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寫
上一篇文章時,心裡還是沒有底的,與過去一年來一樣,因此看到有位讀者回覆:「向神明祈願,是對自己的發誓。」,心裡不禁感嘆,對呀,一再的發誓,卻依舊沒有行動。
直到爸爸一通電話打來,對我下了最後通牒,他說:「如果今年還是沒下定決心要去,以後就不要再想這個可能性了。不然你要一輩子活在幻想裡嗎?」聽到這句話後,心裡立刻浮上:「那不行,我不想放棄!」
「可能性」成了現實的救贖,卻也是毒藥
這才發現,一直以來,心裡抱持著「可能去西班牙(可能實現夢想)」,覺得自己即便是三十歲了,還是可以實現夢想的我,其實只是在逃避。
緊握著「可能性」繼續窩在舒適圈中,這是最安全的,因為不必行動,就不會失敗、就不用擔心學到的東西沒有用。
殊不知,這份為自己打造的「安全感」是最駭人的毒藥。
我其實看得到自己的未來,在這份安全感下,一生就這樣結束。從疫情以來,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困住」,有一種壓迫感,後來甚至延續到工作上,一直想要尋找突破,後來透過學習新事物有得到舒緩。
但我知道內心深處一直吶喊著:「我要受不了了!!!!!」但我逐漸被安逸給麻痺,試圖叫他閉嘴,當沒聽到就好,到最後我餵食自己「我做不到」的想法,逐漸被自己豢養。
photo from pexel by cottonbro studio
心裡還是有渴望,持續與教授聯絡,參加各種講座、論壇,每當看著我的老師們,各個在自己的領域裡大放異彩,我也想像他們一樣,心裡總是蠢蠢欲動。
但他們的成功都是有成本的,我太習慣想要快速複製他人的成功,卻沒想過他們是下了多少苦功才達到今天的成就。即便模仿地多麽像,也永遠不會成為對方。
聽到老師分享,自己大學時天天找修女練習口說、之後獨自赴西攻讀文學博士,破解了我對「成功形象」的迷思,人生並沒有哪一條路是輕鬆簡單的,不願意付出,就注定不會有收穫。
而我,究竟在怕什麼?
前幾天與堂弟聊天,又想起自己這陣子最生氣的時刻,是去上韻律舞蹈,因為跳的比他人差、沒有跟老師一樣,便對自己發脾氣,然後又譴責「發脾氣」的自己,如此不斷循環,我真的對自己感到極度不滿與生氣。
這也是第一次,我做任何事都無法澆熄我的怒火。
堂弟一聽到,笑著說「你是不是太想要一步登天。」沒錯啊,我想要快速、想要贏,但不想要做「做不好的事」聽起來很任性,但我真的想要每件事都能做得又快又好。
photo from pexel by Vlada Karpovich
當然,從某個角度來說,這可能是資本主義的遺毒,到底是誰說一定要又快又好、年少有成,也不禁想著「天阿!我到底多沒耐性,也不想想我想成為的人都五六十歲了。」
去年冬天跟
高瑞希聊天,她曾告訴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且它會反映在所有你遇到的事情上。回去之後,我也一直在思索、在生活事件中找尋,我的生命課題是什麼?
直到現在,才慢慢釐清原來是「不想失敗、不想繞遠路,只想做百分之百會贏的事」的想法。
這其實是雙面刃,在我學測指考時十分管用,所以我全力衝刺,結果也相當好,但我們都知道,出社會後,世界並非如此運轉,並非所有努力都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於是,我怕念語言學校的錢是浪費、我擔心出國唸書是繞遠路,但好笑的是,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哪來的繞遠路之說呢?
從心態上意識到自己的盲點後,雖然無法立刻矯正,但每當情緒出現,就能指出它的來源。而現在的我,發現「行動與規劃」是它的剋星。
photo from pexel by Samson Katt
恰巧前陣子
專訪瓦基,與他聊了很多人生觀、價值觀的訂定,我開始寫五年計畫,從想要的生活開始回推,實際打開西班牙碩士的學位列表,意外的是,看得很開心,也找到自己想念的學位。
所以啊,一開始自己想的,都只是拿來嚇自己的。
想到今晚看到
厭世哲學家 發的哈利波特文,裡頭說道:「你最恐懼的是『恐懼』本身。」所有困住你的牢籠都是自己想像的,所以「相信」真的很重要,只要心中相信,恐懼就會成真,阻檔一切可能性。
寫到這裡,同時要跟超級無敵擔心週四要飛馬來西亞遠距的我自己說,不要再擔心獨自旅行了,準備好就享受吧!
學習給自己最大的支持,學習相信自己絕對有能力做任何事。
2.8.22 突如其來的自由書寫
2.8晚間補充
在瓦基這週的電子報上看到這句存在主義哲學之父齊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的話,覺得完美的用一句話總結了我這陣子以來的掙扎,也在這邊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