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之用—《小森食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那時你也不過是被限制於最有意義、最重要的經驗之內了。你不能不跟那些可以產生最多糖最多澱粉的物質打交道,最接近骨頭地方的生活最甜蜜。」亨利˙大衛˙梭羅〈湖濱散記〉
這個時節走過遍地枯葉,會發出清脆的斷裂聲響,小截小截的枯枝、脆化的樹葉和碎石,以及種子,經過榕樹底下時,些微的陣風搖晃,圓熟的隱花果四散落下,接連打在紅磚道上的聲音非常結實,有一部分成為食果動物的主食,另一部分就是被踩扁成為漿泥,除了供給為土壤的養分之外,已經失去播傳的用途。
我親近自然的原因已經不是被各種盛開或鮮翠的樣態吸引,而是它們毫不遮掩的展示各種腐敗、凋衰與無用,它們深知無用的意義,僅是為了確保微小的機率,凝聚成牽引循環的效應。
在「Little Forest( 小森食光 )」中正在渡過凜冽冬季的市子,在積雪裡緩步行走,隨著雲系的移動白淨的雪原有不平整的色澤,腳步在沒有剷雪的路徑上只能深深陷入,感覺有陽光時堆積在枝頭的雪就會掉落,陽光被遮蔽時就會停止,那種子感知到哪一個時刻的光線是落下的徵兆?
如果我用稀少的已知去揣測,那也只是承認我的無知,在持續了千萬年縝密深長的循環更迭面前,永遠的無知。
人在某些時候踏出的步伐除了製造碎裂和足跡之外,大概也都沒有什麼用處,有時在跨步當下就知道,有時要回望才知道,更多的時候是,通往的途徑通常狹窄幽暗而且從頭到尾都只有一條,如果注定要多繞幾個迴圈,也盼望其實是踏著螺旋狀的樓梯,穩定向上。
心理分析總說我們迷戀崎嶇,從年幼的時候就體驗了來自各方面的疏離和排拒,種種難言的孤獨苦難,已經習慣喜歡一點被劃傷的疼痛,怎樣接近都只能觸碰彼此銳角的折磨或將自己完全孤立到缺氧的窒息感,喜歡走在不平整的岩塊與臨崖邊,才能深刻的連一瞬換氣都聽得見,在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避開所有和在每一個幾近瀕死的經驗裡覺得安頓。
某天在停車場的圍牆邊發現滿地海桐的種子,蒴果三稜狀球形,已經過了花果並存的時期,樹上結壘成熟的桔色果實,落在地上的外層深褐色殼瓣已經裂開,露出鮮紅色的種子,表層佈滿比蜘蛛網還要黏軔的黏液,我撿起它們觀察了一陣之後就放回原處走往捷運站,下樓梯時才發現鞋子的邊緣黏了一顆種子,我立刻折了回去,把它放回有土壤的地方,它不需要言語馬上教會了我黏液的用途。
黏性附著在禽鳥或動物的羽翅毛髮上,跟隨著生物行過未知的距離,也許可以到達一個遙遠的地方著地深根,一落地它就擁有了必然經歷曲折的野性,僅僅倚靠賭運似的隨機揀選,如果失敗了,就保持無用。
「Little Forest( 小森食光 )」裡的市子因為無法適應城市的生活,回到故鄉小森在母親已經離去的房子裡獨自生活,種植自己足夠食用的稻米,為除去生命力極強的雜草腰酸背痛,在濕氣重的必須在屋內燒燃柴火去濕的夏日製作麵包,用在野地撿拾微酸澀的胡頹子熬成果醬,想喝酒時就將米發酵成酒釀,晾曬收採的紅豆莢再親自敲打取出紅豆,揀出特別完整的種回土壤裡,在夏秋季就必須積極地收集胡桃木,用雙手拿起斧頭劈開,為冬季儲用……
每日每日,一睜眼僅僅是為了養活自己,尊重和擅用每個季節的特性,虔敬謙卑的熟悉其中的嚴峻與慷慨,和季節的源頭通往同一處,血脈相通,只是被土地的卵分裂出的其中一個脆弱的核。
「那時你也不過是被限制於最有意義、最重要的經驗之內了。你不能不跟那些可以產生最多糖最多澱粉的物質打交道,最接近骨頭地方的生活最甜蜜。」亨利˙大衛˙梭羅〈湖濱散記〉
在被眾多選擇癱瘓的時刻,僅是活著、腳踩實地,任充滿浮苔的溪水經流,腳掌沾滿充滿真菌的泥土,對抗變節的氣候和詭譎的變化,能夠靜下來喘息就是多餘的寬裕,僅是溫飽和固守一個容身之處,不被違背自己意願的要求挪動,就已經替自己創造了基本的和諧、最接近骨頭的生活,僅是專注地維持某種無用之用。
維持無知,維持寒顫,維持淚水,維持溫柔,維持不去問跨出每一步縮短多少距離,維持可以隨時弄髒雙手,維持不去維護選擇,它有黏液,但也不期待它能去到遠方,注定留在原地成為漿泥,照顧它的根,也很好。
2017/01/12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3會員
