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吧!其實你比想像中還要充滿了偏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最近在網飛看起了一個實境節目,名字叫做「百樣人生」(原文:100 humans)。這節目找來了一百位民眾進行社會實驗,來探討社會上廣泛受到注意的議題,像是性別議題、年齡議題、個人魅力、或是社會偏見等。而這群百位受試者分別來自不同的生活背景,各種不同種族、性別、年齡、體態、性傾向等,可以看到節目盡可能想要呈現這個現實社會多元的面貌,好讓實驗結果可以貼近真實。

為了不讓節目看起來過於知性而無聊呆板,他們找來了三位幽默風趣的主持人,有的是喜劇演員、有的是作家、有的是電視節目主持人,來為節目注入一些娛樂性的元素。然而,這終究是一個需要探討議題的節目,所以還是會適時的邀請學著專家進來,一同與主持人進行有深度的討論。總而言之,從議題設定,問題探討,實驗設計到結論分享,都兼具娛樂與深度,令我看得很過癮,同時也發人深省。

才看完四集,就深深發現,其實你我可能遠比想像中的還要充滿偏見。

你有想過當需要通力合作來完成拼裝出一張北歐風格木製椅子,哪個年齡層會最快拼出來呢?20幾歲? 30幾歲?40幾歲?50幾歲?60幾歲?節目的答案是:20和60幾歲的人。這結果可能會讓某些人跌破眼鏡,某些覺得老年人已風中殘燭,展現上可能不如年輕人的反應靈敏。的確,20幾歲的人靠著先天優勢,反應連結協調快而勝出;然而60幾歲的人則是倚賴著後天累積,憑著豐富的經驗,化作個人獨特智慧,進而從中勝出。而我似乎就是那群跌破眼鏡的某些人,原來我在年齡上有我沒發現的偏見。

假如你是一位體態過胖的人,你會更願意靠近體態過胖的人嗎?要是你是一位老年人,你會更願意接近老年人嗎?節目實驗結果在這兩題給了:No! 專家提出的解釋呈現了這個社會醜陋的真相:若你身上帶這個社會刻板印象的負面特質,即使是看起來跟你很類似的人,也有可能對你有偏見。也就是說,胖子會歧視胖子,女人會歧視女人,甚至黑人也會歧視黑人。

社會偏見總是很容易偷偷潛入你腦中,在你留意與不留意之間,以為了你的以為,決定了你的決定。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每當台灣這個社會,只要有感情偷吃的事件,女人往往容易成為首當其衝被檢討的對象,而且站起來罵最兇的往往也是「女人」。有人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但妳的偏見說,男人偷吃,一定是那狐狸精的錯,不怪她那要怪誰呀?

社會偏見在你腦海裡為了生存而偽裝得默默而無害,然而當你一回頭,它卻早已讓你變得冷血暴力。

最終這個節目仍舊很有膽量的碰觸了美國社會最赤裸且殘酷的議題:「膚色。」為了測試受試者們對膚色議題的偏見程度,他們設計了一個射擊測試實驗,。看到拿槍的人,要射擊,因為是暴徒;看到拿手機的人,不能射擊,因為是無辜的人,藉此測試,無辜的人被誤擊的程度如何。但這個實驗做了一個很殘酷的安排:在射擊測試時,會安排兩位人員突然同時出現,兩人一樣都是拿著手機扮演無辜民眾。但不同的是,一位是陌生的白人演員,另一位則是一位受試者認識的黑人工作人員。猜猜看,哪一位被誤擊的比例最高?換句話說,誰容易被當成暴徒被射擊呢?黑人或白人?答案並不意外,是黑人。是的,是個殘酷的答案。

但更殘酷的事情是,這些受試者,有不少比例是非白人,有亞裔、拉丁族裔、甚至是非裔。另外,在節目一開始的調查,他們幾乎都自認為是思想自由開放的人。再往下想想,他們或許是可以感同身受,而不會容易傾向將黑人當暴徒而誤擊。然而,誰都可能會騙你,但數字不會,熟悉的黑人被誤擊率是63%,陌生的白人是37%。黑色確實蒙蔽了人們的雙眼,也蒙蔽了良心。黑色,不只是視覺上的顏色,也成為種族上的一種暴力。

這就是社會偏見殘酷的一面,它如影隨形,身處暗處,懂得偽裝,所以常常讓你我以爲在這個好像已經觀念進步的社會裡,我們早已把那些落後不合時宜的舊觀念丟棄到時代的漩渦裡,跟它說再見。但這個在再見,可能不是再也不見,而可能是再一次相見。就像美國1856年完全廢奴後已經過167年,2008年歐巴馬成為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2020年美國出現第一位黑人國防部長奧斯丁,美國社會仍繼續在「膚色」的議題上奮力掙扎。時間似乎無法治療一切,而是讓一切進入另一個悲傷。

