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男孩可以大哭,女孩也能大笑

這是筆者在年輕時候寫的一些文章,針對較「古典」(遵循傳統)的爸媽而寫的。部份內容是「注意,那過度的應該‥」一文的前身,但此文比較學術點。讀者可閱讀看看。
「小強,不許哭,跌倒了就要爬起來,你是男生吶,哭什麼﹗」4歲多的小強,在父親的「教育」下,雖然還是哭個不停,但卻改為窸窣的哭聲,逐漸收起眼淚。
「小花,不要笑那麼大聲,嘴巴張這麼大像個瘋婆子似,沒有女生的樣子,以後沒有人喜歡妳喲﹗」媽媽對就讀小一的小花說。
相信這樣的場景,在我們成長過程中並不陌生。也因為如此,在潛移默化的親子互動中,我們「遺傳」了父母對男女性別的價值觀,造就我們內在的信念,也「框架住」往後的兩性行為。
一般來說,二歲半到三歲的小孩即能區別男女,三歲到六、七歲間,孩子對自己性別的認知逐漸穩定,也就是認為自己的生理性別不會隨意變換、是固定的,因此小孩也開始學習和自己同性別的動機、價值觀和行為。當然這種學習多是來自環境中主要照顧者(如爸媽),再加上媒體的影響。因此這段期間,適當地教導孩子,可以形塑男孩對他自己所期待的樣子,造就女孩內心對自己的想像。於是男孩在選擇玩具中,多是槍、車子‥等;而女性則選擇了芭比娃娃類的玩具。若我們仔細觀察玩著扮家家酒的孩子,也可發現他們把性別意識已然投射在遊戲中,選擇相同的性別;或是觀看戲劇時,多注意和自己理想型相似的人物。
心理學家很早就注意到這種潛移默化的親子互動對個人成長的衝擊,上述小強開始學到「我=小強=男生=受傷痛不能哭」,而小花則會形成「我=小花=女生=不能大笑」的想法。這種學習經由日積月累,形成個人內在的規則,指導了一個人的日常行為表現,雖然符合父母及社會文化的期待,但也壓抑個人本然內在自然的活力與創造動能。心理學家Horney就以「專橫的必須」(Tyranny of the shoulds)來說明這種個人內在規則所具有專橫霸道的性質,比如「我必須獨自處理傷心事,才像男子漢」。Horney曾進一步指出,許多精神官能症患者,都是因為被「專橫的必須」壓抑了原本自然的自我,造成異化而形成的。
再進一步從我們社會觀察,筆者長期輔導家暴事件中的加害者,發現其中婚暴的加害者大部份為男性,這些男性在情緒的辨別、領會、回應及表達的能力都不好,以致於無法接住女方從情緒層面投過來的「球」,不知如何反應,而以沈默、逃避或喝斥來回應對方,導致更高的衝突,終致拳腳相向。再者,男性為了符合內在規則所創造的男子漢(見「解除男性角色魔咒」一文)的形象,常以為對太太好就是賺錢回家;而當工作挫折時,他不願也常沒有能力說出來,轉而以酗酒、流連於電視、網路‥等來處理內在負向的情緒(如憤怒、焦慮、憂鬱)。
男女因應情緒的不同,後天因素為大,因為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小男孩小女孩對情緒的敏感度並沒有不同。所以性別教育可以影響一個人對情緒的態度及處理方式,換言之,親子互動下的性別教育對未來的兩性相處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爸媽師長們不妨抽個空,先回想自己對性別的內在規則及想像是什麼,在教育下一代時,讓孩子有更大的彈性與空間,不被傳統性別角色的形象所綁住,在自然人性下,允許男孩也可以大哭,女孩也能大笑。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