7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邱怡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妳們說,在這裡,危險是待在安全的地方。 那是迴文,光線和時間分歧,為了能夠抵達,寧願曲折路徑,光線改道之處,從頭或尾,唸法都一樣。 一切事物都是在混亂之中出產的。要明白這件事要花多少的時間,是看不盡的尾端。怎麼接納生命其實一直都用分岔滿佈、雜亂叢生的方式向自己坦白? 就像海面底下有光線無法觸及的臨淵
我一直都喜歡這樣的人,活在邊際也安然,有點舊的人。舊到像需要複雜結構才能運作的老機械或鉛字。沒有電視,鍾情黑膠唱片,用老派克和稿紙寫作,聽唱針在坑紋上刮出雜音,一圈一圈空轉,安陷於近乎消極的緩慢。
面對包圍他的挑釁和惡意,他把顫抖的手不著聲息地收進口袋,下巴依舊上揚,挑著眉毛,無處逃避的時刻,非如此不可。 非如此不可。寡不敵眾也要打斷擊碎對方一部分,就算終究鮮血飛濺、支離破碎一樣的倒下,像垃圾、飄落如塵屑的雪花,再也沒有哥哥會在他恐懼的時候抱住他,說你做得很好。
我們的創造力,永遠無法凌駕於生命,但它是實境的,有著無從馴良的野。 在排練舞蹈時,一位挺著下個月即將臨盆孕肚的新手母親加入,與我們一起,即興的將身體撐開舞動,雙腿邁開躍步、互相給付力量、在地上翻轉爬行,她的孕肚結實突出,像一個從身體長出的滿月。
終於可以棄絕心願,寧願它是一塊鉛,可以隨時沉落底部,無法實現也無所謂,實現了也無法改變它昔日的身價,重量也是一樣。   與其把話說出口,更珍惜有話不說,只是收合於雙掌,陷進肉裡。理解在過渡的時間,由選擇所嚴密汰留下來的以及無從後悔剔除的那些,學會只說一句並且明白,那是唯一能說的一句。
一旦準備好了 就必須出發 你將得到自由 除了自由 一無所有 ──任明信《先知》 前兩天我把《如果我終將逝世,你是否會記得我的面容? 》這篇散文貼在論壇,散文版的版主給我的回應是: 「裡面的「你」這個角色顯得耐人尋味、如果沒有特定的對象,又想要「說」,那麼那個「你」可以由誰代入呢?
妳們說,在這裡,危險是待在安全的地方。 那是迴文,光線和時間分歧,為了能夠抵達,寧願曲折路徑,光線改道之處,從頭或尾,唸法都一樣。 一切事物都是在混亂之中出產的。要明白這件事要花多少的時間,是看不盡的尾端。怎麼接納生命其實一直都用分岔滿佈、雜亂叢生的方式向自己坦白? 就像海面底下有光線無法觸及的臨淵
我一直都喜歡這樣的人,活在邊際也安然,有點舊的人。舊到像需要複雜結構才能運作的老機械或鉛字。沒有電視,鍾情黑膠唱片,用老派克和稿紙寫作,聽唱針在坑紋上刮出雜音,一圈一圈空轉,安陷於近乎消極的緩慢。
面對包圍他的挑釁和惡意,他把顫抖的手不著聲息地收進口袋,下巴依舊上揚,挑著眉毛,無處逃避的時刻,非如此不可。 非如此不可。寡不敵眾也要打斷擊碎對方一部分,就算終究鮮血飛濺、支離破碎一樣的倒下,像垃圾、飄落如塵屑的雪花,再也沒有哥哥會在他恐懼的時候抱住他,說你做得很好。
我們的創造力,永遠無法凌駕於生命,但它是實境的,有著無從馴良的野。 在排練舞蹈時,一位挺著下個月即將臨盆孕肚的新手母親加入,與我們一起,即興的將身體撐開舞動,雙腿邁開躍步、互相給付力量、在地上翻轉爬行,她的孕肚結實突出,像一個從身體長出的滿月。
終於可以棄絕心願,寧願它是一塊鉛,可以隨時沉落底部,無法實現也無所謂,實現了也無法改變它昔日的身價,重量也是一樣。   與其把話說出口,更珍惜有話不說,只是收合於雙掌,陷進肉裡。理解在過渡的時間,由選擇所嚴密汰留下來的以及無從後悔剔除的那些,學會只說一句並且明白,那是唯一能說的一句。
一旦準備好了 就必須出發 你將得到自由 除了自由 一無所有 ──任明信《先知》 前兩天我把《如果我終將逝世,你是否會記得我的面容? 》這篇散文貼在論壇,散文版的版主給我的回應是: 「裡面的「你」這個角色顯得耐人尋味、如果沒有特定的對象,又想要「說」,那麼那個「你」可以由誰代入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林毅夫30年前曾提出:中國的經濟規模,將可於2030年左右、2035年前超越美國。 華爾街日報:中國想超越美國成全球最大經濟體目標,可能要延遲數十年才能實現。 林毅夫日昨卻仍表示:中國經濟在2030至35年間規模超越美國,仍有很大可能達到。 拜登卸任總結則表示:中國永遠無法在經濟、科技競爭超越美國。
Thumbnail
「節哀順便」才是關鍵,也就是不用像莊子一樣這麼樂觀,卻可以主動停止讓自己的哀傷影響到環境,而「節哀順便」的「順便」二字,更是扼要地,講出自己做不了主,但願意提供動能給客觀環境,讓周遭環境來產生更好的影響。 才不會讓消弭的氣息帶來破壞的傷害,一方面是尊重,一方面是保護心中的美好。