所以,承認吧!其實你我比想像中還要充滿了偏見。或許,這會是一個好的開始,開始意識到這個社會塑造了太多不必要的想法,開始意識到自己不小心被植入的社會偏見,然後開始慢慢找回,你我心中一直都有的善意與良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塞巴思叮~叮~叮~叮~🔔的沙龍
3會員
5內容數
關於於運動
2023/03/02
模範生選舉帶給一位女孩的功課
Thumbnail
2023/03/02
模範生選舉帶給一位女孩的功課
Thumbnail
2023/02/24
歲月或許無情,但你不能對自己的晚年無情。現在的你好好照顧自己,晚年的自己也才會好好照顧你。
2023/02/24
歲月或許無情,但你不能對自己的晚年無情。現在的你好好照顧自己,晚年的自己也才會好好照顧你。
2023/02/14
你的人生需要不一樣的雞湯。
2023/02/14
你的人生需要不一樣的雞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陣子在 IG 限動的發文,承認自己最近過得不太好,好像每個月都在生病,六月在臺灣感冒看了二次醫生,七月回泰國再病一次,前幾天也又生病了。 昨天一早起床完全失聲,喉嚨發不出聲音,看著窗外下不停的雨和陰天,心情也down到谷底好悶好陰沉。
Thumbnail
前陣子在 IG 限動的發文,承認自己最近過得不太好,好像每個月都在生病,六月在臺灣感冒看了二次醫生,七月回泰國再病一次,前幾天也又生病了。 昨天一早起床完全失聲,喉嚨發不出聲音,看著窗外下不停的雨和陰天,心情也down到谷底好悶好陰沉。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大盤或者市場指數,比起買飆股,「買大盤」經常看起來不夠好, 市場指數往往是投資人用來作為比較的基準,但常常也是被比下去的那個。例如,今年大盤上漲了20%,聽起來是不錯的成績,直到你看到某位網友炫耀他因為買了一支飆股,年漲幅達200%。在這樣的對比下,大盤的表現馬上相形見絀。 但是當市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大盤或者市場指數,比起買飆股,「買大盤」經常看起來不夠好, 市場指數往往是投資人用來作為比較的基準,但常常也是被比下去的那個。例如,今年大盤上漲了20%,聽起來是不錯的成績,直到你看到某位網友炫耀他因為買了一支飆股,年漲幅達200%。在這樣的對比下,大盤的表現馬上相形見絀。 但是當市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探討了定期定額投資策略的挑戰和困難,特別是針對股市波動的反應。儘管這種投資方式似乎簡單易懂,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伺機而動,要求投資者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和執行力。我希望讀者在採納這種方法前,能充分理解其潛在困難,並做好心理準備。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探討了定期定額投資策略的挑戰和困難,特別是針對股市波動的反應。儘管這種投資方式似乎簡單易懂,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伺機而動,要求投資者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和執行力。我希望讀者在採納這種方法前,能充分理解其潛在困難,並做好心理準備。
Thumbnail
猜測和想像是件可怕的事,我們只顧著自己的想法,忘記去看別人是友善的,我們心裡充滿忌妒,是因為我們很羨慕,別人過的比我們好,所以讓我們露出了,人性的黑暗面。
Thumbnail
猜測和想像是件可怕的事,我們只顧著自己的想法,忘記去看別人是友善的,我們心裡充滿忌妒,是因為我們很羨慕,別人過的比我們好,所以讓我們露出了,人性的黑暗面。
Thumbnail
在華人社會長大的我們,最討厭的大概就是「別人家的小孩」吧?從小就被比較到大,總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小孩做得永遠比自己好。但是比較心理,並不只有華人社會擁有,這其實是全人類的共同課題。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在乎公平,喜歡比較,這帶來的感覺就像性愛、金錢與迷幻藥……
Thumbnail
在華人社會長大的我們,最討厭的大概就是「別人家的小孩」吧?從小就被比較到大,總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小孩做得永遠比自己好。但是比較心理,並不只有華人社會擁有,這其實是全人類的共同課題。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在乎公平,喜歡比較,這帶來的感覺就像性愛、金錢與迷幻藥……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在社交媒體中,看到認識的親友有所成就時,卻會產生嫉妒之心,而對陌生人卻能慷慨祝福。作者從自身意識擴展出一系列的思考,探討這種心理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如何轉變負面情緒。
Thumbnail
在社交媒體中,看到認識的親友有所成就時,卻會產生嫉妒之心,而對陌生人卻能慷慨祝福。作者從自身意識擴展出一系列的思考,探討這種心理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如何轉變負面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