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0|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學習歷程檔案高階版如何接軌大學?

▋學習歷程檔案高階版:主題+序言+作品+省思+能力分析+未來展望

到了高三,不只要對學習成果進行省思, 更希望能夠能夠能夠對於學習,有更通盤的認識。 因為比起純粹的課本知識, 大人們也希望同學讓學習不再停留於課本當中, 而是能夠將所學,應對到未來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成為一輩子的課題。
因此,比起高一「初階」版本的軸「線」, 或高二「中階」版本的全「面」, 「高階」版本要再進一步呈現整「體」的學習。
初階版與中階版本,可參考閱讀前兩篇文章: 學習歷程檔案初階版如何進化成果? 學習歷程檔案中階版如何串聯主題?
本篇將分享學習歷程檔案的「高階版」如何升維到跨領域遷移, 為自己的解決問題能力進行鳥瞰評估, 並與大學系所素養的接軌,如圖所示:
於此, 我們需要用更高維度看待自己的學習, 進行「自我能力分析」與「未來展望」 做出跨域、跨學科的自我學習評估

一、自我能力分析
學習過程中,如果沒有用俯瞰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學習, 容易迷失在一個個的知識點當中,難以察覺到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哪些能力 因此這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利用系統性的概念工具輔助, 讓自己思考自己在作業中得到哪些能力或是素養

📍工具一:教育部「108課綱核心素養」的「三面九項」
「108課綱核心素養的三面九項」集結了廣大專家一起設定出來的圖表,具有一定的系統性思考。
所以如果我們沒有方向,可以以此細項一一自我檢核學習的成果

📍工具二:collego的十八項能力
ColleGo所提的十八項能力,可說是各項能力的上層概念詞庫,是個超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你說明清楚自己在這些素養及能力上得到哪些具體的成長
此外,ColleGo上,也附有各個項目的細節說明:
同學可以將自己所學的能力或是報告,對照上方表格或句式, 再換句話說以符合自己的報告成果, 那麼比起自己空泛的書寫,可以更具體而完整 學生範例如下:

📍工具三:科系官網
當然,若未來所要就讀或是申請的科系已經很明確了 則可以查找該科系所需的能力或是人格特質,以此對應並凸顯個人特色 那麼對教授來說,一看到資料,更會感受到你真是系所不可多得的優秀學生呢! 例如:政大新成立的創新國際學院官網就有提到,自己的學院核心理念是:「跨領域學習」、「資訊處理能力」、「永續發展與公民權」
那麼你便可以依此做能力的對應,說明你在這項報告中,分別展現了哪些跨領域的學習、資料處理的能力、公民永續議題的關注
如此一來,就這樣就更能精確地展現你的特質與科系契合之處了。
若想知道如何更精確描述個人特質,除了運用ColleGo之外, 我的這篇文章〈學測後到放榜前,你還可以做這三件事〉 有提到如何運用十六人格心理測驗,讓你的陳述更精準,也歡迎閱讀運用喔!
可以注意的是, 有時候理組同學在申請時,會發現科系可能需要具備「人文素養」能力的學生,但是理組學生申請時卻會認為自己過去的自主學習等成果, 都只是科學實驗相關的,很少積累有關於人文關懷素養方面。 同學們往往很挫敗,難道專注於自然科學的探究,這是錯誤的選擇嗎?
但是其實理組的課程或是探究實驗過程、社團幹部經驗中,必有綜合性的演練, 例如探究實作過程,或是社團活動經驗中 必定同時會有團隊分組合作的過程,更有上台表達與發表的經驗, 這些都別忘了要透過「能力對應」的部分,自行彰顯出來。

二、未來展望
未來展望跟初階版的「省思」有何不同呢?
其實,初階版的省思較是聚焦在這一份報告的製作過程的體會; 而高階版的「未來展望」,則是看向在脫離學習階段後的未來性發展性
或者可以說
初階版的回顧反思👉類似產品改良報告,說明你未來將如何讓這項產品更精緻
高階版未來展望👉類似企業的運作改良,說明你將如何改良工作生產線,並將企業帶往哪裡去。
高階版的未來展望,希望看到經過製作此次的報告,對你未來科系的選擇、學習的歷程有何更進一步的啟發。
此處大家都知道的SWOT就是一個很好的做法
總之,高階版的學習歷程檔案,可以用更立體的面向整理自己的學習 用三維度的視角,假設自己是一個企業的CEO, 對自己的這趟學習之旅進行自我分析與評估
那麼對於讀者來說,便能更具體化的看到你的學習如何向外跨域遷移運用 對於教授來說,就更能夠清楚掌握你是否具備這個科系所需的特質
歡迎高三正在修改學習歷程檔案的同學,進行此高階版的優化喔!

▋附錄:學習歷程檔案的可視化

在了解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內涵後, 若還有餘力,則可對於自己的作品,進行更「可視化」的設計 依據人性的視覺習慣,絕對是圖表標題>長段文字
因此「可視化」便是指用於創建圖形、圖像或動畫, 以便交流溝通訊息的任何技術和方法。 所以雖然這個動作常被簡稱為「美編」, 但是「美」並非真正重點,重點在於讓讀者更能用更輕鬆的方式解讀訊息
根據貍想教育所提出的常見原則如下:
1.讓複雜的變簡單,簡單的變得清晰 2.呈現全局觀點的元素與彼此的關聯 3.作為理解、探索、交流與對話的輔助。
關於可視化的觀念,也有人稱之為「資訊設計」 透過適當的資訊設計,可以讓讀者對於我們想傳達的資訊更一目了然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何謂資訊設計,以及如何進行,我推薦這篇文章 圖解力教練邱奕霖老師〈從選舉公報談資訊表達設計〉 邱奕霖老師說「資訊設計是一種對閱讀者的關懷與溝通」 此處運用了候選人的競選政見來說明資訊設計具體做法。 也讓我們看到,好的可視化要能讓人對於資訊的主從概念、重點關係一目了然。
我們應站在受眾的角度 分別為讀者找出視覺順序,接著區分大標、次標、內文,最後運用字體大小、粗細、底色進行資訊分層。 才可以輕鬆易懂的方式幫助讀者解讀資訊、抓到重點。
若可以將概念製成圖表者,則儘管使用製圖代替長段文字 Power point中的 Smart Art 或是 Canva 模板中的 Brainstorm 都是大家常用的製圖工具 用圖表取代長篇大論,絕對是個有效的做法。

結語

透過本篇以及〈學習歷程檔案初階版如何進化〉〈學習歷程檔案中階版如何串聯〉 這幾篇文章,可以重新檢視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 試著用更高維的角度,鳥瞰自己的學習狀態目前處於點、線、面、體哪個階段
此外,更別忘了要以受眾視角,看待自己所製作的學習歷程檔案 將精采的內容進行資訊設計可視化呈現,讓自己的辛苦製作心血不會白費喔!
若針對申請入學、學習歷程檔案,還有其他疑問, 歡迎加入我最近成立的粉專《教學狂想實驗》,就可以更方便交流討論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岱華|教學狂想實驗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