Thumbnail
我現在國小五年級,今天出門的理由我也不太記得了,只記得回過神時,已經很接近傍晚,而我就站在森林中的步道,左右看去都是極為高大的樹,高到我需要仰著頭到極限,才能看到樹的最高點,一開始我還沒意識到這裡的恐怖,直到... 「咻~咻~咻~」突然吹來的一陣陣風,樹木大力的搖晃著,同時不知道從哪響起來的嗚鳴聲
Thumbnail
之前與朋友聊起品味與美感養成的話題。講到養成需要金錢支持,但又「不只那樣」——品味與美感,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生的務實行為。
Thumbnail
《莊子. 山木篇》說:「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長得筆直的樹木總是最先被砍伐,因為不需耗費太多後天的加工就可做為房子的頂樑柱,甘甜的井水總是先被汲取用盡,因為好喝,當然很快枯竭。其結論是「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Thumbnail
原來浇花好治癒,淋完整個院子就是一個體力活 難怪大家都用空瓶子收集水,真的需要用很多水 腳踩在柔軟的草上好舒服,喜歡那個味道 雖然院子不大但在自己的院子裡還是挺舒服的 我終於可以從院子採摘新鮮薄荷和迷迭香做cocktail了,以後還可以摘菜和摘水果 美美的 看著菜苗一天天長大就是賞心樂事
生活實驗 七八三     最近又開始撿石頭、 變化成自己的花磚、 累積的夠多之後, 我可以開始朝三暮四地 在森林裡蓋起我的意識流 願意駐足渡假的糖果屋。 我在真實和虛假之間、 那些尚未成熟的學徒項目、 有了一個停泊的空間、 在那裡,我就還是一個時不時累積作品的有工作的人類
Thumbnail
只要我躺下了,那些唯利是圖的就很難再收割我了。
Thumbnail
林毅夫30年前曾提出:中國的經濟規模,將可於2030年左右、2035年前超越美國。 華爾街日報:中國想超越美國成全球最大經濟體目標,可能要延遲數十年才能實現。 林毅夫日昨卻仍表示:中國經濟在2030至35年間規模超越美國,仍有很大可能達到。 拜登卸任總結則表示:中國永遠無法在經濟、科技競爭超越美國。
Thumbnail
「節哀順便」才是關鍵,也就是不用像莊子一樣這麼樂觀,卻可以主動停止讓自己的哀傷影響到環境,而「節哀順便」的「順便」二字,更是扼要地,講出自己做不了主,但願意提供動能給客觀環境,讓周遭環境來產生更好的影響。 才不會讓消弭的氣息帶來破壞的傷害,一方面是尊重,一方面是保護心中的美好。
Thumbnail
我現在國小五年級,今天出門的理由我也不太記得了,只記得回過神時,已經很接近傍晚,而我就站在森林中的步道,左右看去都是極為高大的樹,高到我需要仰著頭到極限,才能看到樹的最高點,一開始我還沒意識到這裡的恐怖,直到... 「咻~咻~咻~」突然吹來的一陣陣風,樹木大力的搖晃著,同時不知道從哪響起來的嗚鳴聲
Thumbnail
之前與朋友聊起品味與美感養成的話題。講到養成需要金錢支持,但又「不只那樣」——品味與美感,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生的務實行為。
Thumbnail
《莊子. 山木篇》說:「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長得筆直的樹木總是最先被砍伐,因為不需耗費太多後天的加工就可做為房子的頂樑柱,甘甜的井水總是先被汲取用盡,因為好喝,當然很快枯竭。其結論是「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Thumbnail
原來浇花好治癒,淋完整個院子就是一個體力活 難怪大家都用空瓶子收集水,真的需要用很多水 腳踩在柔軟的草上好舒服,喜歡那個味道 雖然院子不大但在自己的院子裡還是挺舒服的 我終於可以從院子採摘新鮮薄荷和迷迭香做cocktail了,以後還可以摘菜和摘水果 美美的 看著菜苗一天天長大就是賞心樂事
生活實驗 七八三     最近又開始撿石頭、 變化成自己的花磚、 累積的夠多之後, 我可以開始朝三暮四地 在森林裡蓋起我的意識流 願意駐足渡假的糖果屋。 我在真實和虛假之間、 那些尚未成熟的學徒項目、 有了一個停泊的空間、 在那裡,我就還是一個時不時累積作品的有工作的人類
Thumbnail
只要我躺下了,那些唯利是圖的就很難再收割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