、短期記憶不留存,看到專家大腦就停止運作,如此一來,這一顆小小的大腦才能在龐大資料的世界中順利運作,而不會力有未逮的感覺。(如下圖)

    ●潛意識訓練:控制

    當你發現很多大腦異常的原因,來自於顯意識與潛意識的運作關係,就會開始學習該如何訓練自己的潛意識,譬如利用制約反應來強化自己進入一個極度專心的狀態,而且只需要一個設定好的動作。
    我們可以想像成在大腦寫入一個小程式,然後敲入快捷鍵,立刻就執行這一個小程式。只是這些小程式也不是說執行就執行,還要一定的訓練才可以變成可執行的程式。
    接著,我們必須多次重覆執行一定的流程,才可以讓小程式深植於潛意識之中,小程式被潛意識接受後,會進行週期性的循環運作;譬如說我剛開始在書桌專心研究,先經過呼吸與指令放鬆,然後把腰桿伸直,開始進入長時間的心智空靈狀態,經過重複執行「呼吸與指令放鬆」,搭配上把「腰桿伸直」,均能順利進入心智空靈的專注狀態,以後不需要再執行繁瑣的「呼吸與指令放鬆」階段,只要把「腰桿伸直」,就能夠直接進入專注的狀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