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記]無關對錯只是不符合對方期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幾日"竹間小姐的備忘錄" 讀到這篇"【與日常對話】無關對錯只是不符合對方期待"想分享一下~
這讓我想起近年來很多利用了po影片讓網民公審的人們,不也是想要在人海中找到與自己一樣期待值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有趣的是有些時候在不同的角色上我們的期待值也會跟著轉

舉個例
當身為服務業的我們會期待著有好的客戶照著我們說的規定走,但身為客戶的我們卻期待著付了該有的價位就要有對等的服務(當然還是會有為對方著想的人)

身為工程師的我也常聽到類似的話語,前輩總是刁難著後輩,原因是他們也是被他們的前輩為難過,所以把這想法轉移到後輩身上,因為我這麼聽前輩的話,所以後輩也應該要聽話(一種期待值)

結果現代的後輩都蠻有自己的主見,就把這些前輩惹毛了,有時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或自己不敢,而不是對方做錯了什麼
個人覺得很多時候跟"比較"有關係,有了比較就會有落差,有了落差就會覺得"應該"如何的心態出現
或許雙方都是在做對的事,只是剛好這對的事對方看起來不順眼而已,所以別讓自己太走心

可以堅持自己的想法,但請別想說服對方跟你有一樣的想法,因為那立場本來就不同,期待的的線永遠不會有交集
avatar-img
9會員
78內容數
生活大小事的分享!雜七雜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Zer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聰不聰明取決的不是能力而是金錢???
目前還在讀,只是剛好看到有趣的內容想分享 書中提到自我控制的部份時提到一件應該大家都聽過的實驗 【斯坦福的棉花糖實驗】 其內容略述,就是在小朋友面前放一顆棉花糖,小朋友可以選擇立即享用或等實驗人員再回來的時候如果棉花糖還在那就可以再得到一顆棉花糖 而該實驗的結論是“發現能為偏愛的獎勵堅持忍耐更長時間
聰不聰明取決的不是能力而是金錢???
目前還在讀,只是剛好看到有趣的內容想分享 書中提到自我控制的部份時提到一件應該大家都聽過的實驗 【斯坦福的棉花糖實驗】 其內容略述,就是在小朋友面前放一顆棉花糖,小朋友可以選擇立即享用或等實驗人員再回來的時候如果棉花糖還在那就可以再得到一顆棉花糖 而該實驗的結論是“發現能為偏愛的獎勵堅持忍耐更長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抱著對他人的期待,認為別人應該這樣,事情應該那樣。然而,當現實與我們的期望不符時,心中的無明火便會被點燃,開始不快樂。 為何要視他人滿足自己的期待為理所當然呢?這種期待本身就帶有一種不合理的我執。我們期望他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家家有
前言 不知道別人有沒有這樣的經驗?跟熟識的熟齡夫妻檔聊天時,所聽到的很少是對另一半的讚美和感謝,相反的,絕大多數都是對另一半的批評和數落。換句話說,我們很容易把別人對我們做的好事視為理所當然,把別人對我們做的錯事視為罪大惡極,以致念念不忘。這種情形如果只是一個、兩個還可以理解,然而大多數如此,可能
  「我只是對事不對人」你曾聽過這句話或是說過這句話嗎?   在我過去的職場經驗裡,不同階段的我曾經聽過這句話許多次,有時在我工作犯錯被責備後,有時則是聽見同事在與其他人聊天時說出這句話。   這是來自某個朋友的經歷。他曾待過一個工作環境相對不是太健康的職場,裡面的工作流程、標準都沒有公定的規範
Thumbnail
年紀越來越大 心中對於許多事情的標準也跟著改變 一不小心就對他人產生過多的期待 甚至出現理所當然就該這樣的想法 如果最後結果不符何「期望值」 自己心中反而產生了失望、生氣的情緒 甚至把這樣的情緒,發洩在對方身上 慢慢的就產生了隔閡、嫌隙
不要把期望寄托在別人的身上。不切實際的高期望,只會傷人傷己,得不償失。
Thumbnail
生而為人,我們只能要求自己,無法要求他人,因為心不好控制,也由不得自己。好比如,我們要求每一位手足也要跟自己一樣孝順,偏偏手足用自己的標準衡量覺得已經夠孝順了,這就是每個人對事情的要求和看法不同,互相勉強只是互相為難,更是一種執著和放不開。 有一位先生,開車途中看見一名女士卡在右側的小巷子想順
Thumbnail
包括我,過往也常仰賴這些所謂不用說的道理來檢視他人、判斷自己該做到哪裡。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抱著對他人的期待,認為別人應該這樣,事情應該那樣。然而,當現實與我們的期望不符時,心中的無明火便會被點燃,開始不快樂。 為何要視他人滿足自己的期待為理所當然呢?這種期待本身就帶有一種不合理的我執。我們期望他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家家有
前言 不知道別人有沒有這樣的經驗?跟熟識的熟齡夫妻檔聊天時,所聽到的很少是對另一半的讚美和感謝,相反的,絕大多數都是對另一半的批評和數落。換句話說,我們很容易把別人對我們做的好事視為理所當然,把別人對我們做的錯事視為罪大惡極,以致念念不忘。這種情形如果只是一個、兩個還可以理解,然而大多數如此,可能
  「我只是對事不對人」你曾聽過這句話或是說過這句話嗎?   在我過去的職場經驗裡,不同階段的我曾經聽過這句話許多次,有時在我工作犯錯被責備後,有時則是聽見同事在與其他人聊天時說出這句話。   這是來自某個朋友的經歷。他曾待過一個工作環境相對不是太健康的職場,裡面的工作流程、標準都沒有公定的規範
Thumbnail
年紀越來越大 心中對於許多事情的標準也跟著改變 一不小心就對他人產生過多的期待 甚至出現理所當然就該這樣的想法 如果最後結果不符何「期望值」 自己心中反而產生了失望、生氣的情緒 甚至把這樣的情緒,發洩在對方身上 慢慢的就產生了隔閡、嫌隙
不要把期望寄托在別人的身上。不切實際的高期望,只會傷人傷己,得不償失。
Thumbnail
生而為人,我們只能要求自己,無法要求他人,因為心不好控制,也由不得自己。好比如,我們要求每一位手足也要跟自己一樣孝順,偏偏手足用自己的標準衡量覺得已經夠孝順了,這就是每個人對事情的要求和看法不同,互相勉強只是互相為難,更是一種執著和放不開。 有一位先生,開車途中看見一名女士卡在右側的小巷子想順
Thumbnail
包括我,過往也常仰賴這些所謂不用說的道理來檢視他人、判斷自己該做到哪裡。